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繪本的書名很簡單,只有兩個假名,而且是不會日語的人都知道的兩個音ha-i。由於歷史的關係,通過影像資料,很多中國人都會說這個詞。這個詞在日語中使用頗廣,但要精準地翻譯成中文或具體地解釋出它的意思,卻有些難度。在這本繪本裡,我認為,它是用作:對方喊叫你的名字時,你下意識地簡短的回應。比如在中國的日常生活中,有人喊「小麗」,小麗聽到了會馬上回答「哎」。就是這一聲「哎」,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呼應。
這本書尺寸適當,剛好適合三歲前的小朋友手拿翻頁。每一頁都是硬紙板的材質,三歲前的孩子力氣不大,翻起來很方便,很容易就能翻開。
這本書的具體內容是小男孩和小女孩分別聽到有聲音在叫自己的名字,於是作出回答「哎」。
第一頁的圖片是一個小男孩站在一隻動物的四隻腿下面,文字內容是有人在叫:「小馬」。是誰在叫啊?小男孩回答:「哎」。「但是是誰啊?在哪呢?」。
翻到第二頁,就能找到答案啦。圖片是一頭微笑著的長頸鹿低頭在對小男孩說話。文字內容是:「在這裡,在這裡」,「啊,是長頸鹿」。原來那四隻腿是長頸鹿的腿呀!
第三頁的圖片是一個小女孩站在池塘邊,文字內容是有人在叫:「小愛」。是誰在叫啊?小女孩回答:「哎」。「但是是誰啊?在哪呢?」。
翻到第四頁,就能找到答案啦。圖片是池塘裡一頭微笑著的青蛙站在荷葉上在對小女孩招手。文字內容是:「在這裡,在這裡」,「啊,是青蛙」。
全書通過一問一答的形式,前一頁引起疑問吸引小朋友的興趣,後一頁找出答案。文字不多,簡短重複,多次出現既能使小朋友便於理解也能方便小朋友記憶。全書中,小男孩和小女孩遇到了長頸鹿、青蛙、象、海豚、太陽,最後一頁是有人叫小女孩的名字,小女孩聽到這聲音,回頭,是媽媽端出了草莓蛋糕,小女孩又高興地答「哎」。意境是小朋友在外面玩遇到了很多可愛的動物,以媽媽叫小朋友回家吃蛋糕為結束。結尾既甜美又沒有留下遺憾。
作者土屋富士夫出生於1953年東京。在東京藝術大學鏤金專業碩士畢業。在第三屆三麗鷗草莓繪本童話和繪本大獎中獲得優秀獎等。土屋富士夫還著有其他很多優質的繪本。
這本書的出版社是為於東京都港區赤坂的女子Paul會。這原本是1915年義大利亞人創立的基督教會。1948年8月6日開始在日本活動,為了出版基督教相關書籍和社會性言論而創立的。
這本出的初版日期為2007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