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對中國菜的質地很好奇,比如我們烹飪出酥滑軟嫩的牛肉、雞肉,外國人從來沒有吃過這種質地的牛肉雞肉,甚至懷疑這是寵物肉。事實上很多外國人對中餐講究的軟軟、滑滑、綿綿感到不適應,會認為這些食物吃到嘴裡去很可怕,他們更喜歡吃到嘴裡能咬得住的食物。
終其原因還是因為烹飪方式的差異,西方人更喜歡乾熱烹飪,對於肉類來說乾熱烹飪,只會讓肉類有更堅硬的質地,而在中餐裡我們更喜歡溼熱的烹飪方式,肉類質感就會很軟。
在國外最大的問答論壇美版知乎quora上就有這樣一個提問:為什麼其他國家不像中國菜那樣把肉弄得那麼軟?
實際上除了剛才說道的烹飪方式,答案也很簡單,中國人和其他東亞人更欣賞烹飪中各種各樣的口感和質感,而美國人(和其他國家的人)烹飪中只有有限的幾種口感。
中國和其他東亞國家的烹飪往往欣賞食物中更多的「口感」。但外國人並不追求這些食物口感。許多不熟悉中國烹飪的西方人會對肉可以蒸到酥軟感到有些驚訝甚至震驚或恐懼。
酥軟的口感和西方人熟悉的燒烤完全不同,像在中餐裡稍貴的魚鰾或海參,這種質地口感的食物,普通西方人不會喜歡這兩種食物的質地。他們更有可能逃之夭夭或者提起訴訟,聲稱這是「上顎折磨」。
在中餐裡我們有可能還會將這些食物結合起來,做出這樣的一道紅燒菜。但在西方人看來,這道菜會讓任何不熟悉中國烹飪的人感到完全陌生。他們可能會大叫:「這是來自火星的食物」。
這種對不同食物質地的欣賞不僅存在於中國烹飪中,它也延伸到了其他東亞文化中。例如,日本和韓國這兩個國家的烹飪中。
這兩種菜系都有一種叫魔芋(也叫Konnyaku)的東西,它是一種有著海綿狀質地的口感,嘗起來沒有任何味道也沒有氣味。
西方人對這種食物完全沒有好感,刀叉無法食用,吃到嘴裡完全咬不住,對他們來說這完全是在嚼一種稀奇古怪的東西。
又比如海膽,很少有非亞洲人真正喜歡這種美味,因為它的奶油質地,黏稠度眾所周知。在西方國家也很少有人吃海膽這種食物,這也是為什麼在他們的海邊很容易獲取到這種食物的原因。
所以綜上所述,為什麼其他國家不像中國菜那樣把肉弄得很軟?一個非常簡單的答案是與其他菜系相比,中國菜更欣賞食物中更廣泛的質地。這種對「口感」的欣賞也延伸到了其他東亞菜系。而對其他國家的人來說,他們更追求的是食物的科學精緻度和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