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老年人醫療照護 國家衛健委:重點解決4方面問題

2020-12-25 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5月10日訊 今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就我國護理事業發展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在發布會上介紹,按照國家統計局統計數字來看,我國現在有60歲以上的老年人大概是2.4億,65歲以上老年人是1.6億,其中部分是失能和半失能老人,這樣的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對於家庭來講,負擔是很重的,一方面是經濟上的負擔,其實更大的負擔是對於這些老年人的照護。

  下一步要如何做好老年護理和老年照護呢,焦雅輝表示,重點要解決4方面問題:

  一是解決誰來照顧的問題。按照「十三五」護理規劃,到2020年,全國護士隊伍將達到450萬。下一步要把護理服務從醫院延伸到社區,延伸到家庭。大力發展護士隊伍數量的同時,加強老年護理員的隊伍建設。

  第二要解決照顧誰的問題。全國有2.4億60歲老年人,包括健康老人,一些有慢性病的老人,還有失能和半失能的老人,醫政醫管局正在制定關於老年照護評估的標準,通過評估決定這些老人是要進行機構護理,還是社區護理,還是家庭護理。不同方式支付的渠道不同,在醫療機構裡面,可能需要由醫療保險來支付;在機構或者社區,可能是由長期護理保險支付。還有一些通過發展商業保險的模式,來解決一部分居家的費用支付問題。

  第三要解決在哪裡照顧的問題。現在全國有一些老人在醫療機構裡接受康復以及慢病護理,還有一些護理中心、護理院和護理站,也有很多老人在這裡面接受一些醫療照護,另外還有一些養老院。國家目前正在大力推行醫養結合,有些老人是在養老機構裡面,我們鼓勵養老機構設置一些醫療機構,來解決醫和養結合的問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通過籤約以及設置家庭病床,上門服務的方式,為老年人提供社區的照護和家庭的照護。還有一些老人需要經過規範培訓的護理員隊伍,在家庭提供一些居家的照顧服務。從我國的國情來看,機構護理不是主要方向,將來老人照護的主體和主要模式應該是社區和家庭,特別是在社區,現在很多地方都在探索互助式的養老,在城市有這種集中的老年人公寓和社區,在農村還有像民政部門推的養老的「幸福院」,還有互助的養老模式,在村衛生室附近,由村醫提供日常的健康服務。

  第四是要解決誰來出錢照顧的問題,也就是說籌資。涉及到長期的醫療照護,需借鑑其他國家的經驗,像日本,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醫療保險以外還有長期護理保險,就是解決日本的老年人長期醫療照護問題。我國是由人社部門牽頭,也在全國選了一些城市,在做長期護理保險的試點,這個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長期醫療照護費用負擔問題。當然各地的模式,籌資出錢的渠道也不完全一樣。

  除了長期護理保險以外,在中國大力發展商業保險,也是籌資很重要的來源,通過一些商業保險公司,可以開發針對老年人的長期護理和照護的保險產品,來發揮一些補充作用。

(責任編輯:暢帥帥)

相關焦點

  • 2018年我國註冊護士達400萬,衛健委下一步該如何解決老年護理需求?
    印發加強老年護理發展以及加強老年長期護理需求評估和規範服務的指導性文件,進一步加快發展老年長期護理和老年照護,重點增加失能老年人的護理服務供給,提高老年人群幸福感、獲得感。印發加強醫療護理員培訓和管理的文件,增加老年護理服務人員數量,提升醫療護理員職業技能,擴大社會就業。  4.加大宣傳倡導力度。
  • 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已成重要社會問題
    在堀口正教授看來,目前在日本,針對老年人長期照護保障的政策效果不理想,而政府有明顯的放棄公共責任的傾向,他認為,政府不能完全推開不管。  實際上,這位日本退休記者遇到的窘境絕非個案,老年人的長期照護保障問題早已成為各國亟需解決的問題,早在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就發布了《建立老年人長期照顧政策的國際共識》。
  • 中國超4000萬失能老年人面臨照護難 護理人才缺口大
    截至2018年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近2.5億,其中失能老年人超過4000萬。他們面臨的照護難題,是社會的痛點。為此,國家衛生健康委等6部門日前印發了《關於加強老年護理需求評估和規範服務工作的通知》和《關於加強醫療護理員培訓和規範管理的通知》,首次為失能老人照護評估和醫療護理員培訓建立了「國標」。
  • 構建失能老年人集中照護體系 築牢幸福養老基準線——江西興國縣...
    【引言】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我國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程度比較高的國家之一,老年人口數量最多,老齡化速度最快,應對人口老齡化任務最重。滿足數量龐大的老年群眾多方面需求、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百姓福祉,需要我們下大氣力來應對。
  • 破除老年人智能鴻溝!國家衛健委:健康碼將和公交卡老年卡整合
    國家衛健委:健康碼將和公交卡老年卡整合  Evelyn Zhang • 2020-11-26 18:09:45 來源:前瞻網
  • @臨沂老年人:一攬子醫療優待定出時間表
    (4)基層醫療機構要結合實際,可通過籤約、巡診等多種方式為確有需要的老年人開展上門診療、康復、照護等個性服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能夠與上級醫療機構遠程會診,為老年人提供遠程醫療服務。到2022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護理床位比達到30%。
  • 大連失智老年人照護事業的一抹亮光
    中國是當今世界上失智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失智老年人已經超過1000萬,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加快,失智老年人數將快速增長。照護失智老年人是家庭的焦慮點和痛點,也是養老機構照護的難點和新課題。 2019年4月,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於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簡稱《試點方案》),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正式啟動。
  • 中國老年人居家照護指南
    他們是走過風風雨雨一生的老年人,是給予你最多關愛和溫暖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現在他們漸漸老去,越來越需要關心、照顧,同時也非常需要尊重和生活質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往往體現在如何對待老年人群體上。如何為老年人提供更科學、更合理的照護, 如何讓老年人有尊嚴、有質量地安享晚年?不僅是你,社會各界都越來越關注這個問題。
  • 深入解讀老年人遠程照護設計方案
    深入解讀老年人遠程照護設計方案 佚名 發表於 2015-11-30 16:33:49     Telecare(遠程照護)是對老年人和身體能力差的人提供遠程醫療的術語
  • 國家衛健委:老年護理需求評估和規範服務以及醫療護理員培訓有國家...
    在今天上午國家衛健委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表示,這是第一次從國家層面建立了老年護理需求評估和規範服務以及醫療護理員培訓和規範管理國家標準。首先是評估哪些人,重點聚焦4000萬的失能和半失能60歲以上老年人。第二個誰去評估,因為這個評估畢竟是專業的內容,需要專業的機構和專業的人員來提供。這個醫療機構不僅僅是傳統概念上的醫院,像為老年提供護理服務的,包括醫院、護理院、護理中心、康復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也包括醫養結合機構中的醫療機構。
  • 深圳老年人照護補貼怎麼發?你的意見很重要……
    解決老年人護理保障問題事關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和人文關懷水平的提高深圳又要出好福利啦~今天(9月18日)照護補貼主要用於支付定點服務機構提供的生活照料、醫療護理、精神慰藉、臨時或短期託養照顧、長者助餐、租用或購買智能養老設備、輔助器具等項目。補貼發放形式照護補貼以電子服務券方式發放,不可兌換為現金。
  • 重點來了!國家衛健委透露最新養老服務建設思路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首要任務就是解決好養老保障和服務問題,特別是要加快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現代養老服務體系。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養老服務雖然直接對象是老年人,但養老服務做得好不好,不僅直接關係到2.4億多老年人的幸福安康,而且直接關係到億萬老年人家庭的和諧美滿。因此,做好養老服務工作,就是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體現。(四)加快現代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是助推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動能。
  • 國家衛健委:問題都在安排解決
    2月4日下午,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進一步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醫療救治有關情況。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回應,國家衛健委已經下發通知,要求全國所有醫療單位一定要統籌做好肺炎疫情的救治和其他患者的醫療需求之間的統籌的工作。最近,我們也注意到媒體報導,特別是在武漢,一些孕婦沒有地方做孕期保健。
  • 衛生健康與醫療保障重點工作公布 新一年的「健康紅包」來了
    發言人胡強強表示,將從發展遠程醫療、完善藥品政策、加強公立醫院管理等方面聚力,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加強健康中國建設。  2018年,藥品供應領域改革成為百姓熱議的話題。從17種抗癌藥談判進入醫保,到11城市帶量採購,如何確保藥物的保障供應及合理使用,是今年的重要工作之一。
  • 年均花13萬,一人失智,全家失衡:誰來照護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2020年9月11日,國際阿爾茨海默病日前夕,國家衛健委辦公廳公布了《探索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下稱《方案》),提出開展患者評估篩查和預防幹預服務,在試點地區,到2022年公眾對老年痴呆防治知識知曉率達80%,社區(村)老年人認知功能篩查率達80%。
  • 姜春力: 老齡化不可逆轉 老年醫養照護體系很關鍵
    但是老年人對醫療照護、康復保健、老年用品及養老服務等方面的消費需求不斷增加,也為發展老齡產業提供了巨大的空間。二、發展國老年醫養照護體系主要思路人體衰老是自然規律。人進入老年以後,會逐漸出現身體機能衰退,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記憶力減退,智力水平降低。在老年人進入高齡階段,不可避免會出現失能失智生理老化現象。
  • 醫療照護證政策福利成中介「黑利」?12345市民熱線協調多部門開...
    養老服務業的醫療照護證由誰發放?人保部門?衛健委?一位考試合格者竟遭遇了拿證難。日前,經市民服務熱線協調有關部門,發證主體終於明確為:上海社區衛生協會。新民晚報記者在「四力」教育實踐中採訪了解到,發證主體的明確,將有助於改變政策福利變成中介「黑利」情況。
  • 國家衛健委:組織專班重點保障醫療設備
    3月4日下午,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做好疫情防控重要醫療救治設備促產保供工作情況。有記者提問,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也是前所未有的,請問這麼大的需求,特別是湖北等重點地區醫療設備需求怎麼保障?
  • 如何解決社區醫院人手不足問題?假期是否延長?衛健委回應
    如何解決社區醫院人手不足問題?假期是否延長?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病預防控制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以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處馮錄召研究員,對大家關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聯防聯控工作進行解答。
  • 方便老年人看病,衛健委提出4點要求
    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司昨日發布通知,就做好方便老年人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主要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看病就醫有關工作提出4點要求。通知指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實現老年人就近就醫的"主戰場",是轄區老年人健康的"守門人"。各地要高度重視方便老年人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看病就醫工作,強化工作統籌,積極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緊貼老年人需求,推出更多更好的創新適老化做法。1、完善"健康碼"管理,提供人工查驗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