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銷售仿冒手機,法院判決主播承擔賠償責任

2020-12-28 最高人民法院

一滴水,能折射太陽光輝。

一樁案,能彰顯法治道理。

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信推出「小案大道理 時代新風尚」欄目,帶您一起回顧那些熠熠生輝的「小案」,回味那些蘊含其中的「道理」,共同感受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所弘揚的公平正義正能量。今天回顧的是直播帶貨銷售仿冒手機案,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萬山鎮電子商務服務中心負責人華茜,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網際網路法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曉春

以及大V@唐有訟進行了精彩點評。

案情回顧

主播通過直播間銷售仿冒手機,消費者起訴主播及直播平臺承擔賠償責任。2020年9月21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對該案依法公開宣判,認定主播構成欺詐,應承擔賠償責任,直播平臺盡到了相關義務不承擔責任。

主播許某某是某平臺主播,2019年5月28日,消費者王某某通過直播間購買許某某私下銷售的手機一款,收貨後發現手機系仿冒機,經溝通無果。後王某某以網絡購物合同糾紛為由將許某某、直播平臺訴至北京網際網路法院。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認為,許某某在直播期間持續掛有「小黃車」,該行為可視為系其利用主播身份不斷為商家導流宣傳推廣,具有對外銷售獲利的主觀意圖,其具有經營者身份。王某某在購買手機前觀看許某某直播已持續半年,對許某某心存信賴,許某某私下直播帶貨交易行為視其利用主播身份導流並實現流量變現,應認定為經營行為。應當注意的是,一般情形下主播不參與實際交易,不具有經營者身份,但主播如果除帶貨行為外,亦參與商品或者服務提供、經營,成為商品或者服務買賣合同相對方,則具有經營者身份,需承擔經營者責任。

許某某在使用手機半個月後,方進行轉讓,其應對手機外觀及實際使用情況了解,王某某收到手機後發現明顯與直播間宣稱的性能不符,王某某基於信任,陷入錯誤認識而購買,許某某作為經營者實施的上述行為構成欺詐,應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直播平臺在直播規範中明確公示禁止進行站外交易,在接到王某某投訴後及時對主播帳號進行封停處理等,盡到了事前提示和事後監督義務,且現無證據證明直播平臺知曉涉案交易行為存在,故不承擔相應責任。

最終,一審判決許某某退還王某某購機款,並賠償購機款三倍及王某某維權合理開支。

本案宣判後,原被告均未提起上訴,現一審判決已生效。

專家點評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網際網路法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劉曉春

本案是法官面對直播帶貨這一新業態帶來的新問題,深入剖析商業模式的本質、正確適用法律規則、構建網絡空間治理規則的有益探索和實踐。

直播帶貨是「粉絲經濟」和「網紅經濟」的一種典型表現形式。這一新興網絡推廣和交易模式的迅猛發展,一方面構成了繁榮數字經濟的新動力,另一方面,在產品質量、消費者保護等領域也帶來了全新的問題和挑戰,需要司法作出及時的應對。

本案中,主播通過各種方式對自身形象進行推廣,獲得相當規模的粉絲群體,通過積累觀眾的信任、興趣等經營自身的「流量」,並通過「帶貨」、銷售等方式將其流量進行變現。這種具有新特點的推廣和銷售模式,表面上是主播和粉絲個體之間的交易和互動,但究其本質,已經超過了私人交易的範圍。

主播一方面使用了網際網路平臺提供的「購物車」功能進行帶貨,具有經營者身份,另一方面,主播在交易中利用了其長期經營和積累的粉絲信任關係,並引導其進行線下交易,主觀惡意明顯,其欺詐行為應當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關於經營者的懲罰性賠償規定。

本案法官對此展開了深入細緻的剖析和切中要害的認定。對於主播所在網絡平臺的行為,本案判決也認定其及時採取了相應措施,構建了有效的治理機制,釐清了責任和義務的邊界。

直播帶貨作為典型的網絡交易新業態,其長遠健康發展亦需依賴確立有效的法律保障和治理機制。本案是通過司法個案實踐積極推動構建網絡空間新秩序的典型案例,體現了網際網路法院以裁判樹規則、以規則促治理、以治理助發展的基本理念。

大V點評

@唐有訟

每一種網際網路新興業態的健康發展,都離不開法律的合理規制。如今,直播帶貨穩居中國網際網路產業的創新風口,給消費者帶來全新體驗的同時也給傳統商業模式帶來巨大變革。

與傳統的銷售模式不同,直播帶貨消費者對主播的信任度高,單品的出貨量巨大,一旦某類產品存在質量問題,給消費者帶來的權益損害也會因網際網路的疊加效應而被迅速放大,鑑於此,加強對網際網路新興業態的監管和引導刻不容緩。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因其獨特的案件管轄類型,在引導中國網際網路產業變革、塑造中國網際網路產業商業倫理與制度規範方面存在得天獨厚的優勢。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的這個判決,也必將因網際網路的放大效應而輻射整個直播帶貨行業,成為以司法個案推動行業健康發展的典型案例。

代表點評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萬山鎮電子商務服務中心負責人

華茜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浪潮下,網際網路行業成了創業首選。近幾年網際網路由傳統圖文銷售逐步變成直播銷售,能更為直觀地展示產品。直播的優勢是,主播與客戶間的黏性和信任度更高,客戶下單更直接,劣勢是門檻低,可能存在的問題包括銷售者對銷售產品了解不透徹、從業人員資質無法掌握、娛樂性主播涉黃賭毒、電商主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不及時、主播配合商家演戲求銷量、主播之間為求客戶數相互比價格、價格越賣越低賺不到錢、賣假貨騙人等。

本案是直播中常見的一種詐騙手法,光網際網路監管可能還不足以解決行業漏洞,建議出臺對網際網路行業有針對性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希望有關部門能積極在網絡平臺加大正能量信息的宣傳。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 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

漫畫:郎開衡丨編輯:冼小堤

相關焦點

  • 在快手直播帶貨售假手機 主播一審被判欺詐
    因認為主播許某某在快手直播間銷售的某品牌手機為仿冒機,構成欺詐,王某某將主播許某某及快手APP運營方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快手公司」)訴至北京網際網路法院。
  • 糜志彬:從辛巴「燕窩事件」談主播對直播帶貨商品的責任承擔
    此外,辛選會依據合同及法律規定追究品牌方的責任」①。聲明一經發布,短時間內就登上了微博熱搜,引發了公眾的廣泛關注和討論,觸動了各方的神經。以辛巴等為代表的帶貨主播,要對其直播所推薦的商品或服務質量承擔賠償責任嗎?下文將通過分析主播在整個行業鏈路上所扮演的角色及法律定位,對這個問題從民事層面予以解答。囿於篇幅,對於主播可能承擔的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暫不討論。
  • 壹現場丨在快手直播帶貨售假手機 主播一審被判欺詐
    2020年9月21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認定許某某具有電子商務經營者身份,其通過私下交易方式出售涉案手機的經營行為構成欺詐,應承擔相應的懲罰性賠償責任。快手公司作為網絡服務提供者已盡到相應的法律義務,不就相關行為承擔連帶責任。
  • 主播在快手直播帶貨售山寨機 法院:構成欺詐 退一賠三
    因認為主播在快手直播間銷售的手機為仿冒機,構成欺詐,王某某將主播及快手APP運營方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快手公司」)訴至北京網際網路法院。今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認定主播具有電子商務經營者身份,其通過私下交易方式出售涉案手機的經營行為構成欺詐,應向原告王某某退還購機款4000元,並賠償原告王某某12000元。被告快手公司作為網絡服務提供者已盡到相應的法律義務,不就相關行為承擔連帶責任。
  • 主播直播帶貨時銷售山寨手機被法院認定構成欺詐
    【主播直播帶貨時銷售山寨手機被法院認定構成欺詐】因認為主播在直播間銷售的手機為仿冒機,網絡用戶王某以欺詐為由,將主播許某訴至北京網際網路法院。 9月21日,法院一審認定許某具有電子商務經營者身份,其行為構成欺詐,應退還購機款4000元,並賠償王某12000元。
  • 直播帶貨主播的法律問題
    【網友提問】直播帶貨的主播算是廣告代言人嗎?應該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在直播間中,主播們通過介紹商品的功效、性價比,自身的使用感受的介紹,以及附帶的抽獎、贈品等手段,最後達成對直播間粉絲們的推薦和銷售。主播們雖然不屬於普通大眾對於「廣告代言人」的認知,但從法律上看,一般會認為主播屬於「廣告代言人」的範疇。二、廣告代言人在廣告中對商品、服務作推薦、證明,應當依據事實,不得為其未使用過的商品或者未接受過的服務作推薦、證明。
  • 隨著直播帶貨的興起,李佳琦作為被告要賠償經濟損失16萬元
    隨著直播帶貨的興起,李佳琦超強的帶貨能力和較高社會知名度,引來不良商家的覬覦。通過網紅帶貨實現流量變現,是不少商家的生財策略。但未經知名主播同意,擅自使用其肖像、姓名蹭熱度是否違法?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杭州市蕭山區法院獲悉,該院9月8日對「明星主播」李佳琦訴佳琦影視文化發展(杭州)有限公司、美腕(杭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人格權糾紛案作出一審判決,兩被告被判賠16萬元。
  • 75號咖啡|直播帶貨,還需法律領航(二):帶貨更需「帶法」——網絡...
    原告衣念公司發現淘寶店主杜某某通過淘寶網銷售侵權商品,先後7次向淘寶公司發送侵權通知函,被告淘寶公司審核後先後7次刪除了杜某某發布的商品信息。杜某某並未就此向衣念公司及淘寶公司提出異議,淘寶公司也未對杜某某採取處罰措施。直至2010年9月,淘寶公司才對杜某某進行扣分等處罰。法院認為,淘寶公司故意為杜某某銷售侵權商品提供便利條件,構成幫助侵權,具有主觀過錯,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 直播帶貨引發的那些糟心事兒
    【法官解讀】北京網際網路法院 郭晟以李佳琦為代表的直播帶貨中,一旦產品或服務發生質量問題,商家、主播誰應當對主播所推薦的產品或服務承擔售後責任?如果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依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向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金額不足1000元的,為1000元。主播行為構成上述承擔連帶責任情形的,應當與商家就上述懲罰性賠償等承擔連帶責任。
  • 「刷」出來的直播帶貨虛假繁榮:90元可買500人互動1小時,大主播買...
    如果不出意外,這套系統能晝夜不歇地對支架上的所有手機,同時執行「關注主播」、「發言帶節奏」、「點讚送燈牌」等命令。銷售人員展示的直播引流系統後臺操作頁面。受訪者供圖2020年,直播帶貨成為經濟領域的新風口,各路網紅、達人、明星紛紛擠進直播間,給消費者「種草」,也從中收割流量。在利益驅使下,像李飛這樣批量炮製流量數據的灰產人士應運而生。
  • 花40萬請主播帶貨僅賣出3000元,企業起訴直播公司
    「雙11」那天花40萬元服務費請主播帶貨,銷售額卻只完成3000元——澎湃新聞7月29日從寧波市江北區法院獲悉,企業起訴直播公司後,經法庭調解,被告方退還部分服務費。江北區人民法院去年,甲公司與乙公司籤訂《雙十一網絡直播間推廣協議》,約定乙公司指定旗下知名主播在2019
  • ...李佳琦被指虛假宣傳 直播帶貨又翻車了 直播帶貨是什麼意思?
    而快手某網紅主播創下單場帶貨上億元的戰績……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直播購物並不陌生。自2016年「直播元年」起,直播電商產業不斷蓄力,並隨著「帶貨一哥」李佳琦的一句「OMG!我的天吶!買它!」而在全國爆紅。「相較於傳統電商和實體商鋪,直播帶貨擁有更強的互動性和娛樂性。」
  • 直播帶貨引發的那些糟心事兒 法官支招「避坑」
    【法官解讀】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郭晟  以李佳琦為代表的直播帶貨中,一旦產品或服務發生質量問題,商家、主播誰應當對主播所推薦的產品或服務承擔售後責任?  一、一般情形下,商家系商品或者服務的銷售者、提供方或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對商品或者服務承擔售後責任,主播原則上不對商品或服務本身承擔售後責任。
  • 直播帶貨那些糟心事,且聽法官以案說法
    【法官解讀】(北京網際網路法院 郭晟)以李佳琦為代表的直播帶貨中,一旦產品或服務發生質量問題,商家、主播誰應當對主播所推薦的產品或服務承擔售後責任?一、一般情形下,商家系商品或者服務的銷售者、提供方或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對商品或者服務承擔售後責任,主播原則上不對商品或服務本身承擔售後責任。
  • 直播帶貨引發糟心事兒 買到假貨誰該為此「買單」?
    【法官解讀】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 郭晟   以李佳琦為代表的直播帶貨中,一旦產品或服務發生質量問題,商家、主播誰應當對主播所推薦的產品或服務承擔售後責任?   一、一般情形下,商家系商品或者服務的銷售者、提供方或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對商品或者服務承擔售後責任,主播原則上不對商品或服務本身承擔售後責任。
  • ...提示消費者如何躲過直播帶貨、預付卡消費裡的「坑」
    「直播帶貨」,尤其是「網紅帶貨」快速發展之下,直播帶貨中的產品質量、售後問題,主播虛假宣傳、平臺數據造假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公眾的消費體驗。消費者1:直播售賣,宣傳說9.9元可以買250克的茉莉花茶,但實際發貨後只有25克,與拍下的商品重量相差10倍。
  • 直播買到假貨主播怎麼賠?雙十二後法院為「剁手黨」線上普法
    看直播買到假貨主播該不該賠償?什麼樣的「霸王條款」不能算數?預付卡消費「被套路」怎樣才能拿回錢?今天上午,針對這些消費領域的熱門法律問題,西城法院與區市場監管局聯手,通過「訴源治理直通車」為轄區居民送去一份「消費維權法律指南」。
  • 法院判決金元證券、眾華會所與雅百特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2021年第一個工作日(1月4日),許峰律師團隊收到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一批雅百特(*ST雅博,002323,山東雅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者索賠案判決書,法院除判決*ST雅博向投資者賠償損失外,還支持了原告投資者要求中介機構承擔連帶責任的訴訟請求,判決金元證券股份公司、眾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對*ST雅博的賠償義務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 辛巴辛選燕窩事件中,帶貨主播的法律責任邊界何在?
    在情緒化的宣洩之外,我們更應該理性化思考:在燕窩事件中,帶貨主播的法律責任邊界在哪裡?類似糾紛中,主播、商家、平臺等直播營銷活動的參與者應該各自承擔哪些法律責任?雖然直播電商是新事物,但是本質還是通過網絡銷售商品的行為,按照現有的法律法規體系,包括電子商務法、廣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完全可以解決絕大多數糾紛。那麼,關鍵問題就在於釐清直播營銷活動中各方主體的法律責任邊界。有法律人士將帶貨主播分為兩種類型,一是經營類主播,二是推廣類主播。
  • 刷量系統操控的直播帶貨:數據注水嚴重 90元買500個機器粉
    河南鄭州一家傳媒公司的測試機房內,銷售經理李飛正盯著眼前的上百臺手機,向遠道而來的客戶講解公司開發的雲控系統如何控制直播間流量。在他身後,技術人員一番操作,原本黑屏的手機齊刷刷進入同一個直播間。如果不出意外,這套系統能晝夜不歇地對支架上的所有手機,同時執行「關注主播」、「發言帶節奏」、「點讚送燈牌」等命令。銷售人員展示的直播引流系統後臺操作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