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國人來說,「電商直播」早已不是個陌生的詞語。近日上線的《希望的田野》,在這種「小潮流」下做了一次「有意思」且有「有意義」的嘗試。節目中,6位藝人與一位當地素人一起,深入四川、雲南、湖南的鄉村,尋找最具特點的農產品,通過對直播間從零開始的運營,進行發掘和推廣。
從「地標產品」的打造,到為村民開拓致富新路徑的當地青年的培養,節目用多層次架構,實現對節目內外可持續助農生態鏈的構建。以公益破題,節目還納入進了多種節目形式,「實時直播+紀實綜藝」的複合模式,多元表達合力助農。直播過程先通過電商平臺實時輸出,再藉由真人秀二次復盤。
選品師、主播、助播、直播導演、質檢員等職業體驗,向觀眾展示了電商直播的真實行業日常,滿足觀眾的好奇心。助農嘉賓的妙語連珠,「脫口秀」般的愉快氛圍下,青春活力在節目中持續輸出。跟隨節目展開的各地鄉村探訪,則一併描繪出祖國的大好河山。助農直播的首站四川黑水縣,就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斑斕的彩林、皚皚的冰山,載歌載舞、熱情淳樸的民風民俗,以及暖胃暖心的美味藏餐,在美食品味與人文體驗中敘寫新農村景象。
在主體的選擇上,節目強調年輕一代的實踐力量。從藝人嘉賓到「助農直播接班人」,青年群體是其主要構成。他們富有網感,了解網際網路傳播的基本邏輯和當代年輕人的需求;更用自己的鮮活創意、充沛體力和青春熱血,為助農項目注入時代活力。
在新興的直播帶貨領域,年輕主播是電商帶貨的主力。大家熟知的李佳琦發揮職業所長,傳授職業技巧;藝人嘉賓觀察和體驗電商直播職業,學以致用地為農產品打開新銷路。不同的嘉賓,有不同的性格特點,也傳遞著多種快樂能量。或是歌舞加持,或是過人口才,藝人運用自身特長調動氣氛,在觀眾的喜愛與支持下,優質農產品收穫更多關注,高效推廣形成「助農」新風潮。
直播職業體驗新鮮而充實,背後也有著鮮為人知的辛苦付出。嘉賓們在日常相處時嬉笑調侃,準備直播時卻尤為認真。刻苦進修電商帶貨行業的品質把控、直播宣傳話術,釐清直播流程和各個細節。從生疏懵懂到獨當一面,反覆選品斟酌和直播排演下,展現出踏實可靠的實踐能力、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更顯青年擔當。
同時,藝人嘉賓發揮自己在年輕群體中的話語影響力,帶領觀眾深入了解農村發展現狀,倡導更多年輕人共同參與農村建設。以「文藝潮」帶動,實現文藝領域的正向能量輸出。藉助年輕人的力量為社會做實事,實現年輕向上的內容產出。青春洋溢的綜藝表達下,我們看到了主流文化產品所負有的年輕能量、傳播巧思和社會使命,也是在這樣的力量之下,「助農」真人秀的表達才更有活力,擲地有聲。(來源:人民日報新媒體平臺人民號「影視前哨」)
責編:陳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