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凌的傷,痛到難以想像,別讓孩子自己一個人扛

2020-08-29 永-Sunshine

最近,江蘇南通一名初三學生被毆打致死的事件牽動著很多人的心,尤其是父母們,特別害怕自己的孩子也會遭受校園霸凌。

近幾年,校園霸凌已經成為了一個很嚴重的社會問題,每年都有許多學生因為遭遇校園霸凌而厭學、輟學甚至選擇自殺。很多家長因此不得不思考,到底怎麼做,才能夠幫助孩子避開校園霸凌?

這篇文章將從校園霸凌行為、哪些孩子容易被霸凌、以及家長如何教孩子應對校園霸凌幾個方面進行講述,希望能給廣大家長一些啟發。

一、預防校園霸凌,從認識霸凌行為開始

校園霸凌一直存在,但也一直被忽略。哪怕近幾年各地校園霸凌的事時常發生,很多人還是覺得很多行為只是孩子間的玩鬧,並沒有多在意。

然而,校園霸凌給孩子造成的傷害卻有可能是一輩子的,隊了肢體或言語的攻擊,人際互動中的抗拒及排擠,類似性騷擾般的談論對別人的性或對身體部位的嘲諷、評論或譏笑等,實質上也是校園霸凌的一種。不管哪一種形式,對孩子的傷害都巨大而長遠的!

辱罵毆打、強迫脫衣、拍照侮辱……是學校裡最為常見的校園霸凌事件,一般來講,霸凌者都具有以下特徵,如果孩子身邊有這樣的學生,家長就要多加注意了。

1、為人霸道,性格衝動,喜歡用暴力欺壓他人。

2、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同情心,甚至心理扭曲。

3、家庭教育匱乏,與父母關係疏遠。

二、這幾類孩子更容易遭受校園霸凌

俗話說:人善被人欺。從眾多的校園霸凌事件中可知,被欺凌者往往具有某些相同的特點:

性格上,他們內向、害羞、怕事,平時連大聲說話都不敢,唯唯諾諾,被欺負了也不敢告訴老師和家長,只能任由他人欺負。

此外,他們缺乏社會支持。所謂社會支持,是心理學上的概念,包含我們接觸到的所有人際關係,如父母,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兄弟姐妹,老師同學朋友等。而被霸凌的孩子,往往在這些方面得不到應有的支持。比如電影《少年的你》中,被霸凌者的家庭都是非常不完美的。

其次,過度肥胖或瘦小、患有身體障礙、智力障礙等也是很容易被霸凌者盯上的原因。他們沒有辦法像其他同學一樣自由活動,任意發揮,幾乎走到哪都會被嘲諷,極度自卑。

除了以上幾種,還有一些有正義感,但又不是特別強大的孩子也容易成為被霸凌者。他們看不慣霸凌者欺負他人,從而與霸凌者對立,最後成為被霸凌者。江蘇南通被打死的初三學生和電影《少年的你》的小北都屬於此類。

三、孩子能否遠離校園霸凌,家長的行為很關鍵

在眾多的校園霸凌事件中,有一個讓人特別揪心的點,那就是那些被霸凌的孩子,在遭受霸凌時都選擇自己一個人默默承受,既不敢告訴老師,也不敢告訴父母。最終導致自己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不敢上學,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這是一個特別值得反思的點,為什麼孩子在遇到危險時,卻連父母都不敢告訴?是真的害怕霸凌者的威脅,還是怕父母不理解?

知乎上一位被施暴者在成年之後回憶起校園暴力:

「整整十五年,在那一間我被他們毆打的教室中,他們欺凌完我順利離開,只有我,被無盡的恐懼困在裡面,十五年都沒有走出來。」

每當看到類似的留言就特別痛心,孩子在外受欺負已經很恐懼,回家還被父母指責甚至打罵,這得有多大的心理壓力啊!

所以,不管孩子有沒有被霸凌,作為父母都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 讓孩子知道你們是他最可靠的港灣,不管遇到什麼事情,一定不能自己扛,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

2、 當孩子告訴你他被欺負時,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地責怪孩子,要耐心地了解情況,如果真是孩子的錯,也要主動和對方家長溝通道歉,如果是孩子被霸凌,一定要替孩子出頭。孩子告訴你,證明他需要你的幫助!

3、 平時教育孩子不要過分嚴厲,多給孩子正面的鼓勵,教導他們被欺負時一定要告訴老師和家長,如果老師不處理,在實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要有打回去的勇氣。一定不可以自己一個人承受。

4、 平時多與孩子溝通,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如果察覺到問題,一定要及時解決,不要讓孩子自己一個人扛。

小結:

校園霸凌是一件非常讓人心痛的事情,在成人看來,有些行為只不過是孩子之間的小打小鬧,但實際上,被霸凌者很有可能一輩子都無法擺脫那些被欺凌時的記憶,一輩子都要被那些經歷折磨。

所以,真的希望家長、學校、社會都能關注校園霸凌事件,讓我們的孩子、祖國未來的花朵,少受點傷害,讓他們的青春,少留點傷疤!


----END---

我是,喜歡碼字、熱愛心理諮詢的寶媽一枚,不定期與大家分享各種育兒知識和經驗,最大的心願是讓孩子和父母都更快樂,讓親子關係更和諧。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關注、留言、點讚。你們的支持,是我分享的動力!

相關焦點

  • 校園霸凌會給孩子帶來難以磨滅的心理創傷
    隨著對霸凌問題的研究逐漸深入並被廣為報導,霸凌對孩子的身體及心理健康所帶來的多重傷害被更深地揭示出來。而這種傷害就如霸凌本身,持續循環而難以磨滅。本文原載於《三聯生活周刊》2015年第29期,原標題為《霸凌,抹不去的人生印記》。中關村二小的微博聲明從古至今,欺凌弱小一直在校園某個成年人看不見的角落隱秘地發生。
  • 孩子遇到校園霸凌,家長應該怎麼做?
    在實際生活中,校園霸凌的嚴重更加超過你的想像。有一些家長會說哪有什麼霸凌,無非就是同學之間鬧著玩。2、同伴同行當孩子受到威脅和恐嚇時,要注意不要自己單獨行動。上下學可以約上幾個同學一起走,也可以讓爸爸媽媽來接送。同伴能傳遞力量,父母能給予安全感,這對於一個處於校園霸凌中的孩子,都是最需要的東西。
  • 四川再次出現校園霸凌事件:初中女生被口罩蒙眼群毆
    這些肉體上傷害的霸凌還相對容易發現,但實際上更為廣泛而嚴重的霸凌在校園從來沒有斷絕過。相對於校園霸凌導致皮肉傷,在一個孩子內心的傷害,可能終生難以磨滅!而這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明白校園霸凌對一個孩子的傷害究竟多麼大!有網友講述了自己在初中三年的時間裡遭受霸凌的故事。
  • 影評:《優雅的謊言》淺談校園霸凌造成的影響
    【影評:《優雅的謊言》淺談校園霸凌造成的影響】在看電影介紹時,我一度認為的校園霸凌是像一般新聞上面有肢體衝突的那種,受害者常常是鼻青臉腫的出現在新聞上,有時為了保護當事人還要上馬賽克,但是沒想到集體疏離和言語中傷也是一種霸凌,這也不禁讓我開始回想我的校園生涯
  • 孩子遭遇校園霸凌怎麼辦,如何正確應對校園霸凌
    近年來校園霸凌這個詞不斷出現在我們的耳邊,甚至因為校園霸凌導致的悲劇也屢有報導,讓人也十分惋惜。那麼,當孩子遭遇校園霸凌怎麼辦?如何正確應對校園霸凌呢?前幾天,看到一篇新聞報導,報導裡一名15歲的孩子被6名教職生打死,並被掩埋在當地的一處農田裡,當人們發現時,這名15歲的孩子已經死亡。
  • 如何做才能讓自己的孩子遠離校園霸凌?
    至於後面的事情完全就交給父母去處理了,孩子根本不用操心。殊不知這一招父母可以輕而易舉的想到,那些對他人實施霸凌的孩子同樣會想到。所以那些經受霸凌的孩子,在遭受暴力的同時,很可能也受到了威脅,在被霸凌之後,他們很有可能出於害怕不敢把自己的遭遇告訴家長和老師,因為生怕被報復而受到新一輪更嚴重的霸凌。
  • 校園霸凌是開玩笑?不,美國處理霸凌很嚴肅
    這次痛的教訓讓Mark意識到:對別人的傷害,有時候不是一句「對不起」就能解決的。如果孩子在犯錯不接受應有的處罰,下次再犯的概率很高,因為孩子發現可以找機會僥倖逃脫。而每一次犯錯都自己承擔了責任和後果,孩子會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就算是不小心,也需要彌補對他人造成的傷害,哪怕是一句真心誠意的「對不起」!
  • 【心旅|校園霸凌】別讓校園欺凌把孩子傷的太深,有的傷害本可以避免
    我們大多數人,都或多或少經歷過,或見證過校園欺凌,在層出不窮的校園欺凌裡,有著不同的角色。2前段時間,在小區的門口遇到幾個吵架的孩子。有一個清秀高挑的孩子從小區裡往外邊走,另外有兩個孩子進大門剛好看見他。其中一個男孩拿著手裡的橘子就砸了過去。
  • 不想孩子被「校園霸凌」,父母從小這樣教,孩子沒人敢欺負
    近年來,校園霸凌頻發,從扇耳光、揪頭髮、逼迫下跪等行為,愈演愈烈霸凌者可能在長大之後,會忘記自己小時候的行為,而被霸凌者,從小受到的傷害,確是一輩子難以磨滅的痛演員馬思純近期也回憶,中學時曾遭遇校園霸凌,喝的飲料被放抹布水、粉筆沫,這些霸凌事件,可能是她不自信
  • 廣西柳州現校園霸凌!這一次,校長免職!
    由此可見,那些校園暴力帶來的傷,是多少人成年後都無法走出的心理陰影!除了身體上的傷害,校園欺凌或暴力,極易導致心理危機。 我們看到有不斷被扇耳光的,有被扒光衣服拍裸照的,有被迫自己打自己的……很多家長在知曉此類事件後,更多注意的是孩子「身體有沒有傷,哪裡有沒有被打壞」,卻往往忽略了一個事實——孩子脆弱心靈受到了創傷,畢竟身體的傷終會治癒,但是心理上的創傷要是沒有得到及時救治與幹預,極難自我修復,有時候影響甚至是終身。
  • 關於抵抗校園霸凌
    相反,它們是很受歡迎的孩子,比如運動員、啦啦隊隊長或者有私立學校派頭的學生。他們不僅受其它同學的喜歡、老師和學校管理員甚至有一些社會地位的家長都喜歡他們。然而,法律要求你必須去上學,無論你什麼感受或者他們怎樣對待你。你不是有特權的少數人,你的家長沒辦法把你送到其他學校,你別無選擇。然後呢?
  • 什麼樣的孩子容易遭遇校園霸凌?遇到校園霸凌怎麼辦?
    幸好喬治的好朋友哈瑞特發現了這個問題,喬治向哈瑞特訴說了自己的煩惱,聰明的哈瑞特幫喬治想到了一個好主意……閱讀南希·卡爾森在《請不要隨便欺負我》中,她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提醒小朋友在遇到校園霸凌的時候,積極尋求幫助、合理反抗,學會保護自己。
  • 學霸疑遭欺凌跳樓,校園霸凌離你家孩子到底遠不遠?
    琪琪媽媽告訴記者,女兒不會本地的方言,同學也會嘲笑,「有一次,有個女生說我女兒穿的衣服嚇到她了。」琪琪媽媽稱,女兒是遭到校園欺凌後跳樓自殺的。此前,有人稱陳琪琪自殺前被多名同學堵在校門口,陳琪琪身上的抓痕是同學留下來的,而且很早時候她就說了自己要輕生。
  • 人生,總有些苦難需要自己去扛,傷自己懂,苦自己嘗
    當你覺得生活很苦的時候,不要去埋怨別人的不理解,因為你也未必理解得了別人,人生在世,許多人的苦,都只能是自己去品嘗,太多的事情,不能夠隨便和別人傾訴,太多的心酸沒有人能夠知道。人生,總有些苦難需要自己去扛,傷自己懂,苦自己嘗。
  • 當孩子遭遇校園霸凌,中外處理方式大不同
    「這是個很關鍵的問題,因為校園暴力(包括嚴重的身體暴力,還有被孩子隔離、被取外號等冷暴力)對孩子身體的影響遠遠低於對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影響,而後者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動力來源,校長需要孩子自己將心底深處最難以承受的事情表達出來。」你覺得如何處理這個問題,你才可以完全接受呢?「在這個故事裡面,校長是要求肇事者提出解決方案,而XX則有權利接受或否行這個解決方案。
  • 如果遭遇校園霸凌,我們該如何保護孩子?
    應該說,校園霸凌並不是某個國家或者地區、族群的特色。事實上,校園霸凌已經成為世界性頑疾。除了上文提及的日本之外。據統計,英國有三分之一的兒童曾經遭受霸凌。韓國每3名兒童中就有一人曾遭受校園暴力。在美國,每年有約28%的孩子在遭遇校園霸凌。
  • 別讓校園霸凌成為青春一道流血的疤
    校園霸凌而從近幾年處理的校園霸凌、暴力事件來看,有的地區認為這些事件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小問題,「孩子們小打小鬧而已」,「不用在意」。他們的解決方式主要強調教育、挽救的原則,並未意識到對於那些社會危害性大的青少年來說,懲戒也是一種重要方式。我們應當正確地認識到,施暴者要被挽救、被教育,但那些受害的孩子更應得到法律的保護和社會的關注。
  • 校園霸凌所帶來的的傷害
    但現實生活中的校園霸凌又有幾次結局可以像電影中那麼溫暖的,也許比電影中更可怕,甚至孩子被欺負都沒發現在一次採訪中沈夢辰也提起了自己的校園時代,回憶說在校園中也經受過一次校園霸凌是有一天放學,有四個女孩向她迎面走來,這四個女孩過來幹嘛呢?她們是找沈夢辰來要錢的,是一種很典型的校園欺凌事件。
  • 校園霸凌事件頻出誰之過?那些被霸凌的孩子,最後都怎麼樣了?
    校園霸凌屢見不鮮,屢禁不止。本該是最天真、最青春的年紀,在書香滿園的校園,學習,積極向上。可是當一件件觸目驚心的霸凌事件被暴出時,我們甚至都不敢相信,這些未曾被殘酷社會浸染過的天真面孔,怎會做出如此惡劣行徑? 不是說人之初,性本善嗎?我們常見的霸凌事件,大多發生在初高中,青春叛逆期。
  • 對校園霸凌說不,還孩子純淨校園
    這裡就要討論一個詞「隱性暴力」,顧名思義就是看不見的「暴力」;比如家庭內的冷暴力、父母關係不和睦、教育方式矛盾、無法讓孩子正常表達情緒等等都是「隱性暴力」。「隱性暴力」就會導致孩子無法正常表達自己的情感,沒有正常地情緒宣洩途徑,在日漸壓抑堆積之後,就會以暴力的、欺凌弱小的方式來發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