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北方人,麵食自然是生活中最不能缺少的主食之一。除了午餐的時候愛吃麵條,平常我們家裡也經常蒸一些饅頭、花卷和包子吃。這些麵食無論是當做早餐還是晚餐,都是非常營養且美味的。有時候家裡人懶得蒸,還會直接去外面買呢。
上周末的時候,我在家裡突然想吃熱乎乎的肉包子了。於是,我就想著乾脆在家自己蒸著吃吧。平常的時候也常常看家裡人蒸,於是我就「照貓畫虎」地也做了一次。本來看著又香又嫩的,可是出鍋的時候,卻讓我大跌眼鏡——這包子出鍋怎麼還回縮了啊?
聽著包子回縮仿佛不是什麼大事,可是這樣的包子吃起來不僅表皮發硬、不夠軟,味道和口感也很不好,看著還像個「麵疙瘩」,實在是讓人沒有什麼食慾啊!正巧,在包子店中做大廚的鄰居回來了,我趕緊去請教他「為什麼包子出鍋會回縮」?
沒想到鄰居卻說,一般這種情況都是因為在做包子的時候忽略了這三點:
1.很多人在發麵的時候沒有注意時間,或者覺得面多發一會兒,包子會更軟、更香。但是,事實上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這是因為如果發麵時間過久,不僅會使面產生一種酸味,還會使面成為「糊狀」,出國後難以撐起包子的形狀、導致回縮。
2.有些人在蒸包子的時候,喜歡往蒸鍋裡多加些水。然而,這也是導致面回縮的原因之一。不少人以為多加水能夠促使包子快速快速蒸熟,但是大量的水卻會使麵粉減少彈性,面也很容易變得很粘,所以包子出鍋以後會逐漸塌成一團,影響美觀和食慾。
3.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包子在蒸熟以後,很多人會很著急的打開鍋,想第一時間品嘗包子的美味。可是這種做法卻是很錯誤的了!如果第一時間將蒸鍋的蓋子打開,那麼剛蒸好、溫度很高的包子就會遇冷收縮,變成「麵疙瘩」。所以在包子蒸熟以後,要先將它燜一段時間後再開鍋蓋。
原來,蒸個包子還有這麼多小技巧啊!所以,別再天天抱怨「為什麼包子出鍋會回縮」了,忽略了這三點,難怪你的包子蒸成「麵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