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和班主任總是很反感的說一句話,家長卻不明白

2020-12-09 小牛是冒牌教育特工

同事小李這幾天很苦惱。

一切源於上一星期的家長會。孩子上一年級的第一次家長會,有幼兒園和自己孩子一個班的家長參加。不經意間聊起了幼兒園時的很多瞬間,因為那位家長跟小李的一句話,她這一星期沒緩過神來。

「孩子終於上小學了,你看你家孩子比上幼兒園懂事多了,我記得他被老師關到角落裡好長時間~」

小李頓時懵了,「被關到角落裡好長時間!」就像一道閃電,從她的腦海划過。

這一切小李並不知曉。再三詢問下,那位家長吐露了原委。

事情還源於小李的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因為孩子很調皮,受到了老師的體罰。(雖然只是打了兩下,但是孩子心理還是受到了創傷)

孩子回家後,小李發現不對勁兒,一個勁兒地問他,但是他什麼不說。

相信很多家長有過這樣的經歷,孩子對幼兒園的事情隻字不提,甚至幼兒園的家長會老師會說「不要多問學校裡的事情。」

小李不放心,連哄帶騙的,孩子終於吐露了實情。

小李受不了了,什麼也沒想,拿起手機在微信群裡質問老師。沒想到老師沒有承認,態度也很強硬,說孩子在學校不聽話,老是招惹別的小孩兒。

雙方「開火」了。

小李沒有善罷甘休。第二天,她到學校裡找到校長,非要調取監控,老師不得已承認了。事情並沒有很嚴重,只是拍了兩下屁股。

但是,小李堅持讓老師給自己道歉,並且讓老師辭職。

最終,在校長的勸說下老師給小李道了歉,老師仍然任教,保證不會再對孩子有所偏頗,事情看起來平息了。

直到這次家長會,小李知道了全部的真相。

在這之後,老師沒有對她的孩子多加管教。任你怎麼不聽話、任你怎麼調皮,你願意鬧自個兒鬧去吧,我不管你了!把孩子放到了角落,甚至用桌子把他擋在裡面,自己玩去吧。

老師的這口氣始終沒有下去,搞得我名譽掃地,心裡的這個坎兒始終沒過去。

看到這裡,我們不禁自問:是小李做錯了嗎?這位老師怎麼可以這樣!

小李興許沒有做錯,這件事兒放在哪位家長身上都會不舒服。對孩子從小都疼愛有加,自己都捨不得打一下,何況是老師。

但是,小李沒有想到,不知不覺中自己的話語之間、一舉一動讓她站在了學校的對立面。

她沒有想到,她在微信群的一番話語、去學校找校長,對整個幼兒園造成了多大的影響。不管發生什麼事情,校長總會站在維護學校的角度去處理。

換一種思路來說,即使這位老師辭職不幹了,讓別的老師來教這個班級,那麼新來的老師在心理上也會對小李這類家長存在防備之心。

哪一位老師在來之前總會問問這個班出了什麼狀況,為什麼會突然換老師,當她得知上任老師被家長「趕下臺」後,對家長印象往往不會太好。

但是體罰,終歸說不過去。

我們能做到的,是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而不是等到事情發生後再去處理,孩子的心裡一旦有陰影,想揮去卻是很難的事情。

如果從一開始就和老師做好溝通,及時了解孩子在校的狀況,儘早地發現孩子的缺點和不足,及時地改正,那麼很多情況是不會發生的。

我不是在偏頗老師。除了那種很「變態」的老師、對誰都「嫉惡如仇」的老師,絕大多數老師是認真負責的。

印象中的老師都很「軸」,很清高,身上世俗氣很少。在生活中,往往表現得很計較,買個菜都講半天價,真要買個房子的話得比我們多花幾倍的時間去研究。而恰恰是這種老師在教學上非常認真、盡職盡責。

所以,我們要和老師做好溝通。不要因為老師對孩子提出意見而不以為然甚至反感。久而久之,老師難免會心有所怨,難免會做出過激的舉動。

多數的家長會有這種心理:孩子終於上學了,我們總算是可以輕鬆輕鬆了。

上學,只是把一部分教育的責任分給了學校,但不是把家庭教育讓學校分擔。相反,家庭教育會越來越重要,家長身上的責任會越大。

因為上學後,孩子不僅要學習書本知識,還要和老師打交道、和同學打交道。這些僅僅靠學校的教育是遠遠不夠的。

把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完美地結合起來,才能實現1+1大於2。

無論是去找老師、找班主任還是找校長,他們總會說起這句話:「不要老是來告訴我們這些事情,沒什麼好處。」

到底什麼事情?這三類家長的事情。相信學校比我總結的還要到位。

1、班級裡總會有幾位家長有個單獨的群,吐槽老師、吐槽家長、吐槽學生。

2、總是拿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大肆宣傳,唯恐天下不亂。

3、很強勢,總是一幅要幹架的表情,一句話就會點燃「炸藥包」的導火索。

也許很多家長不知道,但是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

前面說過了,校長總會站在維護學校的角度去處理問題。家長「大大方方」地去找他,他首先想到的會是對學校和老師的影響,然後再去慢慢地了解問題,一旦「命中」上述三個選項的話,很不幸,他又會說起這句話。

畢竟,你去找校長無非是這個班不好、這位老師不好、孩子老受欺負、孩子不適應這個班級之類的問題。

萬事皆有因,有因必有果。

溝通,是家長的不二選擇。

為什麼現在要談「家校共建」,學校的付出加上家長的付出才能發揮出更好的效果。家校共建,靠的不就是「溝通」嗎?

溝通,很簡單。

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態、孩子的精神狀態,孩子最近是不是消極、反叛。

絕大多數的老師都很樂意和家長交流,也關心孩子在家表現,畢竟孩子表現得越來越好,老師也越來越有成就感。

久而久之,我相信進步是信手可得的。

孩子的成長的路上,

我們也許沒有做錯什麼,

但是有些事情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

相關焦點

  • 孩子很叛逆,班主任不管;家長投訴班主任,校長卻說:我也管不了
    於是又打電話給校長,反映兒子的問題,順便委婉的投訴班主任。 誰知,校長更直接:「這不關我的事,也不關老師們的事,你小孩可能是心理問題,還要靠你們家長自己解決,實在不行就找心理醫生吧。」家長感到不解和憤懣: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你們教的學生出現了問題,你們不管誰管,太不負責任了!於是在網上發帖,一邊發洩對班主任和校長沒責任心的不滿,一邊向大家求助。 網友們看法不一。
  • 家長會上的3個「小動作」,班主任反感卻不告訴你,家長:早說嘛
    每個學期的開始或者結束,班主任都會召開家長會,一方面希望在這個學期開始後,家長配合學校老師的工作,另一方在學期結束後向家長匯報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別以為只有學生才害怕開家長會,其實家長也挺害怕開家長會的,一不小心做錯了什麼可能會「連累」到孩子。
  • 家長會上,班主任說什麼家長才會買帳?怎麼說家長才不反感?
    有班主任挺苦惱,在家長會上講了三個問題,自認為發自肺腑,沒想到家長們卻不大買帳,有的甚至不掩飾反感。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先來看看班主任講的三個問題吧:平心而論,班主任講的家校配合的觀點是對的。孩子的教育本來就不是一方的責任,而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綜合。在不同時期,以一種為主,其他兩種為輔。比方說,孩子在家的時候,就是以家庭教育為主,父母的言傳身教都在發揮重要作用。但學校教育仍然延伸到家庭教育中來了,最基本的就是,孩子在學校裡學的道理和知識,也要在家庭裡得到鞏固和強化。反之亦然。
  • 老師坦白:微信群裡這3種家長讓人很反感,希望你不在其中
    但是都會往各種群裡廣告和一些信息。好好的一個家長跟老師交流的群,變成了你的廣告群。老師心裡不舒服,那麼你覺得他能對你的孩子很好嗎?,有很多行為還是很讓班主任反感的。我再次給大家舉個例子:小元(化名)是一名班主任。他當初接過這個班級的時候就想著給家長建一個群,這樣方便老師和家長溝通孩子的情況,如果家長有什麼問題,也可以直接去問老師。這樣也不怕,孩子有事情通知不到家長。自從這個群建立起來,就有很多家長往群裡發一些砍價連結。
  • 資深班主任:以下接孩子的方式會讓老師反感,家長別拖累娃不自知
    文|秘籍君剛下班就接到表妹的電話,說是好容易從學校請假了,讓我陪著她逛街去。作為一名資深班主任,表妹十年來兢兢業業做著教師工作,只不過隨著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表妹遇上的難題也越來越多,其中很多都與家長有關,尤其在接送孩子方面。「放學明明是一件開心的事,但遇上有些家長,我就開心不起來了。」
  • 我一句話被班主任踢出了微信群,其他家長、孩子會怎麼看我?
    近日楊先生就很苦惱,因為在孩子班級微信群裡問了老師話被班主任踢出了群聊。那麼建微信群的目的是什麼,不是為了交流嗎?不允許家長說話嗎?我就因說話也沒什麼過激言論啊就被班主任踢出了微信群,其他家長、孩子會怎麼看我?楊先生要向學校討個說法。
  • 在班級群裡,這3種家長最讓班主任反感,你是這樣的家長嗎?
    但是在家長群中有幾類人卻格外的不受歡迎,最讓班主任反感,我們就來看看是哪幾類家長一、一味的喜歡吹噓自己和吹捧自己的孩子有些家長特別喜歡在家長群裡曬自己奢侈包包,豪華轎車亦或是又到國外旅遊。有些家長特別喜歡在家長群裡吹捧自己的孩子有多麼的多才多藝,多麼的懂事聽話,成績多麼的拔尖,這些家庭狀況可能比其他的家庭要好,所以優越感使得這些家長特別喜歡炫耀,另外有些家長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自己這種炫耀的方式已經發了其他家長的反感。低調和沉穩的方式才適合家長群主流。
  • 濱州一學校家長「聯名舉報」班主任 校長收到後卻點讚?
    頗有戲劇性變化的是,看完了這封「舉報信」的高桂榮校長,臉上很快「由陰轉晴」。緊張和不安,也瞬間變成了滿滿的感動。來自50位家長「忍無可忍的舉報」原來,這是一封特別的「舉報信」。幾十年來,這成了她腦海裡永遠抹不掉的一幅畫面。無數個日子裡,父親總是天黑才到家。但她從沒聽父親說過一句苦,喊過一次累。他總是欣慰地絮叨著哪個學生有進步了,哪個學生需要再多輔導一下了之類的話。「2008年,在父親工作的第35個年頭,我也成了一名小學教師,並如願當上了班主任。」耿倩倩說,她希望自己也能像父親一樣,享受與學生在一起的每一天。
  • 班主任讓家長配合助學生考清北,家長一句話讓班主任無語
    以往評比學校教學質量的好壞是看考上本科的絕對人數,考上的人越多就說明這個學校教學質量越高,越來越受社會和家長的認可,這樣的學校才能有更好的生源,才能長久地發展下去,所以學校千方百計地抓教學質量。學校為了多出幾個清北大學生也是絞盡腦汁,送學生向高等學府培訓的同時也重獎帶出清北學生的班主任及代課老師們,所以班主任也不留餘力地去發現清北的苗子,並給予高度關注。一班主任發現一名學生學習很輕鬆但學習成績卻很突出,而且學生也有一種靈氣,有考清北的潛質但太不努力。
  • 教師節,班主任替校長收了家長5塊月餅,被校長「罰站」一小時
    班主任隔路,要求全班每個人的東西都得一樣的,讓這個同學回家買,或者讓家長給做一個。這個新同學蹲在教室門口抹扯眼淚,被校長看到了。校長問了緣由,進屋就開噴:你知道不知道他家裡的情況!你是怎麼當的老師!能不能幹了,不能幹我換人!孩子的基本情況都不掌握,你還當什麼老師!
  • 班級文化建設變身豪華裝飾:變了味的家長幫忙,班主任說不需要
    開學第一天,學校召開全體教職工大會,臺上的校長春風拂面,隆重表揚了小雷老師,大家都驚呆了,同樣在家過了一個暑假,怎麼小雷老師就過出來了一個開學表揚,難道她做出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貢獻了嗎?豎起耳朵,聽了下文,大家才明白,原來小雷老師假期沒休息,響應學校號召,提前把班級的文化建設徹底重新做了一遍,而且做到了高端大氣上檔次。
  • 幼兒園老師反感的幾種接娃方式,老師不直說,家長別裝糊塗!
    但是,老師讓小丁把同事和朋友還有爺爺奶奶等人的手機號碼填到一張表格上。小丁看到別人家的表格上只有兩個電話號碼,而自己的卻填寫了六七個人的號碼,老師看到說了一句,你家接孩子的人比較多,表格不夠用就寫到背面吧。
  • 班主任借錢不還?10多位家長無奈找學校反映,校長稱是個人問題
    每位老師和家長都有一個共同目標,那就是使學生成績得到提高,家校聯手共同為一個目標努力,在此過程中,家長和老師的溝通聯繫會比較密切,家長們出於為孩子考慮的原則,常常對老師的提出的要求有求必應。近日,瀋陽一名老師向班上多位孩子家長借錢不還的事鬧得沸沸揚揚,事情發酵後,立即引發大量關注。一位被借錢的家長表示,兩年前的一天,孩子的班主任突然給自己發消息說家裡有人生病了,急需一筆錢,希望自己可以幫她渡過難關。
  • ​初中生很反感班主任做的這3件事,尤其第2件,是學渣們的噩夢
    學生們進入初中時期後,就已經進入了青春期,大家都知道青春期的學生比較叛逆,這是很讓老師和家長比較頭疼的事情,因為這些叛逆的學生平時在課堂上調皮搗蛋,不遵守班級秩序,同時自己不學習,還影響其他的同學。還影響老師在課堂上講課,影響學生聽課的效率,所以老師在上課時面對這種壞學生,總是喜歡做這3件事對付不學習的學生,尤其是第2件,那簡直是學渣們的噩夢啊!
  • 班主任向家長借錢,媽媽僅用一句話回絕,網友:高明
    小紅今年上小學五年級,平時家長工作都挺忙,孩子在學校沒少麻煩老師,而小紅每次和家長聊到老師,也是讚不絕口。去年暑假時,小紅的媽媽收到了老師一條微信,說家裡老人生病了,急需五千元周轉,下周就還。小紅媽媽一聽,五千元也不多,而且老師平時對孩子也挺照顧的,就轉了5000塊錢過去,又關心了一下老人的病情。
  • 畢業生只給班主任送花,代課老師不高興,學生、家長和老師誰錯了
    家鄉有句俗語叫&34;,意思是說雖然這個東西不值錢,不想要,但你不能不給,不給就是瞧不起人,而且也會讓人瞧不起。王老師的心情大致如此。班主任和代課老師都是孩子們的老師,相對而言班主任要更辛苦些,付出更多一些,有的班主任從1年級一直帶到6年級,所以和孩子們相處的時間更長,和孩子們的感情更深,所以更能得到學生們的愛戴!
  • 君燭丨李瑛:做優秀班主任,站在學生和家長的角度考慮問題
    隨著學校的發展以及學生的增多,我想,是時候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優秀,於是申請從行政崗調到課程中心的班主任,做班主任後我學習了很多新的東西,幫助了更多的學生和家長,也讓自己變得更加自信了。集團的高層領導用實際行動起到了模範帶頭作用,他們超長付出,不求回報,只為了用心做好教育。很多次我都看到黃旭俠校長為了忙工作而來不及吃飯,導致胃疼。很想對她說,工作很拼,但您也一定要注意身體。領導都那樣拼,我們看在眼裡,行動上也會緊跟步伐。
  • 這些家長讓老師很「反感」,其他家長也不喜歡,很多人還不自知
    這個時候,很多家長就會選擇說用一些特別的方式來吸引老師的注意。子晴的女兒今年才剛上幼兒園,因為性格比較內向,很不愛說話,所以說,自從女兒上了幼兒園開始,子晴就一直都很擔心女兒的情況,總是會纏著老師問個沒完。而且光是這樣還不夠,子晴還會在班級群裡問孩子的情況,不管老師是否在上課。
  • 開學第一天,學生家長和韓校長的深度對話
    剛剛仔細看了看最近兩天群消息,看到韓校長那麼晚還在忙於工作,為全體博士小學的孩子們勞心費神,雖然才接管很短時間,但從每每發出的消息對家長提出的要求和建議來看,各位家長和孩子們,咱們都是幸運的,博士小學的精髓特色與星光英語的嚴謹教學結合起來,咱們家長再嚴格按照學校和老師的要求來配合管教約束自己的孩子,相信開學後很快我們就會看到孩子們的進步改變與習慣養成
  • 家長最不該和老師說的一句話,想要老師多關注,這樣說才有效
    很多家長在和老師溝通的時候缺少一定的方法,杜杜老師經常會聽到,有的家長對老師說:「老師,孩子交給你了,不聽話你就使勁打。你就放心,打壞了都不會找你。」家長可能覺得把孩子交給老師,希望老師像對待自己家孩子一樣,嚴厲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