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治理最成功的沙漠,600多萬畝沙地,如今到處都是綠樹成蔭

2021-01-07 鵬城說旅遊

中國治理最成功的沙漠,600多萬畝沙地,如今到處都是綠樹成蔭,我相信只要提到沙漠,誰都不會陌生,畢竟在國內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沙漠,佔的規模很大,此外,人們沒有更好地保護環境,尤其是在西北地區,情況變得更加嚴重,因此,為了生活不受威脅,治理沙漠很重要,否則會越來越大,受到重視,開始在沙漠中種植森林,想以這種方式改善。

今天要說的這個沙漠是毛索沙漠,那個地區在榆樹林,規模很大這段時間這裡的統治工作沒有停止,到現在已經過了60多年,很多人來這裡貢獻自己的力量,現在終於傳來了好消息,受到了很多統治,現在已經有600多萬畝沙漠變成了綠色地帶地區。

事實上,這裡以前不是沙漠,畜牧業相當發達,到處都能看到很多牛羊,但是當時對環境保護的認識不是很強,完全沒有節制,這裡的植物開始慢慢減少,最終形成了沙漠,自它存在以來,我們還讓玉林成為了沱城,也就是說,它是屬於沙漠的城市,經常受到風沙的影響,給所有人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後來,經過大家的統治,引進水源,還建立了很多防風林帶,使植物能夠更好地生長,60年後的今天,已經成功治理了600萬畝沙地,與前一個畫面完全不同,成為了樹木陰涼的地方,在其中開發了很多農田,帶來了很多好處,同時,由於目前旅遊業的發展,這裡也成為了玩耍的最佳場所,我相信現在的人氣不是很高,但後期會繼續增加,中國最成功的沙漠,600多萬畝的沙地,現在到處都是樹陰,不知道你去過這個沙漠嗎?

旅行也是一種生存方式旅遊多的是生活的閱歷,多了解了解各個城市的發展,多為自己的知識庫添磚加瓦,文中的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文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寧夏中衛:沙漠深處起新城 10年讓綠樹成蔭
    寧夏中衛:沙漠深處起新城 10年讓綠樹成蔭     10年前,這裡風沙瀰漫,山禿人窮;10年後,這裡湖泊相連,綠樹成蔭。這就是寧夏最年輕的城市中衛市。暮春時節,記者再次踏上這片熱土,感受黃河與大漠、沙漠與綠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2004年4月28日,為加強沙漠治理,促進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經國務院批覆,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宣布:將吳忠市的中寧縣和固原市的海原縣和沙坡頭區劃歸一處,中衛撤縣立市。    中衛地處寧夏中部乾旱帶、騰格里沙漠東南邊緣。
  • 天漠,離北京只有70公裡的沙漠,如今只剩下200畝沙地
    說起沙漠,大家腦海裡浮現出的是不是都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神奇景象,是一望無際、黃沙漫天的炎熱乾旱。沙漠一直以來就是神秘和遼闊的代名詞,但沙漠同樣也代表著對環境的破壞,我國幾十年來都走在治理沙漠的隊伍中。
  • 中國「最不像樣」的沙漠,被治理得只有200畝沙地,如今成影視地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們國民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當然國際地位也日益顯著, 很多人也相信,為了追求經濟,我國的工業發展迅速,有時會對身邊的環境造成汙染,如現在所說的沙漠化,也屬於工業革命後的後遺症, 現在我國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對環境保護的呼籲也越來越多,畢竟為了為我們的子孫後代造福
  • 中國治理了60年的沙漠,或因「搗蛋者」毀於一旦
    地球是由70%的海洋和30%的陸地組成,而沙漠面積佔地球陸地表面積的20%,甚至還有30%的陸地正面臨著沙漠化的威脅,所以說沙漠治理成了迫在眉睫之事。提起沙漠,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或許是炎熱、乾燥、貧瘠的土地和毫無生機的情景,來中國會讓你看到不一樣的沙漠景觀!
  • 綠劍釘住了沙窩窩——內蒙古、陝西沙漠(沙地)生態修復治理取得...
    「流動的沙丘就像長著長腳的八爪魚,無論我們怎麼拼,栽樹進度都比不上沙丘流動速度。」馬青春說,最絕望的一次,他補種了9次的樹苗都沒能成活。  馬青春一家換樹種、改方法,失敗了爬起來繼續幹。如今,他們栽種的1000多畝樟子松,已經成為釘在「大沙鍋」上的一把把「綠劍」,讓沙丘動彈不得。  通遼市地處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沙地面積4199萬畝,佔科爾沁沙地總面積的54%,是我國沙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 中國「最受寵」沙漠,治理後被綠洲包圍,剩200畝被保護當作景點
    中國是國際有名的治理沙漠的大國,我國治理沙漠的成績受到國際上其他沙漠國家的稱讚, 常識上來說,治理沙漠的時候,我們想把它變成綠洲,一點也不想留下沙子,但在我們國內,這樣的沙漠被遊客們稱為中國最「寵愛」的沙漠, 這個沙漠由我們國家成功了,但我們有些國家不想「消失」, 你知道這是哪個沙漠嗎
  • 幹掉千年沙漠,種出一個海南島,中國治沙技術讓全世界都羨慕
    在沙漠中能夠探索出很多的奧妙,了解到自然的偉大,但實際上沙漠並不如外人想的一般美好,因為沙漠也往往伴隨著很多危險的事情,誰也不知道這沙子底下有什麼。在最近幾年沙漠旅遊也是一個新興的小眾旅遊項目,因為在沙漠之中,人們能夠感受到人類的渺小,自然的偉大。但是為什麼說它小眾呢?是因為沙漠往往在隨著很多的危險環境,也是極其的惡劣,最重要的是沒有水資源。
  • 我國被成功治癒的沙漠,一片荒涼到綠樹成蔭,網友:真是奇蹟
    每當討論沙漠地帶的時候,很多人就會想到無邊無際的黃沙地,荒涼的人煙稀稀拉拉的場景,如果我們不住在沙漠地帶的話,很難知道那個有多恐怖,這恐怕是因為大家不太重視環境保護,否則,為什麼放任亂伐呢?綠色變成沙漠的話,「治癒」很難,今天想在小編裡介紹一下,是我國成功治癒的沙漠。
  • 中國快把毛烏素沙漠消滅了:頑強對抗40年,80%得到治理
    滿天飛沙,大漠蒼茫有著中國四大沙地之一的毛烏素沙漠,又稱為鄂爾多斯沙地,位於陝西和內蒙古兩省交界處,總面積4.22萬平方公裡。1959年以來,人們大力興建防風林帶,引水拉沙,引洪淤地,開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到了21世紀初,已經有600多萬畝沙地被治理,止沙生綠。
  • 螞蟻森林5年將造林600萬畝
    螞蟻森林5年將造林600萬畝 2018年03月13日 08:42:57來源:浙江在線辛辛苦苦澆水,用綠色行動積攢能量灌溉出的這棵樹,什麼時候可以真正在沙漠上種下,讓沙漠綠樹成蔭?  昨天,螞蟻金服CEO井賢棟表示,預計到2018年底,螞蟻森林在生態保護方面的總投入將超過5億元。按目前活躍的超過3億螞蟻森林用戶計算,如果這些用戶持續努力,未來五年螞蟻森林將造林600萬畝,相當於植樹5億棵。
  • 毛烏素沙漠,歷代治沙人將沙地變綠洲,全世界向中國致敬
    中國有四大沙地(毛烏素沙地、渾善達克沙地、科爾沁沙地、呼倫貝爾沙地),位於陝西省榆林地區和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的毛烏素沙地,面積約4.2萬平方公裡,但在不遠的未來將會改成三大沙地,因為毛烏素沙漠馬上就被消滅了,中國人再次創造了綠色奇蹟。
  • 中國成功消滅毛烏素沙漠徵服大自然
    沙漠已經佔據了地球陸地的四分之一面積並且還在擴增,地球上十幾億的人已經受到了沒有土地的威脅。聯合國1977年就展開了沙漠化會議,但是沒有國家當真,畢竟誰能抵抗大自然呢?不過中國做到了,70年,3代人中國成功地將榆林毛烏蘇沙漠變成了森林。中國是沙漠面積最大的國家,八大沙漠、四大沙地面積達到了7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7個韓國。
  • 見到《綠樹成蔭》,人們的心都將被融化了!
    <綠樹成蔭>就是選自於歌劇《賽爾斯》,賽爾斯是波斯國王,他背棄自己的未婚妻,愛上自己兄弟的戀人,於是千方百計拆散他們。最後陰謀暴露,有情人終成眷屬。《綠樹成蔭》是賽爾斯的一個唱段,賽爾斯雖然行為醜惡,但亨德爾仍給予他優美的唱段,賽爾斯看到庭院中綠樹成蔭,不由地用歌聲表達出了讚嘆。
  • 從沙上屋頂到綠樹成蔭
    王明花回憶,「家裡修門,門都是往裡推,不是往外開的,因為過一晚上,沙子就能把門埋住小一半。」當地老話說得很形象:「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白天點油燈,黑夜土堵門。」如今的右衛古城,新中國成立初期曾是右玉縣城。常年西北風裹挾著風沙,幾乎把十多米高的右衛古城牆填平。
  • 《綠樹成蔭》
    《綠樹成蔭》 發表時間:2016-02-24   來源:中國文明網
  • 中國快把毛烏素沙漠消滅了!
    中國四大沙地之一的毛烏素沙漠,又被稱為鄂爾多斯沙地,位於陝西和內蒙古兩省區交界處,總面積4.22萬平方公裡。1959年以來,人們大力興建防風林帶,引水拉沙,引洪淤地,開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到了21世紀初,已經有600多萬畝沙地被治理,止沙生綠。
  • 生綠又生金 科爾沁沙地成了農牧民的「聚寶盆」
    執著,茫茫沙海變綠洲奈曼旗位於科爾沁沙地腹地, 200多萬畝沙土地一度讓奈曼飽受風沙之苦。多年來,奈曼旗始終把生態建設作為安身立命之本,先後提出了「兩種三治」「生態立旗」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踏上了艱苦卓絕的生態治理歷程。
  • 海南昌江棋子灣地學旅遊之崛起在海岸沙漠上的旅遊度假區
    圖4 棋子灣旅遊度假區開元大酒店綠樹成蔭 但是,你很難想像,在距今25年之前,這裡曾經是一望無際、除了零零星星的仙人掌和野菠蘿等特有的沙生植物
  • 告別黃沙漫天是如何做到的——毛烏素沙地、庫布其沙漠荒漠化治理...
    億利集團沙漠研究院院長張吉樹對記者說,這只是億利集團治沙過程中走過的一個「彎路」。起初他們植樹都是挖大坑,既費時又費力,效果還不好。現在,他們用自主開發的智能微創植樹技術,十幾秒就能種活一棵樹,節水50%以上。億利集團採用這項技術植樹150多萬畝,節約費用22.5億元。在沙漠中植樹造林,除了「量水而行」,還要「憑風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