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思被「山寨」背後:教育行業碰瓷營銷不斷

2020-12-15 新浪科技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學而思被「山寨」背後:教育行業碰瓷營銷不斷

近年來,教培行業「蹭熱度」「搭便車」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屢屢出現,學而思等頭部機構,更是成為被「碰瓷」「山寨」的對象。

一張令人哭笑不得的海報,揭開了教育培訓行業近年來一個愈演愈烈的現實——碰瓷式營銷。

近日,K12教育機構豆神大語文發布了一張「學而來思迎新班」招生海報,其中的「學而來思」及標識,都與知名教育機構學而思的商標高度近似,海報還打出了「如果您是尊敬的XES學員……掃碼即可0.1元報名,並倒送330!」的宣傳語。

然而,用戶掃碼後,出現的企業認證卻是中文未來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稱「中文未來」),是豆神大語文的運營機構,屬於上市公司豆神教育(300010)旗下,創始人為竇昕。

學而思微信官方公號發布了《鄙視:無節操的「豆竇dou神」》文章,指斥對方「別為了蹭流量什麼招數都使」。

隨後,豆神教育先後發布兩份聲明表示道歉和整改,竇昕也接受專訪表示,「行業在經曆本次事件後,無論大小機構都要引以為鑑。踩紅線、搞擦邊球的宣傳/銷售行為,必將越來越少。」

但事實卻是,近年來,教培行業「蹭熱度」「搭便車」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屢屢出現,學而思等頭部機構,更是成為被「碰瓷」「山寨」的對象。

 學而來思山寨海報事件

在諸多業內人士看來,豆神大語文上演了一起拙劣的營銷事件。

學而思聲明中稱,掃碼之後,豆神大語文的微信客服聲稱,這個學而來思迎新班,是XES的數學家長攜手豆神大語文攢起來的高端語文定製班型,針對的是XES學員,現在面向全國推廣,有線上與線下課程,XES學員可享0.1元報名8節定製課。

學而思的聲明稱,「學而思與該機構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課程合作。相反,該機構高度山寨學而思的LOGO和品牌名,冒用我司的名義進行招生」。

同一天,豆神教育發出了題為《回應尊敬的學而思:退避三舍,我錯了。》的聲明,這份隨後被竇昕承認為「抖機靈」的聲明稱,「此次之所以集中在學而思學員中發酵這個烏龍事件,源於我方在暑假期間學員量激增,經調研有大量學員來自同一機構,因此財力有限的招生部門在廣告精準投放等方面想到了精準對該機構學員進行定向開班、定向優惠的決定」。

聲明中還稱,「(豆神)大語文從來都不為曾經在學而思校區認真培訓大語文新老師而感到後悔,我們從來不相信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樣的老話。」聲明最後還附帶了一份豆神大語文的招生廣告。

這份山寨海報從何而來?中文未來創始人竇昕在接受採訪時介紹,「問題海報出自於湖南地區的一家渠道商之手(包括宣傳語+logo)」。

所謂渠道商,並非教育機構體內公司,而是合作關係,通過替教育機構招生獲得分成。但竇昕也承認「學而來思」是集團策劃組頭腦風暴所得,是考慮到「學而思」已經被註冊為商標後的產出。

事實可能並非如此簡單。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就在山寨海報上線之前11天,中文未來申請了「學而來思」商標,目前該商標的流程處於等待實質審核階段。

此外,山寨海報上線前6天,兩家豆神教育旗下公司註冊了名為「學而來思網校小學課堂」「學而來思網校精品課」的微信公號,目前這兩個微信公號均無內容發布。

豆神教育的聲明中稱,「開放迎新班以來,報名學員激增至去年三倍,且渠道與合作方數量龐大」,才在某個末端出現了約束力不夠的現象。

事實上,有行業人士指出,這次事件根源很有可能是因為當下豆神教育快跑壓力所致,在立思辰收購中文未來時曾經定下了非常高的對賭目標。

2018年11月,上市公司立思辰全資收購中文未來,此後,原本主業為信息安全的立思辰All in教育,並於今年8月更名為豆神教育。

當年的公告指出,竇昕承諾中文未來2019年度至2021年度實現淨利潤分別不低於1.3億元、1.69億元和2.1億元。但上半年受疫情影響,豆神教育業績下滑嚴重。財報顯示,上半年豆神教育營業收入7.13億元,同比下降21%;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9472萬元,同比下降341.86%,業績表現低於行業平均水準。

這勢必要求豆神教育在「後疫情」時期加大運營力度,竇昕也坦承,「豆神之前沒有做過大範圍的主動招生。」

頻頻發生的山寨行為

山寨「學而來思」事件也給學而思敲響了警鐘。或許出於防護目的,學而思在9月23日,即海報事件發生10天後申請註冊XES商標。

而在2017年4月,學而思還曾申請註冊過「思而學」商標,並於2019年11月成功註冊。這枚商標註冊的背後,也是一個教培機構碰瓷營銷的故事。

學而思於2005年進入武漢,目前已開辦了6家培訓學校,不過,當地還有一家土生土長的培訓機構,名為武漢市洪山區思而學培訓中心。2017年6月,學而思進行的公證顯示,這家培訓機構的室內、室外及宣傳單上,都標有「思而學」「思而學教育」等文字。

學而思隨後起訴了這家培訓中心,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此案於去年5月二審宣判,法院認為,「思而學」「思而學教育」等文字標識與學而思商標之間,僅存在文字排列順序的差異,如僅施以一般的注意力,相關公眾容易將兩者加以混淆。因此,判決其侵害了學而思的註冊商標專用權,賠償30萬元。

「教育培訓行業近年來頗為火爆,相關糾紛因此隨之發生。」北京清律律師事務所主任熊定中說。

「此類糾紛中,如果造成消費者混淆,可能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根據發生爭議的商標和字號被仿冒的程度,也可能會同時存在侵犯商標權的行為。」熊定中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

近日,又一起「碰瓷」學而思的案件判決。2017-2018年期間,瀋陽行於思教育諮詢有限公司開辦的樂學培優培訓機構,從學而思挖走了多名教師,並開始招生宣傳。

判決書顯示,2018年暑期招生開始前,樂學培優在瀋陽市多處投放燈箱廣告,內容為「99元樂學培優學完一暑假,原『學而思』初中部理科天團!小升初備考大咖」,其中「原『學而思』」幾個字明顯突出於其他文字。

此外,樂學培優微信公號還發布了題為《原「某思」英語天團強勢入駐瀋陽樂學,新初一暑假班99元,樂學有英語了!》等文章,介紹「樂學英語」的多名老師為原學而思學校相關科目的負責人。

法院認為,樂學培優的行為,不僅在主觀上具有攀附學而思品牌影響力從而增加自己交易機會的意圖,客觀上也使自己不正當地提升了市場競爭優勢,獲得了更多的交易機會,同時易使相關公眾放棄選擇學而思,構成不正當競爭。

在招生時,樂學培優還進行了虛假宣傳,其稱一名「挖角」而來的學而思老師有「8年教學經驗,原瀋陽學而思初三年級負責人及化學學科負責人」,還稱另幾名老師原為瀋陽、天津學而思的相關學科負責人。

但學而思提供的證據顯示,前述老師大學畢業4年,且僅為化學學科專員,其他幾名老師也並非學科負責人。

法院認為,樂學培優的這些宣傳行為與事實不符,容易誤導消費者,已構成《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虛假宣傳行為。

在教育培訓行業,師資力量是影響機構之間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也是學生、家長決定選擇哪個培訓機構的重要考量因素,更是機構之間互相「挖角」的重點。有頭部教育機構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由於在線教育受到資本青睞,其所在機構的教師屢屢被以兩三百萬元年薪挖走。

傍網際網路巨頭的名牌

多起「山寨」學而思的案例之外,「傍名牌」「搭便車」的混淆行為、虛假宣傳行為的目標,並不只知名教育機構。

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2015年4月13日作出的一份《行政處罰決定書》載明:上海叄陸零教育投資有限公司自2014年9月起,在宣傳廣告冊使用「360教育集團」等內容。「360教育集團」為當事人在香港註冊的公司,沒有任何員工,在內地無任何實際經營活動,和當事人無任何投資關係,當事人宣傳廣告冊使用「360教育集團」是為了加大公司知名度,在招生上更加吸引學生。叄陸零公司的上述行為違反了廣告法,構成了虛假宣傳的行為。

此後,上海叄陸零教育投資有限公司還被奇虎360起訴,理由是侵犯其商標及不正當競爭。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此案最終以和解結案。

案件訴訟時,上海叄陸零教育投資有限公司已被豆神教育的前身立思辰收購,品牌名稱改為立思辰留學。至今,其官網底部還登有一則「鄭重聲明:本公司與北京奇虎360沒有任何關聯」。

無獨有偶,北京市海澱法院近日宣判了一起「微博課堂」商標侵權案,涉案的「微博課堂」其實並非新浪微博旗下產品,其運營方是兩家名為杭州天浪教育、寧波甬浪網絡科技的公司。

21世紀經濟報導得到的判決書顯示,兩家公司曾和新浪微博合作,開發域名為ketang.weibo.com的微博課堂,但產品並未上線。不過,兩家公司此後獨自運營了域名為ketang.cn的「微博課堂」,網站首頁使用了「微博課堂」「新浪微博在線教育」等標識,最終被法院認定侵權,賠償90萬元。

由於教培行業的日漸火爆,越來越多的資本和機構進入這個行業。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教育培訓機構亂象其原因有兩點:一是因為教育培訓機構進入門檻低,二是因為部分家長的辨別能力不足,不能正確分析自己孩子的需求就貿然跟風。

海澱法院法官陳昱晗表示,教育培訓行業的經營者應當規範經營,在宣傳和商業行為中應注意不因自身行為損害競爭對手的權益,經營者如實施了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了消費者,則其行為可能會受到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制。

(作者:王峰 編輯:李博)

相關焦點

  • 豆神教育碰瓷學而思 VIPKID碰瓷迪士尼
    豆神大語文VS學而思:一場精心組織的碰瓷事件 立思辰在更名豆神教育後,終於迎來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個高光時刻。 掃描宣傳海報上的二維碼後,出現企業認證為「中文未來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企業信息顯示,該公司為「豆神大語文」公司認證)的工作人員進行課程營銷推廣。 9月14日上午9點16分,學而思官方微信帳號發布《鄙視:無節操的「豆竇dou神」》,怒斥豆神教育「學而來思的惡意營銷行為,是一場有策劃的公司行為。
  • 學而思慘遭高度山寨!發文怒懟:毫無節操!涉事公司:是策劃組頭腦風暴所得
    一張令人哭笑不得的海報,揭開了教育培訓行業近年來一個愈演愈烈的現實——碰瓷式營銷。近日,K12教育機構豆神大語文發布了一張「學而來思迎新班」招生海報,其中的「學而來思」及標識,都與知名教育機構學而思的商標高度近似,海報還打出了「如果您是尊敬的XES學員……掃碼即可0.1元報名,並倒送330!」的宣傳語。
  • 豆神教育、學而思,在線演繹「激情燃燒的歲月」
    :圖蟲對標iPhone,成就了尼採;對標阿迪達斯,成就了阿迪王;對標可口可樂,成就了汾煌可樂;……在商業競爭中,此類事件比比皆是,山寨、碰瓷也一直是部分企業進行營銷擴張的手段,而且是屢試不爽。 01 說「學」「dou」唱有媒體發現學而思發布一篇文章,主要內容是說豆神教育在「山寨」學而思,稱與豆神教育不存在任何的課程合作關係,並列出了種種「證據」。首先是商標「山寨」,驚鴻一瞥,有沒有哥倆好,兄弟一家親的既視感。
  • 豆神教育無節操的「碰瓷」行為,是中了流量思維的毒!
    科技自媒體/ 靠譜的阿星摘要: 豆神碰瓷學而思營銷事件,是中了流量思維的毒!伴隨開學季到來,K12教育機構培訓也迎來了旺季。近日,豆神教育對學而思教育的碰瓷營銷引起了行業人士圍觀討論,不妨先來欣賞一下豆神教育的「三板斧」。
  • 豆神大語文強蹭學而思 竇昕輸了公關也輸了格局
    教育行業又掐起來了!這次的主角是豆神大語文與學而思。家長掃碼海報後彈出的正是中文未來(豆神公司名)的老師,負責向誤以為是學而思推出的新課程的家長推銷課程。這種做法和鄉鎮上的麥肯勞、麥肯基如出一轍。但是豆神已經在行業有了一定地位,卻自降身價這樣山寨碰瓷,實屬罕見。
  • 山寨擴圈:當學而思遇上學而來思,給教育行業帶來了哪些思考
    不細看,其與學而思logo相似度極高,但學而思方面似乎並不知情。此行為系豆神大語文單方面所為。9月14日,學而思、豆神網校官方微信公眾號先後發布聲明,表明對此事態度。學而思方面認為此次&34;是惡意營銷,是一場有策劃的公司行為;而豆神大語文則表示這只是一場烏龍事件。雙方第一回合告一段落。
  • 學而思、新東方是如何做市場定位營銷的?
    、新東方為主要案例,結合行業情況,為大家詳細剖析了目前的培訓行業,真實地呈現了行業現狀。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教育行業老大們其實都是有意或無意地通過改變社會人群想法觀念「創造」或者擴大了培訓業的需求,而他們所使用的影響觀念「工具」就是上篇文章所提到過的「邏輯」與「實證」。我們常常認為教育培訓機構是順應了市場的需求而發展起來的,但真實情況卻恰恰相反。
  • 豆神大語文「碰瓷」學而思:大語文市場沒那麼好做
    豆神大語文為什麼碰瓷學而思?當前,隨著語文課的重視程度逐步提高,大語文也成為教育培訓市場的一個熱門學科。因此,陳更也成為眾多教育機構競逐的「名師」。此前,她先後在卓越教育、清北網校等機構開設語文課、詩詞課。如今,陳更的詩詞課助陣「學而思」第一屆詩詞大會,儼然成為學而思大語文的一個新熱點。
  • 教育培訓行業分析:新東方擴張模式VS學而思擴張模式
    對比新東方與學而思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兩家同樣都是由懷揣教育理想的北大人創立的教育培訓機構,分別在留學培訓領域和中小學領域做到了最強品牌,也先後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一個是教育行業的領航者,一個是培訓產業的後起之秀。不少雪友在向我諮詢,如果硬要在這兩者之間做一個投資的選擇,應該選擇哪一家公司。
  • 那些年學而思被「碰過的瓷」
    )9月14日上午9點16分,學而思官方微信帳號發布《鄙視:無節操的「豆竇dou神」》,怒斥豆神教育「學而來思的惡意營銷行為,是一場有策劃的公司行為。這並不是學而思品牌第一次被「碰瓷」。被判令賠償北京學而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學而思」)30萬元。
  • 跟風書、山寨書、偽書、攢書?碰瓷式出版幾時休
    近兩年,「IP」成為文化產業中最熱門的概念,其背後往往意味著巨大的經濟利益。當一部作品或一個母題走紅後,隨即就會出現一系列衍生品,影視行業如此,圖書出版業也不乏類似現象。無論是「跟風」還是「碰瓷」,其實質都是市場利益驅使下的劣幣追逐良幣現象。從古至今都是如此。只不過以前有山寨和盜版,現在則有更高級的模仿。在今天的出版市場,營銷包裝似乎已經成為檢驗一家出版機構能力的重要指標。
  • 學而思被約談,新東方引爭議,突破底線背後,是行業生死時速之戰
    2020年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徹底改變了教育培訓行業。從春節開始,教培行業就處於焦灼狀態。作為教培行業雙巨頭,學而思和新東方的影響力可想而知。學而思的數學、新東方的英語,在熱衷於課外輔導班的家長心目中,地位崇高、深入人心。
  • 山寨、控評、蹭熱度、網際網路的這套神法則終於被搬到教育領域了
    9月14日上午,學而思官方公眾號發布聲明《鄙視:無節操的「豆竇dou神」》。學而思在聲明中指出:「此次『學而來思』的惡意營銷行為,是一場有策劃的公司行為。其通過使用虛假和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混淆性詞彙及與事實嚴重不符的信息,欺騙、誤導學生和家長,已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
  • 學而思怒斥「竇昕豆神」無節操賣課,豆神「花式」道歉惹爭議
    並指出「學而思與該機構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課程合作。相反,該機構高度山寨學而思的LOGO和品牌名,冒用我司的名義進行招生,已構成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行為。對於此類罔顧用戶利益的行徑,必須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廣大家長消費者和公司的合法權益。」而且曬出多張「學而來思」課程的老師與家長的截圖,diss豆神大語文的「無恥行為」。
  • 「今日油條」被「今日頭條」告了,不得不說,這波碰瓷營銷堪稱史上...
    前段時間如果大家經常刷自媒體的話,相信可能已經見過了。 看著這種熟悉的紅白搭配風格,不知道還以為字節跳動是否開始跨境餐飲行業,從此網友們可以一邊吃著"今日油條",同時刷"今日頭條",累了還可以刷刷隔壁的"抖音"。
  • 乘風破浪十七載,學而思背後還藏著哪些故事?
    17年後的今天,學而思遍布全國70個城市,擁有幾百個教學中心,並且在美國、新加坡等國家開設了分校,學生人數也從1個增加到上百萬個。隨著《學而思故事》的出版,低調前行多年的學而思首次公開了它的成長曆程。透過這些故事,我們試圖追蹤驅動學而思奔跑背後的力量。
  • 碰瓷清北、炒作營銷,清北網校的「焦慮」丨藍鯨觀察
    無股權關係、無品牌授權,清北網校也因此為指「碰瓷式營銷」,更被質疑虛假宣傳。京師律師事務所智慧財產權律師衛若楠曾對媒體指出:如果該網校與清華北大沒有合作,這個名稱可能會使公眾誤認為是清華北大開辦的網校,誤認為該網校與清華北大存在特定關聯,存在「傍名牌」的意圖,至少可能構成不正當競爭。
  • 聯想×學而思網校宣布戰略合作共同探索K12線上教育未來
    9月15日,聯想在北京全球總部未來中心舉辦了聯想×學而思網校戰略合作發布會暨「聯想公開課」第一課,聯想與好未來旗下學而思網校的正式建立戰略合作關係,雙方將整合聯想在科技上的優勢與學而思網校在教學方面的優質內容,打造教育新形態,以科技之力助力青少年成長。
  • 《教育行業直播營銷市場研究分析報告》(三)
    鯨媒體發布《教育行業直播營銷市場研究分析報告》,分析研究中國教育領域直播營銷市場的發展和產業鏈現狀、目前平臺服務方對比以及在教育行業領域的經典營銷案例。報告共分為三個部分:市場及產業鏈基本情況、平臺服務方對比、教育營銷案例,本文為第三部分——教育營銷案例。
  • 加油,同學:聯想攜手學而思,展現科技教育新魅力
    ,秉著「愛和科技讓教育更美好」的使命,學而思網校將不斷引入前沿科技,藉助科技力量推動教育均衡發展。作為全球領先的中國科技企業,聯想一直在用科技推動教育行業的變革,用技術讓教育、學習體驗變得更好。而學而思網校作為科技教育行業代表企業,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和優質的教育資源,致力於把優質教育資源帶給每個中國家庭,成為受尊敬的教育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