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詞語應用解析|「意見或建議請給我們留言」用日語怎麼表達呢

2020-12-14 四葉草日語

一些節目中經常會說「如果有什麼意見或建議請在我們「公眾號」、「官方微博」、「官網」等留言」這句話。

那麼這裡的【留言】應該用哪個日語單詞呢。

首先我們先回顧一下歷史

在網際網路不發達的時代,如果我們對節目有意見或建議時,用什麼方法聯絡呢。

對,是寫信寄到節目組。

那麼表達寄信的日語單詞是【寄せる(よせる)】。

我們分析一下【寄せる(よせる)】這個詞

【寄せる】這個詞的詞義很多,我們只分析它表示寄信時的意思。

日文:意見情報などを送り屆ける。手紙文章などを送る。提供する。中譯:反饋意見或提供情報等,寄信、投稿,提供。

總結分析:

根據上面的詞義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寄せる】本身就有反饋意見的意思。因為以前都是使用信件的方式進行的,所以,很多中文翻譯的都只是「寄信,投稿」。

因此,雖然時代發展了,我們反饋意見和建議的方式改變了。但我們仍然可以用【寄せる】這個日文詞來表達「反饋意見或建議」。

譯文實例參考:

中文:「有什麼意見或建議請可以通過郵件或推特給我們留言」

日譯:ご質問、ご意見などメール、ツイートでお寄せください。

聲明:圖片來自網絡

---end---

相關焦點

  • 日語詞語應用解析|「老闆,再來碗米飯」日語怎麼表達呢
    在就餐時,一般米飯都是可以隨便吃的,那麼「老闆,再來碗米飯」這句話用日語怎麼表達呢?表達方法這句話的日語可以表達為:【すみません、ご飯のおかわりください】那麼這個表達中的關鍵詞是【おかわり】,寫成日語漢字是【御代わり】。那麼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呢。
  • 日語詞語應用解析|「瞬間火就上來了」日語該怎麼表達呢
    日語中經常用到表示生氣的詞語【怒る(おこる)】、【腹が立つ(はらがたつ)】、【頭に來る(あたまにくる)】。那麼,如果我們想表達「瞬間火就上來了」該用那個詞呢。首先,我們先看看這幾個詞在表示「生氣」時的詞義。1、【怒る(おこる)】日文:不満不快なことがあって、がまんできない気持ちを表す。腹を立てる。いかる。
  • 「口吐芬芳」用日語怎麼說?
    快樂周六,日語菌一如往常沉迷遊戲眾所周知(其實沒有)遊戲玩家的傳統藝能不是高超的技術也不是買外觀的豪放而是遊戲可以不贏,但這句話我一定要發的——對線(對噴)所以有被氣到的暴躁日語菌再次上線來說說「口吐芬芳」用日語怎麼表達出現率極高的一個詞語
  • 日語:外國也有方言,這些詞語也是「ありがとう」
    然後我就突然想起了過去沒有學習日語的時候,看日劇的經歷,我記得阿部寬在《西洋果子店》裡面做接待店員的時候,用一句「どうも」代替了,你好、謝謝。於是想了日語有許多的方言,於是就查了一下各個不同地方,有哪些不同的【謝謝】表達方式。
  • (8)學會「一応」的用法,讓你日語表達更地道!
    HS閱讀本文之前,請先閉上雙眼,想一個問題。你為什麼學習日文?可以偷偷分享給小編哦!當然也可以把她偷偷藏在你的心裡。相信每個人的答案都是不一樣的,但是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可以說一口地道的日語。
  • 【日語語法】「通う」、「通す」、「通じる」怎麼念,怎麼用?
    在日期間曾和日本前首相菅直人,中國人大新聞學院院長趙啟正等有過意見交流。2013年和日本前文部省(日本教育部)副部長鈴木寬先生一起把日本聯合大學學力測試引入中國,跨時代的改變了中國學生赴日的手段。歡迎來到周三的深夜日語語法課堂。今天的語法課,我們來學習關於「通」的三個動詞:「通う」、「通す」、「通じる」。
  • 日語詞語應用解析|如果想表達「虛報」時,我們應該怎麼說呢
    日文中的【噓(うそ)】【仮(かり)】都有表示「假」的意思,那麼如果想表達「虛報」時,我們應該用哪個詞呢。首先我們先分別分析這兩詞的詞義1、噓(うそ)詞義①:日文:事実でないこと。また、人をだますために言う、事実とは違う言葉。中文:不是事實。
  • 日語:「別に」和「大丈夫」「何でもない」各自所表達的隱藏含義
    前一篇文章,說了「何もない」其實是一個病句,是中國人自創的中式日語。看到有讀者問我,「所以,為什么妹子聽到你的回覆就神色不好了呢?」這點我有點不好意思,前文竟然把這點給忘記了,本文補一下。所以「別に」不是一個表達平和淡定、雀躍心情的用詞。可是為什么九州妹子會說,本州妹子其實更希望我說「別に」呢?作為口頭禪的時候,這句話只能用在朋友之間,並且是小孩子和年輕人拿來表達不高興的用詞。
  • 如何用日語地道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在日語學習中,很多朋友會發現很多詞義相近的表達情緒的日語詞彙,在使用時卻有著微妙的區別。譬如「嬉しい」與「楽しい」明明都是表達開心之意,在某些場合,二者混用就會被日本人看做「おかしい」。這讓很多日語學習者都感到摸不著頭腦。
  • 日語中加減乘除運算怎麼表達?
    我是日語教學交流諮詢平臺張老師。日語中如何表示「1+2=3」,「3*5=15」這樣的數學計算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接觸過?今天大家就和張老師一起來學習下吧!在此之前我們首先要學習下以下幾個單詞:①足す「たす」加   足し算「たしざん」加法運算 ②引く「ひく」減   引き算「ひきざん」減法運算③掛ける「かける」乘法   掛け算「かけざん」乘法運算
  • 用日語請病假、事假、產假就這麼休!
    ,這種時候該怎麼跟日籍老師或上司說明才好呢?例句②:家の用事がありますので、三日間休んでもいいですか。→ 因為我家裡有事,可以讓我請三天假嘛?終極禮貌的請假-敬語說法除了上面的兩個句子外,還有一種非常禮貌的請假說法!大家在學日語時,為了向說話的對象表達尊敬,會使用許多很長的詞語,當使用的句子越長,越是恭敬。
  • 日語中表達願望是怎麼表達?
    大家都知道我們中文中的表達願望的詞語.句子有很多,但是大家了解日語中表達願望是怎麼表達嗎?下面就跟喬老師一起學習一下日語中的「願望句式」.願望句式通常由願望助動詞「たい」、動詞推量形加推量助動詞「う·よう」以及在「たい」、「う·よう」之後加動詞「と思う」構成。 我們常見的願望句式有哪些?現代日語中常見的願望句式有三種。 1.(第一人稱 + は)…が/を…たいです。
  • 【日語學習】「なんて」と「なんか」
    我們經常在日語口語中聽到「なんて」和「なんか」,這兩個語法也是日語N3階段很重要的知識點哦~今天這篇文章呢,一心醬就來介紹一下「なんて」和「なんか」的用法以及他們的區分啦。快拿出小本本做筆記吧。【詞性】副助詞、副詞【接續】體言+なんか【解析】①基本用法就是舉例啦,相當於「など」              ②在表達感情方面呢,用於自己時表示謙遜,用於別人時含有一種輕視的感覺。有時也有不知道怎麼的但就是感覺這樣的意思。【例句1】私はテニスなんか大好きだ。(我最喜歡網球什麼的了!)
  • 「日語學習」日語作文寫作三部曲
    01不規範習慣規範拿到一篇作文,我們首先看什麼?很多人會覺得是作文主題。但是,實際上我們拿到一篇作文,首先應該看的是有哪些要求,特別是日語作文就更要注意這一點。因為字數達標與否、書寫整潔與否、格式正確與否、文體一致與否等都是一眼就能看到的,也是容易被直接扣分的。
  • 「老婆」用日語怎麼說?
    這詞從日本古代就有的詞語,但明治以前多把「妻」讀作「さい」,羅馬音是:sai,「つま」是新近才有的讀法。而「家內」要比「妻」略微顯得尊敬,除了表示「妻子,內人」等含義以外,還可以引申為「家屬,家裡」。其實,在日語中除了「妻」(つま),還有幾個詞可以用來表達「妻子」的含義,它們分別是:[1] 「嫁」(よめ) 羅馬音:yo me[2] 「奧さん」(おくさん) 羅馬音:o ku sann[3] 「女房」(にょうぼう) 羅馬音:nyo u bo
  • 「再見」用日語怎麼說?
    >日語寒暄詞「さようなら」(口語短髮音念成 「さよなら」 ) 在中國廣為人知。這個詞有「再見」之意,但作為告辭的寒喧話,「さようなら」的使用範圍還是比較窄。「さようなら」會給對方一種彼此要斷絕關係、到此為止的感覺。當彼此要分別一段較長的時間,或者今後有可能難以再見的場合,比如送一位遠赴海外去留學的同學,這個場合的 「さようなら」十足地表達了惜別之情,與場面就十分貼切了。
  • 日語口語裡的「~んです」怎麼用?
    「~んです」是用於強調說明原因、理由、根據的表達方式。它的書面語形式是「~のです」。簡體說法是「~んだ。」
  • 日語中為何用「馬鹿」來表示「笨蛋」?
    如果你學過日語就會知道了這個詞是日語「馬鹿」的音譯,可以寫作ばか和バカ,發音均為ba ka,其意義表示笨蛋、白痴、糊塗、愚蠢等貶義詞。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說別人笨蛋用到了「馬鹿」這個詞?據了解「馬鹿」表示「笨蛋」有這麼5種說法:1、源於《秦始皇本紀》
  • 日語:中文裡的「發現」,翻譯成日語卻要用不同的單詞表達
    (找到了,在這裡。)」同事急忙過來,「見つけたの。よかった。(找到了,太好了。)」在這裡,我們就看到了,我使用的是「発見」,而她用的是「見付ける」,而這兩個單詞,在中日辭典裡面都是【發現】的意思於是我問她,為什麼不用「発見」,畢竟我是用「発見」開的頭,但她卻不用這個詞來接。
  • 千羽鶴日語獨家解析:2020高考日語作文題
    昨天我們發布了2020高考日語真題和答案2020年高考日語真題+答案完整版今天千羽鶴日語將為大家提供今年高考日語真題聽力、語言知識運用、閱讀理解和作文四個部分全方位的獨家解析!哪個更好呢?這是一直被拿來討論的問題。請以「紙の本と電子書籍について」為題,寫一篇短文。寫作要點:1.敘述電子書的優勢和劣勢。2.敘述紙質書的優勢和劣勢。3.簡述自己是如何看待兩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