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試卷分析」哈三中教師李丹:高考作文關注生活 為時代發聲

2020-12-14 東北網

東北網7月7日訊(記者 王春穎)7日上午,2020高考語文科目考試結束。今年的高考作文備受關注,記者採訪到哈三中南崗校區高三語文備課組組長李丹老師,圍繞作文題目給出了若干點評。

「每年,命題者都一定遵循新高考評價標準、本著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送給學子們命制一套見思維、顯能力、展才華、有思想的好題,今年也不例外。」李丹老師說,特別是經歷了全民抗疫的艱苦歷程,高考應該迫切地希望通過這套試題將孩子們艱辛備考的成果激發出來。而今年的作文題恰恰體現了這一點。

作文題目如下: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墨子說:「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英國詩人約翰·多恩說:「沒有人是自成一體、與世隔絕的孤島,每一個人都是廣袤大陸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同氣連枝,共盼春來。」……2020年的春天,這些寄言印在國際社會援助中國的物資上,表達了世界人民對中國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時我們將獲勝!」……這些話語印在中國援助其他國家的物資上,寄託著中國人民對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與社會發展論壇」邀請你作為中國青年代表參會,發表以「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未來」為主題的中文演講。請完成一篇演講稿。

要求:結合材料內容及含意完成寫作任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李丹老師表示,這個作文不難寫。各校在模擬試題中都練過類似主題的作文。此作文要寫的就是學生們感同身受的生活本身,表達的就是學生們在這一過程中的真情實感,學生們有話可寫,也能寫好。

第一段材料是作文的立論前提,通俗地說就是:事物是普遍聯繫的,要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

第二三段是作文的現實內容:抗疫背景下,我國與世界各國守望相助、共渡難關。

第四段是作文的情境指令:學生的寫作視角是參加「世界青年與社會發展論壇」的中國青年代表;寫作情境是在會上發表主題為「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未來」的中文演講;文體要求是演講稿。

「從2015年開始,高考作文逐步由傳統的材料作文,向任務驅動類作文過渡,而2019年則在任務驅動的基礎上加入了情境寫作的要求,體現了新高考評價體系注重語文學科情境性的特點,也就是考查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使用語言,在語言運用過程中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李丹老師說。

這個作文要完成如下任務:任務一,學生要以中國青年代表的身份參加「世界青年與社會發展論壇」,這就要求激發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國家責任感;任務二,學生要在大會上面對世界各國青年發表演講,這就要求學生熟悉演講稿的寫法,寫出演講的現場感,寫出文採與激情以說服人、感染人、激勵人;任務三,演講的主題是「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未來」,這就要求學生結合前三則材料,寫出「攜手同一個世界」的理論依據和現實意義,寫出「青年共創未來」的具體做法、行動指向。

李丹老師說,考生需要將三個任務融合在一起進行構思,特別要緊扣材料突出主題;當然考生也不必拘泥於材料,可以結合抗議期間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寫出更多深刻的感受和體悟。她說:「應該說,考生在考場上看到這個作文題會頗為激動,因為有話可寫;但冷靜下來也需深入思考,因為這是一個宏大的主題、宏闊的視角,不能單純寫成抗疫英雄事跡的羅列,而要在宏觀上寫出中華民族的大國風範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遠意義;在微觀上寫出自己作為青年人的使命與擔當。」

李丹老師表示,今年的作文也給新高三備考指明了方向。社會生活、國家大事本就是生命的歸依,語文學習就要以社會生活為外延,以語言為載體為時代發聲。

 教師簡介:

哈三中語文教師李丹。

李丹,哈三中語文教師,哈爾濱市骨幹教師。南崗校區高三語文備課組組長,從教近十九年,帶過九屆畢業班,擔任備課組長六年。

潛心教學,日常教學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高三備考注重緊扣國家高考語文評價標準,突出重點、攻克難點、掃清盲點,教學成績卓著。獲得哈爾濱市教育系統模範教師,哈爾濱市課改先進個人等多項獎勵。在各級公開課中多次獲獎;在各級各類報刊發表文章幾十篇,曾為《語文周報》寫過多次專題稿件;主編參編書籍多部,編撰校本教材多部。

相關焦點

  • 「2020高考試卷分析」英語:試卷難度整體平穩 重視思維品質
    東北網7月9日訊(記者王春穎)2020年高考筆試全部落下帷幕。對於各科試卷試題難易程度,考生們評論各異。記者在考後聯繫到了哈三中英語教師韋榮園老師,就英語試題作出分析。韋榮園老師表示,2020年高考英語全國II卷試題選材圍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三大主題全面考查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取材廣泛、體裁多樣、時代性強。通過選擇難度合適且與考生日常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的語篇,將思維品質培養、和諧的人際交往以及關注生態環境保護等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理念融入到語言能力考查。
  • ...高考難度相近?哈三中老師這樣分析!一圖看懂《中國高考評價體系》
    最近很多家長都留言小編 想要哈三中5月一模的試卷 小編已經集齊了 現在分享給大家 據了解 哈三中5月一模試卷的
  • 一模和高考難度相近?哈三中老師這樣分析!一圖看懂《中國高考評價...
    最近很多家長都留言小編 想要哈三中5月一模的試卷 小編已經集齊了 現在分享給大家 據了解 哈三中5月一模試卷的
  • 「2020高考試卷分析」政治:以時代熱點為命題素材 立足基礎知識考...
    東北網7月8日訊(記者王春穎)8日,2020年高考筆試全部落下帷幕。對於各科試卷試題難易程度,考生們評論各異。記者在考後聯繫到了哈師大附中政治教師於佳老師,就政治試題作出分析。「2020年全國Ⅱ卷政治試題在繼承與創新中不斷探索、不斷前進,穩中求變。」於佳老師說,較之往年從命題結構,試卷難度等方面保持基本穩定:12道選擇題均為組合型選擇題,沒有曲線題和傳導題,但是保留了圖表題。主觀題部分仍然是三段材料設置四本教材的五個設問。試題力求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體現高度的政治性、思想性、導向性,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和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核。
  • 「2020高考試卷分析」數學:理科試題穩中有變難度略有提升文科試題...
    東北網7月7日訊(記者 王春穎)7日,2020高考首日,語文和數學科目考試結束。記者在考試後採訪到了哈三中理科和文科數學教師段祥英和姜丹,就今年數學試卷考題作出分析。2020年高考數學命題突出數學學科特色。
  • 2019高考全國II卷英語科目考生反饋答得不錯 哈三中老師幫你分析試卷
    東北網6月9日訊 (記者 王春穎) 8日下午5時,隨著2019高考最後一科英語科目考試結束鈴聲的響起,2019高考筆試部分已經全部結束。考後,很多考生喜悅的走出考場,自信的表示英語試題答得不錯,分數能夠在120分以上。結合英語試卷內容,記者採訪到了哈三中英語教師楊曉芳。
  • 「2020高考試卷分析」物理:創新試題情境設計 加強理論聯繫實際...
    東北網7月8日訊(記者 王春穎)2020年高考筆試全部落下帷幕。對於各科試卷試題難易程度,考生們評論各異。記者在考後聯繫到了哈三中物理教師楊麗老師,就物理試題作出分析。「2020年全國二卷理綜物理試卷的結構與2019年相比基本保持穩定,整張試卷以高考評價體系為基礎,創新試題情境設計,加強理論聯繫實際,突出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促進學生學科素養形成,引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楊麗老師說。
  • 除了你勉強能插嘴討論的作文,2020高考語文、數學試卷到底咋回事|哈三中名師評析
    高考姍姍而來,高考題揭開面紗。總體來看,今年的高考語文試題充分體現了「視角宏闊觀天下,意旨鮮明境界佳」的特點。全國Ⅰ、Ⅱ、Ⅲ卷的試卷結構、考點和題型與2019年保持一致,試題模塊依次為論述類文本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文學類文本閱讀、文言文閱讀、古代詩歌閱讀、名篇名句默寫、語言文字運用、寫作。
  • 「2020高考試卷分析」生物:體現生物學科核心素養 注重基礎 凸顯主幹
    東北網7月9日訊(記者王春穎)2020年高考筆試全部落下帷幕。對於各科試卷試題難易程度,考生們評論各異。記者在考後聯繫到了哈三中生物教師高欣老師,就生物試題作出分析。哈三中生物教師高欣高欣老師表示,2020年高考全國Ⅱ卷生物試題以高考評價體系為依據,落實了基礎性、應用性、綜合性和創新性的考查要求。在試題風格和試題難度上,以穩為主,穩中有進,力求體現人文關懷,充分考慮作答感受。試題中融入新冠疫情、生態工程建設等實際內容,凸顯價值引領。
  • 「2020高考試卷分析」英語:試題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並舉 注重學科...
    東北網7月8日訊(記者 王春穎)2020年高考筆試全部落下帷幕。對於各科試卷試題難易程度,考生們評論各異。記者在考後聯繫到了哈師大附中高三英語備課組組長徐丹老師,就英語試題作出分析。「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三大主題下,2020年高考英語試題體現了立德樹人的時代特徵,展現了『五育』並舉的新時代教育理念,注重了對英語學科素養的全面考查。」徐丹老師說。哈師大附中英語教師徐丹閱讀理解部分以學科素養為導向,加強了關鍵能力考查。
  • 【2018高考試卷解讀】哈三中王默姝:英語試卷難度略有下降 側重考...
    王默姝老師說,2018年高考英語全國II卷試題內容選材豐富,考查要求深入淺出,基於英語學科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及核心價值命制試題。突出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考查,試卷難度略有下降。試題重點突出,命題思路清晰,重點考查英語運用能力。&nbsp&nbsp&nbsp&nbsp哈三中南崗校區高三英語備課組組長王默姝。
  • 「2019高考考前策略」哈三中政治備課組組長紀策:回歸教材 強化...
    東北網5月30日訊(記者 王春穎)2019年高考將於6月7日至8日舉行,在進入臨考最後一周的衝刺階段,學生應該如何利用好有限時間更好複習?近日,記者採訪到了哈三中高三政治備課組組長紀策。紀策老師告訴記者,同學們在複習備考中需要注意四個方面——一是落實基礎,回歸教材,把握主幹;二是制定計劃,有章可循,反對盲目推進;三是關注高考試題特點及複習重點;四是調整心態,坐住板凳,輕鬆備考。哈三中高三政治備課組組長紀策。
  • 哈三中教師解讀高考物理:注重學科核心素養考察
    人民網哈爾濱6月8日電(楊海全)2017年的高考是在考綱變化下的首次考試,物理試卷的結構與以往相比基本保持穩定,題目數量和考察的知識點和預期相比基本沒有變化,選修3-5加入到必考中過渡平穩順利。整張試卷很好地體現了對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考察,特別是體現了高中新課程探究性學習的理念和聯繫實際生活的理念。
  • 「2020高考試卷分析」數學:注重基礎覆蓋全面、多學科聯繫重應用
    東北網7月8日訊 (記者 王春穎) 7日,2020高考結束了首日考試。記者在試後採訪到了哈師大附中數學教師張琳浛,張琳浛老師圍繞數學試題結構、難易比例等作出了分析。哈師大附中數學教師張琳浛張琳浛老師表示,2020年全國高考理科數學Ⅱ卷充分發揮了高考數學的科學選拔和育人的導向作用。試卷整體上體現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的考察要求,難度設計科學合理,在穩定中帶有創新。
  • 2020年高考作文分析及未來趨勢
    今年由於使用不同的試卷,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分別為全國Ⅰ卷、全國Ⅱ卷、全國Ⅲ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今年高考作文命題有何特點?未來作文命題走向如何?中華讀書報特地採訪了多位權威教育專家,聽聽他們怎麼說。
  • 【2018高考語文試題解讀】哈三中李丹:突出關鍵能力 注重核心素養
    東北網6月7日訊(記者 王春穎) 7日,2018年高考首日考試結束。記者在考後採訪到了哈爾濱市第三中學的高三語文備課組組長李丹。李丹老師說:「一套試卷我們總習慣於用「難不難」來評價,其實難易是相對的;我們可否換個角度,來看看它好不好。我認為,今年的試卷很好!
  • 「高考臨考20天複習指南」哈三中生物教師杜庚辰:高頻考點有限 考前需構建知識網絡
    東北網6月14日訊(記者 王春穎)距離2020年高考還有20餘天,在剩下的時間內各科目如何進行衝刺階段的複習,記者近日採訪到了哈三中教師杜庚辰,就生物科目衝刺複習給出了六條建議。哈三中生物教師杜庚辰  杜庚辰老師介紹說,根據教育部要求,2020年高考命題以立德樹人為鮮明導向,充分體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要求,著力加強關鍵能力考查,並綜合考慮疫情因素和考生複習備考實際情況,在保持命題總體穩定的前提下,優化試題情境設計,增強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助力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 哈三中政治教師高文亭:考前二至三周 每周完成一次高考真題訓練
    來源:東北網東北網6月14日訊(記者 王春穎)距離2020年高考還有20餘天,在剩下的時間內各科目如何進行衝刺階段的複習,記者近日採訪到了哈三中教師高文亭,就政治科目衝刺複習給出了三條建議。哈三中政治教師高文亭 一是科學規劃,回歸基礎,充分重視知識鞏固。「根據新高考評價體系的要求和政治學科的特點,2020年高考對基礎知識的命題考核要求會很高。」
  • 「2020高考試卷分析」生物:基礎題型諸多創新 鼓勵考生運用知識...
    東北網7月8日訊(記者 王春穎)2020年高考筆試全部落下帷幕。對於各科試卷試題難易程度,考生們評論各異。記者在考後聯繫到了哈師大附中高三生物教師範世一老師,就生物試題作出分析。哈師大附中生物教師範世一「縱觀2020高考新課標Ⅱ卷生物試題,體現了對基礎知識、關鍵能力的考查和對主幹知識的覆蓋,特別注重對生物概念、基本原理及科學思維等學科素養的考查。」範世一老師說,題目的設問有效區分不同知識水平和能力層次的學生,體現了高考試題的選拔功能,對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具有導向作用。
  • 哈三中生物教師杜庚辰:高頻考點有限 考前需構建知識網絡
    來源:東北網東北網6月14日訊(記者 王春穎)距離2020年高考還有20餘天,在剩下的時間內各科目如何進行衝刺階段的複習,記者近日採訪到了哈三中教師杜庚辰,就生物科目衝刺複習給出了六條建議。哈三中生物教師杜庚辰 杜庚辰老師介紹說,根據教育部要求,2020年高考命題以立德樹人為鮮明導向,充分體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要求,著力加強關鍵能力考查,並綜合考慮疫情因素和考生複習備考實際情況,在保持命題總體穩定的前提下,優化試題情境設計,增強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助力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