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ra提問:為什麼其他國家不像中國菜那樣把肉弄得那麼軟?

2020-12-12 飲食部落

外國人對中國菜的質地很好奇,比如我們烹飪出酥滑軟嫩的牛肉、雞肉,外國人從來沒有吃過這種質地的牛肉雞肉,甚至懷疑這是寵物肉。事實上很多外國人對中餐講究的軟軟、滑滑、綿綿感到不適應,會認為這些食物吃到嘴裡去很可怕,他們更喜歡吃到嘴裡能咬得住的食物。

終其原因還是因為烹飪方式的差異,西方人更喜歡乾熱烹飪,對於肉類來說乾熱烹飪,只會讓肉類有更堅硬的質地,而在中餐裡我們更喜歡溼熱的烹飪方式,肉類質感就會很軟。

在國外最大的問答論壇美版知乎quora上就有這樣一個提問:為什麼其他國家不像中國菜那樣把肉弄得那麼軟?

實際上除了剛才說道的烹飪方式,答案也很簡單,中國人和其他東亞人更欣賞烹飪中各種各樣的口感和質感,而美國人(和其他國家的人)烹飪中只有有限的幾種口感。

中國和其他東亞國家的烹飪往往欣賞食物中更多的「口感」。但外國人並不追求這些食物口感。許多不熟悉中國烹飪的西方人會對肉可以蒸到酥軟感到有些驚訝甚至震驚或恐懼。

酥軟的口感和西方人熟悉的燒烤完全不同,像在中餐裡稍貴的魚鰾或海參,這種質地口感的食物,普通西方人不會喜歡這兩種食物的質地。他們更有可能逃之夭夭或者提起訴訟,聲稱這是「上顎折磨」。

在中餐裡我們有可能還會將這些食物結合起來,做出這樣的一道紅燒菜。但在西方人看來,這道菜會讓任何不熟悉中國烹飪的人感到完全陌生。他們可能會大叫:「這是來自火星的食物」。

這種對不同食物質地的欣賞不僅存在於中國烹飪中,它也延伸到了其他東亞文化中。例如,日本和韓國這兩個國家的烹飪中。

這兩種菜系都有一種叫魔芋(也叫Konnyaku)的東西,它是一種有著海綿狀質地的口感,嘗起來沒有任何味道也沒有氣味。

西方人對這種食物完全沒有好感,刀叉無法食用,吃到嘴裡完全咬不住,對他們來說這完全是在嚼一種稀奇古怪的東西。

又比如海膽,很少有非亞洲人真正喜歡這種美味,因為它的奶油質地,黏稠度眾所周知。在西方國家也很少有人吃海膽這種食物,這也是為什麼在他們的海邊很容易獲取到這種食物的原因。

所以綜上所述,為什麼其他國家不像中國菜那樣把肉弄得很軟?一個非常簡單的答案是與其他菜系相比,中國菜更欣賞食物中更廣泛的質地。這種對「口感」的欣賞也延伸到了其他東亞菜系。而對其他國家的人來說,他們更追求的是食物的科學精緻度和美觀。

相關焦點

  • quora提問:為什麼在美國的亞洲餐館會假設人們不想要叉子?
    亞洲食物以東方食物為首,而東方食物以中國菜最為出名,並且中國菜對東方食物影響深遠,像日本菜、韓國菜等等,不僅是烹飪方式,還是餐具都有中國飲食文化的痕跡。當東方菜系中的食物出現在西方諸多國家之後,這種傳統飲食餐具自然而然的也會被帶到西方人的面前,成為他們享受異域美食的餐具。這不是歧視,也不是文化要求,而是傳統,用筷子品嘗這些特定食物,效果會更好。在美版知乎(quora)上就有這麼一個有趣的提問:為什麼在美國的亞洲餐館會假設人們不想要叉子?
  • 外國人提問:為什麼大部分中國人不喜歡美式中國菜?
    美式中國菜曾經在美版知乎上有老外提問:為什麼我見過大部分中國人都不會喜歡美式中國菜?它是那麼一切完美無缺。那麼為什麼中國人會不喜歡美式中國菜?以美國那些老牌中餐廳為例。有些美式中餐廳的時間已經有100多年,為了餐廳生存,必須迎合外國人的口味做出他們喜歡吃的中國菜。
  • 網友提問:為什麼十個有八個韓國人說吃不慣中國菜?
    中國菜以其悠久的歷史、精湛的技術、豐富的種類、別具一格的風格文明於世,又屬於東方菜系之首,韓國料理和日本料理以及一些東南亞的菜系不但包括在內,甚至在一些菜的做法上和我們的中餐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那麼為什麼很多韓國人會吃不慣中國菜?
  • 中華美食千千萬,外國人真的像網上說的那樣,很愛中國菜嗎?
    外國人因為從小吃一些比較單一的食物,所以他們雖然對於中國飲食喜歡,但並不會把他們當成自己的日常飲食那樣天天吃,所以喜歡僅僅只存在於喜歡上面,他們不會想要生活在中國,也不會想要真的每天都吃中國飲食,對於中國美食的喜歡,他們也僅僅當成一種零食,所以相比之下他們還是最喜歡自己國家的食物。
  • 為什麼中國沒有像韓國/日本那樣漂亮的校服?
    ——而且他們有相似的高中考試進入大學——所以這意味著韓國/日本學生沒有像中國學生那樣專注於自己的教育的說法絕對是假的。一般來說,在中國有更多的工作機會,這就是為什麼許多韓國人/日本人學習漢語並去那裡工作的原因)第二點也很奇怪,因為韓國和日本的青少年懷孕率與中國沒有太大的不同。看看韓國/日本高中生的性行為比例與中國相比有多大,這是很有趣的,但我可以想像這並沒有那麼大的不同。這三個國家的亞洲文化非常相似。
  • 「為什麼中餐這麼難做?」外國人的回答亮了,瞧瞧他們怎麼說
    中餐烹飪在quora就有外國人提問:為什麼中餐這麼難做?Why is chinese food so hard to cook?首先你需要一個非常熱的鍋,通常西餐烹飪的爐灶不夠熱,我會把鍋燒嘴的噴流調整到8毫米;如果我做中國菜時菜放的太多,鍋裡的溫度就會下降,食物就會變軟,而不是在鍋裡跳舞;你必須事先把食物切成小塊;你還要知道什麼是醬油,通常做中國菜這很重要;不要害怕味精,沒有證據表明所有的症狀都是由它引起的,它所做的就是讓你的中國菜味道更好更真實。」
  • 外國人:為什麼中餐廚刀,沒有像西餐廚刀那樣廣泛使用?
    曾經也有外國人提問:「為什麼中餐廚刀,沒有像西餐廚刀那樣廣泛使用?」我們該怎麼來解答這個問題?一句話簡而言之,中餐廚刀(菜刀)是做中國菜用的,外國人想要學會用我們的菜刀,就要了解中國菜的博大精深。我們先來看看為什麼西餐廚刀在外國比較廣泛使用?
  • 中國古代社會,為什麼刀叉沒有像筷子那樣廣泛普及?
    換句話說,在中國及其鄰近地區,刀叉並沒有像筷子那樣從烹飪工具發展為進餐工具。對這一現象的解釋,我們還需要考慮飲食和文化的雙重因素,考察它們所發揮的作用。在現代語境中,「飯」通常指的是「米飯」,也有可能是其他穀物煮熟之飯。這個字在其他亞洲國家的語言中表達的意思與漢語相同,這些類似的表達,說明了穀物食品的重要性。事實上,漢語口語中非穀物類食物「菜」,有時被稱作「下飯菜」,在有的方言中直接叫「下飯」。這一詞語表明,「菜」的主要功能是輔助人們攝入穀物食品。
  • 外國人吃中餐,提問:為什麼在中國菜裡有竹筍這道菜?
    竹筍在美版知乎有外國人提問:「為什麼在中國菜裡有竹筍這道菜?」其實我們就可以從中餐烹飪和食材認識來回答這個問題。為什麼在中國菜裡有竹筍這道菜?從烹飪方式上來看,是因為我們的烹飪方式能烹飪竹筍。我們可以看外國人烹飪食物的方式,像煎炸烤這三種烹飪食物的方式,都是直接將食物處於高溫的情況下,在烹飪肉食時因為肉類含有脂肪所以還不容易烤焦。但是這些烹飪方式就不太適合烹飪蔬菜,如今天說道的竹筍,傳統的西餐烹飪很容易讓竹筍這種蔬菜燒焦烤糊。所以我們現在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外國人會吃生蔬菜沙拉,因為他們通常烹飪食物的方式,根本沒辦法烹飪像竹筍這種有蔬菜纖維的食材。
  • 外國人:為什麼中國菜沒有日餐,法餐精緻?瞧瞧外國網友怎麼說
    在美版知乎上有外國人提問:「為什麼中國菜看起來沒有日餐,法餐精緻?Why does Chinese cuisine seem to appear less refined than Japanese and French?」這完全是站在自我認知的角度看待的中國菜。事實上中國菜真的沒有精緻堪比日餐法餐的食物嗎?當然不是。
  • 在中國吃牛排怎麼樣?外國網民:中國人不擅長烹飪整塊食物
    在國外問答論壇quora就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提問「在中國吃牛排怎麼樣?」西餐在我們身邊也算一種常見食物,在很多城市都有西餐廳的存在,但毫無疑問,這些西餐廳中的食物必須迎合我們的口味,牛排也是一樣,我們喜歡吃熱的,喜歡吃八九分熟的牛排。
  • 外國人提問:你覺得中國人為什麼不吃蔬菜沙拉?瞧瞧老外怎麼說
    那麼為什麼外國人喜歡生吃蔬菜而不吃熟蔬菜?曾經就有外國人提問:你們覺得中國人為什麼不生吃蔬菜沙拉?我們就來瞧瞧外國人是怎麼回答這個問題的。中國菜熟食烹飪還有外國人說道:「中國人喜歡吃辣和煮食包括蔬菜,其中混合的味道並使它更美味,下面介紹一道一我喜歡的中國菜:青椒炒肉,簡單的蔬菜混合一些豬肉,我的最愛。
  • 老外:中國菜有像韓國菜那樣含有辣椒醬的食物嗎?網友回答亮了
    像廣受歡迎的四川菜就以麻辣著稱,對辣椒的使用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還發展出香辣、麻辣,微辣的口味選擇。但很有趣的是在美版知乎就有一位顯然不了解中餐的老外提問道「中國菜有像韓國菜那樣含有辣椒醬的食物嗎?」
  • 老外學做中國菜:我往中國炒菜裡加奶酪會怎樣?網友回答亮了
    奶酪在傳統中餐裡很少有奶酪食物,這是由於我們的環境,氣候多變不適合大規模飼養牛羊,而且在早期牛還是我們的一種勞動工具,所以我們也不會像外國人那樣普遍吃牛肉。傳統中國菜在quora有老外學做中國菜:「我往中國炒菜裡加奶酪會怎麼樣?」
  • 美版知乎提問:為什麼帶湯食物在中國如此常見?
    所以這就意味著很多老外會對中國菜有這樣那樣的疑問,在美版知乎上就有這樣那樣的提問。 比如我們現在講的這條美版知乎上的提問「為什麼帶湯食物在中國如此常見?」其實關於中餐裡的帶湯食物還有老外提問道「為什麼中國人吃湯麵條?為什麼中國人的湯是熱的?」等等這樣的問題。
  • 外國人提問,為什麼大多數中國人不喜歡,原汁原味的歐式麵包?
    像外國人吃的很多食物漢堡、三明治、熱狗等等食物,麵包甚至在三餐中也重複出現。就有外國人拿他們吃的麵包提問道:為什麼大多數中國人不喜歡原汁原味的歐式麵包?我們可以看看外國人吃的麵包,就知道我們為什麼不喜歡了。
  • 外國網友熱議:漢字那麼難學,為什麼日本人還要用呢
    隨著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中國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也是與日俱增,記得十年前,SHE組合的一首《全世界都說中國話》的歌傳遍大江南北,那時還覺得全世界都說中國話是我們自己在意淫。現在,短短十幾年過去,風靡全世界的漢語熱,就讓曾經的不可能幾乎變成現實。
  • 為什麼中國菜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菜餚之一?瞧瞧西方人的理由
    中國菜在種類上比任何國家菜的種類都要多,就像有外國人說道的那樣:中國菜的種類比整個歐洲菜的總和還要多。曾經也有一些老外想吃完所有中國菜,幾年後他們發現自己依然留在這座城市裡。更重要的是我們在飲食文化上並沒有禁忌,不像很多西方人他們在吃的文化上尊崇著宗教禮儀,這不能吃那不能嘗。在國外問答論壇就有這樣一個提問「為什麼中國菜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菜餚之一?而泰國菜卻不是?」實際上這裡將中國菜和泰國菜同日而語,後者根本沒有可比性,泰國菜只是東方菜系的一部分,而中國菜是東方菜系的主導。
  • 外國網民:吃中國菜是傳統
    但是一些外國人就不願意了,他們覺得火雞肉又柴又硬,就有外國人說道:為什麼我們在聖誕節吃的火雞肉,它吃起來太幹了。在前幾天BBC一篇《聖誕晚餐:當火雞遇上中國麵條和炒飯》的文章裡就有外國人在評價聖誕節火雞肉時說道:它看起來像一頓真正的聖誕晚餐,但當你品嘗它的時候,你會發現各種各樣的煙燻味,這不是你想吃到的。
  • 與中餐相比,為什麼西方菜很少使用蒸?外國網民給出他們的看法
    關於中餐烹飪方式在quora有這樣一個提問「與中餐相比,西方菜很少使用蒸,為什麼?」現在我們主要從烹飪文化上來分析,事實上蒸這種烹飪的出現和文化有很大關係。在我們的飲食文化裡對食物的約束性較少,這可能是因為在早期我們經常面臨食不果腹的問題,所以迫使人們不斷的研發新食物,我們允許這種對食物的不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