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緊機遇丨港生北上升學天地寬

2020-09-05 大灣觀察

圖:內地發展空間較香港大,愈來愈多港生首選北上讀大學

名校多、資源多、前景佳,近年內地大學成為本港學生的優選,報名人數一年比一年多。不過,本港對此的整體重視程度不足,尤其在疫情下,跨境港生要經歷檢測、隔離、開支增加等問題,但未得到支援。議員和校長均指出,今年的跨境港生特別需要幫助,他們呼籲有關方面優化機制,鼓勵內地升學,促進兩地學術文化交流。\大公報記者唐曉明

教育局昨日表示,入讀內地186間指定大學的香港新生可申領「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資助,免入息審查資助金額為5600港元,金額和去年一樣,並無因應疫情而有所調整。目前身處深圳的明仔已經在深圳酒店隔離了兩天,兩周後要到北京的大學報到。父母因工作關係不能陪同兒子北上,懂事的明仔留意到資助計劃的新聞,卻慨嘆「有點失望」。

檢測隔離使萬元資助僅5600

「我前日做咗檢測已經使咗兩千元,又買多咗防疫用品,再計埋14天隔離的酒店租金及日常飲食,阿爸阿媽加埋要畀多起碼成萬元。」明仔說,本已得到香港某間大學的取錄,但經過思考及與父母商量後,即使面對疫下,他亦堅持初衷到北京讀書,「因為我之前實地看過,很喜歡北京的環境,也想有不同的人生體驗。」

事實上,隨著國家的整體發展,愈來愈多人意識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多,香港學生到內地高等院校升學趨增,今年總報名人數比去年增加百分之三,有接近一萬一千人。特區政府雖然有相關措施幫助有需要的學生,如昨日提到的首年入讀內地指定186間大學、包括參與「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計劃」的122所院校的香港學生,可以申請「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惟社會各界均認為資助如象徵性質,並不足夠,難起鼓勵作用。

促進兩地青年交流學習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張國鈞表示,現時政府對資助學生內地升學撥款金額不變,特別是免入息審查的資助額一向偏低,其實支援度很低。他認為,當局應該考慮增加支援,吸引更多香港學生到內地升學,了解內地文化和社會狀況,更能聯繫起兩地的人際網絡。

香港培僑中學校長伍煥傑亦指出,政府現時對有關學生支援不足,尤其疫情下,抵埗後在酒店隔離的開支都由學生全數支付,加上學生要增購防疫用品,對一心北上求學的青年人造成負擔。他說,近年內地大學漸趨國際化,教學資源充足,北大清華更舉世知名,港生北上求學,有利增加雙向認識,促進兩地的交流融合。很多同學畢業後在內地的事業都發展得很好,即使回港工作,亦有更多選擇。他認為,政府應考慮調整資助政策,從中增加鼓勵港青北上求學的誘因。

伍煥傑續說,現時學生前往內地的交流活動很多都流於表面,報價多是價低者得,不太重視膳食質素和酒店環境,影響學生對內地的觀感,期望有關部門完善相關機制,審批時能夠控制交流團的質素。

|編輯:吳偉楠

每日瀏覽更多新聞資訊 關注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官方頭條號:大灣觀察

相關焦點

  • 港生北上升學拓新路 港人需加強了解內地高校
    有志升學,其實可以考慮到海外,又或是內地省市的各家大學。2011年,國家宣布為香港文憑試考生提供免試收生計劃,港生以文憑試成績可直接報讀內地高校,港生由是多了一條升學出路。  免試收生計劃誕生前,香港學生若想升讀內地高校,只能通過港澳臺僑聯招試(聯招試)及院校獨立招生兩個途徑。
  • 內地高校免試招生在港啟動現場確認 港生躍躍欲試北上升學
    原標題:港生躍躍欲試北上升學展才華 3月11日至29日,「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計劃」展開現場確認程序。程序啟動第一天便有不少學生和家長到場。現場相關負責人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潛力大,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香港學生北上升學。 「內地現在發展快,機遇多。
  • 內地免試招港生高校增至103所 港生北上求學路更寬
    內地免試招港生高校增至103所 港生北上求學路更寬 2017-11-09 10:06:2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清華北大香港「攬」生源 是什麼吸引了港生北上?
    《大公報》發表題為《清華北大香港「攬「生源 是什麼吸引了港生北上?》的文章,分析了內地高校擴招港生等一系列問題。全文如下:  前幾年,媒體報導最多的是,香港高校來內地搶生源。如今劇情反轉,內地高校開始到香港「攬」生源,在國家教育部公布的」2016年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計劃「中,參與招生的內地高校已經增加到84所。此次擴招有何隱情?
  • 港爸為小學女兒鋪路 大灣區升學
    圖:DSE發榜後,不少應屆考生擬離港升學眼見內地經濟發展良好且疫情穩定,還有粵港澳大灣區的「加持」,除了港生嚮往到內地升學,更有家長未雨綢繆,為尚在就讀小學的女兒鋪路到大灣區繼續學業。從事海外升學的中介公司指出,DSE發榜後接獲港生查詢及報讀內地高校的數字較去年同期大增約三成;另外,香港國安法實施後,不少內地學生認為亂局已平而有意來港升學。
  • 教育部擴大招生規模 | 港生內地升學九年創新高!
    今年港生申請內地大學的比例創九年新高,加上粵港澳大灣區的進一步建設,粵港澳青年人才流通備受關注。「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創辦人兼主席何建宗近來致力為內地港青提供服務,他建議特區政府有關部門與社會服務機構合作,為港青提供更多北上升學就業的有用信息及輔導,乃至「一條龍服務」。
  • 港生免試就讀內地高校路漸寬(圖)
    「免試招生」計劃在原有的港澳臺學生聯考之外,開闢了一條港生赴內地高校就讀的新通道,即依據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擇優錄取,無須額外參加內地聯招考試。  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經理鞏萬說,2015年共有2988名港生申請內地免試招生計劃,最終1444人獲招,錄取率達48.33%。香港教育局資料顯示,免試招生計劃自2012年實施以來,共有超過6000名香港學生通過該計劃赴內地求學。
  • 港生內地升學 首選經管金融
    圖為觀眾在觀看陸家嘴實景沙盤\新華社香港中學文憑試(HKDSE)日前發榜,今屆有近3993名考生計劃到內地升學,比去年增加14%,數字創下7年以來新高。今年參與文憑試招生的內地大學達122所,多在八月初開始錄取。
  • 港生赴內地深造成「優選」
    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港生赴內地升學總報名人數為10778人,當中通過「文憑試招生」的報名人數為3993人,港澳臺僑聯合招收香港學生報名人數為2650人,院校自主招生報名人數為4135人。為何赴內地升學成為港生熱門選擇?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分析,2019年下半年開始香港社會出現的亂象,對學生和家長的求學選擇產生一定影響。
  • 香港學生盼北上內地讀書 交流機會多科目選擇廣
    (香港《文匯報》/歐陽文倩 攝)   中新網3月17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近年香港學生北上內地升學漸成趨勢,2015年「內地部分高等院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計劃」16日開始現場確認階段,首日已有220位應屆文憑試考生相應到不同中心辦理手續。
  • 日月談|港生赴內地深造成「優選」
    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港生赴內地升學總報名人數為10778人,當中通過「文憑試招生」的報名人數為3993人,港澳臺僑聯合招收香港學生報名人數為2650人,院校自主招生報名人數為4135人。為何赴內地升學成為港生熱門選擇?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分析,2019年下半年開始香港社會出現的亂象,對學生和家長的求學選擇產生一定影響。
  • 願意赴內地升學港生人數持續增長
    部分新增的院校開辦了香港高校未能提供的課程,為港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學科選擇。  「我們班上有香港同學,有時候在選修課上也會遇到不少。」在校園裡,黃諾晴不時碰到香港同學的身影。她說,在學校其他活動中也認識了一些來自香港的學長。
  • 赴內地升學港生的期待:可進港校 為何捨近求遠
    摘要:8月的一個下午,在香港舉行的一場赴內地升學行前講座結束後,參與者陸續步出教室。」剛從香港觀塘官立中學畢業的胡寶琴,通過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計劃被四川大學口腔醫學專業錄取。 8月的一個下午,在香港舉行的一場赴內地升學行前講座結束後,參與者陸續步出教室。
  • 關注丨共建「一帶一路」 柬埔寨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回想起柬埔寨首條高速公路——金邊至西哈努克港高速公路去年舉行開工儀式的場景,柬埔寨金邊皇家大學國際研究系主任佔達利·尼克仍激動不已。他表示,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提高了柬埔寨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為柬埔寨創造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 港寶福利!教育部五大措施助力港寶內地升學!
    ·加大力度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完善香港青年學生在內地實習就業服務保障·推動港澳籍中小學生在內地就學·優化海外學歷認證工作·支持香港高校在內地開展合作辦學2.港生內地升學九年創新高針對《關於招收港生入讀內地大學的提案》,教育部表示,支持內地高校招收香港學生工作,進一步擴大招收港澳臺學生院校範圍,拓寬港澳臺學生入學渠道,穩步擴大對港招生計劃。
  • 港生熱議「一帶一路」機遇:不當井底之蛙 勇敢走出去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不但讓香港這個「超級聯繫人」有了更大施展平臺,也給香港年輕人提供了全新發展機遇。香港書店裡,就時常見到有年輕人捧著「一帶一路」相關書籍細細品讀。11月6日,香港首個以大學生為聽眾對象的「一帶一路」專題講座會在期待中如約而至。講座會邀請國家商務部駐港貿易處負責人和香港貿易發展局高級研究人員現身說法,為香港大學生們介紹「一帶一路」的有關知識和進展情況。
  • 香港高中畢業生人數降 赴內地升學仍具吸引力
    然而,到內地升學對港生仍具相當吸引力。  受出生率下降等因素影響,近年香港高中畢業生人數和參加文憑試的考生人數大幅下滑。根據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數據,文憑試考生人數(不包括自修生)逐年下跌,今年的人數由去年約6.2萬,減少約5000人至5.7萬,是歷年最低。  與此同時,到內地讀大學的港生人數也呈下降趨勢。
  • 除了港校,DSE還有哪些升學路?
    絕大部分狀元會選擇港大、中大升學,少數狀元選擇英國留學。在專業選擇方面,截至2019年,共有30名狀元升讀醫科,9人升讀環球醫學課程,即超半數狀元選擇入讀醫學相關課程。 考到狀元,自然擇校的餘地很大,但如果成績一般,那拿著DSE成績,除了報考港校,還能有哪些出路?如果是持有回鄉證的港籍學生,可直接以DSE成績直接報讀內地院校。近年來港籍學生北上升學越來越成為新趨勢,今年共有近4000名考生通過dse報讀內地院校,佔DSE考試人數的比例為7.58%,比例為歷來最高。
  • 北上不全為"保底" 港生內地上大學收穫別樣體驗
    在首屆免試生畢業前夕,記者採訪了多名來內地就讀的港生。  免筆試只面試 看重學生素質  根據香港教育局資料,當前香港學生入讀內地高校本科,主要有3種途徑: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收港生、港澳臺僑聯招考試、院校獨立招生。其中「免試招生計劃」依據港生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擇優錄取,無須額外參加內地聯招考試。招生高校自行決定是否對考生進行面試。
  • 2020香港本科|內地生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港校升學?
    2020高考即將來臨,聰明的家長懂得早早為孩子的升學之路做好規劃,讓孩子在多個選擇中,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道路。對於如何給孩子選擇適合的香港升學之路,許多家長感到犯難,今天小編為大家詳細解析香港這些高校。香港公立大學香港名校以教育質量優質,世界一流師資,離家近,留學費用相對低廉,寬鬆的留港政策成為升學的熱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