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老師來了,快請進!」端出茶水、鍋盔和自家豐收的核桃,道孚縣格西鄉52歲藏族婦女苟瑪的家裡來了貴客。
她的四兒子洛絨登珠正在道孚中學讀高二,回家常常提起學校來了廣東老師,上課教得好,對學生特別關心。
一下課,沈兆君、周國芬、侯夢丹、全明4人組成的「道孚支教廣東小分隊」就拎著大米、食用油,帶著慰問金來家訪了。
支教老師四人組正在學生家裡家訪。
「登珠最近學習有進步,他在學校您放心!」圍爐而坐,來自珠海市和風中學的數學老師周國芬告訴苟瑪。
「他爸爸去世七八年了,我一個人種洋芋、豌豆,夏天上山挖蟲草,平時一天打幾份工,莫得文化沒辦法。」苟瑪的普通話有濃濃的藏語口音,「前面三個娃娃學習成績都好,但供不起,現在家裡條件好些,讀書也不花錢了,謝謝老師們的幫助。老四,你一定要好好讀啊。」
「我一定努力考上大學!」拉著媽媽和老師們的手,洛絨登珠眼裡放光。
每次看到學生們的灼灼目光,52歲的東莞市第四高級中學英語老師沈兆君像充了電一樣有勁。
沈兆君老師正在給學生輔導功課。
今年8月底,來不及照顧剛做完手術的妻子,沈兆君就跟著廣東支教10人團奔赴甘孜州。海拔一路升,抵達平均海拔3245米的道孚縣時,沈兆君臉色煞白、呼吸困難、渾身無力,近一周才緩過來。
「在高原上氧氣是珍貴的,我想,教育就是甘孜州孩子們的氧氣。」道孚中學2019年剛恢復高中部辦學,師資奇缺,沈兆君一來就當起英語教學組長,教完學生又指導老師,同事們都親切稱他「沈老」。他說:「懷著一顆真心到了這裡,就要盡全力。」
44歲的周國芬是學生眼中溫柔的「廣東媽媽」,數學基礎差,她就耐心地從頭教起。
「孩子們好學,即使沒有我的晚自習排班,我也會在辦公室給他們解答。」晚上九十點鐘,周國芬的桌旁總圍滿了學生。「我的兒子在珠海上高中,我在道孚教高中,母子倆一起加油。」想到2300公裡外的家,周國芬眼眶溼潤。
「小分隊」還有兩位年輕力量。「明哥,打籃球去!」課間,深圳市福田中學25歲的地理老師全明是學生們的大哥哥;課上,生動震撼的紀錄片加上專業知識講授,他又是引導學生看世界的「導遊」。全明說:「在地理課上看大千世界,除了教授知識,更希望他們能激發內生動力,用知識改變命運,開拓視野,擁抱世界。」
支教四人組和學生合影。
28歲的語文老師侯夢丹來自深圳外國語學校,憑著開朗積極直爽的,她很快和學生打成一片,還常常鼓勵他們要考上好大學,更好地把握未來。「學生特別愛唱一首藏語歌曲《飛》,歌詞寓意就像正在拼搏的他們。」侯夢丹說,歌詞翻譯過來是這樣的:若不飛翔,生命將會流逝;若不飛翔,夢想將會破滅;展開自由的翅膀,帶著神奇的夢想,飛吧!
【特派記者】 姚燕永 姚瑤 洪奕宜 發自四川甘孜
【攝影/攝像/剪輯】 見習記者 許舒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