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紅網第五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近日,知名培訓機構「韋博英語」因資金鍊斷裂而停業。韋博英語學員學費大多以分期貸款形式完成,貸款訂單高達80%。因多處門店關閉,學員無處退款又身負債務壓力,苦不堪言。(10月24日 環球網)
1分鐘10萬字的量子波動速讀騙局還沒淡出人們的視線,韋博英語高層「跑路」一事就再次掀起討論熱潮。面對問題頻出的教育市場,要扯掉教育培訓機構們的"遮羞布",正視行業內的種種病症。
如今,人們越發重視教育和知識的力量,將越來越多的精力和金錢投入到教育資源的獲取中。家長們彷佛從生下孩子開始就陷入深刻的教育焦慮中,早早地就將還在牙牙學語的孩童送入各色輔導班,恨不得讓其練就十八般武藝,生怕稍有落後就「輸在了起跑線上」。隨著就業競爭的增強,就連成年人也開始忙著報班「充電」,期盼通過自我增值來增強自身的不可替代性,保住來之不易的「飯碗」。教育焦慮的蔓延,使更多企業開始投身有利可圖的教育培訓機構市場,盼著能在教育行業「分一杯羹」。
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部分教育培訓機構或是走上了著力「裝點門面」的道路:聘用幾名外表白淨的外教、改造出風格無比華麗的高級教室、用熱情親切的笑臉賣力宣傳,用誇張的廣告營銷吸引顧客;或是另闢蹊徑,鼓吹速成課堂、開發出過目不忘的「神技」,狠狠抓住人們的焦慮心態和成才情結,讓消費者稀裡糊塗交出錢包;又或是通過不顧實際的瘋狂擴張,打造出虛假的規模效應,製造「自吹自擂」式的品牌效應。韋博英語的崩盤或許只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的「韋博們」正走在破裂的邊緣。
提升競爭力,還需用實力說話。離開了真材實料,再華麗的包裝也只是虛有其表,通過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完成的漂亮業績,並不足以支撐企業走向更遠的未來。被一時利益蒙蔽雙眼,一心只顧盲目擴張,不注重教學服務,只求數量卻忽視質量的企業,終會被市場拋棄。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真本事、真能力才是吸引顧客的良方。聘用具有真才實學的稱職講師,提供與收費標準相符合的優質內容,創新教學方式和學習模式,給予學員真誠的教育關懷,讓學員有切實的進步和收穫,從而提高顧客黏度,這才是機構生存的根本之道。
韋博英語的崩盤,給眾多培訓機構上了一堂「生存課」。良好口碑的背後,必定是高質量的內容和良好的服務。唯有追求「質」的提升,才能在優勝劣汰的市場法則之下取得長足發展。
文/楊柳(重慶大學)
來源:紅網
作者:楊柳
編輯:張瑜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10/25/6153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