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功稱讚他:「三百年來無此大手筆」,他卻不以書法家自居

2020-12-20 霽月松間

照片中的這位老先生,叫吳玉如。他是民國後期的學者、書法家。字家琭,早年號茂林居士,晚年自署迂叟。他有一幅書法曾在2015年拍出46萬的高價,他生前卻不喜歡別人稱他為書法家,多麼可愛的倔老頭啊!

吳玉如

吳玉如自幼酷愛書法。5歲時就開始學寫字,到12、13歲時,寫小楷、行書已具有相當功底。吳玉如13歲的扇面書法作品,風格還未定型,能在一個扇面上用小楷寫長文,顯示其深厚的基本功,字裡行間,洋溢著書寫的強烈自信。寫完這個扇面兩年後,吳玉如就進入南開學校讀書,和周恩來同班。

吳玉如小楷扇面《石鐘山記》

吳玉如隸、楷、行、草、篆無一不精。他的小楷,放大後可作為大字帖臨摹,可見功力精湛。

他對行書、草書鑽研最深,造詣最精。他以魏碑融入「二王」行草,集歷代行草書家之精華於腕底。這一切源於他20歲後不停鑽研「二王」的書髓的緣故,他先由《蘭亭》與《聖教》入手,對於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趙子昂等諸大家所臨的《蘭亭》摹本,均有深入的探討。熔合諸家風格,取唐、宋、元、清各朝名家之長,形成了端秀勁健、空靈飄逸的獨特書風。

書法大師啟功:「三百年來無此大手筆」、「自董其昌後無第二」。

書法家趙樸初:「玉如先生書,龍騰虎臥,意態不可方擬。」

大收藏家張伯駒:「晉唐之風,當代巨擘。」

國畫大師李苦禪評價他「真是千年不朽之文物」

吳玉如小楷扇面《石鐘山記》局部

當時的書法界對吳玉如的書法評價很高,但吳玉如生前是不接受別人稱呼他為「書法家」的。這是什麼原因呢?他認為書法是讀書人的一項本領,並不值得誇耀。就像農民種地,農閒時編筐,是一個道理,讀書人就應該會這一項技能,可見其謙虛的品格。

照片中的吳玉如很瘦但精氣神還好。他在年輕時體格很弱,曾請算命先生給算過命,誰知算命的算到55就不往下算了。吳玉如明白了,原來算命先生認為自己就能活55啊。從那以後吳先生尤其注意自己的健康和個人衛生,結果活到84歲!吳玉如一直認為,一個人的命運可以靠自我修養來改變。

吳玉如書法

他的自我修養方式,主要體現在他飽讀詩書、和寫字,為人處世等各個方面。在書學思想上,他提倡學書法必須多讀書,飽讀詩書的人下筆自然有著神韻。由於注重文學修養,讓他的書法氣度非凡。即使後來,藏書被抄,吳玉如仍保持著淡泊泰然的寧靜和心性,堅持寫字。

吳玉如在古文、詩詞、文字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還曾多次在國內外舉辦過個人書法展,受到推重讚賞。並有《吳玉如書法集》、《迂叟自書詩稿》、《吳玉如行書千字文》等傳世。

吳玉如書法

他受人崇敬的不僅僅限於在文學、書法上的成就。他在用紙、用筆、用墨方面,都有自己的習慣和見解。他喜用淡墨,惡用墨汁;還擅長使細管長鋒羊毫筆。還有他那剛直不阿,一輩子不肯隨波逐流的品格。他一生對於後輩,都是循循善誘,他的門人弟子,遍及大江南北。

吳玉如臨《黃庭經》

他曾在書法創作的黃金期,靠喝粥續命,卻為後世之人留下那麼多珍貴的藝術瑰寶。如果連這樣的人都不自稱書法家,那還有多少人稱得上「書法家」這個名頭呢?

相關焦點

  • 吳玉如《小楷千字文》:此作空靈飄逸、端莊秀麗,啟功都給他點讚
    縱觀整個書法史,能夠寫好小楷者寥寥無幾,很多書法家將小楷放大寫之後往往會失去神韻和原本的味道。所以很多書法家不敢貿然嘗試,但是在現代卻有這樣一位「書法天才」,反其道而行之,專攻小楷,不管是寫蠅頭小楷,還是將小楷放大寫,都是精妙絕倫。
  • 啟功的草書,你見過嗎?他的草書《千字文》,美的一塌糊塗
    上圖為啟功先生在創作提到啟功,大家首先想起的肯定是他那一手瀟灑飄逸、骨力內含的「啟功體」,作為近代知名的書法家,他對現代的書風有著深遠的影響。那麼,啟功的草書你見過嗎?《千字文》憑藉其優美的文筆和華麗的辭藻成為歷代知名書法家創作書法的經典文本,智永、懷素、歐陽詢、趙孟、文徵明等大家都有極為優美的《千字文》法帖傳世。其他名家在這裡不多介紹,今天我們主要來領略一下啟功先生的草書「千字文」的獨特魅力。
  • 啟功,百年難得一見的書畫奇才!
    啟功先生是原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西泠印社社長,當代書法泰鬥,著名文物學家和教育家,一直強調要破除書法迷信,扔掉那些不切實際的說法,解除初學者的心理壓力。啟功先生認為寫字沒有那麼玄妙,核心其實就這三句話,我們可以理解為書法學習的三大要領——第一,寫出來的字,首先要能認識。能認識是最基本的要求,自己認識,別人也能認識。
  • 大家|啟功臨帖才是書法家「臨創」的真正境界
    《書法課程》 見諸筆墨 | 達於心靈 不可一日無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國書法 | 最高藝術 大家 |
  • 郭沫若最經典的4個字,寫出了書法藝術美,啟功稱讚寫得太美了!
    文 / 小七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當我們聊起中國的書法文化時,大家都會想到自己喜歡的書法家,小七最喜歡的書法家是書聖王羲之,他的《蘭亭序》被後人稱之為「天下第一行書」,在這些古代書法家的影響下,我國的書法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傳承
  • 他臨寫百家名帖,化繁為簡,博彩眾長,啟功都跟他學書法
    梁詩正,在書法史上,並沒有太大名氣,用「寂寂無名」一點也不為過,他的出名跟啟功和現在網絡信息發達有很大關係。這種氣息,不但反映了他書法功底深厚,更體現了他具有很高的文化修養,面對他的墨跡,我們能感受到他的作品散發出一種無以言說的雍容、雅致,因此感受到作品神採者會讚不絕口,可能啟功先生也是受其影響,才選擇學習梁詩正的書法。
  • 吳玉如:我不是書法家,文人會寫幾個字,沒什麼了不起!
    說到吳玉如,歷來文人雅士對他評價很高,啟功曾評價吳玉如是董其昌後無第二,三百年來一大家,可見吳玉如先生的書法造詣絕非一般水平。書法家王遐舉對吳玉如也有著很高的評價,看了吳玉如的書法之後,他這樣說:品在王王羲之、顏真卿之間。
  • 啟功:我稱不上書法家,書法和畫畫只是我的業餘愛好!
    啟功是當代書法家,他的書法集眾家之所長,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書風,在書壇上可稱為一代書法大師。但是啟功對此卻並不在意,曾說:我認為我稱不上是書法家,我的職業就是教書,書法和畫畫只是我的業餘愛好。由此可見啟功先生謙遜的精神,他的這種精神和很多文人雅士都有著類似的地方。書法家吳玉如先生也曾說過這樣的話,吳玉如的書法造詣深厚,影響深遠,但是他一生卻不接受書法家這項稱號,認為文人能寫一手好書法,沒什麼大不了的。而啟功也是一位文人,他說過,有人稱我是書法家和老前輩,在文學和書法上如何如何,都是過譽了,我不敢當。
  • 啟功隨手寫收據,寫成書法的自然美
    如果書法家的書法形態成定格,初看一看還行,越看越呆就成為必然,成為一體無變化,自然呆。啟功書法被稱為啟功體,當啟功的書態定格為一體之時,說功成名就也行,說呆成一法也可,爭議就來了。有人說啟功書法美,有人說初看美再看呆,有人乾脆說啟功書法不美。今天,我們不看啟功一筆一畫工整寫成的啟功體,以免有爭議。
  • 啟功不精於草書, 是因為沒有把握書法的節奏感?
    啟功不精於草書,筆者認為:是因為沒有把握書法的節奏感。啟功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書法家,所以筆者在這裡閒論他書法存在的不足問題,不會影響本人對他的尊敬。或者說,就書法論書法,不涉及其他,這就是筆者對啟功書法提出一點異議的初衷。和歷史上所有的書法家一樣,啟功書法有自己的優點,也有一些不足,每一位書法家,包括書法大家,都不可能成為書法神聖與完全,書法優劣並存,在所難免。所以筆者說「啟功書法有問題」這樣的話題,期望朋友們能以辯證的心態對待,而不是筆者一說「有毛病」,咱就就立馬不舒服,認為筆者造次,膽敢對大師的書法造詣說三道四,其不是不敬重!
  • 他耗費30年心血,寫成天書無人懂,啟功:原來都是垃圾
    他做雕塑,卻幾乎不做寫實雕塑,因為寫實雕塑要上溯,遠端可抵埃及的7000年,但是在中國流域或載體之中,超不過80年;韓美林也不跟風觀念藝術或行為藝術,「798」類型的藝術,最多只能延到50年。凡是「短線」的,韓美林都不做不涉足;凡是「長線」的,他都在投入在竭力。他和中國文化之間的關係,真正是長途追隨的關係。
  • 他是一位博集眾多範本之一身,最終形成個人獨特書法風格的書法家
    啟功(公元1912—2005年),字元白,生於北京,滿族,清世宗第五子和親王弘晝的第八代孫。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家、文獻學家、書畫家、書畫鑑定家。曾任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西冷印社社長等職。
  • 他臨寫百家名帖,書法瀟灑飄逸,譽為「最美行書」,比王羲之如何
    真正的書法家往往是通曉經史、詩詞、篆刻等等藝術,也有著不凡的造詣。比如王羲之、趙子昂、文徵明、白蕉、啟功等等,都是有很深的文化根底!這種趨勢,在啟功先生在世之時,已經屢見不鮮,有人直接批評啟功書法屬於「館閣體」,對此啟功先生說:館閣體也是書法,我哪有寫的那麼好!作為前中書協主席,啟功先生從未以「書法家」自居,他的書法是臨摹清代一個大書法家梁詩正的墨跡而得道。
  • 他把心思放在了做學問上,日本人反而很崇拜他的書法
    有些事情說來也很奇怪,有的人不想要什麼,反而倒是啥都來了,而有的人啥都想要,結果什麼也得不到。就拿當代一些書法家來說,寫了幾年字,就想在一些協會、書院混個一官半職,在這些人眼裡,只要有了職務,名氣就大了,書法水平也高了,求字的人也就多了,最後會是名利雙收,功成名就。
  • 啟功與他的朋友們: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附圖說明:1.啟功與季羨林、鍾敬文。2.啟功與王世襄。3.啟功與史樹青。4.啟功與沙孟海。5.啟功與劉九庵。6.啟功與韓美林。7.啟功與侯剛】     啟功為人耿直,是一位愛國正直的學者,不媚上、不趨勢,完全以自己的意志左右行為。在他的朋友當中,對「當官的」和「普通老百姓」一視同仁。
  • 康震的字被贊富有書香氣,網友:他就是我心目中的書法家!
    雖然康震不是靠寫字吃飯,他也沒有想跨界當書法家,但客觀地講,他的書法造詣很不錯。有人說,康震是一位研究中國古代文學和詩詞的文化學者,書法只是他的業餘愛好。此話不假,但作為業餘愛好,康震能把漢字寫得蒼勁灑脫,姿態橫生,又流暢自然,清幽俊逸,讓人神清氣爽,實屬不易。也由此可見,康震不僅學識豐富,而且是個性情中人,正所謂字如其人。
  • 啟功|何紹基後來晚年寫的字,那真叫不知是什麼,哆裡哆嗦的全都是...
    清代道光進士,大書法家,有人甚至說他是清代第一書法家,說他的書法「神與跡化,數百年書法於斯一振」(《息軻雜著》)。這名頭夠大夠響了吧。他有兩件事最有名,一是他的執筆法最為奇特,叫「回腕法」,二是他臨帖甚勤,晚年自課尤勤。可這兩件「佳話」都被啟功先生掃了興。
  • 書法欣賞|啟功《形端表正》田英章《室雅蘭香》書法等六作品賞析
    圖3《世上無難事 只要肯登攀》作品就是啟功體楷書。筆者相信圖3《世上無難事 只要肯登攀》這幅作品是啟功大師的真跡,筆者曾經購買了《啟功楷書》正版作品來學習。其中啟功大師就書籍的出版親自做了說明。圖1這幅作品與圖3的作品即便都是啟功大師的作品,其蘊藏的藝術性與書法風格只能用「大相逕庭」來形容。
  • 啟功大師一生不會刻印章,但他擁有300多印章,你知道原因嗎?
    啟功先生作為當代著名的學者、詩人和書法家,德高望重,為他治印的篆刻家非常多,其中許多都是篆刻大家,先生生前所擁有的印章多達三百餘方,常用的印章亦有百餘方。篆刻家金煜所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啟功用印》選輯了國內外篆刻家為啟功先生所治的印章264餘方。
  • 啟功500個常用字楷書字帖欣賞,雋秀清雅自然疏朗,學啟體必藏
    啟功「論書絕句百首」說「先摹趙董後歐陽,晚愛誠懸竟體芳。偶作擘窠釘壁看,旁人多說似成王。」啟功先生的書論的貢獻大過他的書法,書法說到底是審美的藝術,審美又不能只是專業人士自娛自樂,對於大眾來說,啟功的書法是一流的書法。啟功先生對近百年來的書法史,乃至整個書法史的一個極大貢獻,其實不是他的字如何,而是他能破除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