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高校免試招生在港啟動現場確認 港生躍躍欲試北上升學

2021-01-10 人民網

原標題:港生躍躍欲試北上升學展才華

3月11日至29日,「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計劃」展開現場確認程序。程序啟動第一天便有不少學生和家長到場。現場相關負責人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潛力大,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香港學生北上升學。

「內地現在發展快,機遇多。全世界都看好這裡,為什麼我們不看好?」在現場,黃同學的媽媽表示,雖然女兒也有收到英國高校的錄取通知書,但她還是希望孩子回內地讀書。黃同學說,自己預估文憑考試(DSE,相當於香港的「高考」)成績能達到30分,在香港應該可以考取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但是她認為香港本地對自己青睞的生物科研專業不是很重視,就業機會少,所以她報考內地高校,申請清華大學的理科試驗班類(化生)。「另外,香港本地生活壓力大,房價高,內地即便是一線城市,生活壓力也比香港小一些。」

據了解,2019年參與免試招生計劃的內地高校數目比2018年增加了7所,新增的高校包括中央音樂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央美術學院、湖北大學、廣東海洋大學、長安大學和蘭州大學。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高級項目經理章文歡表示,之前已接到不少學生致電詢問新增院校的考試要求、考試時間地點等,詢問最多的是中央音樂學院。

同時,廣東省院校是香港學生關注的重點。該中心早前統計,2018年免試招生計劃報名人數沒有隨著文憑考試考生減少而下跌,反而比2017年多了600多人,佔整體考生的比重超過5%。估計在大灣區效應下,2019年起香港學生會更踴躍到內地升學。

在香港土生土長的黃姓男生3月11日報讀中山大學的國際政治專業,他笑言,自己不像身邊同學為最終回鄉發展而北上,而是想拓展內地人脈,做好在內地打拼的準備。他預計文憑考試成績可取得20分以上,但認為中山大學「很難考」。為考入該校,他不斷向在內地工作的親朋好友了解該校情況,近期還報了補習班備考。

家住深圳、在港讀書的陳同學一口氣報了暨南大學的4個專業,主要為酒店管理和IT類專業。他對暨南大學2019年新增的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較感興趣,認為這是因應大灣區發展創科而開設的專業,看好其發展前景。陳同學預計文憑考試可取得十三四分,稱有信心入讀暨大。

根據國家教育部公布有關2019年免試招生計劃的具體安排,112所內地高等院校將對香港學生豁免考試,並依據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擇優錄取香港學生。國家教育部已委託內地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地區及臺灣省學生辦公室(聯招辦),負責網上報名及錄取審核工作,並委託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承辦現場報名確認、報名資格審核及招生宣傳等工作。

按照2019年招生程序,各院校可根據考生報考資料安排面試,7月下旬在網上公布錄取名單。

另外,免試招生計劃中「校長推薦計劃」的考生推薦名額,每家香港中學由6個名額增加至8個。而「校長推薦計劃」的最低錄取標準維持不變,學生在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4個核心科目(即中國語文科、英國語文科、數學科和通識教育科)的分數總和須為10分或以上,且每個科目的分數不得低於2分。(瑞安)

(責編:聞佳琪(實習生)、熊旭)

推薦閱讀

語文教材刪掉了《陳涉世家》?人教社回應:避免交叉重複 日前,有網文稱「新版語文教科書刪掉了課文《陳涉世家》」,引發網友熱議。2月25日晚,人民教育出版社發布消息,針對《陳涉世家》未選入新編語文教材進行了相關說明。【詳細】

相關焦點

  • 內地免試招港生高校增至103所 港生北上求學路更寬
    內地免試招港生高校增至103所 港生北上求學路更寬 2017-11-09 10:06:2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港生北上升學拓新路 港人需加強了解內地高校
    有志升學,其實可以考慮到海外,又或是內地省市的各家大學。2011年,國家宣布為香港文憑試考生提供免試收生計劃,港生以文憑試成績可直接報讀內地高校,港生由是多了一條升學出路。  免試收生計劃誕生前,香港學生若想升讀內地高校,只能通過港澳臺僑聯招試(聯招試)及院校獨立招生兩個途徑。
  • 2016年內地高校免試招收港生達1391人
    」開幕儀式上表示,2016年內地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人數達到1391人。據介紹,2011年,教育部宣布63所內地高校將對香港學生豁免內地聯招考試,並於2012年開始推行,學校依據香港高中公開考試成績擇優錄取學生。2017年,參與免試招生計劃的內地院校已增至90所。本次教育展由國家教育部與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合辦,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為期兩天。
  • 今年通過免試招生計劃報讀內地高校港生增兩成
    新華社香港4月11日電(記者張雅詩)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主任鞏萬11日透露,今年通過「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計劃」報讀內地高校的人數同比上升20%。  負責處理免試招生計劃申請事宜的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今年通過各途經報考內地高校的香港中學畢業生有9272人,其中參加免試招生計劃並已進行確認的有3216人。  數據還顯示,參加港澳臺僑生聯招考試的香港學生報名確認人數為2585人;參加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暨南大學等六所個別院校招生計劃而獲錄取的有3471人。
  • 港生謀出路 內地高校免試錄取將接受報名
    中新社香港5月2日電(記者 賈思玉)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文憑試)即將落下帷幕,逾8萬考生是時候謀劃出路,其中選擇海外升學的人數近年有上升趨勢,中國內地是熱門升學地之一。  香港教育局2日公布稱,有70所院校參與的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計劃(計劃)將於5月6日起接受網上預先報名,至6月6日截止。
  • 港生免試就讀內地高校路漸寬(圖)
    據港媒報導,內地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計劃3月1日起開始網上報名,今年參與的內地高校增加6所達到84所。「免試招生」計劃在原有的港澳臺學生聯考之外,開闢了一條港生赴內地高校就讀的新通道,即依據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擇優錄取,無須額外參加內地聯招考試。
  • 教育部擴大招生規模 | 港生內地升學九年創新高!
    今年港生申請內地大學的比例創九年新高,加上粵港澳大灣區的進一步建設,粵港澳青年人才流通備受關注。「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創辦人兼主席何建宗近來致力為內地港青提供服務,他建議特區政府有關部門與社會服務機構合作,為港青提供更多北上升學就業的有用信息及輔導,乃至「一條龍服務」。
  • 數據顯示:今年通過免試招生計劃報讀內地高校的港生增長近一成
    其中,免試招生計劃已於上月底截止報名,有3511人進行了確認。通過參加港澳臺僑生聯招考試報讀內地高校,並已確認的學生至今有2545人;參加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暨南大學等6所個別院校招生計劃而獲錄取的至今有4377人。
  • 港寶福利!教育部五大措施助力港寶內地升學!
    ·加大力度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完善香港青年學生在內地實習就業服務保障·推動港澳籍中小學生在內地就學·優化海外學歷認證工作·支持香港高校在內地開展合作辦學2.港生內地升學九年創新高針對《關於招收港生入讀內地大學的提案》,教育部表示,支持內地高校招收香港學生工作,進一步擴大招收港澳臺學生院校範圍,拓寬港澳臺學生入學渠道,穩步擴大對港招生計劃。
  • 2019年通過免試招生計劃報讀內地高校的港生增長近1成
    數據顯示,今年通過各途徑報考內地高校的香港中學畢業生有10433人。其中,免試招生計劃已於上月底截止報名,有3511人進行了確認。通過參加港澳臺僑生聯招考試報讀內地高校,並已確認的學生至今有2545人;參加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暨南大學等6所個別院校招生計劃而獲錄取的至今有4377人。
  • 清華北大香港「攬」生源 是什麼吸引了港生北上?
    《大公報》發表題為《清華北大香港「攬「生源 是什麼吸引了港生北上?》的文章,分析了內地高校擴招港生等一系列問題。全文如下:  前幾年,媒體報導最多的是,香港高校來內地搶生源。如今劇情反轉,內地高校開始到香港「攬」生源,在國家教育部公布的」2016年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計劃「中,參與招生的內地高校已經增加到84所。此次擴招有何隱情?
  • 香港學生:「在內地讀書很充實!」 願意赴內地升學港生人數持續增長
    通過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生計劃入讀中山大學的黃諾晴認為,內地高校專業種類多,是吸引香港學生的原因之一,例如考古學就是香港高校沒有的。  免試招生計劃於2012年開始推行,內地高校依據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相當於內地高考)成績擇優錄取學生。參與這計劃的學校數目由最初63所增至目前的112所。部分新增的院校開辦了香港高校未能提供的課程,為港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學科選擇。
  • 港籍生進入985/211的最佳通道開啟啦!122所名校哪個讓你心動?
    這兩年,通過DSE成績北上升學的港籍生更是創了新高,一起來看看數據:2017至2018學年,錄取1295人;2018至2019學年,錄取1556人;2019至2020學年由於近期的香港局勢,報考內地高校的學生預估又要上升了,而內地也越來越多名校敞開了大門歡迎港籍學子。
  • 抓緊機遇丨港生北上升學天地寬
    ,愈來愈多港生首選北上讀大學名校多、資源多、前景佳,近年內地大學成為本港學生的優選,報名人數一年比一年多。不過,本港對此的整體重視程度不足,尤其在疫情下,跨境港生要經歷檢測、隔離、開支增加等問題,但未得到支援。議員和校長均指出,今年的跨境港生特別需要幫助,他們呼籲有關方面優化機制,鼓勵內地升學,促進兩地學術文化交流。
  • 免試之外驚喜多 港生內地上大學收穫別樣體驗
    2012年內地高校免試招收港生計劃推出以來,參與計劃的內地高校由63所增至84所,其中不乏「985」、「211」高校,也有省屬重點高校,院校及專業選擇日趨多元化。4年間,共有上萬名考生報考,人數增長穩定,其中5000餘名港生獲得錄取。   通過免試就讀進入內地高校的港生,如何看待自己在兩地間的選擇?他們擁有怎樣的就讀體驗,關於未來又有哪些打算?
  • 香港高中生申請內地大學比例創新高,TOP20高校全部為港生敞開大門
    京港學術交流中心學術與培訓部主任鄒重華表示,香港近期發生的暴亂讓很多家長和學生考慮去學習環境更穩定的內地讀書。上述「文憑試」又稱為「內地高校免試招收港生計劃」,即香港學生可根據他們的中學文憑考試(DSE,相當於香港的「高考」)來報讀內地加入該計劃的高校,「免試」的意思為免除內地的聯招考試。
  • 赴內地升學港生的期待:可進港校 為何捨近求遠
    摘要:8月的一個下午,在香港舉行的一場赴內地升學行前講座結束後,參與者陸續步出教室。」剛從香港觀塘官立中學畢業的胡寶琴,通過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計劃被四川大學口腔醫學專業錄取。8月19至23日,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邀請24所內地大學的師生,為即將前往內地就讀的香港學生舉行免費講座。從早上到傍晚,一場接一場,參加者絡繹不絕。「拿到這錄取結果,我很開心,家人都很支持。」剛從香港觀塘官立中學畢業的胡寶琴,通過內地部分高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計劃被四川大學口腔醫學專業錄取。
  • 港生內地升學 首選經管金融
    圖為觀眾在觀看陸家嘴實景沙盤\新華社香港中學文憑試(HKDSE)日前發榜,今屆有近3993名考生計劃到內地升學,比去年增加14%,數字創下7年以來新高。今年參與文憑試招生的內地大學達122所,多在八月初開始錄取。
  • 北上不全為"保底" 港生內地上大學收穫別樣體驗
    2012年內地高校免試招收港生計劃推出以來,參與計劃的內地高校由63所增至84所,其中不乏「985」、「211」高校,也有省屬重點高校,院校及專業選擇日趨多元化。4年間,共有上萬名考生報考,人數增長穩定,其中5000餘名港生獲得錄取。  通過免試就讀進入內地高校的港生,如何看待自己在兩地間的選擇?他們擁有怎樣的就讀體驗,關於未來又有哪些打算?
  • 清華北大等127所內地大學來港免試招生!什麼條件能上985?
    為了引進更多優秀的港澳人才進入內地發展,國家教育部和香港教育局就繼續聯合舉內地高等教育展,2021年共有127所內地高校來港面試招生。根據國家教育部資料,截至今年七月,共有約16200名港生在內地高等院校就讀,其中近8000人身處廣東地區,2020年香港整體內地升學報名人數高達10778人,創近年新高。依據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的統計數據,考慮到離家近、語言環境等因素,2020年最受港生歡迎前五名高校是廣東省和福建省的幾所大學,包括暨南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