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酷騎離職前員工向新京報記者爆料,酷騎押金退款難的問題,並不只是一句"技術問題"那麼簡單。酷騎與P2P平臺誠信貸之間撲朔迷離的關係,推出合伙人加盟模式背後的原因,押金退款難是否真的是技術問題,該員工一一道來。
在這段講述中,該員工爆料了一些內容:(摘自新京報)
1 和P2P公司共用同一個財務
老闆(酷騎CEO高唯偉)實際上還有一家P2P貸款公司誠信貸,對外說和酷騎是兩家公司,但其實就是一家。
酷騎單車和誠信貸都是在通州萬達30層辦公,對面就是誠信貸。說是誠信貸,但是酷騎所有的財務技術人員都在對面辦公。
老闆是一個人,創始人是一個人,都在一層樓辦公,裡面的人員來回對調。我入職後,發現經常要去誠信貸,你想想,財務在那兒,技術在那兒,怎麼能不去呢?
我們一直都覺得這就是一家公司。所謂的兩套系統,那邊是誠信貸這邊是酷騎,但是工資卻是一個人發,酷騎和誠信貸是共用一個財務的,肯定是一家啊。
後來因為酷騎人員不夠,就直接從誠信貸調人到酷騎來上班,要是兩個公司的話怎麼能這麼調呢?
誠信貸現在沒有幾個人在那邊辦公了,有的幾個也都調到酷騎這邊辦公了。我在的時候還有一個誠信貸的人調到我的部門辦公,但是按照誠信貸那邊的時間上下班。
2 推出加盟制就是為了快速回籠資金
這個土豪金的單車後來失敗了,有一個原因是北京市不讓投。酷騎之前被實名舉報,說黃金版單車光汙染,黃金版單車的顏色是亮光色,太陽直曬的時候確實容易晃眼,所以就被人舉報了。
然後酷騎就被約談,說讓把黃金版收起來,黃金版雖然很熱鬧,但是接著就沒了,酷騎的資金鍊也出了問題。
那麼,資金鍊出問題之後,酷騎就想了一個辦法,搞了一個合伙人模式。比方說加盟合伙人一共要出20萬,先拿出來10萬,剩下的10萬可以通過單車的押金來抵扣。
他這麼做就是為了快速資金回籠,相當於就是賣車。我把車給你,你把車錢給我,然後後面的盈利再分成。
但這個模式也很難救命了。(此前酷騎單車招商負責人曾向記者表示,後期城市加盟出現很多問題,酷騎單車將加盟重點轉向景區等封閉場景。)
現在他們官方對外口徑說是技術升級,之前技術就一直有BUG,但是絕對不會說跟你押金取不出來有關係,你系統升級和押金取不出來有什麼關係嗎?
現在它的客服電話也打不進去,或者就沒人接。它的電話客服都是外包的,和總部的辦公地址都是不一樣的,我壓根就沒見過這幫客服。公眾號還有網頁上的客服是跟我們在一塊的。你說退款她就儘量挽留你,你說退不退的她們也控制不了。
現在共享單車不是要有共享單車監管證明和車輛保險嘛,酷騎只給北京市的2000輛車上了保險。
酷騎在北京投了11萬輛單車,但線下運營人員根本達不到要求的150:1。
公關:酷騎現階段仍在正常運營之中
對於這段講述,酷騎單車公關部人士並未正面回應,而是表示,酷騎現階段仍在正常運營之中,退押金的問題酷騎一直都在解決,是由於技術問題所致,1-7天內都可完成退款。
該工作人員反問記者,如果酷騎想要和之前的共享單車企業一樣跑路,根本就不會去回應記者。對於各地扣押單車的問題,他說,全國各地都有扣車現象,不僅僅是酷騎。
他稱,酷騎單車現在各項工作仍在持續推進之中,電子圍欄也在積極同政府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