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生態式美育緩解幼兒厭畫情緒

2020-12-19 中國教育新聞網

案例一

小班美術活動「春天的花」,教師出示4張花的照片。

教師:「你們看,這些花有什麼不一樣?」

幼兒:「顏色不一樣、大小不一樣……」

教師:「是的,其實花瓣的形狀也不一樣,我把它們畫在黑板上,你們仔細觀看。現在請小朋友們試試,畫一畫『春天的花』,好嗎?」

幼兒:「我不想畫。」

案例二

幼兒作畫環節,教師觀察、指導。

教師:「為了不讓人摘花,公園裡的花都會用柵欄圍起來,我們也可以畫上柵欄。大家可以畫一條橫線,再畫幾根豎線,就是『柵欄』。」

幼兒(更多的孩子露出一臉愁容):「老師,我不想畫……」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們開始懼怕美術課活動。他們對於色彩的渴望、線條的構思只存在於幻想中。現實中的他們要認真地完成美術作品、認真地在一個限定範圍內塗塗畫畫……於是,很多孩子開始討厭畫畫!

《指南》中指出,每個幼兒心裡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於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像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

為緩解幼兒厭惡畫畫的情緒,我們開始藉助「生態式美育」這一載體,轉變他們的學習形式。

自然、生命、生活是生態式美育的基礎

生態式美育,是藉助生態式美術活動和體驗式音樂活動的開展,釋放幼兒天性,鼓勵幼兒關注自然、關注生活、關注生命以及他們真實直觀的體驗,使他們在系列活動中獲得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它是針對傳統幼兒美術中無自我觀察,幼兒脫離了對自然環境的認知;無情感交流,幼兒脫離了對社會生活的感受;無成功體驗,幼兒脫離了對美育本質的理解等問題開展的,它是新蕾幼兒園的園本課程,也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

在這一系列活動中,自然、生命、生活是基礎。我們要求打破幼兒園的界限,讓更多的人、物、事件走進來,也要帶著孩子們走出去,開闊眼界,將生命融入藝術。同時,我們還需要在美術活動中找到與幼兒生活的交集,創設幼兒願意畫、喜歡畫、能畫好的條件和寬鬆的氛圍。

走進自然,讓幼兒充分體驗、感受

為了讓孩子們充分地運用他們的感官發現與體悟、感受與理解,教師放手讓孩子們走出教室,走進自然,去親近、觸摸樹葉,去感受自然。

「老師,我發現一片很神奇的樹葉!」「老師,這些枯葉像鯊魚的嘴巴、像魚鉤、像眼鏡、像小鳥……」在一周的「樹葉尋寶」活動中,孩子們對於樹葉的形狀、大小、顏色的不同,有了自己的經驗。

有了走進自然、觸摸樹葉的經歷,在現實中,孩子們關於樹葉的認識也更豐富了:「我們小區的樹葉和幼兒園的不一樣……」「我外婆家門口的樹葉特別大……」「媽媽說,有種葉子叫竹葉,和燕子的尾巴很像……」孩子們對於樹葉的話題很感興趣,對樹葉的認識也不再局限於手上的「摸」,他們渴求更多的經驗。

給幼兒充分的基於經驗的表達空間

在系列認知活動後,教師設計了以「葉」為核心的主題網絡圖,將「葉」延伸到其他領域和遊戲活動中,開展生態式美術活動。生態式美術是一種模仿自然生態系統,以幼兒為中心的自然的、融合的、自主的、開放的幼兒美術活動。它著眼於幼兒生活內容,聯繫五大領域,鼓勵多元材料的運用,致力於趣味學習過程,肯定幼兒的獨特表達。

玩法一:邀請樹枝來跳舞

在餐後散步的路上,小瑜撿到一根樹枝,拿在手上玩,旁邊的小寶說:「小心點,你的手碰到我的臉了。」「真的呢,樹枝細細彎彎的,拿在手上,還真像小瑜伸長的手臂。」於是,「跳舞的人」誕生了……

孩子們在大樹下撿樹枝,在寬敞的水泥地上擺出了一個個「跳舞的人」,樹葉裝點成五官,小人變得飽滿、形象、有精神。

玩法二:鞋子變身大嘴哥

在一次翻閱雜誌時,我偶然看到有藝術家拿鞋子做文章。在鞋子上畫滿色彩斑斕的圖案,一隻只普通的鞋子一下子變成了有深度、有內涵、有收藏價值的藝術品。如果把鞋子引進「落葉活動」中,會怎麼樣呢?

剛開始,孩子們很不情願。

——什麼?要脫鞋子?

——襪子弄髒了怎麼辦?

——鞋子脫了怎麼去撿樹葉啊?

可是,有了第一個,就有了第二個。

……

慢慢地,大家就玩開了。在孩子們全身心放鬆、大膽想像的過程中,一個個「大嘴哥」脫穎而出,有害羞的,有嚴肅的,有發怒的,還有大聲講話的……

玩法三:樹葉變身小烏龜

大班幼兒經常到戶外寫生,小班幼兒也趴在窗臺上張望著,蠢蠢欲動。「什麼是寫生?」「我們也可以玩嗎?」「他們在寫生什麼東西?」……於是,我們也開始了以「落葉」為材料的「寫生」活動。

第一次嘗試寫生活動,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寫生」,我們只是想看看落葉還可以怎麼玩。恰好,細心的孩子們發現,有隻小烏龜趴在魚缸裡的鵝卵石上,他們的興趣被點燃了,於是在作品中用樹葉作烏龜,並用畫筆畫上一顆顆小石子,看上去活潑、有趣、真實。

在「生態式美育」課程的引領下,孩子們愛上了美術活動、愛上了創作、愛上了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現在,每周兩次的美術活動是他們最喜歡的活動,因為可以去戶外,可以接觸很多有趣的材料,可以無拘無束地快樂表徵……

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顆美的種子,這顆種子需要我們呵護、陪伴,需要我們認真解讀。美術教學不是單純的塗塗畫畫、刻板練習,它應該是更高層次的美育,是孩子們喜歡的、順著他們成長軌跡的、由著他們天性的創造性活動。

(作者單位: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新蕾幼兒園)

《中國教育報》2019年04月07日第3版 

相關焦點

  • 美育共同體 | 幼兒園藝術領域「種子教師」培育計劃
    對工作1-3年、或者有一定美育工作經驗等不同專業發展階段的教師,我們會為您選擇合適的班別與課程,從藝術欣賞到材料探索,從課程設計到課題申報,由淺及深為您的專業成長和幼兒園藝術教研提供最堅實的支持。「種子教師」成長路徑基本遵照「美育共同體」框架,通過五大模塊、三階課程,著力構建「美育共同體」,助力教師PCK全面提升。
  • 招教考試幼兒發展教育第五節:幼兒美育
    【知識點】一、幼兒美育的概念幼兒美育是美育的一部分,它是根據幼兒身心特點,利用美的事物和豐富的審美來培養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二、幼兒美育的目標與內容(一)幼兒美育的目標幼兒美育的目標是培養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初步能力。在幼兒自身主動投入審美活動的基礎上,培養他們相應的表現能力,特別是想像力、創造力。
  • 「美的啟蒙」從幼兒抓起——山東美術館組織幼教專家探討幼兒美育
    中國山東網4月15日訊 幼兒美育對於提高孩子的道德品質和智力、情商方面的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為了更好地開展面向低齡幼兒群體的藝術教育,4月10日,山東美術館組織省內幼教專家及省內幾大幼兒園園長圍繞「如何提高幼兒美術教育」進行了一場座談會。
  • 莊浪一幼開展「以美育心 陶冶性情」幼兒美育成果展示評比活動
    我園始終秉承「以美育人,和諧發展」的辦園宗旨,通過打造美育特色,打造健康和諧的園所美育文化,進一步提高幼兒的動手、創意想像能力。12月14日,莊浪縣第一幼兒園開展了「美育滋養 快樂成長」幼兒美育成果展示評比活動。
  • 你知道學前教育中的美育嗎
    摘要:幼兒美育是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利用美的事物和豐富的審美活動來培養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校只重視知識的傳授,美育沒有地位,有的學校把美育搞成了特長教育,把藝術活動中創造性的表現活動降為一種機械訓練,忽視了育人的大目標。
  • 幼教科目二 | 幼兒情緒、情感發展
    課後練習 例題1:下列哪種方法不利於緩解或調控幼兒激動的情緒(   )。A.冷處理      B.安撫      C.斥責      D.轉移注意 「答案」:C「解析」:斥責幼兒會讓幼兒情緒更加激動,因為幼兒的情緒非常容易受到成人的感染。選項ABD都是有利於緩解幼兒情緒的方法。
  • 幼教科目二 | 幼兒情緒、情感發展
    課後練習 題1:下列哪種方法不利於緩解或調控幼兒激動的情緒,因為幼兒的情緒非常容易受到成人的感染。選項ABD都是有利於緩解幼兒情緒的方法。例題2:幼兒看見同伴欺負別人會生氣,看見同伴幫助別人會贊同,這種體驗是(  )。
  • 幼教科目二丨幼兒情緒、情感的發展
    幼兒高級情感的發展幼兒情緒的培養例題:下列哪種方法不利於緩解或調控幼兒激動的情緒(   )。A.冷處理      B.安撫      C.斥責      D.轉移注意答案:C解析:斥責幼兒會讓幼兒情緒更加激動,因為幼兒的情緒非常容易受到成人的感染。選項ABD都是有利於緩解幼兒情緒的方法。
  • 麒麟教體:「四改四借」緩解「入學難」
    麒麟區教育體育局攻堅克難、負重前行,採取「四改、四借」舉措,切實做到應改盡改、應增盡增、應收盡收,想方設法啃下學校教室不足「硬骨頭」,最大限度緩解中心城區入學難題。區二幼「見縫插針」,將樓頂彩鋼瓦搭建的幼兒用品儲存室改造為普通教室,併購置安裝4P空調解決室內溫差較大的問題,為孩子們有學上、上好學傾心盡力。
  • 3-6歲幼兒情緒安定愉快的典型表現
    3-6歲幼兒情緒安定愉快的典型表現《指南》在健康領域的"身心狀況"中提出了幼兒"情緒安定愉快"的發展目標。  良好的情緒表現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對於幼兒來說,情緒的安定與愉快是維護身心健康、促使其產生社會適應行為並逐漸形成良好個性的重要條件。《指南》依據幼兒的情緒特點與發展需要,提出了不同年齡段幼兒在穩定情緒、保持愉快情緒、適度表達和調節情緒等方面的具體發展目標。幼兒的情緒表現與幼兒所處的環境及其內在的感受直接關聯。在幼兒園尚存在忽視幼兒情緒和內在感受的現象,不利於幼兒的心理健康。
  • 遊戲幫助幼兒緩解焦慮建立自信
    其實,我們應看到,幼兒是有自我意識、自我能力的個體。在一定限度及範圍內,他們是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成長的。2015年以來,在「農村3-6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促進項目」甘肅子項目進行過程中,我們發現,遊戲活動能夠有效地緩解留守幼兒因為父母缺位導致的焦慮,幫助他們建立自信。
  • 瑤海區園林綠化管理中心:結合板橋河初期雨水調蓄池打造生態式景觀...
    為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瑤海生態環境,提升水環境治理水平和能力,瑤海區園林綠化管理中心結合板橋河初期雨水徑流汙染控制工程項目建設生態式景觀遊園。 2「遊」:在重要節點的處理上,充分運用園林植物、微地形等造園手法,採用借景、組景、點景等技法,巧設花境和草坪,以曲直結合的種植方式,形成層次綠化生態屏障,形成橫向「生態地毯」和縱向「綠色走廊」,創造出不同生態功能的景觀效果。 3. 「閒」:合理規劃設計辦公區域。在設計中預留生態休閒場地,放鬆心情的同時緩解工作壓力。
  • 美育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而幼兒時期是人一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它對幼兒的心靈塑造、智力發展、愉悅幼兒的性情、增進幼兒的健美體態等,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所以對孩子幼兒時期實施美育教育,是促進幼兒形成健全的人格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更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方面有著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那麼,美育教育在孩子們成長過程中又有哪些重要作用呢?
  • 緩解幼兒分離焦慮,老師有高招
    同時,要幫助他們儘快地轉變焦慮及傷感情緒,在潛移默化中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可根據玩具給幼兒設定情景,採用任務型遊戲分散幼兒的注意力,對哭鬧的孩子說:我知道你想媽媽,今天媽媽給你一個小任務,幫助這些小玩偶回家好不好?這樣可以儘快分散幼兒分離焦慮帶來的傷感情緒,幫助幼兒儘快適應集體生活。
  • 評論|新時代幼兒園的美育工作
    美育是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對培養幼兒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作為新時代的幼兒園,怎樣做好美育工作,助力孩子成為社會發展要求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綜合性人才。環境創設對美育的重要性。幼兒園作為幼兒學習、生活的地方,應該是一個美的天地,要注重給幼兒美的體驗和薰陶。
  • 米多多美育:美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意義
    美育是指培養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稱美感教育或審美教育。席勒美育思想,對中國近代美育思想的發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在中國近代,最早把「美育」介紹到中國的是王國維,而真正倡導美育並建立中國近代美育體系的人是蔡元培。
  • 二幼緩解小班幼兒入園分離焦慮有招兒
    8月27日,滎陽市第二幼兒園迎來了今年新入園的小班幼兒。 每年秋季都有大量的小班幼兒入園,做好小班幼兒入園工作是幼兒園領導、教師應該做好的一篇大文章.大部分孩子入園會產生心理學上稱之為「分離焦慮」的症狀:焦急、不安、愛哭、恐懼、情緒波動大。面對哭鬧、不肯上幼兒園的孩子,許多家長感到心疼,焦躁、困惑、一籌莫展,一些沒帶過小班的和剛剛參加工作的幼兒園教師也常常束手無策。
  • 幼兒情緒行為問題的成因與對策
    這往往會導致幼兒哭鬧、壓抑、攻擊他人等情緒行為。這嚴重影響到了幼兒的日常行為的學習。同時情緒也是幼兒心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見情緒對幼兒心理健康、個性發展的培養的作用很重要。本文研究情緒行為問題,提出產生情緒行為的原因,並正確認識和處理情緒行為。
  • 教師、家長如何緩解和消除幼兒的分離焦慮
    2.心理學和衛生學的研究都表明:焦慮、恐懼、沮喪、悲哀等情緒是健康的大敵,也是致病的因素。不僅如此,美國一位心理學家還研究發現,早期的分離焦慮如果比較嚴重,會降低兒童智力活動的效果,甚至會影響將來的創造力以及社會的適應能力。因此,有必要分析幼兒入託分離焦慮的現象及成因,尋找可能緩解幼兒分離焦慮的策略。
  • 第四章 幼兒幼兒全面發展教育試題2
    注重遊戲化11.幼兒美育的目標是( )A. 掌握美的知識 B. 感受美和表現美 C.培養幼兒想像力D. 發展審美情感12.幼兒美育的主要途徑是( )A. 藝術教育 B.日常生活 C. 遊戲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