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發表基因論文只是用實際行動揭開我國科研圈黑幕的冰山一角

2021-01-13 孤獨布道者

老鐵們大家晚上好!收到了幾十位粉絲的私信,問我內蒙天氣涼不涼?


沒事!我還活著,就繼續和惡勢力戰鬥吧!今天從小學生搞科學論文說起,和大家揭露科研圈的黑幕


12歲的我小學六年級,可能在和小夥伴打桌球,玩水滸卡片,第一次玩windows 98裡的小遊戲,跳橡皮筋。。。


人家12歲已經在研究遺傳學,基因組,基因突變,生物化學,臨床樣本分析,直腸癌,還發現癌症突變基因C10orf67…


愛因斯坦在12歲的時候,自學了歐幾裡得幾何和代數


全球頂級富豪比爾蓋茨在12歲的時候,因不良行為被父母帶去看心理醫生


史蒂芬·霍金在12歲的時候,班級排名沒到過一半,總喜歡和別人討論宗教科學...


而雲南一位六年級小學生在他12歲時卻已經研究出癌症獲獎,早就超過了當年的愛迪生和比爾蓋茨。


這名小學生叫陳靈石,他的作品《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出現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網站中。


剛好我也曾經在分子生物學方面搞過一段時間科研,我覺得這篇論文級別差不多要在碩士和博士論文之間,難度並不小,也就是說,如果是單獨完成或者二作,碩士可以畢業了,準備申請博士。。。


當然這樣的人才,也並非完全不可能,也經常有這樣的傳聞,12歲自學初中高中所有數學教材,15-16歲考入中科大或者西安交大少年班,這樣的案例大概出現機率百萬分之一吧!


但問題來了,一般的神通可能最多在12歲自學別人的知識,搞科學研究探索未知領域可能還差不少火候!


最後,小學生自己和他爸媽承認僅僅是一個騙局,但騙局背後卻隱隱揭開了我國科研圈黑幕的冰山一角。

科研圈黑幕包括抄襲別人成果,偽造實驗結果,濫用貪汙科研經費,官僚作風拉幫結夥,潛規則女學生。。。。。太多了


舉個例子,現任武漢病毒所長王延軼是中科院院士舒紅兵的第四任老婆

由於存在近親繁殖,任人唯親的現象,饒毅曾寫信讓王延軼辭職。

你說巧不巧,舒紅兵和王延軼在美國勾搭上的,這個12歲發表腫瘤論文的小學生也是在美國出生的



一個美籍華人網友扒出,陳某石的父母遠赴美國生下了他,所以陳同學從出生就獲得了美國國籍,本名叫Alex Chen



陳勇彬和楊翠萍在美國誕下陳同學,該網友分析這一家兩頭通吃般地投機取巧:


鑽美國落地國籍的空子,生一個美國公民寶寶;再鑽中國競賽的空子,給自己兒子申請全國青少年科技大賽的金獎。


等兒子未來考大學的時候,既可以選擇海外名牌大學,又可以以國際生的身份外加拿過科研獎,直接進入中國名牌大學。


我之前也寫過兩篇關於董卿的


董卿與密春雷秘史:愛國PUA,兒子美國國籍與千萬美金美國山頂豪宅

董卿密春雷秘史(下):白手起家的白手套?


我之前一直說,選擇國籍是你的自由,美籍華人也可以是愛國的,但如果你選擇了美國國籍,然後回到中國繼續用的愛國理論去PUA欺騙你的觀眾,我覺得這是赤裸裸的詐騙。


最可怕就是這種中國美國兩邊的好處都要鑽空子收,利用不同規則收割紅利,對外可能還要宣傳自己的光輝形象,這就是典型的既要當X子,又要立牌坊!


對於這種美國國籍但是長期在中國工作的科學家,誰能保證一旦開戰他們不是第一批漢奸呢?畢竟,身在曹營心在漢,科學沒有國界,但是科學家有國界啊!


清華大學2017屆本科畢業生中,尋求深造的人數達到2365人,其中國內升學1552人,出國出境人員為813人,佔本科畢業生總數的81.9%;籤約就業的人數為147人,佔比5.1%


在陳同學的日記裡,他寫到「我從不知道基因為何物」到「了解基因表達水平高低判斷」只用了四天。



陳同學在實驗記錄中寫道,自己上網搜了一下什麼叫基因


陳零石的研究日誌,上面寫著:「1月9日,老師們給了我一個基因,叫 C10orf67。我上網搜了一下什麼叫基因。」


幾天之後,1月13日,他又寫:「了解通過螢光強弱就能知道哪些基因的RNA表達水平,進而判斷一個基因在細胞中表達水平和功能的強大與否。」


一個擁有博士學位的網友說:「我的一篇SCI花了三年半的時間,還被拒稿了好幾次。這些小學生是在娘胎裡就開始上分子生物學了嗎?」




不愧是科學家,用上了科研過程過度參與這樣的詞語,但實際上這就是學術造假啊!



就這樣的科研成果還只是三等獎,那我們找找一等獎給老鐵們長長見識?

高二學生真的能做出來這樣的成果嗎?


發表的項目和碩士論文幾乎圖表一模一樣

還有毫無差別的細胞增殖活力和細胞凋亡的結果


老鐵們看到了沒有,不管是一等獎還是三等獎,幾乎全部都是抄襲,冒用別人成果,然後領獎,這背後是極其深厚的家長背景全部搞定,從選題到抄襲到發表到評獎,幾乎都是家長一手包辦!


你以為類似的操作只有兩個人嗎?



你說巧不巧,這個小學生參與的茶多酚抗腫瘤的項目他爸爸剛好是武漢大學的院長李紅良


研究喝茶抗癌獲獎小學生父親回應:我沒參與,不要傷害孩子。研究喝茶抗癌小學生父親否認參與實驗。繼「昆明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事件後,更多關於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獲獎研究進入大眾視野,其中包括兩名小學生的「喝茶抗癌」項目。有網友指出,此實驗要求邏輯性強且嚴謹,並質疑「這麼小就敢取小鼠的心肝脾肺腎」。7月16日,這對小姐妹的父親——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李先生回復上遊新聞稱,他沒有參與女兒的實驗研究,「我個人認為這次研究、申報都是符合規範的。武漢市科協調查一下午了,結果會公布的,懇請大家不要傷害孩子。



我信你個鬼!你沒參與,我直播吃屎!  兩個小學生懂什麼是茶多酚嗎?還口口聲聲說,不要傷害孩子,但是你們用自己的特權一次又一次的凌辱羞辱科學精神和別的孩子的升學權利,還有臉當院長嗎?




回國之前,他就聯合魯白、鄒承魯,在著名雜誌《自然》上發表文章,批評中國科研體制問題,並建議科技部只管政策不管經費。


回國之後,他又聯繫施一公,在著名雜誌《科學》上發表文章,批評中國的科研文化:「在中國,為了獲得重大項目,一個公開的秘密是:做好的研究不如與某些人拉關係重要。」


在我回國前,我就親眼目睹幾個老院士,圍著一個處長賠笑臉。」


饒毅非常看不慣這種科研風氣,所以他要站出來「捅破這層窗戶紙」,窗戶紙是捅破了,但饒毅卻得罪了很多既得利益者。


201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評選。饒毅第一輪就被刷了下來,輸給了舒紅兵,很多人都覺得太不可思議。

生物界頂級大牛王曉東說:「無論是從學術水平、學術道德,還是對國家的科學貢獻來講,饒毅都遠遠超出此次進入第二輪的同學科候選人。」


生物界頂級大牛施一公說:「不理解饒毅為什麼會落……」


饒毅為什麼會落選?

「饒毅這次落選,與其特立獨行的行事方式有很大關係。他什麼話都敢說,得罪了很多人。」


王曉東也這樣猜測:「許多科學家為了能順利當選院士,對存在的問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但饒毅剛好相反,他從不迴避問題,敢於質疑,敢講真話。


作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的投票院士,對饒毅的學術水平、學術貢獻不可能不了解。在知情的情況下依然投反對票,只能說摻雜了個人好惡和私心雜念。」


落選之後,饒毅立即發了一個聲明:從今以後不候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饒毅真是夠剛烈的:「宣布從此不再候選院士,就是為了證明給年輕學者看,不做院士照樣可以挺起腰杆。」


饒毅就是這樣剛直,看到不良風氣不良問題,他不說心裡就不痛快。有一次,饒毅做報告。臺下有人問:「饒老師,在中國,以重大疾病為導向和以興趣為導向的研究,哪一個更重要?」


饒毅剛直地回答:「在中國,研究是以文章為導向,跟你說的那倆不沾邊。」


學術圈,每年都會舉辦很多大型會議。「有聲望和地位的專家教授們,都忙於主辦或參加這種大型會議,以彰顯自己在本領域的聲望和人脈。會議規模越是宏大,大會主席就越有面子。」


這在學術圈幾乎成了約定俗成的慣例,大家互相請來請去,給人一種和氣生財的感覺。但饒毅非常不齒這種行為。


有一次,兩位院士邀請饒毅參加大會,並讓他出任神經科學分會場中方主席,可謂給足了饒毅面子,但饒毅竟然一口就回絕了:


「我一貫認為科學家之間的會議小型才有效,這種大型、科學上低效的會議,就是浪費時間、浪費經費、敗壞風氣。」


不混圈子,不漏須拍馬,不搞小圈子,即使是饒毅這樣的頂級科學家照樣在中國處處受到拘束,相反如果你學會了溜須拍馬搞小圈子,你會混得比饒毅還要好,這就是赤裸裸的現實!


為啥很多搞科研的清華北大學生去了美國,為啥就不想回來了?不善於溜須拍馬,無法忍受這種環境是重要原因!


記者這一行在中國幾乎已經消失,有不少科學工作者正在瘋狂借著科研的名義實施特權大賺昧心錢,按理說,科學工作者已經具有文人高貴的氣質,誰知道變得比公務員還要貪婪!


你家孩子享受了特權,我家孩子憑啥落下了?



誠邀,人在內蒙,剛被跨省!


想想現實,這就是我為啥大力呼籲,儘量減少自主招生,特長生,還有什麼競賽招生,除了你能奧林匹克競賽拿到金獎,那我無話可說,別的什麼獎,大家心裡真的沒點數嗎?


不過是特權階層剝削的工具罷了!


大家對科研的黑幕咋看?你有實質性的證據嗎?歡迎在下面留言,大家看完順便點一下在看 按鈕,希望大家多去群裡和朋友圈分享我的文章!


你的每一次在看  就像點讚一樣,就是在支持我的創作,感謝老鐵們!

歡迎加入我的Q群交流    1080320052    498675958     1048930982


拓展閱讀:

蒙牛伊利37年恩怨情仇,奶業協會助紂為虐,國產奶還有希望嗎?

重磅大瓜!阿里P8潛規則之後再爆北京律師潛規則私人助理

風終於還是來了!強行風格轉換,下半年我最看好的板塊!

喪心病狂詐騙!王牧笛歐神和郎鹹平聯手組局割韭菜!

美帝良心聯想34年墮落史:從與華為並駕齊驅到現在提鞋都不配

伊利到底做了多少惡:三聚氰胺,跨省抓人,一己私慾串通修改國標


相關焦點

  • 華南理工篡改考生考研成績,網友:「這只是高校『冰山一角』」!
    演員翟天臨北大博士後學歷造假、中科大博士因論文延遲一年等眾多壓力跳江自盡;2019考研初試成績查詢…..其實,這兩大關鍵詞的背後都濃縮到一個關鍵詞:教育公平。對此 ,不少網友紛紛對此憤憤不平,這些暴露的也許只是冰山之一角,而尚未暴露的還有多少,也許我們不得而知!對於翟天臨而言,出演一部戲的片酬相當於學子們半輩子的收入,一頂博士帽不過是他用來貼金的道具,可一紙學歷卻是無數平凡人改變自身命運的唯一階梯。
  • 「冰山一角」英語怎麼說?
    【Modern Family S2E18】【發音】/ænd/ /ðæts/ /dʒʌst/ /ðə/ /tɪp/ /əv/ /ðiː/ /ˈaɪs.bɜː(r)g/【發音技巧】and that’s不完全失去爆破;just the不完全失去爆破;tip of連讀;the重讀;【翻譯】那才只是冰山一角呢。
  • 央視曝光的洞藏酒只是冰山一角,白酒黑幕大揭秘
    前段時間,新京報記者曝光了茅臺鎮洞藏酒黑幕,無良商家打著茅臺鎮的唬頭來賣洞藏酒,由於鋪天蓋地的廣告轟炸和大部分消費者對大曲醬酒的不了解,洞藏酒成了白酒界的寵兒。
  • 外交部:恐只是冰山一角
    而根據外交部的回應更讓人細思極恐:這恐怕只是冰山一角罷了。此前有報導稱,澳大利亞在中國建立各類情報站,甚至在中國駐澳大使館修建的過程中安裝各類竊聽器,以及用外交官的身份長期從事間諜活動,甚至還試圖策反國內的華人,對此趙立堅在記者會上做出了評價。國際法有明確的規定,不允許對其他國家的政府企業或者工作人員,進行任何情況下的竊聽、監聽以及監控。
  • 冰山和冰山一角
    喜歡淚眼朦朧說好不送我走但特意請了假囑託我快些走不然會掉眼淚結果我還沒轉身就大珠小珠落玉盤這些天我在外邊學習 中午有一小時休息時間我把大多數的休息時間花在書店裡李誕有本新書叫《候場》裡面說到了他對冰山一角的理解
  • 中國科研人員用中文發表論文是責任也是義務
    在國家不斷加大科研投入的情況下,關鍵要看我們的科研群體能否克服心理自卑、避免盲目自大、崇尚學術自尊,建立學術文化自信其中之一就是要用中文發表論文,是科研人員的責任,也是義務。中國人不以用中文為榮,何談民族復興?
  • 李寧院士團隊關於鴨基因組的論文在Nature Genetics發表(圖文)
    genome and transcriptome provide insight into an avian influenza virus reservoir species (鴨基因組和轉錄組圖譜揭開禽流感天然宿主免疫機制)6月9日在Nature Genetics(《自然-遺傳學》)雜誌在線發表。
  • 「冰山一角」別說成「a corner of the iceberg」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冰山一角, 這個短語的英文不是指「corner of a iceberg」,其正確的表達是:tip of the iceberg 冰山一角(重大問題的)冰山一角,端倪,明顯的一小部分
  • 觸目驚心:中國學者英文論文的科研經費成本和發表費相當於每年給...
    此外,我國的科研人員完成的論文發表在國際刊物上,國外的刊物擁有版權,國內同行想閱讀這些文獻,國內的科研單位又不得不花費巨額資金購買國外文獻資料庫的使用權或者訂購國外的刊物。粗略估計,全國211高校每年購買國外文獻資料庫的使用權花費大約十幾億元人民幣,這筆費用僅僅是一年時間的使用權,並沒有購買到永久性的文獻。
  • 六年級小學生研究基因,獲得全國大獎,是神童還是有黑幕?
    這個小學生的動手能力絕不局限於做個紙飛機,解剖個青蛙,而是「敲除基因」,這到底是什麼樣的操作不是這個專業的還真說不清,但是顯然需要非常專業的生物實驗室和儀器。令人驚嘆的還不僅如此,翻看他的實驗日記,才讓你真正懂得神童的境界。
  • 又一中國團隊發表人類胚胎基因編輯論文科學人
    一年後,第二篇關於編輯人類胚胎基因組的論文發表——研究者依然來自中國,這一次,發表論文的是廣州醫科大學的團隊。《自然》新聞團隊就此採訪了若干科研同行的評論:(Paradoxian/譯)中國的研究人員稱他們嘗試了編輯人類胚胎的基因來讓它們抵禦HIV感染。
  • 韋博英語的崩盤或許只是「冰山一角」
    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部分教育培訓機構或是走上了著力「裝點門面」的道路:聘用幾名外表白淨的外教、改造出風格無比華麗的高級教室、用熱情親切的笑臉賣力宣傳,用誇張的廣告營銷吸引顧客;或是另闢蹊徑,鼓吹速成課堂、開發出過目不忘的「神技」,狠狠抓住人們的焦慮心態和成才情結,讓消費者稀裡糊塗交出錢包;又或是通過不顧實際的瘋狂擴張,打造出虛假的規模效應,製造「自吹自擂」式的品牌效應。
  • 杭州律師耗時一年多揭開冰山一角
    在李黎虹看來,經營美容美髮只是一種偽裝,他們實際上是在進行有預謀有計劃的圈錢斂財。聽說了這個調查結果後,充值了兩萬多元的何女士堅持要將這三家相關聯的企業和法人都訴諸法律,但打官司的過程卻是一波多折。三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股東)作為企業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或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根據《公司法》第二十條第三款的規定,屬於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應承擔連帶責任的情形。起碼,應當在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範圍內承擔補充責任。而上述一系列的認定都極為複雜,各法官也都有可能作出不同的認定。很多人都覺得,幾萬元的案子,幹嘛搞這麼麻煩?」
  • SCI論文在我國科研評價中的利與弊
    然而,不論反對者對其弊端有多麼的「深惡痛絕」,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過去的10年,SCI論文在我國逐漸成為一個非常重要、不可替代科研評價指標。非但如此,在2011年科技部發布的《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中,還首次將國際論文(SCI論文)及其被引頻次列入國家科技發展戰略,並提出了具體的目標:到2015年我國國際論文被引用次數由世界排名第8位提高到前5位。
  • 「冰山一角」用英文怎麼表達?|Jun. 29
    365天地道英語學習第八十五天習語學習時間|冰山一角tip of the iceberg: just a small part of a larger problem or a worse situation 冰山一角
  • 小學生癌症論文獲獎!神奇的「科研基因」來自何方
    雲南昆明六年級小學生陳某某,憑藉一個關於結直腸癌基因研究的課題,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得三等獎,此事近日成為輿論焦點。網友無法相信這項專業性極強的研究,完成者居然是一名小學六年級學生。小學生研究基因技術攻堅癌症,聽上去幾乎沒有可能性。畢竟,任何科研項目從規劃到完成,都離不開長期的知識積累及嚴謹的專業分析和判斷。當然,如果父母是相關學術研究的專家,孩子很可能從小耳濡目染,相關知識儲備可能高於同齡人。但是,專業學術成果不是靠天賦異秉或靈感突發便能達成。專家明確指出,即便有人指導,孩子可能完成特定的實驗操作過程,但是一名小學生無法具備做這個實驗的思路。
  • 外交部:這只是冰山一角
    趙立堅回應說,此次披露出來的情況恐怕只是冰山一角。趙立堅表示,已注意到有關報導,並就此事強調三點。此次披露出來的情況恐怕只是冰山一角。第二,一段時間以來,澳大利亞國內部分人士和媒體熱衷於炮製各種聳人聽聞的「中國間諜案」「中國滲透論」,卻從來沒有拿出哪怕一個實實在在的例子。反倒是澳大利亞對中國從事間諜活動有這麼多的「實錘」證據。
  • 惹不起的小學生,拼不起的爹!小學生研究癌症基因突變獲獎引質疑
    先是6月29日曹雪濤、董晨兩位院士被質疑論文造假,再是7月3日加州大學付向東教授實舉報中科院學者楊輝學術抄襲,最新的瓜則是7月12日,昆明市六年級小學生研究癌症基因突變獲得全國性大獎。消息一出,網友紛紛質疑,這樣的科研水平,遠超小學六年級學生的認知範圍,「背後肯定存在嚴重的學術腐敗,呼籲嚴查。
  • Fama總量縮減10倍只是冰山一角,IBO認籌活動或許沒這麼簡單
    轉眼2020已過半,面對已經過半的數字貨幣圈來說可謂喜憂參半,比特幣的大跌形勢讓一半粉絲傷了心,另一半卻真正迎來的利好大市,懷抱移動版比特幣Fama的快速發展真正迎來了升值的春天。最近數字貨幣圈迎來Fama的大動作,即將落實應用,發展區塊鏈技術在支付領域的優勢,包括在移動領域、跨境支付、大數據等方面的落地實現,打通接口對接第三方應用數據結合等舉措,真正實現Fama的價值化。
  • 小學生能寫碩士論文?讀個博士哪有那麼容易的
    近日,一個小學生獲獎的消息在微博上廣泛流傳,著實把科研圈驚了一下。#事情的原委是這樣,雲南昆明六年級小學生陳某某,憑藉關於結直腸癌基因研究的課題,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引發巨大爭議。隨著事態逐漸擴大,涉事小學生父親發聲明致歉,承認在項目申報過程中過度參與了項目書文本材料的編撰過程,使用了大量生物醫學專業術語。隨後,大賽組委會辦公室通報,決定撤銷該項目一等獎獎項,收回獎牌和證書。以上新聞芥末醬給大家概括一下,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六年級的小學生憑藉約等於碩士畢業論文水平的科研成果獲得了全國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