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會有什麼心理問題,抑鬱症是其中之一,父母的陪伴非常重要

2020-12-12 語笑嫣然和輕舞飛揚

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心理疾病一般都是成年人的問題,很難想像其實兒童也會有心理疾病。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實告訴我們中國小孩的心理疾病已經成為一個社會性的問題。

目前中國兒童心理疾病比率最高就是抑鬱症,而來源就是壓力過大所致。儘管父母們為孩子營造了一個無憂無慮的生活空間,但不代表小孩的壓力就可以隨之消失。學習、交際以及家庭關係等問題,都有可能導致孩子出現自身承受不了的心理壓力。

先說一下家庭問題,如果的孩子的性格突然變得十分叛逆,完全不聽教。除了有先天原因以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就是家庭矛盾,父母關係忽然惡化,甚至走向分裂的地步時,就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影響。因為對孩子來說,父母是他們最大的保護,父母關係破裂,就會讓他們覺得這個保護罩崩塌了,從而喪失了心中的安全感,最終走向極端。

其次就是學習壓力和人際交往,前者一般人不難理解,畢竟國家近幾年不停出臺各種為孩子減負的政策,就是希望通過減少學習壓力去緩解孩子的負擔。後者來自於學校的生活,每個人的性格各不一樣,最終導致了他們在學校交際也會出現不同的情況,有些交際能力較差的學生,往往就會因為個人因素無法融入學校氛圍,從而容易在學校遭受欺凌和被人孤立,這種外來環境的壓迫,便是導致孩子產生抑鬱症的另一因素。

綜上所述,想要幫助孩子擺脫抑鬱症的困擾,除了要保持家庭和睦以外。還要多與孩子溝通,只有對孩子的情況有足夠了解,才能從中找到解決的問題。如果父母們不知道如何解決的話,一旦發現孩子有性格轉差的情況,就及時帶他們去看心理醫生,以避免狀況的惡化。

相關焦點

  • 兒童期抑鬱症:這個較為普遍的心理問題,卻隱藏得很深
    談到抑鬱症,似乎這是一個在只在成人間存在的問題。雖然我們對心理問題的認識和重視程度,正在逐漸加強,但對於它表現形式的多樣化,很多時候我們的確防不勝防。而兒童期抑鬱症,更是隱藏得很深,如不及時發現,則會延續到成年期,嚴重影響身心健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10-19歲的人群,目前佔總人口的六分之一。
  • 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越早預防越有效
    我國經濟發展速度快,社會生活節奏快,競爭壓力大,這導致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減少,也容易讓父母的焦慮折射到孩子身上,導致兒童青少年抑鬱症的發生。需要明確的是,雖然抑鬱症是發生率很高的疾病,伴隨的自殺、自傷風險也較高,但並非不可控。抑鬱症是可以通過物理、藥物、心理等手段進行治療的,只要我們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就能防患於未然。
  • 兒童也有抑鬱症?重視心理問題,從孩子開始
    兒童也會得抑鬱症嗎?是的,兒童也會得抑鬱症。而且對於兒童來說,抑鬱症的危害比成年人大得多。有研究表明,抑鬱在兒童中的發生率是0.4%到2.5%,而在青少年中發生率可能上升到5%到10%。其中有4%的患者表現為臨床抑鬱,也就是說他們需要接受臨床治療才能緩解的重度抑鬱。抑鬱在兒童和青少年中越來越普遍,發病年齡趨於年輕。
  • 青少年也會得抑鬱症?與這3點因素有關,其中第2點是重要導火索
    最近,門診接診了個高中生患者,他情緒低落,注意力下降,上課總是走神;記憶力也不好,反應慢,之前去醫院檢查說是抑鬱症,吃了一段時間抗抑鬱的藥,但改善不大,於是在親戚的介紹下找到了我。很多人有疑問,這麼小的孩子怎麼會得抑鬱症呢?
  • 這樣做,既能對父母盡孝心,還能療愈抑鬱症和心理問題!
    有些人不以為然,甚至還有人反對的人,可想而知,這種人心中有多惡。雖說我說要幫助全人類擺脫抑鬱症和心理問題的困苦,但這種人,如果不改變,那真的沒救。特別是有些年齡大的父母,因為本身生活就很節儉,退休工資又高,自己的錢都花不完,說不定給他們買了他們感覺沒必要的東西,反而讓他們不高興。有些人認為陪伴是盡孝。陪伴確實是盡孝的方式,但也不能整日整夜的陪伴,什麼也不幹,那才真讓父母發愁呢。
  • 兒童青少年有哪些突出的心理問題,該怎麼辦?
    這些問題一般是由遺傳、社會、家庭、學校及個體的偶然經歷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中家庭環境,尤其是父母教養方式的影響具有特殊的意義。 一般來說,適應性問題可以找心理諮詢師,但心理障礙及心理疾病則需要進行治療,有時需要服用藥物,這時需要尋求專業心理治療師和精神科醫生的幫助。
  • ||謹防兒童抑鬱症
    萬抑鬱症患者,其中只有五分之一得到了治療。家長若能及時發現,找到抑鬱情緒的原因,好好和孩子溝通,這個時候孩子也就找到了宣洩負面情緒、焦躁心理的渠道,能夠在早期制止抑鬱症的發生。更多兒童抑鬱症案例顯示,家庭是導致孩子抑鬱的重要原因。
  • 如何陪伴抑鬱症的孩子
    抑鬱症根據其嚴重程度可以分為:輕度抑鬱;中度抑鬱;重度抑鬱。抑鬱症等心理問題最讓人頭疼的地方是,病程起伏遷延。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覆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症狀或轉為慢性。
  • 【祝卓宏專欄】千萬不要忽視兒童抑鬱症
    特別是疫情期間,孩子在家上網課,有時難免會用電腦或者手機玩遊戲而與父母發生衝突,或者被父母嚴格監管,孩子少有運動、放鬆、娛樂,使得兒童青少年抑鬱症發生案例明顯增加。 請大家注意這個重要數據:75%的重性抑鬱首發於兒童階段。我們決不能對兒童抑鬱症視而不見或不加重視。 為什麼兒童會有抑鬱症?
  • 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體檢:心理問題低齡化,是因為孩子太矯情?
    >的困擾,5.2%的兒童存在人際關係敏感、抑鬱、強迫等心理健康問題。一、家族遺傳有調查指出,如果父母雙方曾為抑鬱症患者,那孩子出現抑鬱症的機率高達60%-80%。也就是說,如果父母有抑鬱症病史,那孩子患病概率會大大增加。
  • 青少年心理問題越早預防越有效
    我國經濟發展速度快,社會生活節奏快,競爭壓力大,這導致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減少,也容易讓父母的焦慮折射到孩子身上,導致兒童青少年抑鬱症的發生。需要明確的是,雖然抑鬱症是發生率很高的疾病,伴隨的自殺、自傷風險也較高,但並非不可控。抑鬱症是可以通過物理、藥物、心理等手段進行治療的,只要我們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就能防患於未然。
  • 解決心理問題,最重要的是什麼?
    很多學校管理者和家長無論看過多少案例,也不一定覺得孩子的心理比成績和業績更重要,沒有問題的時候一邊說健康快樂成長就好,一邊拿孩子成績去比較,一邊各種親子衝突矛盾升級。這個時候只有心理老師關心的是這個孩子為什麼被打,以及孩子現在心理狀態怎麼樣,有沒有應激或者創傷反應。但是礙於校長指示她還不能出面進行幹預,只好求助校外心理老師去和家長溝通看看孩子情況。
  • 抑鬱症篩查將納入學生體檢:心理問題低齡化,是因為孩子太矯情嗎
    一、家族遺傳有調查指出,如果父母雙方曾為抑鬱症患者,那孩子出現抑鬱症的機率高達60%-80%。也就是說,如果父母有抑鬱症病史,那孩子患病概率會大大增加。二、父母過高的期待會壓「垮」孩子山西運城一名精神科主治醫師張瑾在採訪曾說:每年他們接診精神類患者6千多名,其中一半為青少年和兒童,最小的患者僅有9歲。孩子易患抑鬱症的主要原因,就是是父母高期待,讓孩子壓力過大。
  • 抑鬱症的根本原因,是因為童年缺少父母的陪伴!
    有娛樂界的明星、高級白領,也有普通工人、目不識丁的窮苦百姓,也有中老年人、年輕的媽媽,也有風華正茂的大學生、甚至尚未成年的中學生。儘管因抑鬱症自殺,離開人世的新聞屢屢播出,卻並沒有讓人們認真思考,抑鬱症究竟是怎麼產生的?心理學教授舉過一個張國榮的案例,剖析了抑鬱症的前因後果,導致抑鬱症的根本原因是因為缺少童年。孩子的童年時期,缺少父母的關愛和認可。
  • 青少年心理問題高發的背後:父母教育方式是原因之一
    卻不能發現原因,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會有心理問題。其實這些孩子可能是學校壓力緊張造成的軀體化症狀。需要找尋孩子的壓力源,幫孩子解決問題。  所以,在學校中普及心理知識,讓老師和家長都能及時發現孩子的心理問題,是讓孩子幸福成長的重要環節。  青少年心理問題高發深層次原因  一方面是孩子自身的問題。
  • 兒童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11個信號
    它通過對既有的兒童心理健康流行病學數據分析、社區調查分析、團體焦點訪談等方法,最終確定了11個識別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行為信號。作者們承認,為了使用簡單考慮,這11個信號並不能發現每個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孩子,但是至少可以識別一半以上。
  • 心理健康納入體檢,確診抑鬱症、雙相障礙的孩子很可能會激增!
    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加強對各類人群的常規心理體檢和篩查。這就是《抑鬱症防治方案》中要求各體檢中心要增加情緒狀態評估的主要原因。換言之,以後的入職體檢、員工體檢、學生體檢、兒童保健體檢等項目中,除了已有的軀體檢查之外,很可能還會有心理體檢,識別個體是否有罹患抑鬱症的跡象。
  • 心理健康納入體檢,確診抑鬱症、雙相障礙的孩子很可能會激增
    相信這樣的消息令國內每一位精神心理障礙診療從業人員都備受鼓舞!抑鬱症是最常見、危害也是最大精神心理障礙之一,終於得到了國家層面的進一步重視。換言之,以後的入職體檢、員工體檢、學生體檢、兒童保健體檢等項目中,除了已有的軀體檢查之外,很可能還會有心理體檢,識別個體是否有罹患抑鬱症的跡象。據報導,浙江省在去年年底已經把心理健康納入了體檢項目,率先走在全國前列。
  • 想要親子關係更好 5種兒童心理問題得解決
    說到親子關係,都是很多家長比較重視的,目前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父母都比較重視兒童的教育,也希望能快樂育兒。而生活中也有一些父母因為對孩子不了解,導致親子關係惡化,因此想提高親子關係或者改善,以下這些兒童心理的了解,大部分兒童問題,父母只有了解才能在出現時正確應對。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有哪些?
  • 青少年心理問題高發背後:父母教育方式是原因之一
    青少年心理問題高發的背後青少年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還要學會人際關係和社會關係。良好的夥伴關係對於青少年減少抑鬱情緒,防止網絡成癮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卻不能發現原因,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會有心理問題。其實這些孩子可能是學校壓力緊張造成的軀體化症狀。需要找尋孩子的壓力源,幫孩子解決問題。所以,在學校中普及心理知識,讓老師和家長都能及時發現孩子的心理問題,是讓孩子幸福成長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