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將近,團年飯都在親朋好友之間約了起來。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很多人為此提前一個月搶回家的票,只為了回家和家裡人一起吃年飯,很多人甚至放棄了過年的高額加班費,年飯究竟有什麼魅力呢?蛋蛋後說事來為大家分享一下不同地區的年夜飯的區別。
不同地區不同位置因為氣候土地原因,飲食習慣會有很大的區別,南方和北方的區別就尤為明顯。南方的人愛吃大米,這是因為南方的溫度常年比較高,雨水充足,土地適合種植水稻,而北方給人第一反應就是比較冷,而且土地堅硬,耐寒的小麥適合種植在北方,所以北方人以麵粉為主食。
北方的習俗
在北方,麵粉製作的食物得到大眾的喜愛,比如餃子,包子,麵條之類的,並且每一種麵食都有其美好的寓意。餃子諧音交子,代表一年的交替,合家團圓的意思。包子是用包子皮包自己喜歡的餡,代表包羅萬象,有知識有文化之意。而麵條是北方家庭早餐最常見的食物,長長的,代表長長久久,結婚和孩子過生日必然會有一碗麵條,結婚時的一碗麵的寓意是祝新人永結同心,白頭偕老。孩子生日的一碗麵條則是長壽麵,祝福孩子健健康康。
餃子是北方的代表,不僅因為餃子外形比其他食物好看,更是因為其簡單操作而出名。一家人一切包餃子其樂融融,融入的是感情,還有家庭的溫馨。有的地方會在包餃子的時候會包一枚帶有硬幣的餃子,一家人一起吃餃子的時候誰能吃到這個帶有硬幣的餃子,新的一年將會有好運。也有的人家會包幾個帶有水果的餃子,吃到的人來年會生活甜甜蜜蜜。
南方的習俗
南方的大米,適合做湯圓和年糕。而湯圓也叫做元宵,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元宵節,體現出湯圓的重要性,元宵節吃元宵是希望新的一年裡大家庭能團結一致,家裡像元宵一樣的甜。而年糕是用糯米製作,糯米代表一年的收成,人們希望來年收穫的季節能夠一年比一年高,所以取名年糕。
在吃東西之前,需要先祭祖,把好飯好菜先放在桌上供給先祖先吃,代表人的不忘本和對先祖的孝道,然後磕頭行禮,希望先祖保佑家裡後輩長大有出息。吃完年飯就開始給小孩子發壓歲錢,是對孩子的一種祝福。
南方的年飯必然會有一條魚,而且這條魚不能吃完,寓意年年有餘。會炒青菜,代表家庭親親密密。
其實南北方過年都會吃年糕,但是做法不同,食材不同,味道也不同。蘇州的桂花糖十分出名,為此研發出桂花糖年糕,而北京獨有的——百果年糕讓人回味無窮。每個地方的年糕口味都有一些區別。北方寒冷,需要攝入一些糖分補充能量,所以北方人喜歡沾糖吃。年糕是老少皆宜的食物,全國人民不僅僅過年的時候吃年糕,在日常逛街也喜歡吃年糕,體現出年糕在人們心中佔有重要地位。
年飯的寓意
年飯,之所以叫年飯,是在過年之際的飯局,而且是和親的人在一起吃飯,一般是親人居多的飯局,但也不僅僅是親人,有好朋友好兄弟的一起吃飯,希望在新的一年裡感情能更好,大家一起玩的開心。對來年的期待和對大家能遇到的緣分表示開心。而公司的年飯,是給員工的一個福利,有的大公司是直接包一個酒店的一層來舉行年飯晚會,並且在年飯後舉行年終獎的頒發。有的好公司還有抽獎環節,來多一些彩頭。
也有一些小公司是讓員工自己選擇,然後公司來報銷。年飯是為了獎勵員工努力幸苦了一年,而給員工的鼓勵。年飯吃的不僅僅是食物,更是感情和氣氛,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裡開開心心,好運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