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先驗後籤」執行難

2020-12-19 濟南時報

作者:張剛攝

  在一大學門口,一些學生取快件時還是習慣先籤收後驗貨。記者張剛 攝

□實習生 黃黎 本報記者 王亞妹

  「五一起,快遞新國標開始執行。可為什麼我從網上買了個玩具,還是不能先驗貨後籤字呢?」近日,市民蘇女士致電報社訴說煩心事。

  記者了解到,新國標指的是剛實施了三天的《快遞服務》系列國家標準,該標準明確規定了「先驗貨後籤收」、「文明分揀」等細則,意在進一步規範快遞市場,保障用戶的合法權益。但記者走訪濟南多個快遞收發點發現,實際執行起來問題多多。

寄前驗視「形同虛設」:

七個快遞收發點,無一家「驗視」

  根據新國標,寄件人應將快件內件的種類和性質告知收派員。對交寄的信件,必要時快遞公司可要求開拆,進行驗視,但不應檢查信件內容。對交寄的包裹和印刷品,快遞公司收寄時應當場驗視內件,寄件人拒絕驗視的,可不予收寄。另外,還要求市民在郵寄快遞時帶上身份證。

  2日上午,記者暗訪了山師、濟大等地附近的幾個快遞收發點,發現這7個點沒有一家主動提出「驗視」,多是直接填單子就行,個別的會隨口問問寄的是什麼東西。至於身份證,工作人員表示不需要。「沒聽說寄東西還要帶身份證的,根本不需要。」一工作人員稱。另一名工作人員則說,即使他們想驗,寄件人也不一定會配合,而且還耗費時間,「況且很多危險物品不是靠『驗視』就能查出來的」。

  記者在濟大教職工宿舍樓前,碰到一名上門攬件的快遞員,只見他接過寄件人早已打包的物品,直接稱重後放上了車,期間並未進行驗視。「這裡面裝的什麼?」記者問。「我也不知道,寄什麼是人家的隱私,我們不好問。」快遞員回答。「我也想寄快遞,需要出示什麼證件嗎?」記者又問。「不需要,到時直接把東西給我就行。」快遞員回答。

  對於寄前驗視,一些市民表示出於安全考慮可以理解,但也有市民認為「牽扯到個人隱私,應出臺更有細節性的標準」。

文明分揀受制約:

時間有限、場地不夠

  去年,「暴力分揀」曾一度成為不少人關注的話題。新國標對分揀做出了細緻規定,比如分揀時應按快件處理場所進行分區作業;快件脫手時,一般快件離擺放快件的接觸面之間的距離不能超過30釐米,易碎件不能超過10釐米;易碎件單獨存放等。

  針對這些規定,圓通快遞公司坦言,目前來看,要完全按規定執行不太現實。「這個行業工作節奏很緊湊,時間卡得比較緊,要嚴格到釐米,恐怕做不到。時間、場地等都是制約因素。」但該公司負責人表示,會盡力做到文明分揀,避免包裹出現破損等情況。

  不少消費者認為如何監督是關鍵。市民劉先生表示,「出發點很好,但能否執行到位,還得靠一系列切實可行的監督,比如不定期的抽查。」

  採訪中,不少快遞企業表示,新國標要求服務進一步細化,這應該是行業趨勢,有利於行業的服務水平和管理水平提升,但同時也很可能會催漲企業的運營成本,比如人力、物力等成本,最終有可能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當然,具體的實施效果及引起的連鎖反應,恐怕還得執行一段時間才能顯現出來。」

先驗後籤執行難:

消費者嫌麻煩,快遞稱「不會刻意提醒」

  關於先驗貨還是先籤收,新國標對普通快件和網絡購物等快件做了區分處理。對於普通快件,收件人在籤收前,應對外包裝進行驗收,如外包裝完好,收件人應籤字確認,對外包裝出現破損等異常情況,收件人應先驗收內件再籤收。對於網絡購物、代收貨款等其他快件,首先快遞公司應和寄件人(商家)提前約定投遞時到底是「先驗後籤」還是「先籤後驗」;其次,寄件人(商家)應當將驗收的具體程序等要求,以適當的方式告知收件人。舉例來說,淘寶裡的商家,應該在用戶下單時,明確告知用戶,到底是「先驗後籤」還是「先籤後驗」。另外,派送員也要先將約定的驗收方式告知收件人。

  2日中午,記者來到濟微路106號附近,路東停靠著不少快遞車輛,有圓通快遞、申通快遞、韻達快遞等,幾乎每輛車上都堆著滿滿的包裹。中午12時左右,取件的人漸漸多了起來,其中很多是剛下課的學生。記者看到,二三十人擠在申通快遞車的車廂前,快遞員簡單詢問取件人的姓名和手機號,對上後,就將快遞交給取件人籤字。記者發現,不少人都是直接籤字,之後轉身離開。一個小時過去了,取件的三四十人中,主動要求驗貨的只有兩三人,而且都是先籤後驗。這期間,快遞員也沒有任何驗貨提醒。「你們每次都不驗貨嗎?」記者問。「你看這麼多人排隊,有哪個驗貨的啊?當場驗貨太麻煩了,東西一般不會有太大問題。」一學生模樣的女孩答。「我收到關於新標準的簡訊了,那是上邊的規定,具體到各個快遞公司,執行起來不一樣。像我這兒,不論是普通快件還是網購等快件,只有在外包裝有明顯損壞時,才能先驗後籤,一般都先籤後驗。」女快遞員說。

  不遠處,韻達快遞工作人員也在忙碌著。「您知道剛實施的快遞行業新國標嗎?」記者問。「現在我們已經開始按新標準執行了。其實這對我們沒什麼太大影響,畢竟驗貨的人只是少數。」快遞員回答。

  隨後,記者致電幾家快遞公司,一些公司表示,先籤後驗對維護消費者權益有利,但執行起來不太現實。「這必然會對工作人員的效率產生一定影響,造成企業相關成本的上漲。如果消費者不主動要求驗貨,我們也不會刻意提醒,真沒那麼多時間和精力。」一家快遞公司負責人表示。

【相關連結】

快遞新國標:無懲罰性措施,但可作為糾紛時的依據

  據《新京報》報導,中國快遞物流諮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表示,5月1日實行的標準如果沒有配套的法律來落實,「先拆後籤」很可能會引起客戶和快遞從業者的爭端。這個標準沒有法律依據和具體的懲罰措施,快遞從業人員沒有足夠的動力按標準來做。落實這一系列規定需要法律和合同雙方面的規定。寄件人、收件人和快遞從業者之間需要法律合同來約束。

  也有律師表示,缺乏配套懲罰措施有可能會讓國家標準流於形式,但這並不意味著國家標準會成為一紙空文,當發生快遞糾紛時,客戶可在訴訟中引用國家標準作為證據,來證明快遞公司存在過錯,從而主張賠償。

相關焦點

  • 「先驗再籤」仍是「一廂情願」
    發現目前快遞投遞市場仍難稱規範,很多收件人稱「先驗後籤」的要求無法得到滿足。  「先驗後籤」受人熱捧  備受關注的新國標已於5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先驗後籤」的規定,要求快遞員將快件交給收件人時,應告知收件人當面驗收快件。對於代收貨款快件,收件人可先驗收內件再籤收。
  • 解讀快遞新國標:先驗還是先籤須看事前約定
    本報訊(記者 許佳)將從5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快遞服務》系列國家標準近來頗受關注,尤其是今後快件是否一律「先驗後籤」,引起不少市民的關心。此前多家媒體報導,根據新標準,客戶在收到快遞後,可以先驗收再籤字,但昨日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研究員曾毅表示,這種說法理解有誤。
  • 貴陽一郵政營業員未執行快遞實名被罰2000元
    3月1日上午10點30分,鄧女士到觀水路郵局郵寄一張介紹信時遭到郵局工作人員的拒絕,原因是她無法出示任何有效證件,不能滿足實名制寄遞郵件的標準,最後鄧女士返回家中拿到身份證後才將介紹信寄出。隨著3月1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礎數據規範》國家標準的施行,標準要求快遞郵件100%先驗視後封箱、100%寄遞實名制、100%X光機安檢等。
  • 五一起網購"先驗貨後籤收" 驗貨費時費用會漲?
    市民遭遇:  籤收後少了貨物退款難  市民楊小姐在網上買了7個手機殼,因為拿快遞的人很多,她驗貨的要求遭到拒絕,只能直接籤字拿走包裹。沒想到打開之後卻發現,少了一個手機殼。  楊小姐立刻跟淘寶賣家聯繫,表明漏發了貨物,要求退款。
  • 奇葩收件人名「玩壞」快遞員:雍正快來收快遞
    很多不法分子利用快遞漏洞進行詐騙,用不同收件名,可以有效保護個人信息,這樣即使(收件後)沒有撕碎快遞單,不法分子也無法利用單子上的信息來詐騙。」一名90後女生如是說。  收件人用假名 發生糾紛維權難  記者查詢了於2013年3月1日起施行《快遞市場管理辦法》,其中也沒明確規定收件人須寫真實姓名。
  • 快遞小哥的煩惱:不籤勞動合同、公司以罰代管、維權難
    快遞小哥的煩惱不籤勞動合同、沒有社保、工作時間長、公司以罰代管、維權難,是快遞小哥在勞動權益保障方面普遍面臨的困擾達成調解協議,留下身份證和銀行卡複印件。走出北京市朝陽區法院的劉明(化名)告訴記者,他再也不想和快遞行業有任何牽扯了。
  • 什麼是先驗、超驗、後驗?
    經驗的方式又包括閱讀與現實體驗,但對於所經驗的狀態又分為三種:超驗、先驗、後驗。後驗就是必須體驗後才知道的,例如這杯水熱不熱。超驗就是超出體驗之外的,一般人無法共同體驗到以形成普遍共通經驗,如神、鬼的存在,夢境。先驗是先於經驗就能知道的,如邏輯或一般已經驗過後的知識常識,如1+1=2,人都會死。
  • 三扇門遊戲與先驗概率、後驗概率
    在講條件概率的時候課本上提到了先驗概率與後驗概率,對於這兩個概念很多同學不理解,下面我來重點剖析一下。對於一個事件A的概率,我們很難知道它的精確值,除非像拋硬幣的理想實驗,在試驗之前,可以明確P(正面朝上)=1/2,其它的比如課本上提到的一臺新機器生產產品的合格率,我們是不可能知道它的精確值的,所以只能根據以往的數據進行分析得到,這批機器已經生產了10000件產品,合格的有9999件,則其合格率為0.9999,這個概率值就是一個先驗概率,把這個值賦予這這臺新機器
  • 記者體驗實名快遞:開箱驗貨做到了 「梅長蘇」寄件未受阻
    【摘要】寄快遞要出示身份證了。全國各地將全面強化寄遞物流安全規範管理,寄遞物流實名登記、寄運物品先驗視後封箱、郵件快件X光機安檢等安全管理制度將被推動落實。  這一決定意味著,全國各地將全面強化寄遞物流安全規範管理,寄遞物流實名登記、寄運物品先驗視後封箱、郵件快件X光機安檢等安全管理制度將被推動落實。  今天,浙江在線記者實地探訪郵寄包裹,杭州快遞企業會開箱驗貨、要求實名寄遞嗎?
  • 先驗、後驗知識的故事
    一、什麼是先驗、後驗知識先驗知識(在事實發生之前)知識即人們常說的躺在扶手椅上就可以獲得的知識——通過神的啟示、內省、先天思想,或者通過邏輯和數學推導獲得的知識;後驗知識(在事實發生之後)知識即只有通過走入世界親身觀察才能獲得的知識。
  • 寄快遞要亮身份證 驗視後才能封裝發出
    今年6月1日,《快遞安全生產操作規範》(以下簡稱《規範》)將作為國家行業標準正式實施,寄包裹除了必須出示本人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外,快遞單必須實名、包裹也必須先通過快遞員檢查驗視。這意味著,以後你要寄快遞,需要掌握正確方法:帶上身份證,不要封包裹,讓快遞員檢驗通過後,才能封裝發出。
  • 快遞員代籤快遞公司被罰30萬,代為籤收這件事你能忍嗎?
    快遞員代籤快遞公司被罰30萬,代為籤收這件事你能忍嗎?晚上9點多快遞員還去公司把快遞給送了?這麼敬業?然而事實並非如此……1、快遞被快遞員代籤了第二天商標,小編高高興興的去了公司前臺,問有沒有自己的包裹,結果前臺告訴我並沒有。我有點蒙圈了,趕緊給快遞公司打電話,快遞公司的人給我解釋說是快遞員可能代為籤收了。
  • 金安區法院:傾力執行收錦旗「快遞」
    金安區法院:傾力執行收錦旗「快遞」 2020-04-07 15:46:57   來源:六安新聞網
  • 記者體驗實名快遞:用「梅長蘇」姓名成功寄件(圖)
    這一決定意味著,全國各地將全面強化寄遞物流安全規範管理,寄遞物流實名登記、寄運物品先驗視後封箱、郵件快件X光機安檢等安全管理制度將被推動落實。  今天,浙江在線記者實地探訪郵寄包裹,杭州快遞企業會開箱驗貨、要求實名寄遞嗎?
  • 如何理解康德的「先驗哲學」?
    康德在經驗性知識後面看到另一種知識,即驗前(先驗)的知識。我們從康德這句話可以看出,人類的知識,都是經過我們的頭腦思維後發生出來的。沒有經驗,就沒有知識,這是可以肯定的。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假如外面一片空無,我什麼都沒有看到,也沒有體驗到什麼東西,我的頭腦會產生什麼知識嗎?沒有。只有我看到某物,我腦袋才能產生某物的知識。我看到一條狗,我才有狗的知識。
  • 快遞實名制首日:記者用假名「梅長蘇」成功寄件
    這一決定意味著,全國各地將全面強化寄遞物流安全規範管理,寄遞物流實名登記、寄運物品先驗視後封箱、郵件快件X光機安檢等安全管理制度將被推動落實。 昨天,浙江在線記者實地探訪郵寄包裹,杭州快遞企業會開箱驗貨、要求實名寄遞嗎?
  • 女子西安寄順豐快遞 收到後價值30萬首飾只剩盒子
    快遞公司打電話說「東西有可能丟了」    姬女士是陝西某公司總經理,她說,今年春節後打算把珍藏的兩件鑽石首飾寄到深圳一個做珠寶生意的朋友那裡加工一下。    「2月22日下午,我把兩件首飾分別用餐巾紙包起來,分裝在兩個小塑膠袋內,一起裝進一個首飾盒,再給外面套了一個較大的盒子,然後交給快遞員拿走了。」姬女士說。
  • 女子西安寄順豐快遞 收到後首飾只剩盒子價值30萬
    快遞遺失物品該怎樣賠償,成為很多人關注的一個話題。  快遞公司打電話說「東西有可能丟了」  姬女士是陝西某公司總經理,她說,今年春節後打算把珍藏的兩件鑽石首飾寄到深圳一個做珠寶生意的朋友那裡加工一下。
  • 「休謨問題」與先驗哲學
    在該書之前的論述中,康德就已經指明,想像力的綜合在時間關係中規定著內感官,具有聯結功能。但是,因果關系所具有的聯結功能與想像力的綜合不同:想像力的綜合是一種想像的主觀變化,「我僅僅意識到,我的想像設定一個在先,設定另一個在後,並不是在客體中一個狀態先行於另一個狀態;或者換句話說,通過純然的感覺,相互繼起的種種顯象的客觀關係還是未定的」(B233);而因果關係則意味著顯象之間的客觀關係,我們在其中可以確定「兩個狀態中何者必須設定在先,何者必須設定為後,而不是相反」(B234)。
  • 貝葉斯系統學習之一:我是如何理解先驗概率和後驗概率的
    所以關於概率與統計的學習我是覺得越來越重要了,所以我之前在公眾號裡轉發了很多關於這方面的知識,最近也想系統的學習整理一下,在正式介紹貝葉斯相關應用的之前,先從最基本的概念開始吧,本文先介紹兩個你既熟悉,但又不能完全理解明白的概念,先驗概率和後驗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