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要給孩子潑冷水,多鼓勵孩子

2020-09-22 上海樹元教育


要給孩子足夠的自信心,不要老是給孩子潑冷水。對孩子成長不利。

許多家長走入了表揚孩子就是助長孩子自大心的誤區,其實,評價一個人是否自大的標準是這個人是否誇大自己的優勢。

所以,爸爸媽媽們對孩子的長處應該理智看待。如果孩子確實在某一方面有長處,下次親朋好友讚揚孩子的時候,不妨大方的給與一個正面回應,讓孩子更好的認清自己。

很多父母已經忘記了,自己有多久沒有對孩子說一句鼓勵的話。

我們中國人有一個習慣,就是面對讚揚,一定要保持謙虛的態度。

所以有人說你真厲害,你一定要說「一般般,一般般。」

謙遜的態度,往往能讓人際交往更順暢。

因為盛氣凌人會讓人不悅。

於是,做了父母之後。

有人當面讚揚你的孩子。

很多父母也會說「哪裡哪裡!你不知道啊……」

然後就開始揭短、潑冷水了。

有一次在家長會的間歇中,有幾位媽媽在那討論孩子。

一個媽媽說:「我兒子就是不用心,那字寫得看不得。」

另一個媽媽接著說,「我兒子每次要我看著寫,否則一個字要寫十幾分鐘。」

「你們的還好,我們家那個根本不寫,讀書不行,就知道玩,像他爸,讀書不帶腦子。」

一個比一個說得嚴重。

就好像不給自己家孩子潑點冷水,根本就談不下去了。

幸好,大人間潑冷水,孩子不在場,傷害指數不大。

而有的父母,喜歡當著孩子的面潑冷水。

當孩子樂呵呵地跑回來,跟媽媽說:「今天我在學校搞了大掃除。」

媽媽瞧著孩子那身髒衣服說:「你看你的褲子,髒成什麼樣。」

孩子的興奮勁兒直接被澆滅了。

我有一個親戚,就特別喜歡給孩子潑冷水。

有一次,他兒子拿著一個拼插好的樂高玩具過來。

跟我們說,「這個是鋼鐵俠,這個是綠巨人,這個是……」

「夠了,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沒看到我們在說話嗎。」

孩子委屈地說:「這是我拼的超級英雄,不是亂七八糟的東西。」

「你還嘴硬,你看看這個像什麼?我一點也看不出這個像綠巨人。」

他拿著孩子的積木,就是幾個綠色的小方塊積木拼接在一起。

當然沒有綠巨人的大身板,也沒有手腳。

可這在孩子的眼裡,就是綠巨人。

而生氣的大人,完全沒有顧及孩子的感受。

直接給孩子潑冷水。

常常被潑冷水的孩子,更容易陷入自卑的境地。

因為他們的自我認知會出現偏差。

因為當著外人損貶孩子,往往讓他無地自容。

嚴重的情況下,能使一個人產生懼怕社會的心理,產生自慚形穢的念頭。

而一個懼怕社會和自慚形穢的人,他很難融入社會。

孩子做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並且需要探索一段時間才可以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不是在這件事上。

當孩子接觸新事物的時候,千萬不能打擊孩子,而應該鼓勵孩子做事有始有終,堅持下去。

父母的鼓勵可以給孩子心理上的滿足感,讓孩子更有動力,而潑冷水多半會讓孩子半途而廢。所以,請不要吝嗇你的鼓勵,一句「你可以的,你真棒」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

潑冷水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張弛有度。孩子極具想像力,並且有著許多天馬行空的小心思。並且由於缺乏生活經驗,孩子也會出現很多不合實際的想法。

但是父母有著豐富的生活經驗,可以幫孩子把把關。當孩子想一出是一出的時候,父母可以適當的對孩子潑冷水。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潑冷水就成為常態,潑完冷水之後,家長要給孩子講清楚道理,也就是和孩子說清楚為什么爸爸媽媽要這樣做。

比如,孩子今天要學彈琴,明天要學溜冰,這時候家長在潑冷水後,就應該告訴孩子我之所以這樣做不是要打擊你,而是因為你總是這樣來回搖擺是做不好事情的。

給孩子講明原因後,孩子更願意接受,也會認同父母的意見。

其實給孩子潑冷水是一種言語暴力,對孩子的危害很大。

生活中,我們也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語,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


相關焦點

  • 家長不要常打擊孩子、多給孩子鼓勵,提高自信,孩子內心才會健康
    現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是整個家庭最重要的事,但是很多家長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孩子在學校其他方面都一概不管。造成孩子內心出現問題,家長不能及時知道,及時幫助孩子穩住心理,並引導孩子解決內心問題。這樣孩子的自信心別家長打擊乾淨,孩子做什麼都會感覺自己做錯了,回到家怕家長的責罵,也是躲得遠遠的,不和家長交流,長時間孩子在這種自我懷疑的環境下,內心備受煎熬,自然一有問題就承受不住。
  • 常常潑冷水,最終會收穫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就好像不給自己家孩子潑點冷水,根本就談不下去了。幸好,大人間潑冷水,孩子不在場,傷害指數不大。可這在孩子的眼裡,就是綠巨人。而生氣的大人,完全沒有顧及孩子的感受。直接給孩子潑冷水。 父母一定要守護好孩子的自信。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父母的鼓勵和肯定是給予孩子最初的安全感和信心培養的一個基礎。
  • 孩子開學了,家長也要學習!
    孩子開學了,家長更重要!又遇開學季,神獸歸籠,喜大普奔,哪管什麼幼兒園「哇聲一片」,老娘先放鬆片刻,片刻過後,到晚上放學,家裡又開始上演各種慈母河東獅吼的故事。「不想給孩子輔導作業,想再多活幾年。」「教孩子教到我們母子關係快要破裂了。」「我的媽媽出生於書香世家,98%的髒話都是在輔導我作業時說的。」
  • 孩子選擇文科,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而要鼓勵孩子
    「我孩子是高二男生,選擇文科,他將來找工作會不會比較困難?」有人問。困難,是可以克服的!如果高二的孩子對文科更為擅長,一學理科就頭痛欲裂,那麼選擇文科自然也是可以的。很多高校在招生的時候,招理科生的名額比文科生要多得多,理科不弱的,很多人都會選擇理科,因為選擇理科,在填報高考志願的時候有更多的可選擇餘地。但是,並非每一個人都很適合選擇理科,因為總有一些人會存在偏科的現象,和理科生相比,文科生的「路」確實窄一些,「路上」的坎坷多一些,但並不是意味著文科生無路可走。
  • 孩子口吃怎麼辦?家長應該多鼓勵支持孩子,幫助孩子重拾信心
    首先,家長對待孩子要多支持和鼓勵,以增強信心為目的培養孩子。就比如:&34;、&34;。不斷的用言語的讚賞和物質的獎勵來表達自己對孩子進步的喜悅。其次,多訓練,多交流,多溝通,讓其多說話,多訓練。口吃的孩子在思維邏輯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只是在語言的表達能力顯得足夠的弱勢。
  • 孩子說話結巴、費勁怎麼辦呢?家長要多鼓勵孩子重拾信心
    但其實,只要孩子能夠堅持,口吃也是很容易改變的,家長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重拾信心,改掉口吃的問題。首先,家長不要嘲笑孩子當他們出現口吃的行為時,家長不要覺得他丟了自己的面子而嘲笑他們,也不要表現出緊張或是擔心。
  • 潑冷水式鼓勵,正在深深傷害孩子
    好不容易升職加薪了,想跟父母分享一下喜悅,誰知父母幽幽來一句:&34;有的父母自始至終都沒意識到潑冷水給孩子帶來的危害性,而有的父母卻是打著激勵的旗幟故意給孩子潑冷水,而我想說的是,凡事得有個度,潑冷水更是如此,別一不小心適得其反,那後悔可就晚了。
  • 遠離那個向你潑冷水的人
    我對這位母親說:「你要多鼓勵孩子,不要總是責備他,你這樣說話,對打擊他的自信心。」這位母親說:「像他這樣的孩子,還有什麼自信心?我是老臉都丟光了,常常被老師請到辦公室談話。我真的養了一個廢物,還不如不養。」
  • 家長的鼓勵與認可,奠定孩子的陽光成長!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家長的肯定、誇獎與鼓勵,對於幼兒的成長有著很大的作用。不僅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想要成就的欲望與探索的熱情,還可以增加對家長的信任,提升親子關係。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與諷刺之中,孩子就會進入低自尊狀態「成就自卑」。反之,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與誇獎中,則會讓孩子得到自信。
  • 孩子認知慢,家長不要慌,鼓勵擺在第一位
    開學伊始,許多家長已經做好讓孩子努力學習的準備。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學習環境,有的家長幫孩子轉學校,有的家長給孩子報補習班,有的則親自上陣給孩子補習……但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對某些家長來說,越是努力,孩子學習往往容易出狀況。
  • 媽媽把笨孩子送上了清華大學,笨孩子也能成才,只要家長多鼓勵
    後來陰差陽錯的參加了辯論賽,從一個膽小自卑的孩子,一路蛻變成了一個最佳辯手,幫助學校拿到了首屆辯論賽的冠軍。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家長在養育孩子過程中多給孩子一點鼓勵,你會發現笨小孩也有春天。,正如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就無法生存對一些在外面經常受到批評,或者說負面評價的孩子更加是需要鼓勵,比如說笨的孩子可能在外面更加容易受到別人的批評或者是別人的排擠,作為孩子成長路上重要引路人的家長和老師,要給孩子更多的鼓勵,怎麼樣鼓勵孩子呢?
  • 家長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關心他人,團結友愛的樣子
    孩子與小夥伴發生矛盾,家長總護短;家長愛佔小便宜、且佔了便宜還在孩子面前誇耀。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要醫治孩子自私的毛病,家長先要檢點一下自己,要注意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關心他人,團結友愛,熱愛集體的好樣子。對別人的痛苦,無動於衷,甚至父母有病,他(她)也懶得過問。這是一種值得高度重視的傾向。其所以如此,不外乎:獨生子女多了,形成了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生活方式。
  • 孩子難有自信心,可能是自我認知偏差,家長學會4招培養孩子自信
    一、孩子沒有自信心的原因 1、有些家長從來不會主動鼓勵孩子 每一個孩子都是需要鼓勵的,在鼓勵當中孩子能夠逐漸培養起自己的自信心,增強自我責任感,對自我定位和自我認識也能更加清晰的了解。
  • 孩子自私自利,家長要鼓勵孩子主動分享,把共享精神融入孩子生活
    面對孩子的自私自利,如果家長是強硬的手段去制止的話,孩子會受到傷害,不明白自己做錯了什麼,會讓家長如此的針對自己。沒有在根源上解決問題,而且家長表現的嚴詞厲色,很容易造成孩子牴觸家長,產生逆反心理,家長要我多分享,我越是不願意分享。
  • 家長給孩子面子,孩子還家長「裡子」,父母要牢記「尊重法則」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如果父母能夠充分的尊重孩子的決定,在日常生活中照顧到他們的面子,我相信孩子也會潛移默化的學習,同時也會給父母更多的尊重。相反,如果家長總是給孩子潑冷水,不分場合的責備……不僅會讓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也不利於他們身心的成長,並且會讓他們把矛盾的焦點放在,與父母對抗上面。而不是積極的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去努力改正。
  • 家長多留意孩子的優點,不要總拿孩子去比較
    文/可馨育兒 如果我們留心觀察,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如果善於發現孩子的每一個小進步,並經常表揚和鼓勵孩子,孩子會就得很高興、興奮,學習的勁頭也會梗阻,做起事情來會更專注,更有信心和耐心,獲得成功的概率也更大。
  • 如何鼓勵孩子讓孩子變優秀?
    家長都希望孩子優秀,經常鼓勵孩子進步,但是鼓勵孩子是一門學問,家長方法用得不對,效果就不好。有的家長天天說同樣的話「孩子,好好學習吧,爸媽以後全靠你了」,這不是鼓勵,是嘮叨,不但沒效果,還會讓孩子反感。究竟應該怎樣鼓勵孩子才有效果呢?總結多年的教子經驗和對家庭教育的研究,我認為,鼓勵孩子要注意六 點:一、要正確歸因。
  • 家長用英語鼓勵孩子,一箭雙鵰
    當孩子遇到挫折和不如意的事情,要怎麼樣去安慰他呢?自己遇到了同樣的狀況時候,又該怎麼鼓勵自己呢? 這次我們就來看看美國人都是怎麼鼓勵別人的吧!家長們也可以用來鼓勵孩子,既讓孩子增強了勇氣,又可以讓孩子學習到了英文。   1. Hang in there.撐下去。
  • 孩子有進步就鼓勵他,但大多數家長會表揚,卻不知道如何鼓勵孩子
    8歲之前孩子的心理發展水平常常是「我自己吃飯,我就是好小孩」——實際上孩子只是在自己吃飯的方面是好的,其他方面未必好。如果家長表揚小孩整個人,他會理解為他自己什麼都行。只要正確地使用這種方法,就能鞏固孩子的自信、勇氣和面對挫折的信心。三、懂得鼓勵的家長,孩子能進步得更快作為家長,我們一定希望孩子在各方面都可以發展很好。但是,如果我們因此而總是嚴格要求,就會讓孩子感覺被束縛。
  • 課堂回答問題好處多,孩子不敢舉手,家長這樣鼓勵很有效
    上課發言好處多上了一年級,課堂上老師會經常會請同學們舉手來回答問題,在課堂上回答問題,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思維敏捷性、注意力專注性,同時對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也很有好處,還是孩子融入課堂的一種好方式,因此一定要鼓勵孩子在課堂上多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