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4歲經常說話騙人咋辦?父母不要急著懲罰,而是學會挖掘原因

2020-12-19 育兒點金術

大寶4歲經常說話騙人咋辦?父母不要急著懲罰,而是學會挖掘原因

3-7歲孩子就已經會說謊了,應該如何去溝通解決呢?

很多父母在得知孩子撒謊的時候會非常生氣,第一反應就是要拆穿,並且狠狠的批評,讓他記住教訓。然而拆穿孩子的謊言,從來都不會制止孩子撒謊的行為,只會幫助孩子下次把謊言編得更加周全。與其拆穿,還不如正確的引導,讓孩子更好地理解撒謊行為。

近期我們收到了一個寶媽求助:我家大寶今年四歲,常說謊話騙人,教導他時他就扯東扯西胡亂回答,轉移話題。他要是喜歡什麼玩具,你不讓他玩,他就扔掉。新買的玩具在他手中從來都玩不到第二天。很煩惱都不知如何教導他。

關注孩子的成長規律發現,4歲的孩子,會用自己的語言來建構他的世界,有時候這個語言在我們聽來並不真實,但孩子是需要這樣一個過程的,也許那並不是說謊,而是用他世界的語言在表達。如果孩子出現了相應的行為問題,這時就需要注意了。

發現孩子撒謊以後可以使用以下方法:立即指出孩子撒謊的行為,教育孩子這些行為是不對的,而且有嚴重的危害,可以跟孩子講童話故事,比如狼來了的故事,這些方法能夠讓孩子更加生動、形象的理解撒謊的不良影響,從而杜絕撒謊的行為。

也應該與孩子一起挖掘撒謊背後的原因,而不能一味的懲罰孩子或者否定、打擊孩子,因為有些孩子確實已經長大了,有更高的需要和更深刻的情感,內心世界可能會出現靈活的道德判斷,這個時候可能會出現撒謊的行為,應該積極地跟孩子溝通、交流,尋找到原因,積極解決背後的矛盾。

謊言具有一定的道德譴責,如果沒有及時改正孩子說謊的問題,在他以後的成長道路上很難交到知心的朋友,人無信而不立,沒有朋友的信任最後就會孤立無援,無助。身心健康可以說是不健全的。

再就是說謊會形成習慣,習慣性的滿嘴跑火車是不是連家長自己都不喜歡這樣的孩子呢。

適當的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鼓勵孩子做誠實、獨立的人,不能因為害怕懲罰、害怕面對真相就撒謊,要告訴孩子長大的第一步就是承擔行為的後果,哪怕自己的一些行為會帶來負面的影響,也應該勇敢的面對,而不是以撒謊的行為掩蓋真相。以上的方法都可以,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去做。

相關焦點

  • 懲罰是把雙刃劍,不如試試代替懲罰的方法吧
    儘管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正在學習科學育兒,但是很多時候還是在用自己不喜歡的方式和孩子溝通。我自己也是一樣。我們事後往往懊惱:「哦,我怎麼又這樣和孩子說話」、「我不應該責罵孩子的」。但是,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懲罰的方式來管教孩子的呢?
  • 大寶吃二寶醋,父母要怎麼處理才好?畢竟手心手背都是肉
    二胎家庭中,大寶吃二寶的醋是一件很常見的事,但若是家長沒有處理好,很有可能會給大寶留下心理創傷。02 什麼原因會讓家裡兩娃相處不愉快,甚至仇視之前看一檔育兒的綜藝節目時,有一組家庭很吸引我的注意力,也是一戶二胎家庭,哥哥比弟弟大一歲。
  • 孩子3歲還不會說話真急人,很有可能是被父母耽誤的
    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一些孩子說話晚的問題。別人家寶寶已經能開口說很多話了,可是自己家的寶寶3歲了卻只能零零散散的說出幾個詞,無論爸爸媽媽多麼認真努力的去引導寶寶說話,可是他只能幾個字幾個字的往外蹦,真是急死人。這難道是跟孩子的智力發育有關嗎?
  • 寶寶說話晚,責任在父母?學會「3勤1懶」,寶寶早說話並不難
    老一輩的人大多認為孩子說話越早越聰明,不僅我婆婆如此,我媽也是這樣。我家二寶的說話時間就比大寶晚了一段時間,兩個老人擔心孩子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總是想讓我帶孩子去看看。當時二寶才8個多月,孩子的各個方面都沒有問題,只是還沒有開口說第一句話而已。
  • 好急,孩子2歲快3歲了為什麼還不說話
    我家寶寶快3歲了還不說話,聽,他都聽的懂,說拜拜他就揮手,說飛吻他就用手做飛吻動作,說掃地他就去拿掃把,說睡覺他就去關電視機,看到穿鞋就知道你要出門,就提前抱著你腿要抱,但就是不肯開口說話,作為父母的那是急的不得了,帶去縣醫院,市醫院各種撿查,耳鼻喉科,保健科,康復科都有去檢查,抽血,聽力,視力,思維,益智檢查都沒有問題,但就是不說話,自己玩自己的,順他的意還配合一下,不順他的意還不肯配合醫生檢查
  • 寶寶說話晚?可能全「賴」父母,學會「3勤1懶」,寶寶說話快
    可能全「賴」父母專家表示,只要寶寶聲帶沒有問題,即使說話晚也不用害怕,因為寶寶沒開口說話前也是在默默積累詞彙。但如果超過了3歲就要去醫院檢測,不能盲目等待了。但有時候寶寶說話晚,都要「賴」父母們。1)缺乏和孩子溝通大家都知道學習語言是需要環境的,但現在的很多家長都非常忙,沒有時間經常陪孩子交流,這就導致寶寶沒有一個好的語言環境。
  • 寶寶說話晚,責任在父母?學會「3勤1懶」,寶寶早說話並不難
    老一輩的人大多認為孩子說話越早越聰明,不僅我婆婆如此,我媽也是這樣。我家二寶的說話時間就比大寶晚了一段時間,兩個老人擔心孩子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總是想讓我帶孩子去看看。當時二寶才8個多月,孩子的各個方面都沒有問題,只是還沒有開口說第一句話而已。我家大寶是7個月左右開始說話,相比于大寶,二寶開口說話的時間是晚了些。
  • 孩子說話晚急壞父母,3個原因4種方法,幫家長引導寶寶開口講話
    然而在孩子正常的成長中有一些父母會發現,別人家的孩子早早就能非常流暢地說出很多話來,自己的孩子卻遲遲不願開口。即使偶爾開口說話,也很難說出一句完整的句子。面對這樣的現象,這些父母們不是陷入到極度焦慮中,就是用「貴人語遲」的說法來安慰自己,那麼孩子說話晚的原因究竟在哪呢?
  • 發現孩子學會撒謊?家長要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原因,很關鍵
    而且孩子還那麼小就學會了撒謊騙人,長大之後豈不是會幹更多的壞事了?對於我們家長來說,誠實是一種美德,而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一個乖孩子,但是事實上說謊是人類趨利避害的本能反應,所以作為家長對於孩子愛說謊的情況,要放平心態,不要過於焦慮和緊張。
  • 「媽媽,你少說話」,孩子自我意識發展不願聽話,父母要學會傾聽
    ,還經常會和寧寧做互動,寧寧會經常和孩子訴苦,要不就是責備孩子這裡做得不好,那裡做得不好,看著孩子也沒怎麼反感,寧寧就沒有過多的思考自己的行為到底對不對。 1、擁有獨立意識 在六歲左右孩子會迎來他的第二次叛逆,在孩子3歲左右他便會有第一次叛逆,不過3歲的時候孩子還不會特意的和父母頂撞,但是在六歲左右的時候,孩子就會開始和父母頂撞,還會質疑父母,因為孩子這個時候開始慢慢的了解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
  • 孩子說話晚急壞父母,過度養育是問題成因,這4件事越早做越理想
    接下來,在9~12個月,寶寶逐漸開始能發出更多的連續聲音,有的寶寶還能模仿大人說話,學習新的發音。一年以後,也就是寶寶在12~16個月,基本上能開始慢慢學會吐字,當然最開始學會的一般都是稱呼最親密的人的疊詞,比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等。到了1歲半以後,孩子的語言發展就更為迅速了,可以模仿父母說話的最後一兩個字,甚至會學著說一些簡單的短語。
  • 4歲的小寶抓傷了12歲的大寶,孩子之間的紛爭,怎麼處理才好?
    我趕緊拉著大寶進了房間,讓他坐在沙發上,又忙不迭的拿來百多邦和碘伏之類消炎的藥水。這是小寶也認識到了自己錯誤,寸步不離的跟在我身邊,忐忑不安,又不敢多言。大寶皺著眉,看了看弟弟,最終也沒有說話。其實對於正值青春期,特別看重自己顏值的孩子來講,能在這樣的時候,保持了一份理智,沒有讓他們之間的鬥爭再擴大,我是真心的認為大寶好棒!
  • 兩歲多的寶寶不會說話,排除疾病原因,父母要避免這幾點養育雷區
    兩歲了還不會說話,媽媽陷入焦慮「你看你們家孩子說話真好,才一歲多,我們家這個都兩歲多了,還不會說話,這可咋辦啊?」牛牛媽媽很焦慮的說。「你不行去醫院看看。」旁邊的另一位媽媽小心翼翼地建議。牛牛媽媽經常帶孩子在小區玩,以前牛牛小的時候,大家都湊到一起聊聊孩子、家常,不過最近隨著牛牛的長大,她看著別人家的孩子一個個都開始說話了,甚至有的都能背古詩了,就陷入了焦慮狀態。孩子不說話,4個方面找原因很多時候,孩子說話早晚都沒有固定的時間標準。
  • 寶寶遲遲不開口說話怎麼辦?家長巧用4個方法,幫娃早開「金口」
    瑩姨家大寶是個兒子,當時1歲零2個月的時候,還沒有開口叫爸媽,把我們全家人都急壞了。每次帶著他到小區溜達,個子長得挺高,走得也挺好,就是不開口說話。很多小區的鄰居總安慰我說:「你家孩子這是聰明,你看愛因斯坦那4歲才開口說話」!但是全世界只有1個愛因斯坦呢?
  • 孩子學說話,父母要裝傻,想讓孩子說話早,父母一定不要這樣做
    在孩子的成長路途中,走路和說話是父母最為關注的兩點,也是很多父母津津樂道的談資,誰家的孩子走路早,誰家的孩子說話早,誰家的孩子三四歲了說話還不清晰等等。雖然說每個孩子的花期不同,父母無需為孩子說話早晚焦慮憂心,但是說話早的孩子還是有很多規律可循的,有一部分原因是父母可以掌控的。
  • 家長先別急,看看是不是這些原因導致的
    有一項研究調查表明:大概有60%~70%的孩子4歲 前就會說謊,有 97%的孩子在7歲前說過謊。孩子0-6歲這個年齡段,經常會把現實與想像混為一談,編故事是孩子心理建設重要組成部分。小時候由於孩子的認知和思維能力發育不夠完善,無法區分自我與環境的真實性,關於這類「謊言」父母無需太過擔心;而即將入學階段的孩子則十分沉迷幻想,以至於經常把幻想與現實混在一起,這個階段的孩子說謊話多數是「無心之舉」,父母也不要大驚小怪,找到孩子撒謊的根本原因,認真跟他聊一聊。 孩子撒謊的具體原因有哪些?
  • 李玫瑾:懲罰實際上是一種保護,父母要讓孩子學會「敬」和「畏」
    ,也是人們口中經常提到的「熊孩子」。小濤的父母還說,以後再發生這樣的事情,讓小濤不要怕,爸爸媽媽會替你收拾爛攤子的。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為父母沒有在孩子第一次犯錯的時候給予懲罰,讓他學會敬畏,約束自己的行為,反而縱容孩子的錯誤。
  • 媽媽抱四個月二寶,1歲的大寶卻哭著求抱抱,網友:心疼老大!
    其實父母想要二胎也是想讓老大有個親兄弟姐妹,在成長的路上不會太過孤獨。事實上有了二胎後才發現根本就不是這回事!交往中兩個孩子經常出現,搶玩具、搶零食、搶爸爸媽媽等等現象,為此兩個孩子經常爭吵到面紅耳赤,哭聲連連,甚至還有擦拳磨掌的地步。
  • 教寶寶學說話,父母掌握3個誤區和8個技巧,貴人說話不語遲
    他們會長時間圍著孩子,強迫孩子學說話。父母這樣做,非但不會對孩子學說話有任何幫助,還會讓孩子變得討厭說話。2、不斷糾正孩子發音有些剛學會說話的嬰兒,經常把兔子叫做「褲子」,草莓叫做「倒黴」,這很普遍。但是一些心急的父母就會不停地糾正孩子的發音。父母越是心急,孩子就會下意識避開難發的音。
  • 你會嚴厲懲罰孩子嗎?不要把管教和懲罰混為一談
    如果孩子不守規矩,你就要給他有效的管教,這很重要,但過於嚴厲的懲罰有可能適得其反。你是否歲孩子做過以下事情:我曾經用羞辱的方式來讓孩子守規矩我把注意力放在控制孩子上面,而不是讓他學會自我控制。我絕不容忍任何不守規則的行為我對孩子不守規矩的懲罰遠多於對他良好表現的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