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10月8日報導山東泰安肥城市澳亞牧場偷賣病死牛事件後,肥城市官方9日回應稱,兩年前未公開的死牛案確實存在,但近日澳亞牧場出售淘汰牛隻的檢疫程序並不違規,並透露,此前的案件仍在偵查中,案中被「另案處理」的兩位澳亞牧場負責人因證據不足已被解除「取保候審」。
肥城市有關部門9日向澎湃新聞發來的「關於澳亞牧場淘汰牛有關情況的說明」(下稱情況說明)稱,10月8日下午,澎湃新聞報導泰安澳亞現代牧場有限公司偷賣病死牛事件後,肥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立即成立由市委副書記任組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的處置小組,召開由公安、畜牧等相關單位參加的會議,並組織人員連夜到現場調查處理。另據山東媒體「齊魯壹點」報導,肥城市官方對澳亞現代牧場所有存欄的牛全部封存。
兩年前的死牛案仍在偵查中
澎湃新聞10月8日曝光了兩年前山東泰安澳亞牧場向當地牛販王秀璽出售595頭死牛一案,其中243頭被證實流向市場。案後,從澳亞牧場購銷死牛的28名牛販,及同案被牽出的當地另外兩家牧場負責人等30人相繼獲刑。但此案案情在過去兩年間一直未被公開。
報導發出後,肥城市官方回應確有此案。據新華網10月9日報導,肥城市畜牧局負責人介紹,2013年,澳亞牧場向周邊村民王某某出售數百頭死牛,未經檢疫直接屠宰售往市場。警方偵破這一食品安全案件後,對涉案人員依法處理。相關部門還對涉案的餐飲單位、個人進一步追責。
澎湃新聞此前報導,案發後,澳亞牧場原場長孫景峰稱,出售的死牛包括意外死亡和疾病死亡,以病牛最多。另外,案發後能查實澳亞牧場銷售給王秀璽的死牛為595頭,證實流入市場243頭,其餘死牛下落不明。
然而,針對該案的具體案情,案中所涉死牛死因、死牛肉的流向,以及案後澳亞牧場的處罰整改情況,牧場相關負責人為何未被追責等問題,官方仍未公布更多內容。2年前的這樁「死牛案」,仍有諸多疑問待解。
10月9日上午,肥城市委宣傳部一位負責人向澎湃新聞稱,對澳亞牧場出售死牛一案的偵查工作一直沒有中斷,目前還在偵查中,「還在補充證據」。該負責人表示,案後當地畜牧部門對澳亞牧場作出了處理,具體處理情況還在了解。
以此同時,肥城市官方稱經現場核實後發現,近日澳亞現代牧場按規定對生產性能低及受物理性損傷的牛進行批次淘汰處理,所淘汰牛均有檢驗檢疫證明,而非偷賣病死牛。
此前,澎湃新聞記者在泰安澳亞牧場看到,9月11日至14日,該牧場在出售淘汰牛隻過程中,有部分牛隻無法站立。當地一位知情人士告訴澎湃新聞,案發後,澳亞牧場仍不負責申報檢疫,還是讓牛販負責檢疫,且存在檢疫獸醫一般不到場檢疫的問題。
對此,前述情況說明稱,近日澳亞牧場出售淘汰牛隻的檢疫程序並不違規,9月11日與9月14日澳亞牧場出售的淘汰牛隻,淘汰原因為乳房炎、產奶量低或幹奶、不孕症、外傷劈叉、消化不良、產後症、酮病等原因。其中外傷劈叉的牛,無法站立。「經檢驗檢疫,以上淘汰牛均合格」。
被「另案處理」的牧場負責人已解除取保候審
但對於澳亞牧場兩年前的死牛案,情況說明中僅提到「2013年警方偵破泰安澳亞牧場出售死牛案件發生後,已對涉案人員依法處理」,未就前述案後澳亞牧場及牧場相關責任人未被追責等相關問題作出說明。
澎湃新聞獲取的多份判決書顯示,在澳亞牧場出售死牛過程中,澳亞牧場原場長孫景峰、副總經理梁忠、副場長沈青青、犢牛部主管範志軍、牧場獸醫呂超等人,對牧場出售死牛一事均表示知情並參與了銷售過程。
案發後,僅梁忠和範志軍二人被「另案處理」。前述肥城市委宣傳部負責人稱,目前尚不清楚當時為何僅對梁忠、範志軍二人採取了強制措施,待了解清楚後才能回復。該負責人稱,梁忠、範志軍被「另案處理」後,因證據不足,該二人已於2014年12月被解除取保候審。
該負責人說,「死牛案」中,澳亞牧場與牛販籤訂了一份協議,約定出售的死牛隻能給寵物或動物吃,不能流入市場供人食用。「澳亞牧場沒有犯罪的主觀故意性」,現在就此還在偵查中。
此前,同濟大學法學院教授、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專家組專家、中國法學會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員孫效敏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認為,澳亞牧場與牛販籤訂的協議違反法律,內容是無效的。
孫效敏說,根據《動物檢疫管理辦法》規定,牧場出售淘汰牛隻,應由牧場向當地畜牧獸醫站申報檢疫,檢疫獸醫必須當場實施檢疫後才能開具動物檢疫合格證明。拿到檢疫合格證明後,牛隻才能離開牧場。
9月15日,農業部回復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依據《動物防疫法》、《動物檢疫管理辦法》及相關檢疫規程規定,只有健康動物方能取得《動物檢疫合格證明》,沒有取得《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的動物是不能離開飼養地進入下一環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