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口吃怎麼辦?家長應該多鼓勵支持孩子,幫助孩子重拾信心

2020-07-30 昕姐育兒之道

作者/昕姐(圖文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朋友小錢的孩子今年五歲了,出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孩子平常不愛說話,總是一個人玩,今天在超市向親戚問好的時候,孩子說話斷斷續續的,急哭了眼兒,小錢終於意識到孩子說話已經形成口吃了!孩子突如其來的這個毛病可急壞了小錢一家人。

孩子口吃怎麼辦?家長應該多鼓勵支持孩子,幫助孩子重拾信心

後來孩子在醫生耐心的引導下吐露心聲,小錢才發現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這麼大的問題,才會給孩子造成了重大的不良影響,小錢懊悔不已。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口吃行為呢?

孩子口吃怎麼辦?家長應該多鼓勵支持孩子,幫助孩子重拾信心

1、 孩子口吃是出於恐懼心理,自己本身也缺乏自信心

上學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孩子處在高度緊張狀態的情況下:如面對老師的課堂提問,孩子就會出現口齒不清、語無倫次等口吃行為。這其實只是因為孩子對問題答案的不了解,加上課堂氛圍的緊張感和沒有信心,才產生的口吃。

孩子口吃怎麼辦?家長應該多鼓勵支持孩子,幫助孩子重拾信心

2、 孩子出於好奇,愛模仿身邊會口吃的人,最後養成了壞習慣。

因為孩子在多方學習的環境下,接觸的各色人群也很雜,會不斷的去模仿他們的言行舉止,這個時期孩子的模仿學習能力也是最強的。但是基於孩子還未形成分辨對錯的能力,就在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下去錯誤的模仿一些事情,就比如:口吃這樣不好的行為。

孩子口吃怎麼辦?家長應該多鼓勵支持孩子,幫助孩子重拾信心

3、家長採用了錯誤的教育方式。

孩子在緊張環境下容易出現口吃,但這是正常的,如果家長在這一時刻操之過急,忍不住打罵責怪孩子好的不學,孩子那顆幼小的心就會受到傷害,變得不願意說話,沉默寡言,久而久之,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就會往錯誤的方向發展。

孩子口吃怎麼辦?家長應該多鼓勵支持孩子,幫助孩子重拾信心

所以,孩子出現口吃的行為,家長更應該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對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保護孩子不僅要在方法上著手,給孩子把控好學習環境也很重要,否則不良的行為習慣會對孩子造成更多的不良影響。

孩子長期缺乏信心,會對往後的生活造成什麼不良影響?

孩子口吃怎麼辦?家長應該多鼓勵支持孩子,幫助孩子重拾信心

1、 失去信心容易變得優柔寡斷,患得患失。

如果孩子的口吃行為受到家長的過分關注,內心的委屈就會得不到釋放,就會極度缺乏安全感,長時間的空虛不自信,致使孩子對生活的嚮往也就不再那麼的期待了,打心底的認為自己無法匹配這些美好的一切。但同時,這種心理也會促使孩子的佔有欲加強,害怕自己所擁有的東西與人分享。

孩子口吃怎麼辦?家長應該多鼓勵支持孩子,幫助孩子重拾信心

2、 太在意外界的看法,失去自己心中所願。

缺乏信心的孩子往往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自己不善言語,但對於周圍評價非常的敏感。哪怕是別人的無心之言,孩子也會因此糾結好久,慢慢失去自己的主見,不願意交談,導致了孩子的語言邏輯出現障礙,形成口吃的行為。

孩子口吃怎麼辦?家長應該多鼓勵支持孩子,幫助孩子重拾信心

3、孩子容易自卑,總是進行自我否定。

不自信的孩子害怕別人的關注,哪怕自己成績好,也不敢向父母老師提出要求,喜歡自我消化所有委屈。總是看到別人的高光一刻,卻忽略了自己的優秀品質,總是拿自己的不足去跟別人的長處進行比較,從而否定自己,不敢去努力競爭。

孩子口吃怎麼辦?家長應該多鼓勵支持孩子,幫助孩子重拾信心

所以在孩子會口吃,信心力不足的情況下,家長一定要合理的教育孩子,正確的面對自身的不足。要給孩子樹立積極正面的觀念,且不能因為一句無心的話語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傷害,是我們每個做家長的必須要牢記的一項原則。

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重拾信心,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據研究,南半球一隻蝴蝶偶爾扇動翅膀所帶起來的微弱氣流,由於其他各種因素的摻和,幾星期後,竟會變成席捲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紊亂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34;,並作出了理論表述:一個極微小的起因,經過一定的時間及其他因素的參與作用,可以發展成極為巨大和複雜的影響力。

&34;告訴我們,教育孩子無小事。一句話的表述、一件事的處理,正確和恰當的,可能影響孩子一生;錯誤和武斷的,則可能貽誤孩子一生。

孩子口吃怎麼辦?家長應該多鼓勵支持孩子,幫助孩子重拾信心

首先,家長對待孩子要多支持和鼓勵,以增強信心為目的培養孩子。

就比如:&34;、&34;。不斷的用言語的讚賞和物質的獎勵來表達自己對孩子進步的喜悅。

這就會給孩子造成一種感覺:我原來沒有那麼差,這樣做好像是對的,父母也因為我的努力而感到開心,我也很快樂等一系列正能量的反饋。孩子做事變得不再畏手畏腳,堅強且自信,因此孩子跟家長的互動交流也就頻繁了起來,口吃的情況也就不再出現。

孩子口吃怎麼辦?家長應該多鼓勵支持孩子,幫助孩子重拾信心

其次,多訓練,多交流,多溝通,讓其多說話,多訓練。

口吃的孩子在思維邏輯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只是在語言的表達能力顯得足夠的弱勢。因此,家長應該多對孩子的弱項加以訓練,保證孩子能夠在正常情況下把心中所想,流暢的表述出來。不光要孩子跟家裡人說話,也要鼓勵孩子多跟陌生人、同學老師交流,讓其多接觸各類人群,豐富語言知識,只有邁出第一步,心結也就自然而然的打開了。

孩子口吃怎麼辦?家長應該多鼓勵支持孩子,幫助孩子重拾信心

最後,不要總是嘲笑,挖苦,諷刺孩子的口吃。

當孩子出現口吃行為的時候,家長要注意了,千萬不要因為孩子給自己丟臉而嘲笑傷害孩子,孩子的內心是非常的敏感脆弱,本身心理就不成熟,承受能力極弱,家長再言語刺激,則會導致孩子內心的防線崩塌。我們更應該允許孩子的不完美,理解孩子的心理活動,才能更好的幫助到孩子。

總而言之,當孩子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時,家長要做的就是比平時更加關愛孩子,熱愛孩子的一切,允許孩子的不完美,只有獲得了家長的支持與肯定,孩子才有更大的概率走出陰影,向陽而生。

如果喜歡本篇文章,請關注@昕姐育兒之道

相關焦點

  • 孩子說話結巴、費勁怎麼辦呢?家長要多鼓勵孩子重拾信心
    但其實,只要孩子能夠堅持,口吃也是很容易改變的,家長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重拾信心,改掉口吃的問題。首先,家長不要嘲笑孩子當他們出現口吃的行為時,家長不要覺得他丟了自己的面子而嘲笑他們,也不要表現出緊張或是擔心。
  • 鼓勵孩子大聲朗讀、演講,對口吃有幫助嗎
    有位家長說,今天在公交車上看到2個口吃小夥演講,目的是為了克服自己的口吃心理障礙,幫助矯治口吃,與他們同行的一位老師,向乘客解釋演講的原因,希望大家給予幫助,不要打斷和嘲笑。這位家長說,恰好自己5歲的兒子說話也有明顯的口吃,不知道這種打賞朗讀、演講的方法是否有效。
  • 孩子為什麼會口吃?孩子有口吃時,這些事情家長要注意
    (2)給出足夠的時間,用耐心去鼓勵孩子慢慢地表達思想當父母發現孩子說話口吃的時候,一定要給予孩子足夠的表達時間,讓他們慢慢地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然後鼓勵孩子重新再說一遍,最後糾正孩子表達中錯誤的地方。
  • 兒科醫生:如果孩子有口吃,日常生活中怎樣幫助孩子調整?
    有的孩子在幼兒時期就出現了口吃的情況,父母在發現孩子口吃時,多數都不以為然,覺得孩子慢慢就好了,但口吃症狀若是持續發展,家長就要帶孩子看診或採取適當措施,幫助孩子早日恢復。階段性口吃是因為孩子的詞彙量增加了,他也擁有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此時,他希望自己能夠用更準確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他的想法往往比他現階段的詞彙量要多得多,當他處於興奮狀態的時候,語言的儲備就往往跟不上思維的速度。這時,他就難以流利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於是就出現了突然"口吃"的現象。
  • 孩子說話口吃不要怕,提前做好這些準備
    答案是否定的,首先口吃並非都是學的,這個很好解釋,如果口吃都是學的,那第一個出現口吃的人又應該怎麼解釋呢?應該說,這時的口吃只是一種發育過程中的生理現象,並不屬於病理性範圍,一般會在幾周或幾個月的時間內不治自愈。兒童口吃的發生率約為 5 %, 幾乎 80 %的口吃兒童到 16 歲時自 發地恢復了流暢性 實際上很多家長甚至對發展性口吃都沒有在意,但很多成人口吃很可能是這種口吃發展而來的。
  • 孩子突然口吃家長該幹預嗎?如何預防寶寶口吃?
    很多孩子都會在2-5歲左右出現口吃,不過多數情況下僅僅持續一段時間就會自愈。但家長們通常都很擔心孩子的口吃會延續終生。家長該幹預嗎?如何預防寶寶口吃?,要耐心平和的交流,讓寶寶多和口齒流利的孩子一起玩。
  • 孩子學習中情緒失控怎麼辦?老師和家長的尊重鼓勵能幫她重拾信心
    就在孩子們一邊觀察思考一邊繪畫約半小時後,突然嘉怡刺耳的哭聲劃破了原先的寧靜,我忙上前詢問情況,孩子只顧哭得更大聲不做應答,我靜下來認真觀察,發現嘉怡一邊發力的哭一邊在用勁的撕扯著紙畫板上微微泛起的紙片,我一下明白了,她應該是在繪畫中遇到了困難正在跟自己較勁。我告訴她哭好了老師再來,於是就默默的走開,等待她的情緒穩定。
  • 孩子遇到困難就逃避,家長要做好情緒的疏導,幫助孩子重拾信心
    但同時家長也要注意,凡是&34;也不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需要家長在平衡中找到合適的方式以及正確的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這樣才能豐富孩子的生活。自信的孩子,會對以後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好處呢?自信的孩子也會擁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能夠幫助孩子發現日常生活中細微的美好和喜悅,從而提升自我滿足感。不會因為自己做的不好受到負面的評價而擔憂,只會認為這次的失敗,就是下一次的成功。所以說,自信的孩子他的自驅力是非常足的,即使孩子遇到了困難和險阻,自驅力足的人都會想方設法去攻克難題,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美好細節,所以家長完全不用太擔心。
  • 孩子口吃家長應該怎麼辦?專家支了4招,建議收藏
    關於這種遺傳的現象呢在醫療中呢也沒有什麼很好的方式,家長們呢,可以帶孩子去醫院進行正規的治療,也許會緩解孩子這種先天性的口吃現象。以上3個因素都可以導致孩子患上口吃的可能。對於孩子口氣的預防和治療呢,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家長呢,有必要細心的來了解一下。
  • 家長應該都知道,孩子在學業上會遇到挫折,我們要幫孩子重拾自信
    家長應該都知道,孩子在學業上會遇到挫折,我們要幫孩子重拾自信學業上遇到挫折會妨礙重拾自信,除了一些試圖逃避學校,有的孩子在學業上遇到操折時還會導致其他形式的自暴自棄,部分類似的行為可能表面看上去是積極的,比如有些學生試圖通過幫助老師來彌補學業上的挫折帶來的影響
  • @紹興家長,孩子說話突然結結巴巴怎麼辦?
    孩子的語言能力、表達能力,家長們都非常關注。關於孩子說話不流暢的諮詢一直罰多,比如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口吃?怎麼幹預?等等。 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郝暾老師研究小組專業地解讀一下,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說起「口吃」,還記得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那位帥氣的反派申公豹嗎?
  • 孩子缺乏信心,父母可以了解下「歸因效應」,幫助孩子重拾自信
    上次班級裡舉行聯歡會,這孩子上臺前竟然怯場了,最後也沒上場,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孩子的世界是純淨無邪的,他們總是希望大家都可以喜歡自己,所以想要在每個人面前都表現好,可這是非常不現實的。一旦孩子做一件事沒有信心,他們就會變得畏縮不前,也就是我們所認為的不自信,所以想要解決孩子不自信的問題最重要的還是要了解孩子的這些心理狀態。
  • 孩子說話口吃、咬字不清?不能信「長大就好了」這種鬼話!
    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口吃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結巴、磕巴,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口吃大多在青少年時期發生,兒童時期的發病率尤其高。7.生理缺陷有些孩子由於某種生理缺陷,如舌頭過大、系帶過長等,也會引起口吃。家長可以這樣做當孩子出現這些問題時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呢?
  • 孩子說話口吃、咬字不清?不能信「長大就好了」這種鬼話
    一個階段是2-3.5歲,另一個階段是5-7歲,男孩比女孩多見。當孩子出現這些問題時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呢?鼓勵他樹立信心,慢慢糾正。家長可選擇使孩子感到輕鬆的環境,讓孩子和自己比較熟悉的夥伴在一起。在談話過程中不要模仿或取笑孩子的口吃,對偶然出現的口吃要耐心地加以糾正,讓孩子模仿正常的語句,不要對孩子要求過急或強迫孩子說話。
  • 孩子說話不清楚,是語言能力發育緩慢還是口吃?家長要分清楚
    按理來說,三歲半的孩子應該已經具備了基本的語言表達能力,可是青青的女兒儘管開始認字了,也會叫爸爸媽媽,可是有的時候總是會一句話想半天,想說又說不出口的感覺,心急的時候講話磕磕巴巴地。青青擔心,這是不是孩子口吃了?孩子說話不清楚,其實不一定就是孩子口吃了,幼兒發育過程中,語言能力的發展過程家長要了解。
  • 孩子對學習沒有信心,家長怎麼辦!
    這怎麼辦呢?」 我說:「不是不比,而是要與自己比。你可以比較你家兒子每一次考試中的進步之處,這樣也是一種比較啊。」 對於孩子來說,家長不要拿別人家的孩子來比,但是,可以通過拿孩子自己的前後學習情況進行比較。
  • 孩子說話的時候結巴怎麼辦?父母不要責怪孩子,應該正確引導孩子
    口吃這種現象常見於三歲以前的寶寶,有的甚至在五、六歲都還會出現。一般表現為語句的中斷性和語言的重複性。孩子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家長不需要太過於擔心,因為這是孩子在發育過程中一個正常的現象。但是也不能置之不理,我們要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糾正這個現象。那麼我們一般造成孩子說話結巴的原因有哪些呢?
  • 孩子說話有口吃毛病怎麼辦?怎樣糾正?
    一般幼兒在學說話中出現的口吃,只要父母耐心糾正,幾個月就可以改過來,這稱為短暫性口吃;3至6歲兒童發生的口吃,半年到六年就可以消失,這稱為良性口吃;7歲以後的孩子,說話時第一個字重複,有時輕,有時重,字音拖得很長又不清楚,往往還藉助面部和肢體動作來幫助說話,稱為永久性口吃。1、發生口吃主要有哪些原因呢?
  • 孩子說話"口吃"怎麼辦?弄清楚原因是關鍵,家長別著急罵他
    很多父母都擔心,孩子口吃會不會影響語言能力。"怎麼辦?口吃其實是會遺傳的,當然了這個概率並不是很高,但父母也不能忽視。如果家族有口吃的人,父母就要注意了。總而言之,如果孩子有口吃的情況,家長別著急罵他!
  • 小兒口吃有六大危害 六個方法讓孩子說話暢快
    6、影響後代:患者有口吃,不僅自己痛苦,而且連下一代也可能會因此而被人恥笑和挖苦,還可能會把口吃遺傳和感染給下一代,釀成代代遺傳。   小兒口吃怎麼辦   1、當孩子說話結巴時,家長不要大聲訓訴,更不要嘲笑,要善於誘導,不可操之過急,要知道,在這種情況下,耐心是最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