2019高考語文這樣考!突出學科核心素養!建議收藏!

2020-12-13 蝸牛大語文

2018年12月25日,高考命題「掌門人」(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姜鋼,在《中國教育報》發表署名文章,就高考命題的依據、高考考什麼、高考怎麼考等核心問題發表了重要意見。

姜鋼主任說:「在高考命題中,要依據高中課程標準和高校人才選拔要求,突出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必備知識的考查內容,強化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的考查要求。」

再看2017版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對「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作出的界定。它明確了學科素養與必備知識、關鍵能力、核心價值的關係。認為「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的語言知識與語言能力,思維方法與思維品質,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體現。」

由此可知,學科素養是四項突出考查內容的重要抓手,可以預見,2019年乃至今後相當一段時期,高考語文命題將會以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為考查的核心。

那麼,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是什麼?2019年高考命題又將會怎樣體現?

下面,蝸牛大語文將會為你一一道來!

高中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思維、審美、文化四個方面,具體表述及內涵如下:

1、語言建構與運用一積累與語感、整合與語理、交流與語境;

2、思維發展與提升一直覺與靈感、聯想與想像、實踐與推理、批判與發現;

3、審美鑑賞與創造一體驗與感悟、欣賞與評價、表現與創新;

4、文化傳承與理解一意識與態度、選擇與繼承、包容與借鑑、關注與參與。

2019高考語文將會這樣考查核心素養

「語言建構與運用」這一素養,會在每一道題中出現。

學習語言的過程,不僅是語言建構與運用的過程,同時也是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的過程。這四個方面是統一於語言運用過程之中的。

不同的文本,文體特點不同,考查方式各異,但無一例外地都是建立在理解文本語言的基礎上,讀不懂文本語言的含意,一切鑑賞、思辨等高級素養都是空中樓閣。

從某種意義來說,對任何文本的考查,首先都是對「語言建構與運用」這一核心素養的考查,只不過是表現形式不同而己。

語用題通常用3道四選一的客觀題和2道主觀題,專門考查。客觀題著重考查語言基礎運用,主觀題著重考查語言表達。2018年的語用題採用了新的考查形式,要求考生在一個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完成包括修改病句、補寫語句和成語題,引導學生在語言文字運用的過程中,掌握語言文字特點和運用規律。

新高考也非常重視在閱讀文本中專門設題考查。

文言文的斷句題、翻譯題,論述類文本中對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文學類文本的語言內容理解,比如,2018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閱讀第15題,考查考生對詩的最後兩句含意的分析等等,都是在直接考查考生「語言建構與運用」這一核心素養。

「思維發展與提升」這一素養,可以這樣考查!

2018高考全國卷三篇論述類文本,都在考查考生在理解文中重要語句的基礎上,重點考查考生篩選並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綜合分析文章論點、論據、論證方法的能力,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和根據原文信息做出合理推斷的能力的能力。

2018年高考全國Ⅱ卷文學類文本試題選擇老舍的《有聲電影》,通過對小說豐富的內涵、生動的形象、幽默的語言等進行設題,考查學生發現美和欣賞美的能力。

2018高考全國Ⅱ卷作文「倖存者偏差」引導考生從不同角度認識問題,學會主動思考、獨立思考,考查學生辯證思維、批判思維和創新思維的水平。

審美鑑賞與創造」這一核心素養,主要在文學類文本中進行考查。

文學類文本,可以引導考生從形象、內容、主旨、語言、技巧、效果等多個角度欣賞作品,獲得審美體驗與感悟,表達欣賞與評價,進行表現與創新。

比如,2018高考文學類文本,全國Ⅰ卷第5題,讓考生鑑賞革命英雄趙一曼身上瀰漫著的文人氣質和職業軍人的冷峻;全國II卷第6題,讓考生體會並簡析老舍幽默生動的語言;全國III卷第6題,讓考生談科幻小說中科學與幻想的關係。

2018年高考古代詩歌閱讀,更是著眼於考查「審美鑑賞與創造」這一核心素養。全國課標ll卷第15題,讓考生分析詩中前後兩次出現「酒」的作用,考查考生鑑賞詩歌形象的能力;全國課標Ⅲ卷第15題,以開放的形式,考查考生敘述口吻的藝術手法。

「文化傳承與理解」這一核心素養,高考經常這樣考。

從題材內容上,選擇古今優秀作品,「以文化人」。2018年高考語文全國3套試卷,「文言文閱讀」材料分別節選東漢王渙、魏晉魯芝、北宋範純禮3位歷史人物的傳記,以古人的美德來化人;古代詩歌閱讀,用李賀的詩感染青年考生,用陸遊的愛國主義精神教育學生,用王建的詞引發考生對「精衛填海」故事的思考;文學類文本閱讀,《有聲電影》引導考生對公共意識的深入思考,《趙一曼女士》激發考生對革命先烈的敬仰,《微紀元》用天馬行空的想像,給人以震撼。

在作文上,直接考察考生對中國文化的感觸與思考。2017年全國二卷作文命題,以中國古代、近代和現代的有代表性的六個名句作為主要材料,在立意上緊扣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引導學生自覺傳承與創造性轉化,增強國家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相關焦點

  • 【關於學科核心素養】單元如何設計和高考試題,是如何落實核心素養的
    高考各科所考核心素養是什麼?該如何備考教育部考試中心在2019年的考試大綱中,著重強調了高考「考什麼」,即: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教育部發布的最新《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各科課程標準》,也首次提出凝練「學科核心素養」。可以預見,對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查,將是2020年乃至今後高考的命題熱門。那麼,高考9科各自的核心素養是什麼?2020年高考命題可能會怎樣體現?
  • 從高考變化看核心素養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導向作用
    2019年高考試題較前幾年的高考試題有所變化,不僅擴展了素材選取範圍,更突出試題命制的情境化設計,表象背後反映出的是2019年高考語文命題與高中課程標準銜接更加緊密,對語文學科素養聚焦更甚。學科核心素養已越來越受重視,對高考命題及高中語文教學都有一定的導向作用。
  • 高考閱讀旨在考查語文核心素養
    【高考試題中的光明故事·專家評析】  作者:劉偉(北京十一學校課程與教學研究院院長)  高考不僅是一種終結性的評價,也是一種很重要的形成性的評估手段。我們必須讓孩子在高考中能夠有機會和最美的漢語相遇。
  • 2019高考英語:突出核心素養 創新試題形式
    據教育部考試中心專家評價,2019年高考試題緊密銜接高中課程標準及教學要求,結合學生現實生活及認知實際,充分體現立德樹人鮮明導向,貫徹「五育並舉」的教育方針,落實高考評價體系要求,實現學生健康成長、科學選拔人才、促進社會公平的有機統一,切實發揮了高考正向指揮棒作用。具體到英語學科,今年的高考英語科目依據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編制了共四套試題供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使用。
  • 2019年高考試卷點評:注重語文素養 彰顯時代精神
    石家莊市第二中學/供圖長城網6月8日訊(記者張曉明)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學科的考試在昨天結束。對於試卷命題,教育部已給出相關評析,但就具體題目設置有何規律和特點,記者採訪了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河北省骨幹教師、現任石家莊市第二中學語文教研室主任的張紅豔。
  • 學科核心素養落地的依託
    新課標提煉了每一學科的核心素養,揭示了核心素養與學科之間的有機聯繫;圍繞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精選、重組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活動,並提出考試評價的建議。這種變革將切實促進學科教學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科思維方式、情感態度等方面,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到實處。新增「學業質量」部分,以新的質量觀為標杆研製學業質量標準,把學業質量劃分為不同水平,既有利於因材施教又有利於考試評價的科學化和人性化。
  • 群文閱讀、核心素養……2019年度語文教育關鍵詞有這些
    2、核心素養(1851票)2017年高中語文新課標提出: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其中,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包括四個方面,即「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
  •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語文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思維的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語文核心素養是語文素養的綜合品質,存於內而現於外。可以說,一個學生沒有很好的語文核心素養作為後盾不但難以學好語文,也無法順應時代潮流、適應個人終身發展與社會發展需要。
  • ...高考試卷 語文考點微調 數學變化較大 厚植家國情懷 考查核心素養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張鵬偉語文考點微調,試卷結構更為合理西北師大附中高三語文備課組長彭亞娟2019年全國Ⅱ卷語文高考試題精準落實高考評價體系,充分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變化後的考綱要求,凸顯變化,注重能力
  • 新課準解讀系列: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和核心素養的關係及內在邏輯
    本期內容提要高中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2017版課標也解釋了關於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價值。了解了語文學科核心素養,那麼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和核心素養的關係是什麼呢?這四個部分又是如何互相結合在一起的呢?
  • 物理評析丨彰顯學科核心素養,突出關鍵能力考查
    本次模擬試題仍按照「一核、四層、四翼」的原則,嚴格遵循課程標準,以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的物理學科素養為導向,更加注重關鍵能力的考查。為高三後期複習指明了方向。1.知識點固定,但考查方式靈活。試題注重考查學科關鍵能力。試題的情境材料新穎,比較準確地瞄準學科素養。試
  • 新高考時代來臨,各科核心素養怎麼考?附最全指南
    在教育部考試中心在2018年高考考試大綱中,著重明確了高考「考什麼」,即: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但學科各自的核心素養是什麼?它們在高考試題中怎樣呈現和考查?與此同時,今年將有江蘇、重慶、四川、湖南、陝西等18個省(市)正式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盤點上海和浙江的試點經驗,又有哪些細節需要我們提前注意呢?
  • 學習不再功利、有素養不怕考試:新高考語文怎麼考、具體考什麼?
    學習不再功利、有素養不怕考試:新高考語文怎麼考?具體考查學生什麼能力?一、高考評價體系「一核四層四翼」一核:為什麼考(高考功能)立德樹人、服務選拔、導向教學四層:考什麼(高考內容)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四翼:怎麼考(命題思路)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2020年取消考試大綱,一切圍著高考評價體系「一核四層四翼」轉,意味著高考不再給老師和學生劃重點
  • 解密真題:英語考題緊扣核心素養 突出關鍵能力
    緊扣核心素養 突出關鍵能力——2019年全國高考英語試題廣西卷評析南寧市第二中學 藍衛華 2019年高考英語廣西採用新課標全國試題依照《普通課程英語標準(2017年版)》和《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的說明》的要求,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考查學科素養為主要目標,堅持穩中求發展的命題理念,延續了新課標全國卷Ⅲ一貫的基礎性、應用性、綜合性和創新性。試題沿用了2018年的試卷結構,分為聽力、閱讀理解、語言知識與運用和寫作四個部分。命題人精心選材,均為原汁原味的英文,可讀性強。
  • 培訓手記(六):語文教學與考試的劍,指向核心素養的劍
    高中語文教師出身的潘麗老師,深刻地認識到了中考和高考的斷接對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的掣肘,於是,自任長春市初中語文學科教研員以來,對語文考試的命題形式進行著微調,中考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慢慢地和高考接軌了,這種變化,是可喜的。
  • 【高考命題研究】語文素養導向的高考「試題研究-講評教學」統整建構體系
    語文素養視野下的高考試題研究重心應為「試題(命題者)—素養(教師、學生)」雙向模式,其關係表現為: 學科核心素養導向的高考語文試題研究,應該把「人」(教師、學生)的解讀為本體,學生與教師之間圍繞試題文本的解讀交流作為研究的本體層位,突出師生共同研究(教師引導,師生共同研究和開發)的目標,從而形成作為教師出發的研究建構性質的確定,實現由傳統單一的答案分析轉向試題文本的研究,注重文本作品的語文本體探究
  • 2019年高考考啥?看看大智專家怎麼說!
    眾所周知,《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的規範性文件和標準,是考試評價、複習備考的依據,為此,本報記者邀請大智各學科研究院的專家進行了分析,從大綱內容入手,結合應對策略,給出專業建議,為廣大考生複習支招。■語文於「微」聲處聽「驚」雷  2019年《考試大綱》新鮮出爐,新舊考綱相比,看似變化微小,但折射出的命題思想之大需要引起密切關注。
  • 突出育人導向 強化核心素養
    中職語文課標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充分挖掘語文課程獨特的育人價值,強化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中職語文課標完善課程目標,圍繞語言理解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發現與鑑賞、文化傳承與參與等核心素養,建立其與語文課程教學的內在聯繫,制定學業質量標準,完善課程評價,促進教、學、評有機銜接,形成育人合力。強化育人導向。
  • 分析今年高考十套試卷後,鄭外語文名師發現河南高考語文試卷有這個...
    試卷結構穩定,完全延續了2019年高考的試卷結構。新的高考評價體系強調,情境是實現試題考查內容和考查要求的載體。張志全說,今年高考語文試題很多題目以情境任務為試題載體,重點選擇既能體現語文學科特色,又與國家發展、科技進步、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素材,引導考生綜合運用語文能力解決實際問題,以此來呈現學生的學科素養。
  • 代表建議:應調整語文英語高考分數權重,突出母語的優勢和地位!
    2020年高考即將進入最後的40天衝刺。目前兩會正在召開,我們的委員也特別 關注目前的。針對高考話題,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委副秘書長唐海龍委員建議:應調整語文英語高考分數權重,突出母語的應有的優勢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