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市中醫院「交費單」上,「精密輸液器」一欄中不顯示價格
■關注過度醫療
普通輸液器價格只有一元,一些醫院卻不給患者使用,而改用九元、十幾元不能報銷的高檔輸液器。於是,有患者質疑這些醫院——
涉嫌違規使用高檔輸液器的醫院有平頂山市中醫院、新鄉醫學院一附院、駐馬店中心醫院等醫院
□大河健康報記者 蔡建華 本報記者 韓春光 實習生 晏 虹
住院患者幾乎每天都要輸液,輸液器自然也就成了醫院使用率最高的醫療器械。
最近,《河南日報》、《大河健康報》不斷接到讀者投訴:多年來一直使用的一元錢一個還能報銷的普通輸液器不見了,醫院卻讓他們使用價格在九元多,十幾元錢一個且不能報銷的高檔輸液器。住一次院,光輸液器一項患者就要多花上百元,甚至幾百元。
何謂高檔輸液器,就是價格貴的輸液器。專業名稱叫「一次性使用精密過濾輸液器」,這種輸液器質量沒問題,的確可以「精密過濾」,但適用範圍較窄,只限某些藥物、特殊病人使用。
早在2010年,《河南日報》和《大河健康報》就曾共同對鄭州市的省、市兩級醫院違規使用高檔輸液器的現象進行曝光。隨後,省衛生廳在全省開展醫療服務價格大檢查,及時整改發現的問題。鄭州市衛生局當時也對有關醫院領導進行誡勉談話,並責成醫院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員,向使用過精密過濾輸液器的患者退還費用。
3月19日至4月7日,根據讀者提供的線索,記者分別到平頂山、新鄉、駐馬店、洛陽等地,對醫院違規使用高檔輸液器的情況進行了暗訪。
■平頂山市中醫院:「交費單」上高檔輸液器不顯價格
3月19日下午,記者來到平頂山市中醫院。在該醫院3樓兒科門診輸液大廳看到,醫院給患兒們使用的全是高檔輸液器。隨機採訪十幾位患兒家長,他們均稱護士在扎針前,沒有告知他們使用的是「高檔輸液器」,也不知道多少錢一個。
一位患兒家長向記者出示了一張該醫院大夫號為「217」的「兒科輸液中心交費單」,單上顯示有主治醫師(掛號費)、門診輸液、門診輸液加瓶、加管、精密輸液器(即高檔輸液器)、壓縮霧化等6項收費項目。在這6項收費項目中,唯獨「精密輸液器」一項,沒有顯示價格。
這位患兒家長說,如果不是有一次輸液時,護士把針頭弄到了地上,護士讓他重新買一個,他還不知道該醫院給孩子使用的一次性輸液器,竟然是14.7元一個的高檔輸液器。
既然患者「被用了」高檔輸液器,就不會再使用普通輸液器。然而,該院的「兒科輸液中心交費單」上卻顯示了兩種輸液器的收費項目:一項是「門診輸液」(這其中包括普通輸液器費用、針管費、扎針費),一項是「精密輸液器」。
2011年底,省發改委、省衛生廳曾共同下發《關於規範和新增部分醫療服務項目價格的通知》。通知規定,使用超低密度輸液器(即高檔輸液器)時,應減收1元的普通輸液器的錢,該文件已於今年2月1日開始執行。
■新鄉醫學院一附院:小兒內科用的全是高檔輸液器
4月7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衛輝市的新鄉醫學院一附院。在該院小兒內科一、二、三病區記者看到,醫院給患兒用的全是高檔輸液器。該院「一日清單」顯示,一個高檔輸液器的價格是9.03元。小兒內三病區吳姓患兒家長說,他們住院十幾天了,最多的是一天用了3個高檔輸液器。而在該院的小兒外科病區,患兒使用的則全都是普通輸液器。
在小兒內三病區,患兒家長均稱,用高檔輸液器之前,護士並沒有履行告知義務,也沒有徵得他們同意,更未告訴他們使用高檔輸液器的費用不能報銷。該病區的魏姓家長反映,4月6日,他孩子明明用了一個高檔輸液器,而一日清單上卻顯示使用了2個。截至4月8日下午,他已經找院方反映了5次,為他們扎針的護士也承認當天只用了一個,但院方卻始終沒有給他一個明確合理的解釋和答覆。
患者住院時的「一日清單」,醫院本該讓患者或家屬籤字確認的,但新鄉醫學院一附院小兒三病區,卻沒讓患者或家屬籤字。對此,今年2月1日起開始執行的省發改委、省衛生廳《關於規範和調整部分醫療服務項目價格的通知》中明確規定:醫療機構應嚴格執行「一日清單」制度,住院病人當天發生的費用,按明細項目逐筆登記,一式兩份,一份交患者保管,一份經患者或其家屬籤字後記帳。
■駐馬店中心醫院:給患者使用的避光輸液器全是高檔的
患者輸液時,有些藥液見光後藥效會喪失或減弱,需要使用避光輸液器。普通避光輸液器,大約2元錢左右。4月6日上午,記者在駐馬店市中心醫院暗訪時,發現該醫院給患者使用的避光輸液器全都是高檔貨,一日清單上顯示12.6元一個。
在醫院神經外科二病區,記者看到共有6位患者使用避光輸液器,用的都是高檔輸液器。在搶救室1床住的患者家屬稱,護士沒有告訴他們多少錢一個,也沒說不能報銷。
在普外二病區、普外三病區和心胸外科病區記者看到,分別有15位、9位、6位患者在使用高檔避光輸液器。
■河南科技大學一附院:下大力氣整頓高檔輸液器
半個月前,張女士向媒體投訴稱,去年底,她的兒媳在河南科技大學一附院耳鼻喉科住院時,使用的就是高檔輸液器。4月5日上午記者在該院暗訪發現,普外科加10床一名患者,耳鼻喉科和普外一病區15床的患者,用的確實是高檔輸液器。患者稱,用之前護士進行了告知,並讓他們籤了字。
該院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坦言,2010年,醫院使用高檔輸液器的情況較為普遍,發現問題後,醫院進行了專項整頓。接到張女士的投訴後,醫院又進行了一次大檢查,發現有一個科室(今年3月1日開始使用)的護士長,誤認為新農合患者使用高檔輸液器可以報銷,未讓患者籤署知情同意書,現已改正。
■醫院違規使用高檔輸液器現象屢禁不止,背後有利益鏈條
高檔輸液器為什麼屢禁不止?據醫院的一些知情人士透露,高檔輸液器的底貨價約為每個3元左右,為何到患者使用時價格翻到了十幾元,這中間既有醫院的利潤分成,也有利益鏈條上相關人員的好處分成,所以一些醫院熱衷於使用高檔輸液器。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不易看透。就是近年來,為逐步解決以藥養醫的問題,衛生主管部門給醫院規定了藥品收入佔醫院總收入的上限比例不準超過。高檔輸液器不是藥品,使用高檔輸液器後,總收入增加了,藥品收入也就可以相應增加,而且不突破規定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