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鑑可以明鏡。
無論是古代臣子對君主,還是現今的下級對領導,工作時,彼此的態勢都是一樣的。在君主,尤其是他登基前,還不是名正言順的君主之前,臣子如何揣摩他的心思,提前為自己增加有利的政治砝碼?
君主呢,準確地說,在還沒有登基前,就是要篡位的時候,總要跟心腹商量商量。但篡位,自古以來,就不是能拿到檯面上來說的事情,自己說出來顯得太心切,需要手下人烘託,大有一種「您不上位,江山社稷就沒發兒繼續了」的架勢。這一齣戲碼,幾乎是所有逼宮上位之前必演的。
今天,我們看一下蕭道成是怎麼篡位的。
劉宋皇室成員為爭權互相殘殺,朝廷大全逐漸集身於蕭道成。明帝在位期間,蕭道成的日子還算安穩,直到了劉昱即位。
劉昱越來越殘暴,以至於發展到要殺蕭道成的地步,蕭道成有好幾次都差點遇害。只好聯合楊玉夫等人殺掉劉昱,並在劉昱被殺掉的當天,以太后的名義,宣布劉昱駕崩,歷數他種種罪行,擁安成王劉準為帝,史稱宋順帝。
順帝給蕭道成很多官職,但是大家都看出,蕭道成是不甘心面北稱臣的。他打算延聘當時德高望重的賢才,幫助他成就大業。
一天夜間,召見驃騎長史謝朏,打發走侍從後將自己的打算告訴他,等了很久,謝卻一句話也不說。此時仍有兩個手持蠟燭的小兒在旁服侍,蕭道成以為謝仍然認為不夠嚴密,於是自用手舉著蠟燭,打發兩個小兒出去,然而,謝朏還是不說話。蕭道成只好喚回侍從。
太尉右長史王儉了解蕭道成的想法,有一天,他請求與蕭道成密談,王儉說:「功勞過高,就得不到獎賞,這樣的事情,從古至今,不止一例。以您今日的地位,打算始終面北稱臣,可以做到嗎?」蕭道成對他嚴厲斥責,但神色卻較為溫和。
王儉說:「我受到您的特殊愛護,所以把別人不敢說的話說出來,您為什麼如此堅決地拒絕?劉姓皇家無德,如果沒有你,他們早就滅亡了。然而人心淡薄,感恩的態度不能持久,只要你稍作推辭,就會失去人心,豈止不能建立大業,即使七尺之軀也無法自保。」
蕭道成說:「你說的並非沒有道理。」王儉說:「你今日的威望和地位,原本是可以常任宰相的,最好在禮節上體現出跟普通官員不一樣,稍微預示政局將有所變化。不過這件事應先對褚淵說,我願意把這個意思傳達給他。」蕭道成說:「我自己親自去。」
幾天後,蕭道成親自到褚淵處拜訪,融洽地談了許久,蕭道成才說:「我夢見官職升高了。」褚淵說:「任命剛剛宣布,恐怕兩年間不會出現變動,而且,吉祥的夢,不一定旦夕就能應驗。」蕭道成回來,將情況告訴王儉。王儉說:「褚淵尚未開竅!」王儉就建議給蕭道成加授太傅官職,再賜給黃鉞,命令中書舍人虞整起草詔書。
蕭道成的親信任遐說:「這樣的大事,應當對褚淵說明。」蕭道成說:「褚淵萬一不支持,怎麼辦?」任遐說:「褚淵愛惜生命,想保護妻子兒女,並無奇異的才能和異於常人的節操,我來對付他。」 任遐一嚇唬,褚淵果然沒有異議了。
後幾日,順帝頒布詔書,賜蕭道成黃鉞,授予他大都督中外諸軍事、太傅官職,兼任揚州牧,上殿時允許穿鞋佩劍,入朝時不需要快步小跑,奏事時不必稱名,使持節、太尉、驃騎大將軍、錄尚書、南徐州刺史等職務,依然不變。蕭道成對特殊禮遇堅決辭謝。
又過時日,順帝將太使蕭道成任命為相國,總領百官,將十個郡封給他作為封地,稱為齊公,讓他依然擔任驃騎大將軍、揚州牧和南徐州刺史等職務。
於是,蕭道成做了齊公後,褚淵請求被授予齊國的官職,齊公蕭道成沒有同意。他卻將王儉任命為齊國尚書右僕射,負責吏部事務。當時,王儉年僅二十八歲。這樣的任命,當然是前面王儉自己努力,揣摩領導意圖的結果。
不久,順帝將齊公蕭道成的爵位晉封為王,增加十個郡作為封地。
可以看出,順帝作為皇帝,給了齊王蕭道成他能給的一切了。可是,蕭道成要的是皇位,不想面北稱臣。終於,宋順帝頒布詔書,禪讓帝位給齊王。
順帝本應當來到殿前接見眾官員,然而他不肯出面,逃到佛像寶蓋下。太后很害怕,便親自帶著宦官把順帝找到,勸說順帝,讓他從寶蓋下出來,帶著他登上轎子。
順帝將眼淚止住,問接他的領軍:「你打算殺了我嗎?「 領軍說:「只是讓你到別的宮殿裡居住裡了。您家先前將司馬氏一家取代時也是這樣的。」
順帝邊流淚邊彈著手指說:「希望我今後生生世世永遠不再出生於帝王之家」。宮中的人全都哭了起來。順帝拍著領軍的手說:「要是沒有意外發生,就送給你十萬錢。」
當日,眾官員為齊王陪席,侍中謝朏正在值守,應由他解送璽印,但他假裝不知道,還說:「有什麼公務嗎?」有人傳達詔令說:「將璽印解送,送交齊王。」謝朏說:「齊王有自己的侍中,讓他來做。」說完,就著枕頭躺下了。
傳達詔旨的官員很害怕,便讓謝朏說是自己生病了,找別人代替。謝朏說:「我並未生病,為什麼說我生病了!」於是,穿上衣服,回家了。
齊王於是讓自己侍中負責解送璽印。等到禮典結束,順帝還問:「為何今日沒有器樂演奏?」四周的人都不回答。有人不能自制,哭了起來,眾臣也都淚如雨下。
司空兼太保褚淵等人將璽印捧上,統領百官到齊王宮請蕭道成即位稱帝,齊王推謝辭讓,並不接受。又過幾日,齊王在建康(今南京)南郊即位,史稱南齊高帝。
高帝奉宋順帝為汝陰王,順帝的結局也沒有例外,被朝廷派人殺死,但卻以病故向上報告。
圖片選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