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素養】新高考——海洋資源與開發

2021-02-15 中學地理研究

一、新課標解讀

新課標解讀

核心素養


Ⅱ-2.5說明主要海洋資源的基本特點和應用前景。

Ⅱ-2.6舉例說明當前海洋資源開發的重大技術。

1.區域認知:知道不同海岸帶的開發的優勢,各類海洋資源的特點。

2.綜合思維:從經濟、技術、環境等多角度綜合分析各種資源開發利用的影響因素,利用前景。

3.地理實踐力:運用地理信息技術和其它地理工具收集海洋資源的特點與應用前景,及開發技術,能對某種海洋資源的開發有理有據提出開發對策。

4.人地協調觀: 技術進步使人類對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加深,了解在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應採取的措施,樹立人類對海洋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的觀點。





二、思維導圖

三、必備知識梳理

(一)海岸帶

1.狹義的海岸帶主體指潮間帶,廣義的海岸帶指潮間帶向海陸兩側擴展到一定寬度的帶狀區域;包括部分的陸地、灘涂、溼地、河口、海灣、島嶼及大片的海域。

2.海岸帶開發方式的選址要求

開發方式

選址要求(海岸帶環境特徵)

海水製鹽

灘面寬闊,坡度小;    降水量小,日照強,平均風速大,蒸發量大;附近無大河注入,海水鹽度較高;  泥質海灘,不滲漏。

海港

水深適宜,能滿足港池及航道需要;陸域較寬闊;風小或避風條件好;地質構造穩定;潮差較小,含沙量小;霧少;冬季冰期短;交通便利;

港口城市建設

有深水港;淡水資源豐富;儘可能靠近大型礦區;擁有發達的沿海工業、旅遊業和便利的交通

海水養殖

水質好,含沙量小,營養鹽豐富;水體交換暢通且波浪較小

濱海工業

適宜發展海洋水產品加工,海洋化工、海洋醫藥等海洋高新技術產業,以及用水量大的濱海電力和鋼鐵工業等

海洋油氣田

區位條件好,陸域面積大;水深適宜,離開採區近

旅遊區

區位條件好,交通方便,客源豐富,環境容量大;地質地貌類型齊全,自然景觀奇異多姿;人文旅遊資源內涵豐富,資源組合優良

(二)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

1.海洋資源利用對比表

資源類型

種類

特點

主要利用方式及其分布

開發中的問題

措施

海水資源

直接利用

量大,淡化成本高

低鹽度海水灌溉農田、衝洗公廁、消防用水、工業冷卻水

海水灌溉誘發土壤鹽漬化、海水倒灌、地下水汙染

合理灌溉

海水淡化

沿海乾旱、半乾旱地區,淡水供應困難的島嶼或礦區,沿海城市

海水化學資源

食鹽、鎂、溴、碘等

量大、密度低

方式:海鹽(鹽田法、電滲析法、冷凍法);分布:利於海水蒸發的天氣和果曬鹽的灘涂

成本太高

綜合開發

海洋生物資源

魚類等

量大,不均衡

天然資源的捕撈、海水養殖增殖、海洋牧場

過度捕撈、特種種群減少、海洋生物資源衰減

限量捕撈、限制網眼大小、休漁制度、海洋農牧化

海底礦產資源

濱海砂礦、石油和天然氣、可燃冰、多金屬結核和海底熱液礦

分布具有一定的規律

主要方式:油氣資源的開發:分布:波斯灣、北海、幾內亞灣、馬拉開波湖、墨西哥灣、加利福尼亞海岸等

海岸線退縮、海洋生態系統破壞、石油汙染等

合理規劃,綜合開發

2.影響漁場分布的因素:

(1)海底地形:大陸架海域,水較淺,陽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強,浮遊生物繁盛。

(2)洋流:寒暖流交匯或盛行上升流的海域,餌料豐富。(例如世界四大漁場)

(3)陸地徑流:入海河流帶來豐富的營養鹽類,為魚類和浮遊生物提供養料。

(4)溫度帶:溫帶海區季節變化顯著,冬季表層海水和底部海水發生交換,上泛的海水含有豐富的營養鹽類,有利於浮遊生物繁殖。

(5)島嶼:島嶼眾多,利於魚類產卵、繁衍生息。

(三)海洋能源及其開發

蘊藏在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洋溫差能和海洋鹽度差能。

1.海洋能的特點(優缺點):總量大,密度小;可再生;汙染小,是清潔能源;時空分布不均。

2.潮汐能是指海水潮漲和潮落形成的水的勢能。潮汐電站選址條件選擇淺窄的海峽;海灣和河口區域潮差足夠大----取決於河口喇叭形的形狀;海岸能儲蓄大量海水,並進行土建施工-口小腹大,地形平坦的地區。

(四)海洋空間開發利用的特點和意義:

海洋表面積有3.61億平方公裡,約佔地球表面的71%;海洋空間開發利用可緩解沿海地區人地矛盾,拓展人類生存空間。

1.海洋空間利用(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

2.海洋環境複雜性和特殊性:多變的氣象狀況和海水運動;深海的黑暗、低溫、缺氧環境;海水的腐蝕性強,海冰的破壞力大,對工程材料和結構有嚴格要求,投資高、難度大、風險大。

3.海洋空間開發利用方式

 

4.海洋交通運輸的優點是連續性強、成本低廉,適宜對各種笨重的大宗貨物作遠距離運輸,如糧食、礦石、石油等。缺點是速度慢,航行受天氣影響較大。

四、跟蹤訓練

1.下圖1是「我國局部地區等深線和等高線圖」,讀圖回答問題。

     

圖1

(1)該地區計劃建一個港口,圖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佳地點是________,在該港口的規劃中,要研究哪些問題?

(2)圖中①、②、③、④四地中,發展灘涂養殖的最佳地點是________。

【答案】(1)甲 正確預測腹地範圍和港口吞吐量,評價腹地範圍內經濟發展水平、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及其生產潛力;研究港口與腹地間的疏集運條件,以充分發揮港口的區域服務功能。 (2)①  

2.讀圖2「某海島圖」,回答問題。

                                        圖2

(1)①、②、③、④四地最適合修建漁港的是________地,理由是________。

(2)A、B兩處海濱浴場,目前A浴場接待遊客數量較多,其比較區位優勢是________,但B浴場發展前景更好,原因是________。

(3)簡述當地海水網箱養殖的優越自然條件。

(4)請分析該海島建風力電站的區位優勢。。

【答案】(1)①;海灣風浪小,交通方便

(2)交通方便,離城鎮近;海灘長度大,接待能力強;陸上配套設施發展空間大

(3)緯度低,水溫高;海域面積廣;海岸線曲折,海灣多

(4)受夏季風和颱風影響,風能資源豐富;用地條件較好

3.下圖3是「海洋開發利用模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圖3

(1)將下列有關內容的數字代號填入相應的下列橫線上。

①濱海旅遊 ②海洋經濟 ③海洋資源開發 ④海洋空間利用 ⑤海洋鹽業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

(2)石油和錳結核是重要的海底礦產資源。從形成條件分析,石油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錳結核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

(3)結合圖中分析,江蘇省合理開發沿海灘涂資源,可重點發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海洋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基本途徑有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1)② ④ ③ ⑤ ①

(2)大陸架 深海大洋底

(3)濱海旅遊 海洋牧場(答圍海造陸或海洋鹽業也可)

(4)發展海洋牧場(養殖、增殖)

4.(2019年南京模擬)讀圖及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 我國風能資源豐富,風能發電已從陸地走向海洋。圖4為我國沿海風能分布示意圖,圖5為我國浙江省海上風力發電場景觀照片。

圖5浙江省海上風力發電場

圖4 我國沿海風能分布                          

(1)我國東部沿海風能資源的分布特點是                                          、

(2)浙江省的海岸類型主要是                    ,判斷依據是                      

(3)簡述海上風力發電廠建設的優缺點。

(4)簡析海上風力發電對浙江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答案】(1)南部沿海大於北部;南部沿海由東向西減少

(2)基巖海岸 海岸線曲折

(3)優點:不佔用(節省)耕地;風能資源豐富。

缺點:投資大;建築物易受海水腐蝕,風浪、風暴潮侵襲;維修難度較大;影響航運。

(4)有利於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減小環境汙染;有利於增加能源供應,促進經濟發展。

5.(2013高考題福建卷)圖6示意我國南方某濱海城市局部海岸的變遷,讀圖回答問題。(10分)

圖6

(1)指出圖中海岸變遷的特點,並分析其主要原因。

(2)簡述該區域合理利用海洋空間可採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1)海岸不斷向海洋推進,推進速度變快,海岸線變平直。

城市建設用地的需要(或填海造陸);港口工程建設;河流泥沙淤積。

(2)困地制宜利用海洋空間;避免無序開發和過度利用;防止海洋環境汙染,保護海洋生態環境。

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近幾年海洋生態旅遊項目逐漸興起,乘船觀賞海洋生物是最為流行。尤其是觀賞海豚或鯨魚,能夠近距離觀賞,甚至接觸他們堪稱奇幻之旅。在紐西蘭神奇灣,近幾年出現大量寬吻海豚死亡事件。在南極洲,也出現眾多企鵝集體死亡事件,造成數以千計的企鵝成群死亡,死亡原因是沙門氏茵、大腸桿菌、雞痘等病菌感染,而南極洲原來根本沒有這些病菌存在。

試分析海洋生物成群死亡與海洋生態旅遊的關聯性,並提出防治措施。

【答案】關聯性:海洋生態旅遊打亂海洋生物生存規律;給相關海域帶來汙染,傳播疾病,導致海洋生物死亡事件。防治措施:制定相關法規,約束危害海洋生物的行為;限定遊船數量、遊船與海洋生物的間距;劃定禁止旅遊區域。

相關焦點

  • 【地理素養】氣候要素對地理環境各要素的影響(知識歸納)
    ----光熱水風及數值特徵2.常規能源  ⑴太陽能----青藏高原是我國太陽能最豐富的地區---光照強⑵風能----荷蘭的風車、內蒙古的風力發電、海島的風力發電⑶海洋能----風浪發電⑷、沼氣我國北方地區冬季溫度低不利於沼氣的利用3.漁業資源----離岸風的影響---海洋底部冷海水上泛----帶來大量營養鹽類物質,如秘魯漁場的形成
  • 《海洋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能源》視頻分享
    地理視頻系列分享2020年秋季,許多省區進入新一輪的課改,開始使用新教材。
  • 歷年海洋地理高考試題(高清全面)彙編
    歷年海洋地理高考試題彙編(2008·上海卷)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 地理學科核心素養與地理學科的四大傳統
    「地理學科的四個核心素養」無疑成為了當下地理教育界中最為熱門的話題之一,教學、學業評價和考試都以體現核心素養為依歸。也許許多人都可以羅列出各種不同的地理學主要觀念與原則,每一個地理學者或者地理教師都有自己的關於地理學科的觀念和原則,但是在整理一份十幾或數十個地理學「主要觀念」的名單與記憶令人頭痛的長長的定義之間,帕蒂森的四個傳統是一個巧妙的折中方案。[8][11]在後來的幾十年裡,包括中國學者在內,不斷有學者根據地理學的新發展,在帕蒂森的基礎上提出了許多探討,得到一些新的認識。
  • 2021高考地理超全主觀題、新微小專題答題套路,高考地理主幹知識...
    高中地理複習和新課的全部課件在這裡,請使用!地理應試學習一定要回歸教材,抓主幹知識和高頻考點,構建知識體系,綱舉目張,便於調動運用。地理主幹知識主要包括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與規律等。海洋資源小專題:⑴漁業資源集中分布在 溫帶沿海大陸架海域 ,原因:① 大陸架水域,海水較淺,陽光充足,光合作用強盛;② 寒暖流交匯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將海底營養物質帶至表層;③
  • 山東更加注重經略海洋 加強海洋資源開發保護
    更加注重經略海洋,加強海洋資源開發保護海洋興則山東興,海洋強則山東強。釋放整合紅利,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山東是沿海港口資源大省。《建議》提出,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深化全省沿海港口一體化改革,統一規劃、突出特色、高效開發。
  • 新高考選科:揭秘與地理有關的19類專業
    新高考地理是一個非常矛盾的學科,從教學內容來看,地理必修與選修的內容與19類專業產生了直接的聯繫,但是這些專業中大多數專業的選科要求是物理。  筆者統計了2020年在京招生選考科目要求目錄後,發現只有不到10類專業明確提出了選考地理。
  • 名師點評高考地理試卷:注重考查考生應用能力和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點評人:鄭州外國語學校高三地理備課組長  閆陸軍2019年高考地理試題以考試大綱為依據,繼續強化高考「立德樹人」的導向作用,立足地理主幹知識和基本能力,注重對基礎知識考查的基礎之上,加強對應用能力和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查。
  • 高考地理31種答題模板,地理答題萬能公式
    高考地理31種答題模板,地理答題萬能公式高考文綜考試中地理是其中的一個科目,選擇題短小精悍不容小覷,主觀題答題量較大,需要掌握的知識涵蓋面較廣。那麼作為一名高考生如何讓自己在高考文綜地理中發揮超常,取得理想的高分呢?下文是有途網小編整理的高考地理31種答題模板,地理答題萬能公式,僅供大家參考。
  • 100個常考地理問題10——區域地理知識體系
    意義:緯度跨度大,地表熱量迥異,有利於多種農作物生長;與多國接壤,利於與鄰國的交往與合作;海岸線長,利於海洋資源開發與海洋運輸;成為南極科學考察休整、給養補充的基地。2.地形的知識結構:包括地形特徵:海拔、地面起伏及地勢、地形類型及分布組合。地形成因:內力作用(板塊運動,地質構造)、外力作用。
  • 高考地理小專題——文化與地理環境
    典型例題三:(2018·全國高二專題練習)(地理——選修3:旅遊地理)媽祖被稱為「海上女神」,民間建造媽祖宮廟供奉媽祖,祈求航海途中平安。2009年「媽祖信俗」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媽祖文化起源於福建省湄洲灣,是當地富有特色的旅遊資源,並已成為福建走向世界的旅遊名片。
  • 對接國家海洋戰略 上海海洋大學整合資源成立特色學院
    上海海洋大學校長程裕東認為,學科布局的進一步優化,不僅邁出了學校戰略發展的重要一步,也為海洋事業的發展注入新動力和新活力。  「學校始終堅持『水域生物資源可持續開發與利用,和地球環境與生態保護』為主線,以聚焦、錯位、合作、共贏的發展思路,建設對生物資源、地球環境、人類社會具有高度詮釋能力,多科應用研究型高水平特色大學」,程裕東說。
  • 【地理過程提升】高考地理新名詞--熱帶雲林
    新時期,新高考,新的徵程,面對高三寒假推遲,如何面對高三複習備考??我認為應該拓展一下知識面,以適應新高考的命題要求。對此,本團隊精心選擇針對高考的一系列 素養提升,奉獻給您,以期提升閱讀、信息提取能力。
  • 關鍵詞四、四大海洋資源優勢
    發揮海洋資源優勢是我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依託,也是我市未來發展的戰略空間所在。發展海洋經濟,打造東莞藍色經濟區,標誌著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站在新的起點、進入新的階段,這對我市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意義重大。
  • 高考地理小專題——描述地理環境特徵
    利比亞石油資源豐富(2分),產業結構以石油開採和加工為主。西部地形以平原為主;水源充足;海岸線曲折,多港口,交通便利;開發歷史悠久。(4分)(3)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河流眾多,水資源豐富;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多酸性紅壤。
  • 長郡梅溪湖中學名師點評地理試卷:聚焦學科核心素養
    長郡梅溪湖中學名師點評地理試卷:聚焦學科核心素養,突出考查關鍵能力點評人:長郡梅溪湖中學高三地理備課組長 陳憲 今年全國I卷文綜地理科試題延續了往年命題風格,嚴格依據考試大綱,聚焦學科主幹內容與核心素養,突出關鍵能力的考查。
  • 高中地理核心素養 | 「人地協調觀」素養水平的劃分指標
    黃勁松(接上篇 20171223)二、「人地協調觀」素養水平的劃分指標       新課標提出的四級分級水平主要依據不同水平的情境進行劃分,依次是日常生產和生活情境、給定的地理事物和現象、給定的複雜地理事物和現象、現實中的各種地理問題。
  • 高考地理小專題——沙嘴、潟湖
    參考答案:(1)古濡湖與海洋逐漸分離,海水不再進人湖泊;河水不斷注人,湖水不斷流出;降水量大於蒸發量(地處溼潤區),使得湖水鹽度不斷降低。(2)擴大耕地面積,提高糧食產量,緩解人多地少矛盾;湖岸平緩、水淺,好田開發條件好;降水變率大,好田堤設水閘利於排灌,能夠旱澇保收。
  • 資陽地理:新高考"3+1+2"模式深入教師心中
    8月7日,資陽教育發展中心地理教研員楊振英表示,活動亮點解讀命題發展新趨勢,在命題中如何體現實際價值,高考學科命題的科學預判;專家與學員分組研討高考備考的難點問題,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名校長分享新時期的教學管理、年級主任與學員交流備考經驗。
  • 【大專題】高考地理中常常以「海」為背景的試題思維模型來了!
    二、重點對象記心中1.值得關注的海域海域考查主方向我國的四大鄰海、南亞的孟加拉灣、西亞附近的阿拉伯海海域、非洲莫三比克海峽海域、地中海海域海上交通、港口建設、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災害、「一帶一路」問題北印度洋,歐洲波羅的海、北海等,美洲的墨西哥灣、加勒比海、秘魯附近的海域,澳大利亞東西兩岸海域等洋流及其對氣候等的影響、海洋資源開發、沿岸經濟發展南極、北極地區附近海域全球變暖及其影響、極晝極夜問題2.重要海域微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