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華網
「傳統黃羽雞消費一直以活禽消費為主。然而,隨著定點屠宰、白條禽肉上市政策在全國的逐步推行,加上廣大消費者對於產品品質和安全以及購買和食用便利性的要求不斷提高,我國黃羽雞行業集中屠宰、以冰鮮或冷凍產品進行銷售的佔比將進一步上升。為應對上述消費升級趨勢,包括立華在內的規模化養殖企業,正在加快布局屠宰加工產能,加強品牌營銷策劃,拓展各種生鮮銷售渠道,進一步向產業鏈的消費終端延伸」
作為黃羽雞領域老二立華說下了這段話,很明顯冰鮮雞是其將要布局的方向,更為實際的原因是,受到(黃羽)雞價大幅波動影響,截至2020年中期,其營收同比下降7.17%至3.34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164.67%至-2.78億元。
相比之下,湘佳股份(002982-CN)作為布局冰鮮雞多年的老手兼龍頭可謂志得意滿,截至2020年中期,其營收同比增長27.62%至9.88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大增114.37%至1.4億元。
然而這個漂亮的數據到了3季度卻急轉直下,營收同比增幅下降至17.06%、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下降至5.73%、扣非同比增速下降至-6.28%。
這是否說明,至少,對於冰鮮雞需求滲透率的提升是需要時間的,而此次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行業老二開始正視這一領域,對於湘佳而言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湘佳股份
湘佳股份的核心產品為黃羽雞,或許由於缺乏規模先發優勢,其考慮從冰鮮雞這一領域切入市場。如湘佳所言,其冰鮮雞主要客戶包括永輝超市、家樂福、歐尚、大潤發、沃爾瑪、華潤萬家、中百倉儲等大型超市集團以及盒馬鮮生、7FRESH等新零售連鎖超市,2019年3月,湘佳成功通過了海底撈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的新供應商準入審核。
2017-2019年間,由於冰鮮銷售網絡發展迅猛,冰鮮禽肉產品需求持續快速增長,湘佳的現有活禽品種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其冰鮮產品銷售需求,因此湘佳一方面對外採購少量活禽,屠宰後作為冰鮮禽肉產品進行銷售,另一方面,對外採購部分冰鮮雞、鴨及雞、鴨分割品進行銷售。
除了商超渠道之外,湘佳的冰鮮雞還通過企業、學校、酒店、電商渠道進行銷售。
2014年12月,湘佳成立了湘佳電商,以石門土雞、壺瓶山土雞等高端土雞為載體,開始涉足冰鮮家禽及其它農產品的網際網路新媒體的營銷,此外,湘江還通過建立微信公眾平臺的方式,銷售散養純生態土雞。
企業、學校、酒店、電商渠道的營收佔比分別為5.71%、8.37%、8.91%。另外,2019年冰鮮雞通過批發客戶、大客戶、電商客戶的銷售佔比分別為7.33%、1.47%、0.11%。
開拓客戶的結果在表面上為湘佳帶來了大額增長的營收與利潤,而實際上為可持續性發展埋下了隱患,2017-2019年間,其應收帳款分別為1億元、1.42億元、1.57億元。
換句話講,湘佳從2007年開始探索冰鮮禽肉營銷模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冰鮮禽肉商超系統營銷模式,積累了屠宰加工、冷鏈物流、冰鮮自營、電商直營等多環節豐富的運營經驗,在黃羽肉雞行業中具有較強的優勢。湘佳或許具備了對同行的先發優勢,但顯然暫時並不具備對供應鏈的強勢。
亦或許,湘佳股份永遠都做不到對商超渠道的強勢,其邏輯來源於同行立華股份強大的基本盤批發(零售)業務。
立華在黃羽雞的布局涉及育種、種雞飼養與繁育、商品肉雞孵化與養殖、飼料生產、商品肉雞屠宰,從結果來看,立華對下遊客戶極為強勢,幾乎是現貨現結,僅有非常少量的應收帳款,那麼在存貨、應付周轉相當的情況下,立華顯然擁有更為強大並快速的擴張能力,而這一能力將使得在長跑競爭中穩固批發渠道要優於穩固商超渠道,因為前者上規模後有能力推進後者,而後者只能困於愈發艱難的經營局面而逐漸失去談判話語權。
從行業的角度來看整體,雖然禽類養殖行業進入門檻仍然不高,仍以大量散養農戶為主,但這客觀為先發規模企業樹立了極強的壁壘,因為大量散戶養殖的結果使得虧損是非常容易發生的事情,既然虧損這麼容易,那麼企業的競爭力就在於誰更能扛揍。
以疫情為例,2013年4月,我國爆發了h7n9疫情,湘佳禽類雖未出現疾病感染,養殖場所在區域未發生有關疫情傳播,但疫情發生期間因消費者恐慌影響整個禽類的市場價格,湘佳禽類的銷售也受到影響,其中銷售單價同比下跌 7.79%,而活禽毛利率更是下降到 3.63%。2016 年,我國部分省市再次出現 H7N9 疫情,受疫情影響,2016 年底開始,我國部分活禽市場交易萎靡,活禽市場價格下跌幅度較大,養殖場戶虧損嚴重。受此影響,湘佳2016 年淨利潤同比下降 38.47%,2017 年上半年公司業績出現虧損,相比之下溫氏、立華較為穩健。
總結
總體而言,湘佳開闢了新渠道得以在短中期增速表現優異,但行業競爭是一場長跑,比的是耐力,投資者應當在短期與長期之間做好平衡,於雞價逐步企穩的此時此刻,投資者應當持有更多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