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講壓力管理和情緒調節的課程或者工作坊,基本上都會介紹到靜心的方法,放鬆的練習,很多時候也會帶著大家一起練習如何進行身心的深度放鬆。
今天,把相關的知識點和技能點總結一下,方便大家學習。
每一次在和家長們交流《情緒高手》中如何讓自己內心寧靜的時候,家長們總是感嘆:好難!
其實,情緒能力如同我們的運動能力一樣,只要你找到正確的訓練方法,堅持一段時間,就可以取得長足的進步。
對於沒有跑步習慣的人,如果突然要求他跑一個馬拉松,那肯定感覺:不可能。要求他跑一個半程馬拉松,感覺也會是,殺了我算了。要求他跑個10公裡,他可能會說,好難。
對於從來沒有情緒能力訓練習慣的人,如果突然要讓他學會靜心,達到內在的平靜,也會有類似的感覺。
希望這一篇文章能讓你開始掌握正確的靜心的情緒能力訓練方法,讓你擁有跑一個情緒馬拉松的能力與心態。
對情緒能力的訓練,包括讓心情平復下來的能力,讓心情沉靜下去。
關於靜心:
這種靜心有幾個特點:
不會胡思亂想,或者偶爾開小差以後能回到「空靈」的狀態。
讓情緒沉靜下去,然而並不伴隨憂傷。
是清醒的狀態,而不是淺睡的狀態。
關於呼吸:
能讓人靜心下來的呼吸方式有好多種,本文主要介紹腹式深呼吸。
腹式深呼吸的訣竅是呼吸的節奏,先從呼氣開始(這一點非常重要),呼氣的時候要讓小腹癟下去,吸氣的時候要讓小腹鼓起來,儘可能讓呼吸變得緩慢與深沉,比如3秒一呼,3秒一吸,當然你也可以4秒一呼,4秒一吸。
就象跑步能增強你的運動神經、血流和心血管功能一樣,我們的情緒能力訓練如靜心打坐等練習,可以增進大腦前額葉的功能,而前額葉與選擇和執行功能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能讓你更專注,更輕鬆自在。
關於放鬆:
原理:當一個人的身體放鬆時,他的心情也會自然而然地放鬆。
方法:先用力收緊某一部位的肌肉,然後不再用力,感受這兩者的區別。比如握拳,只收緊前臂的肌肉,然後不再用力,感受不再用力其實就是放鬆的這種感覺。
評測:當你主觀感覺某個部位有自然而然的沉重感時,就已經說明這個部位不再主動用力,你已經很放鬆了。
綜合練習方法:
選擇一個不會有人打擾你的時間,至少有20分鐘。
選擇一個舒服的姿勢,坐,臥均可,坐的話保證背部挺直,臥的話仰臥。
輕合雙眼。
腹式深呼吸。
專念。(可以數息,可以感覺放鬆後的沉重感,走神很常見,再次把元神收回來就可以了)
覺得時間差不多了,就可以逐漸睜眼,動動手腳,回復精力。
這個練習看起來很簡單,其實長期練習,還可以增強你大腦之中5-羥色胺的功能水平,讓你擁有冷靜深刻的能力。
技術文章,最後來一句感性一點的話:
走過,路過,給點賞錢!
抄誦《心經》,讓內心更寧靜
如何與青少年有效溝通,《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導讀——胡連新親子微課第42期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