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許佳)將從5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快遞服務》系列國家標準近來頗受關注,尤其是今後快件是否一律「先驗後籤」,引起不少市民的關心。此前多家媒體報導,根據新標準,客戶在收到快遞後,可以先驗收再籤字,但昨日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研究員曾毅表示,這種說法理解有誤。
權威人士 部分報導理解有偏差
昨日,曾毅在參加國家郵政局網在線訪談時表示,如何驗收快件,快遞企業和消費者觀點不一致,導致很多投訴事件發生。「近來各大媒體都有相關報導,但部分報導對標準的理解有偏差。」
曾毅表示,這次發布的國標規定,對於普通快件,收件人在籤收前應對外包裝進行驗收,如外包裝完好,收件人應籤字確認;對於外包裝出現破損等異常情況,收件人應先驗收內件再籤收,派送員應予以配合;在外包裝完好的情況下,若收件人還擔心發生內件丟失、短少、損毀等問題,可以在籤字後和派送員一起對內件進行驗收。
而對於網絡購物、代收貨款等其他快件,曾毅表示,不能簡單地統一規定,而是要根據快遞服務組織和寄件人(商家)的約定。也就是,快遞服務組織應當在收寄快件時,與寄件人提前約定,投遞時到底是「先驗後籤」還是「先籤後驗」。同時,寄件人應當將驗收的具體程序讓收件人提前知曉。「舉例來說,淘寶商家應該在用戶下單時,明確告知用戶本快件的驗收方式,避免在投遞環節發生爭執。派送員在投遞時,要先將約定的驗收方式告知收件人。」
曾毅強調,沒有經過收件人或者寄件人同意,派送員不能將快件交給其他人籤收,由此出現快件遺失等問題,快遞服務組織應當承擔全部責任。
快遞企業 籤收程序沒有新調整
雖然「先驗後籤」並不是統一規定,但只要賣家事先與快遞公司約定,消費者在收到網購快件時,還是可以「先驗後籤」。那麼,當前快遞公司是否做出了相應調整呢?昨日記者以客戶身份就「5月1日起,是否可以先驗收再籤字」的問題,諮詢了申通、中通及海航天天快遞客服,工作人員均表示,截至目前籤收程序並沒有新調整,也沒有接到相關通知。
申通客服表示,目前客戶收到快件時,都是需要先籤字才能打開驗收,沒有接到關於籤收程序的新通知;中通客服則表示,如果客戶想要驗收快件,需要先在快遞單上標明「外包裝完好」並籤字,目前並未接到5月1日起有調整的通知;海航天天目前的籤收政策比較接近新規,該公司客服表示,如果發件人在快遞單上標註收件人可以先驗貨再籤收,那快遞員就允許,如果沒有標註,則需要當場聯繫發件人是否允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