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標成都剛退休,今年的社平工資不調整嗎?如果你在成都是今年辦理退休的,那麼今年的依據的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也就是2019年的職工月平均工資。至於2020年的職工社會平均工資需要到2021年7月以後才能公布。
城鎮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目前有兩種統計辦法,第一種是作為城鎮非私營單位職工月平均工資來作為統計的,我們稱為半口徑的統計的職工社會平均工資。比如成都市2019年城鎮非私營單位的職工月平均工資為8127元,城鎮非私營單位職工月平均工資主要作為計算職工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用的;第二種計算辦法,就是全口徑統計的包括城鎮所有就業單位,是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加權統計後的職工社會平均工資,比如2019年成都市城鎮全部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為6491元,這個是用來作為社保繳費基數參考用的。
如果你是今年上半年在成都辦理退休的人員,由於在上半年,2019年的職工社會平均工資還沒有公布,只能暫時按照2018年成都市的職工社會平均工資來計算臨時養老金,等到2020年7月以後,成都市2019年的職工社會平均公布以後,再正式計算的你的養老金,最後通過補差形式,從退休後領取養老金的月數開始補發;如果你是在2020年下半年開始辦理退休的人員,由於成都市2019年的職工月平均工資已經公布,就直接採用2019年的職工月平均工資進行計算。
職工月平均工資對養老金的影響,主要涉及到基礎養老金部分。基礎養老金計算包含了歷年平均繳費基數、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兩個參數。其中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是一個固定的參數,不管繳費基數是多少,繳費年限是多長,只要是2020年在成都市辦理退休的人員,都是按照這個參數來計算的,不同的是歷年平均繳費指數工資,這個每個人幾乎都不一樣,繳費基數高的人歷年平均繳費指數工資就比較高,如果在加上繳費年限比較長的,基礎養老金就會比較高。
職工社平工資,平時對於我們看上去關係不大,但在實際中的用處還是比較大的,比如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就是以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來作為參照的,作為在崗職工,如果本人工資低於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的,就要按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來作為繳費基數;如果高於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的,只能按照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來作為繳費基數。靈活就業人員只能按照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來作為繳費基數,可以在60%到300%範圍內進行選擇。養老金的計算需要使用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工傷保險的賠償也需要使用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職工月平均工資是反映一個地方職工收入水平的重要數字,也是一個地方收入水平的指標,按照統計法的規定,職工社會平均工資每年要進行一次統計分析,作為職工收入情況的參考資料。職工社會平均工資每年在7月左右,都要由當地的統計部門進行公布,大家要注意看每年的統計公報。你在成都市,是在2020年辦理的退休,至於2020年的職工社會平均工資需要到2021年的7月才能公布。
綜上所述,你今年剛退休,如果屬於上半年退休,是按照成都市2018年的職工月平均工資來臨時計算的,下半年進行正式計算後補差,如果你是在下半年退休,就是按照2019年成都市職工月平均工資來計算的,至於2020年的職工社會平均工資,需要到2021年7月以後才能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