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剛結束,就有三城(蘇州、徐州和紹興)先後加碼調控。
先逐一簡單解讀:
蘇州樓市新政主要針對精裝修樓盤建設和銷售。
1、裝修交付品牌列入合同。
2、嚴格遵守精裝標準。
3、不得隨意降標。
4、精裝交付必須按精裝樣板房來。
5、樣板房需要保留三個月。
6、該通知馬上執行!
天下苦「驚裝」久已!上述的每一條對購房者來說非常暖心,如果真的能夠落實下來,我第一個實名羨慕蘇州市民。
蘇州因「驚裝」的維權事件常有發生,比如木瀆的國瑞熙墅,業主18年購買這個樓盤的價格比周圍的樓盤平均要貴5000以上。
本以為貴一點,品質更有保障,誰知道交樓時嚇一跳,開發商的回覆也模稜兩可,逼得購房者只能各種渠道維權。
限價之下,開發商的利潤被擠壓,越來越多城市的精裝房都是「掛羊頭,賣狗肉」,交樓即維權的事情經常發生,之前我們就寫過長沙的「人工湖」,也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地價高疊加限價,算上建築成本和融資成本,開發商利潤空間越來越少,只能從裝修上榨取利潤。
不僅蘇州長沙,所有限價嚴重的城市,估計都有同樣的問題,等到業主收房的時候,各種奇葩的質量現象都可能出現。
現在蘇州明確規範精裝修的標準,意味著開發商的獲利空間越來越少,地王和限價地更加不敢隨意拍了,敢於拿地的都是財大氣粗不差錢的主,也不敢過於放肆,總體而言有助於市場的良性循環。
徐州
之前非一二線城市,我就專門分析了徐州「連漲54個月,這裡為什麼還不調控?」和唐山「京津冀,只剩一個城市房價沒跌了」,現在唐山調控了,徐州終於在國慶後也跟上了。
通知中提到了幾個重點:
1、精準供地,剛需優先在:針對交易熱點地區,加大住宅用地供應量,優先滿足剛需。
2、價格備案制度:建築面積10萬㎡以下的,實行一次性價格備案;高於10萬㎡的,可以分期備案。備案價格一年內不得調整。
3、裝修行為及價格:推行基礎裝修+升級裝修模式;房地產商提供升級裝修方案供購房人選擇,不得強制購房人選擇升級裝修;升級裝修標準、價格由雙方在商品房合同籤訂後另行約定。
4、限制交易政策
我之前特別看好徐州的調控,不過這次內容還是讓我失望了。
和2018年相比,限售政策並沒有發生變化,重申一遍只是希望再次釋放政策收緊的信號。
值得關注的是前面三條。
徐州樓市目前看似供需平衡,一旦市場繼續火熱下去,新房很容易就會供不應求,現在增加精準供地是正確的。
關於價格備案制度,之前是每次開盤不低於4萬㎡以下,備案後三個月內不得漲價。現在明顯提高門檻了,新房上漲空間限死了,同時杜絕開發商的飢餓營銷手段。
之前我有提過,徐州基本全面實行精裝交付,也就是變相提高房價,現在也這個bug也補上了,讓購房者自行選擇簡裝or精裝。
總體而言,徐州這次的調控政策就是打補丁,雖然有行動,給市場傳遞了政策收緊的市場預期,但是缺乏亮點,誠意不足。
不過在我寫文章的時候,徐州調控的官方頁面突然被撤回了,也許是接下來還要放大招?我期待著。
紹興
紹興今年已經多次出臺調控政策了。
7月7日,紹興出臺了《關於對擬出讓涉宅地塊實施「限地價 競配建」政策的通知》
9月25日,紹興出臺了《紹興市區新建商品房從嚴實行備案機制》
9月27日,紹興出臺《紹興市建築業和房地產專班方案》
之前的都是一些常規調控,並未引起關注,最近,紹興再次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的通知》,調控4.0版本終於出爐了。
細節就不放出來了,這次紹興的調控主要有兩點值得關注。
1、嚴格執行「限地價、競配建」政策:加大土地供應力度,實行差別化供地。嚴格執行「限地價、競配建」政策,嚴格控制溢價率和樓面地價。
2、嚴格實行「雙備案」制度:新開盤項目價格備案須綜合考慮同區域內其他類似房源價格或「地價+成本」等因素,加推盤項目價格備案不得高於首次備案的商品住房價格。
調控的意圖很明顯,是穩地價+房價。
疫情後,紹興越城區新房成交逐月攀升,6月份,越城區新房成交總量2520套,創下了近3年來的歷史新高!
越城區2019年1月-2020年6月新房成交走勢
反觀二手房,今年上半年越城區的成交量明顯上漲,成交套數和面積同比分別上漲了9.70%和19.09%左右。(數據來源於紹興市房地產信息網)
在價格方面,去年上半年越城區的二手房房均價在15668元/㎡左右,而今年上半年,已漲到17046元/㎡左右,同比上漲了8.79%。(數據來源於安居客)
成交量活躍,土地市場也熱火朝天,與2019年上半年相比,今年上半年紹興的平均樓面價漲幅極為驚人。
越城區上漲 4495元/㎡,上漲約 49%;
柯橋區上漲 3765元/㎡,上漲超 51%;
上虞區上漲 3204元/㎡,上漲了 79%;
諸暨市上漲 1108元/㎡,上漲約 24%。
(以上數據都來源於搜狐焦點紹興站)
房價漲,地價漲,現階段紹興的漲幅的確過快了,是時候要降降溫。
所以這次調控首先是穩定房價,今後,新房加推也沒有任何上漲空間。
其次是未雨綢繆,畢竟土拍市場算是未來樓市的風向標,地價漲這麼多,可想而知明後兩年新房的房價。
越來越多的城市都跟風調控了,那接下來房價還會漲嗎?還能不能買房?
很多人經常都在群裡討論這兩個問題,我今天統一回一下。
首先要糾正一個概念,調控的關注點並不在於今後房子漲不漲,而是現今房子漲太多了,繼而引發的調控。
很多人都期待調控出臺,但真的等到出臺的時候,房子已經漲太多,看看上半年調控的城市:深圳、東莞、長春、唐山、無錫……無一不是。
等到調控的時候再去買房就真的晚了,除非是下大劑量的猛藥,否則即便調控,房價也很難回到調控前的位置了,一般都是回調10%-30%左右。
還記得17、18年密集的調控嗎?
當時不少城市都有價格回調,但三年過去,很多人慢慢又有了資格進入市場,所以這次很多城市上漲,明顯是剛需主導的市場,也不像之前那樣瘋狂。
最後,買房不建議買在剛調控後,那就是高位站崗了,比如深圳,現在二手房明顯是有價無市,起碼等一年後再看看。
但那些還未有明顯上漲,也沒有調控的城市就可以入手了,千萬別等到調控後再來買,那就晚了。
覺得本文不錯,就順手幫我轉發到朋友圈和微信群哦,謝謝。
標籤: 蘇州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