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美食文化即使沒有《舌尖上的中國》來助推,國內外食客也都有所耳聞。最近某視頻直播平臺,在網民的助推下,更是使西安的美食成名於網絡,得聞於天下。
曾經工作原因遊走於河南多個市縣,河南人的主食也是麵食,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河南方城的燴麵。在很多河南人的心目中繪面就是河南的,方城燴麵就是河南的品牌文化。
河南的經濟水平在全國來說並不是很差,但河南的吃食消費卻是很低。在鄉鎮和縣城乃至市級城市,一碗燴麵的價格基本都在6-9元。而且分量很足,配菜的分量也大。
在西安藥王洞附近一條小街,一家店面上寫著「褲帶面」,這種招牌很吸引人的眼球。抱著嘗嘗鮮的好奇心態走進了這家店,問老闆面的價格時,老闆告訴我們可以到裡面看牆上的價格表,褲帶面的價格大碗是11元、小碗十元,而且這種是有肉的價格。因為飯量小,所以點了小碗。
看到老闆拿起一片面拉長後放到鍋裡,這時我才體會到,其實這和河南燴麵的做法是一樣的,原料的模樣也一樣。如果吃過河南燴麵的朋友在這裡,都會感覺到,其實這就是河南的方城燴麵做法。在鍋裡煮至面熟,放到小盆子裡,加入料湯,與兩片菜葉,拌入四五片小肉丁,完成上桌。名稱古怪的「褲帶面」,就這樣做成了。
看著桌上的這碗面,再回想到在河南時吃的燴麵,兩相比較也就沒有了當初的好奇。不由就會想到:面的原料是一樣的,變出來的花樣,歷史上基本已經定型。現在的網絡使一些知名的麵食已經得到大眾認可,商家在利益的驅使下,總會在原有的技術上進行一些改良,配上比較能吸引眼球的名詞進行包裝打造,希冀獲得更大的商業利益。
現在很多小吃店已經在網絡上成為了網紅,促使更多的商家,追求量而不重質。希望店裡面能賣出更多份麵食,反而面的原材料能省則省、能少則少,一家賣不過來那就多開幾家。多開幾家後,商家還不知足,那就進行連鎖加盟。藉助網紅的效應,從而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孰不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網紅確實可以使一家店的名氣迅速擴張,達到了商家所需求的宣傳效果。但是如果質量跟不上,每位到店裡的顧客給的都是差評,那麼這商家只能賺取短暫的利益。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壓榨成本賺取更大利潤的動機,早晚會被更多顧客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