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稱教師培訓第一品牌 山香教育一授權店涉嫌虛假宣傳被罰

2020-08-03 中國網財經
自稱教師培訓第一品牌 山香教育一授權店涉嫌虛假宣傳被罰

中國網財經8月3日訊(記者 曹中原 裡豫)記者日前從河南省滑縣市場監管部門獲悉,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涉嫌虛假宣傳,山香教育一授權店被處罰。

滑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罰決定書顯示,河南水源心理健康諮詢有限公司在門頭招牌上發布「山香教育 中國教師培訓第一品牌」字樣,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十三條:「廣告不得貶低其他生產經營者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規定,被責令停止發布廣告並處以5500元罰款。

另據查明,河南水源心理健康諮詢有限公司雖擁有山香教育授權,但經營的教師培訓業務並未取得辦學許可。

天眼查顯示,山香教育(872987)是新三板上市公司,主要開展集教材研發,出版發行,教師資格證考試培訓,招教考試培訓,特崗考試培訓,民辦教師就業平臺,在線教育及網絡開發等。

(責任編輯:趙融)

相關焦點

  • 山香教育某授權店自稱「教師培訓第一品牌」,虛假宣傳被處罰
    日前,河南滑縣山香教育某一授權店在門頭招牌上發布「山香教育 中國教師培訓行業第一品牌」字樣,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十三條「廣告不得貶低其他生產經營者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規定,涉嫌虛假宣傳,被河南省滑縣市場監管部門責令停止發布廣告,並處以5500元罰款。
  • 某連鎖蛋糕店自稱熱銷臺灣25年 涉嫌虛假宣傳
    某連鎖蛋糕店自稱熱銷臺灣25年 涉嫌虛假宣傳   但是經調查發現,小S在《康熙來了》播放歷史上僅提及過凹蛋糕,並未提及過「瑞可爺爺RIKURO」品牌及其產品。並且「瑞可爺爺RIKURO」官網上顯示其總部瑞酷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設在上海,並無臺灣、日本背景。  記者致電其上海總部,其工作人員稱該商標品牌經過國家商標總局的合法註冊。記者問及虛假宣傳,該工作人員稱總部不負責加盟店鋪宣傳內容。
  • 代理商虛假宣傳被罰百萬元,微商顏如玉如何回應?
    微商亂發廣告或將面臨處罰》稱,金華市市場監管局開發區分局執法人員在調查一涉嫌虛假宣傳的轉辦案件線索時發現,顏如玉公司的最高級別代理商梨大膽公司通過線上微信、微博、百度網盤、手機APP,以及線下組織培訓會、印製宣傳品等多種宣傳方式,對顏如玉公司某款果飲產品的性能、銷售狀況、用戶評價等進行虛假宣傳,宣稱具有「14天脫髮緩解」等功效。
  • 宣傳配方羊奶粉調理中老年常見病,羊奶店涉虛假宣傳被罰100萬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2019年食品違法典型案例中,上述宣傳內容涉嫌虛假宣傳,羊奶店當事人被罰款100萬元並吊銷營業執照。截至10月底,廣東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食品案件5525宗,罰沒金額3661.6萬元,責令停產停業61戶次,取締無證企業85家,移送公安機關案件109宗。
  • 佟大為關悅代言品牌——阿卡索虛假師資宣傳涉嫌欺詐
    7月30日,央視財經《第一時間》今日專題報導在線教育亂象。在線英語外教平臺——阿卡索外教網(以下簡稱:阿卡索)虛假師資宣傳涉嫌欺詐被點名。據了解,阿卡索2011年成立註冊於廣東。該平臺目前主要業務為提供一對一的在線英語教育服務,而主要的服務人群是從幼兒園開始到高中的K12階段的青少年或成人。截止目前,阿卡索自2016年開始,在四年間共完成6次融資,投資機構包括廣發信德、IDG資本、深創投、廣東文投和泊富基金等。阿卡索的品牌代言人為知名演員佟大為和關悅。
  • 永和豆漿自稱「國禮」被罰30萬
    近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2019年下半年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查處的部分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其中永和豆漿虛假宣稱自己產品為「國禮」被罰30萬元。日資化妝品公司玫麗盼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在官方網站廣告中使用錯誤的中國版圖,被處罰款50萬元。
  • 又一款「神藥」涉嫌虛假宣傳!被罰超10次,仍在全國熱賣
    該藥因多次誇大宣傳,被海南省、福建省、黑龍江等省的食藥監局通報批評、勒令整改。▲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截圖 涉嫌虛假宣傳被罰超過10次那麼一款保健品何以成為「中華神藥」?這要和曹清華膠囊鋪天蓋地的洗腦式廣告密切相關。
  • 虛假宣傳「BIG SQUARE」品牌系列乳膠產品 三亞大正乳膠被罰30萬
    虛假宣傳「BIG SQUARE」品牌系列乳膠產品 三亞大正乳膠被罰30萬 2019-11-22 18:00:37 來源: 中國質量新聞網
  • 合肥一藥房狀告市場監管部門 因銷售的N95口罩涉嫌虛假宣傳被罰20...
    大致案情是,在今年的疫情期間,合肥市市場監管局因安徽省立藥房連鎖有限公司總店(以下簡稱「安徽省立藥房」)銷售的N95口罩虛假宣傳,對其做出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藥店不服,將合肥市市場監管局和安徽省市場監管局一同告上法庭。這是該院首件智慧財產權行政訴訟案件,也是全省為數不多的假口罩行政案件。
  • 【虛假宣傳】微商品牌「極尚」爆紅朋友圈的背後 產品涉嫌虛假宣傳
    微商品牌「極尚」爆紅朋友圈的背後 產品涉嫌虛假宣傳 近日,有網友張珂(化名)爆料,微商品牌極尚在朋友圈宣傳時涉嫌虛假宣傳,並宣傳「消炎、抑菌」等醫療作用,希望清揚君關注一下。
  • 「芝麻街英語」被指虛假宣傳、用非法教材 加盟商騎虎難下
    「芝麻街英語」號稱「少兒英語培訓加盟第一品牌」,但多位加盟商近日向中國之聲投訴,「芝麻街英語」涉嫌濫用美國「芝麻街」(Sesame Workshop)品牌、虛假宣傳、曾使用非法教材、不能按承諾提供運營支持等,導致加盟商蒙受損失,造成消費者誤解。    官方宣傳材料顯示,芝麻街英語在全國58個城市開設「校區」。
  • 代理商虛假宣傳被罰百萬,微商顏如玉稱將監控代理體系
    新京報訊(記者 王子揚)近日,微商品牌「顏如玉」的最高級別代理商金華市梨大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梨大膽」)涉嫌虛假宣傳,被浙江金華市場監管局罰款百萬。最高級別代理商被罰100萬元據媒體報導,今年年初,金華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調查一涉嫌虛假宣傳的轉辦案件線索時發現,梨大膽系廣州顏如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顏如玉」系列產品最高級別代理商,有30多個直屬代理,通過微商渠道銷售產品,運營多個微信號,新浪微博粉絲超百萬。
  • 虛假宣傳羊奶粉功效:改善睡眠、調節腸胃這家門店被罰20萬元
    售價為3090元一組的無蔗糖羊奶粉,到底有何功效?店主在經營活動中,以推介會形式向老年消費者推薦某品牌無蔗糖羊奶粉。然而,店主明知所售產品是普通食品並不具有藥品功效,卻故意誇大保健功效、渲染治病療效,加深消費者對產品的錯誤認識,具有較強的誘導和欺騙性。特別是針對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的老年人而言,只有遵醫囑服用藥物才能控制病情,擅自停藥靠「喝奶治病」將會延誤治療,風險極大。
  • 專業話術吸引學員,武漢一培訓機構涉嫌虛假宣傳被查
    正是因為這種嚮往,讓一些不法機構看準了這個需求,進入考證培訓行業。19日上午,在武漢漢街總部國際,一家專門進行一級註冊消防工程師資格考試培訓的教育機構因為涉嫌虛假宣傳,被市場監管部門調查。目前,參加該公司在線培訓的學員人數已有2-3萬人。業內人士提醒,一級註冊消防工程師資格考試通過率極低,而且國家法規嚴禁證件掛靠,一經發現將追究責任。
  • 永和豆漿被罰30萬元 發布虛假廣告自稱「國禮」
    原標題:永和豆漿自封「國禮」,皮膚病醫院「造」患者,監管部門曝光重罰3月13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曝光了12起違法廣告典型案件,主要涉及食品、藥品、醫療、教育培訓等行業。其中,因發布虛假廣告,永和食品(中國)股份有限公司被罰款30萬元。
  • 家樂福中關村店涉嫌虛假宣傳被立案
    本報訊(記者楊濱)由於認為家樂福中關村店涉嫌銷售侵權商品並對商品價格進行虛假宣傳,海澱工商分局經檢科對該店進行了立案調查,並擬做出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家樂福則提出聽證申請。聽證會將於本月21日上午9時在海澱工商分局舉行。
  • 虛假宣傳被罰後 尚德教育仍屢遭投訴
    (以下簡稱尚德教育)因虛假廣告受到了北京市石景山區市場監管局的處罰,一共被罰近28萬。2001年,尚德教育前身創立,開始主營物業管理培訓,後來業務逐漸轉為自考培訓。2014年6月 ,尚德教育從線下培訓模式全面轉型為網際網路教育模式,建立起網際網路在線直播平臺。2018年赴美上市,成為中國教育企業赴美上市市值最大的教育公司。據有關媒體報導,自2018年11月2日至2018年12月2日,手機端的UC瀏覽器(UC頭條)上出現了含有「別再買假學歷!
  • 媒體眼中的微商幸福狐狸:虛假宣傳與涉嫌傳銷屢遭質疑
    近日,有網友紛紛留言諮詢一家名為「幸福狐狸」的微商品牌是不是合法的?為何屢遭主流媒體質疑?幸福狐狸模式是否涉嫌傳銷呢?對此,中新融媒進行了一番調查。 中國質量新聞網質疑幸福狐狸虛假宣傳與涉嫌傳銷據悉,中國質量新聞網曾兩度發文質疑微商幸福狐狸,即《幸福狐狸精油涉虛假宣傳成「神油」》與《幸福狐狸屢遭質疑:「裂變」的微商模式是否合規》。
  • 一家考試培訓機構自白:我是這樣虛假宣傳的
    //近期,有網友爆料黑龍江中師鼎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網上進行特崗教師考試押題命中率、出題組成員全程面授等宣傳。接到網友舉報後,省、市教育行政部門會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立即對網友反映的情況進行了調查核實。經調查,該公司在開展2020年黑龍江省特崗教師考試線上培訓過程中,授課教師中無特崗教師考試命題組成員,也並未押中考試原題,所有宣傳均為包裝公司、擴大公司招生影響而進行的虛假宣傳。據了解,該公司涉嫌超範圍經營及虛假宣傳,省教育廳已將案件移送南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理。
  • 永和豆漿發廣告自稱「國飲」「國禮」 被罰30萬元
    經查,當事人實際成立於2015年12月,至案發未設立分公司;當事人宣傳其經營的美容器材「是擊敗99%美容項目的拓客神器」、「為所入門店營業額月提升150%」;宣傳其品牌「是國內唯一擁有完整美業生態鏈的品牌」、「中國皮膚管理第一品牌」等,當事人無法對上述宣稱提供真實性證據,構成虛假廣告;當事人還在百度推廣頁面發布含有「20天開店,30天回本」等對收益作出保證性承諾的違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