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面試問題的奇葩化,很多正常、簡單的面試題卻出乎意料,成為很多應聘者與工作機會失之交臂的主要原因。
我朋友琴子年前辭職,趁著招聘熱潮,也想找一份適合 自己的好工作。誰知,由於她的大意,卻讓她與心儀的公司擦肩而過。
原來,琴子在面試前,大量查閱了一些面試題, 還溫習了自己 的專業知識,所以在面試時,琴子輕鬆地就渡過了前面的面試環節。
只是在最後一場面試時,面試官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卻讓琴了悔恨不已。面試官:「在過去的工作中,那件事兒讓你最有成就感?」
其實,這就是是一道讓應聘者自由發揮的面試題,面試官則能通過應聘者的回答,從而判斷到底要不要進行下去。
雖然在面試中,這種類型的問題看似很簡單,但卻又容易讓應聘者一頭霧水。很多應聘者一聽到這個問題就是會無從下手。琴子就是當下頭腦一一片空白,愣在當場,最後只是簡單地說:「工作中沒什麼難事,基本上都能解決的!」
那麼對於這種面試題,應聘者應該如何回答呢?其實應聘者只需要握住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就能完美勝出。
1、理清面試思路,梳理問題的三要素
其實,對於面試官提出的「在過去的工作中,那件事兒讓你最有成就感?」這個問題,與其把眼光聚集在成功的事情上,還真不如直接抓住一個細節來拓展開來,在闡釋的過程中,給出自己 的解決思路。
在回答過程中,最忌諱的一點:沒有邏輯性、不分主次。在職場上,一般讓自己 最有成就感的事,一般不是有難度,就是量大無法完成或者就是涉及的人很多。
要想把這個有成功感的事情通過簡短的語言,向面試官表達清楚,就必須會搭建框架,突出重點,強調優勢,取得收穫!使面試官能從你的隻言片語中感受到你的成就與喜悅。
在理順問題時,梳理很重要,要抓住一個中心,由此展開。本來能夠將一個陌生的問題,給面試官講清楚,這本身就是一件很成功的事。
如果應聘者應聘的是高級崗位,那種更應該關注邏輯性,這才是高效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2、職場中的閉環決定一個人是否靠譜
「閉環」的理論根據是「PDCA循環」,由美國質量管理專家休哈特博士提出,被廣泛用於現代企業管理中。
「PDCA循環」將管理分為四個階段: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行動(Act)這四個過程不是運行一次就結束,而是周而復始地進行。
在面試時,面試官就是不停處於這種閉環思維中。對於作為應聘者的我們,在再面對面試官時,我們也應該 學會利用 閉環思維,給面試官一個可以信任的感覺。
職場上的工作,一般都不是一個人能夠完成的,所以很需要合作意識,應聘者可利用回歸閉環,展示自己具有完成任務的能力,還能體現自己在團隊中的合作意識,給面試官一個靠譜的感覺。
3、合理地展示自己 的優勢,尤其迎難而上的行動力
在職場 上,很多員工工作久了後,一遇到艱巨的任務,就會產生畏難的情緒,直接就向難題投降。但一個公司的向前發展,卻離不開向未知前行的勇氣,所以在面試時,應聘者應該在回答過程中,將自己敢於迎難而上的品質展現出來。
這種表露不是簡單地說出來,而是將自己 如何接受挑戰,如何一步步將難題解決的過程簡潔明了地向面試官進行描述。
所以,當你把面試官認為的不可能的事,轉變成為正面視之,積極解決時,你的這種人生態度就說明了你是一個積極迎接挑戰的……
說真的,職場中真正擁有解決問題能力的人很多,但是能夠讓領導覺得你是一個靠譜的員工的人卻不多。
所以為了體現自己 的優勢,切不可專門找一些特別棘手,自己又不擅長的問題來證明,這樣很容易讓自己看到自己 挖的坑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