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的油條到底是加酵母粉還是加膨鬆劑?國民早餐自己做,更安心
油條,應該是打有記憶以來,就是我們最常吃最常見的早餐之一,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城市,一杯豆漿加一根油條早就是國民早餐的標配。有人說油炸食品不健康,其實那要看是怎麼樣的吃法。大街小巷的一些老字號炸的油條還是有許多講究的,路邊攤的小販也有自己做油條的一套,如果想吃放心油炸出來的油條,咱們自己在家也可以做,而且不用擔心重複使用高溫炸制的油,吃的放心。
那麼問題來了,自己炸油條到底是放酵母粉還是油條膨鬆劑?如何炸的鬆脆酥軟好吃?做油條很費時間?不,仔細看好這篇文章,會讓你對自製油條有個全新的認識,而且,一點也不難,按照配比方子做過的朋友,都說這個自製油條成功率很高。
【自製健康油條】
食材:高筋麵粉400克,無鋁泡打粉6克,小蘇打3克,鹽2-3克,雞蛋40克,清水210克,色拉油25克。
做法:1.做油條是有一定比例配方的,先把上面提到的食材全部稱量好,泡打粉要買無鋁的,無鋁泡打粉就是一種複合疏鬆劑,通過化學的反應,能快速地使麵包或者糕點變得蓬鬆、軟化,從而增加糕點的口感,無鋁泡打粉可以用按照配方使用在烤蛋糕、餅乾、桃酥類的西點上,炸油條一定會用上它。
2.把所有材料都混合在大盆裡,然後用手把材料揉成麵團。這裡要注意,如果家裡有麵包機的,就不用弄髒手,啟動揉面程序就可以,如果沒有麵包機的,只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水分和麵粉的配比有一定比例,剛開始揉的時候會比較黏,需要一點耐心,最後都能揉成不粘手的麵團(如圖)。
3.揉好的麵團輕輕按扁,用保鮮膜包上一層,放在冰箱裡冷藏鬆弛一晚。其實咱們平時在大街小巷買的油條,店家都需要提前晚上揉好面,讓麵團充分鬆弛,第二天早上才進行重要的炸制過程,咱們在家操作步驟也是一樣的。
4.鬆弛好的麵團撕掉保鮮膜,你會發現麵團像耳垂般鬆軟,這個時候要用點巧勁,把麵團用擀麵杖輕輕擀開,擀成大約2個硬幣的厚度,然後用刮板分成大約兩指寬的等分麵團。
5.取一份麵團輕輕拿起,疊在大小差不多一樣的麵團上,用筷子在中間壓一下,這樣兩份麵團就重疊在一起了。
6.油鍋裡倒入適量植物油,以玉米油或者菜籽油為佳,燒熱大約180度左右。如何判斷油溫?別著急,把一根乾淨無水的筷子插入油鍋中間,如果看到筷子旁邊冒出小泡泡,說明油溫差不多了,如果還是不太確定,可以用一小塊麵團放油鍋裡,如果麵團入鍋後2-3秒迅速膨脹浮起,說明油溫已經合適了。
把整形好壓好的油條麵團,依次慢慢的從油鍋旁邊滑入鍋內,這個動作要溫柔一點哈,不然熱油濺鍋容易傷到手喲,一般每次放3-4根油條入油鍋內炸制。待每根油條膨脹浮起,變微微金黃色,用筷子給它們翻個面,炸制上色均勻就可以了。
炸好的油條放在廚房紙或者瀝籃裡瀝去多餘的油份,最後配上一杯豆漿,國民早餐開吃吧!
好吃的東西從來不難做,千萬別馬虎應付,自己的早餐完全可以自己做主吃的好吃得飽。
小貼士:1.炸油條的麵團一定要充分鬆弛6-8小時,這樣炸出來的油條才夠鬆軟。
2.另外,油溫是關鍵,燒到一定溫度時,要把爐火關小一些,否則油溫持續加熱,油條受熱膨脹需要一定時間一個過程,所以油溫太高,容易把油條炸糊,內裡還不一定炸熟透,油溫要控制好。
3.其實,做油條不難,把上面總結提到的幾點,在做油條的時候注意一下,多操作幾次,上手就很簡單了。關鍵在於自己實際操作的總結哈。
4.如標題說到,到底是用酵母粉還是無鋁膨鬆劑?我看過一些方子做油條是加酵母粉的,做好的油條口感比較厚實,外形也會膨脹,但是更多人喜歡吃酥脆鬆軟的。其實方子都可以不斷嘗試,只要找到自己喜歡的口味就好。
黑貓廚房,美食專欄原創作者,關注我,我會與大家分享更多美食的簡單做法喲!如果您喜歡,歡迎轉發,讓更多愛美食的人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