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支教老師,給甘孜孩子帶來「氧氣」

2020-12-27 南方新聞網

  「廣東老師來了,快請進!」端出茶水、鍋盔和自家豐收的核桃,道孚縣格西鄉52歲藏族婦女苟瑪的家裡來了貴客。

  她的四兒子洛絨登珠正在道孚中學讀高二,回家常常提起學校來了廣東老師,上課教得好,對學生特別關心。

  一下課,沈兆君、周國芬、侯夢丹、全明4人組成的「道孚支教廣東小分隊」就拎著大米、食用油,帶著慰問金來家訪了。

支教老師四人組正在學生家裡家訪。

  「登珠最近學習有進步,他在學校您放心!」圍爐而坐,來自珠海市和風中學的數學老師周國芬告訴苟瑪。

  「他爸爸去世七八年了,我一個人種洋芋、豌豆,夏天上山挖蟲草,平時一天打幾份工,莫得文化沒辦法。」苟瑪的普通話有濃濃的藏語口音,「前面三個娃娃學習成績都好,但供不起,現在家裡條件好些,讀書也不花錢了,謝謝老師們的幫助。老四,你一定要好好讀啊。」

  「我一定努力考上大學!」拉著媽媽和老師們的手,洛絨登珠眼裡放光。

  每次看到學生們的灼灼目光,52歲的東莞市第四高級中學英語老師沈兆君像充了電一樣有勁。

沈兆君老師正在給學生輔導功課。

  今年8月底,來不及照顧剛做完手術的妻子,沈兆君就跟著廣東支教10人團奔赴甘孜州。海拔一路升,抵達平均海拔3245米的道孚縣時,沈兆君臉色煞白、呼吸困難、渾身無力,近一周才緩過來。

  「在高原上氧氣是珍貴的,我想,教育就是甘孜州孩子們的氧氣。」道孚中學2019年剛恢復高中部辦學,師資奇缺,沈兆君一來就當起英語教學組長,教完學生又指導老師,同事們都親切稱他「沈老」。他說:「懷著一顆真心到了這裡,就要盡全力。」

  44歲的周國芬是學生眼中溫柔的「廣東媽媽」,數學基礎差,她就耐心地從頭教起。

  「孩子們好學,即使沒有我的晚自習排班,我也會在辦公室給他們解答。」晚上九十點鐘,周國芬的桌旁總圍滿了學生。「我的兒子在珠海上高中,我在道孚教高中,母子倆一起加油。」想到2300公裡外的家,周國芬眼眶溼潤。

  「小分隊」還有兩位年輕力量。「明哥,打籃球去!」課間,深圳市福田中學25歲的地理老師全明是學生們的大哥哥;課上,生動震撼的紀錄片加上專業知識講授,他又是引導學生看世界的「導遊」。全明說:「在地理課上看大千世界,除了教授知識,更希望他們能激發內生動力,用知識改變命運,開拓視野,擁抱世界。」

支教四人組和學生合影。

  28歲的語文老師侯夢丹來自深圳外國語學校,憑著開朗積極直爽的,她很快和學生打成一片,還常常鼓勵他們要考上好大學,更好地把握未來。「學生特別愛唱一首藏語歌曲《飛》,歌詞寓意就像正在拼搏的他們。」侯夢丹說,歌詞翻譯過來是這樣的:若不飛翔,生命將會流逝;若不飛翔,夢想將會破滅;展開自由的翅膀,帶著神奇的夢想,飛吧!

  【特派記者】 姚燕永 姚瑤 洪奕宜 發自四川甘孜

  【攝影/攝像/剪輯】 見習記者 許舒智

相關焦點

  • 當教育「遇見」VR :平安人壽廣東分公司在廣東化州啟動科技支教
    9月9日,廣東化州東方紅平安希望小學迎來18名平安人壽廣東分公司支教行動志願者。從9月9日至29日,他們將分三批在東方紅平安希望小學開展以「科技讓未來閃光」為主題的支教活動,支教老師們的到來給校園增添了一份熱鬧、一抹亮色和一點新鮮。
  • 廣東老師雲南支教石階刻上千漢字幫傈僳族孩子學習,稱遺憾沒刻完
    在雲南怒江州支教的最後幾個月,來自廣東珠海的美術老師許玉輝總要請別的老師代課。而他本人就在離教室幾十米的操場邊臺階上,全心投入到一項大工程中,用鉛筆、複寫紙和電磨機,在火山石石階留下親手鐫刻的1700多個楷體方塊字。
  • 華師大心理系支教老師梁繼來 感恩兒時「被支教」用「積極心理學」點亮孩子內心光芒
    22歲的梁繼來今年從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畢業,就加入廣東團省委的「鄉教計劃」項目,來到清遠開啟了自己的支教時光。同樣作為在鄉下讀書的孩子,梁繼來的小學時和支教老師的接觸對他影響深遠。「支教老師開啟了我求知的好奇心,點燃了我積極上進的理想,如今,我也以應該感恩之心,向留守在鄉下的孩子們播下一顆這樣的種子。」梁繼來對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說。
  • 華師大心理系支教老師梁繼來 感恩兒時「被支教」 用「積極心理學」點亮孩子內心光芒
    22歲的梁繼來今年從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畢業,就加入廣東團省委的「鄉教計劃」項目,來到清遠開啟了自己的支教時光。同樣作為在鄉下讀書的孩子,梁繼來的小學時和支教老師的接觸對他影響深遠。「支教老師開啟了我求知的好奇心,點燃了我積極上進的理想,如今,我也以應該感恩之心,向留守在鄉下的孩子們播下一顆這樣的種子。」梁繼來對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說。
  • 太缺老師了!廣東8位支教女生扛起娘蒲鄉中心學校
    支教人員與校長合影「這裡特別缺老師,希望能有多一點老師來,孩子特別需要知識……」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溫建敏 實習生 李華清「太缺老師了,硬是等到8位廣東支教老師過來8月17日,從來沒有來過西藏的廣東嶺南師範學院8名大四女學生,被李健元從工布江達縣城接到了學校,第二天跟師生開展交流活動,第三天就走上了講臺,講的課幾乎包含了所有課程。上課到一半,要停下來喘口氣「上課爬三樓,像在廣東爬過了一座高山,好累。心跳很快,呼吸感覺很沉重。」支教老師、嶺南師範學院大四學生柳子芃說。
  • 從涼山到甘孜,讓我們攜手共進
    難怪年齡大了,就越有點孩子氣,就越喜歡孩子。原來他們擁有的,正是我們已經失去的。但願我們,一起成長,一直善良,一切都好。 --題記
  • 華師大心理系支教老師梁繼來:感恩兒時「被支教」用「積極心理學...
    22歲的梁繼來今年剛從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畢業,就加入了共青團廣東省委的「鄉教計劃」項目,來到清遠開啟了自己的支教時光。同樣作為小時候在鄉下讀書的孩子,梁繼來小學時和支教老師的接觸對他影響深遠。「是支教老師開啟了我求知的好奇心,點燃了我積極上進的理想,如今,我也應該以感恩之心,向留守在鄉下的孩子們播下一顆這樣的種子。」梁繼來對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說。
  • 華師大心理系支教老師梁繼來 感恩兒時「被支教」 用「積極心理學...
    22歲的梁繼來今年從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畢業,就加入廣東團省委的「鄉教計劃」項目,來到清遠開啟了自己的支教時光。同樣作為在鄉下讀書的孩子,梁繼來的小學時和支教老師的接觸對他影響深遠。「支教老師開啟了我求知的好奇心,點燃了我積極上進的理想,如今,我也以應該感恩之心,向留守在鄉下的孩子們播下一顆這樣的種子。」梁繼來對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說。
  • 90後幼教老師帶著孩子去支教
    白吉米斯是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第十二幼兒園的一名教師,今年響應當地教育主管部門的號召,申請到鄉村幼兒園支教。從今年9月份開始,她要在達拉特旗風水梁鎮敖包梁村小學附屬幼兒園支教一年。兒子尚幼,離不開媽媽,白吉米斯和家人商議後決定,帶著兒子一起去支教,同時讓兒子在支教的幼兒園就讀。  每周日下午開車從家到支教幼兒園,每周五下午從幼兒園返家。
  • 成都教師夫妻無償支教偏遠地區孤兒學校12年,只為孩子們能上學
    「胡忠」老師,您辛苦了。您為了四川甘孜康定孤兒無償支教12年的時間,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這麼多年您一直在堅持這份事業,就是為了讓這群孩子有學上,讓這群孩子在長大以後回報社會,回報我們偉大的祖國。胡忠在學生面前說過一句話,是最讓我們感動的,他說,孩子們,你們放心,只有有老師在。任何人都不能傷害你們,我會保護你們,讓你們安全。這是這位支教十二年之久胡忠老師說的話。胡忠在12面前是成都市一名初中部高級職稱教師,有一個美麗的妻子和女兒。
  • 長沙支教老師來酈家坪鎮支教的愛心故事!
    走近握手之後才知道他認錯了人,老人家以為我們是新來的支教老師,心裡開心,於是大老遠的迎了上來。老人家如此激動是有原因的,這個學校六個年級共計六個班,加上已經到來的三位支教老師,這裡總共才9位老師。9位老師裡還有一位年過65歲,本應該在家退休養老了,但因為確實極度缺乏老師,又把老人家請了回來,即便不上課,老人家也能幫忙盯著孩子們自習。
  • 廣東對口支援 甘孜借力發展
    廣東對口支援 甘孜借力發展       (上接01版)產業援建  對此,廣東壹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生看到了商機。「道孚縣犛牛是很好的資源,但由於當地交通不便、銷售渠道不暢、群眾市場意識淡薄,好資源沒能變成好產業。」陳生說,公司將利用在北上廣地區的2000多個銷售網點,讓道孚乃至甘孜州的犛牛肉走向全國。  壹號食品與甘孜州政府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90後美術老師因支教找到職業方向 帶孩子描繪「草原操場」
    原標題:90後美術老師王晟:因支教找到職業方向 帶孩子描繪「草原操場」王晟帶著孩子們到大自然中寫生。王晟的老家在湖南長沙,2018年從廣州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後,當年9月他加入了團省委「希望鄉村教師計劃」前往湛江支教,他於去年8月支教期滿回到廣州,隨後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工作,現在的王晟和支教時一樣,仍然擔任著美術老師。「因為支教,我喜歡上了教師這個職業。」
  • 大學生支教活動變了?支教活動不再被歡迎,支教老師:理由太現實
    為了改變偏遠地區孩子學不上習的問題,國家貼心地推出了「大學生支教」活動,這樣不僅可以讓大學生得到鍛鍊,還能讓山村中的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政策剛發布的前幾年,支教活動確實極大提高了我國偏遠地區的教育水平,而去支教的大學生們也從中得到了不少寶貴的經歷。
  • 揚州支教老師劉春陽:他將雲南孩子領出大山 又重返大涼山支教
    而讓他們夢想成真的,是從揚州前往雲南支教的作家劉春陽。支教期間結下緣分幫助少年實現夢想從去年8月到今年1月,劉春陽一直在麗江市寧蒗縣永寧鎮溫泉完小支教,擔任四年級的語文老師。在任教期間,他對每位學生都進行了家訪。山路崎嶇,夜晚,只有手電筒的光,照射著他從學校到學生家中的山路。
  • 一位來自廣西的支教老師在貴州及湖南農村支教後寫出的支教筆記
    所以,如果我不能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結果肯定是漸漸對支教生活產生厭倦情緒,甚至可能會影響教學工作。在支教一個月以後,我意識到培訓時機構工作人員強調「要做一個合格的老師」的重要性,我應當把這個當成對自己最基本的要求,要時刻提醒自己是一個老師,而不是志願者。身為老師,就不能以自己的生活體驗為中心,而應該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要儘自己所能讓學生學到更多的東西。
  • 暖心,3年來廣東派出695名教師援藏支教
    4月8日,來自廣東等地的8名幼教專家啟程奔赴西藏林芝地區,為100名幼兒園青年教師開講,開啟2019年首期「粵藏同心幼教培訓工程」。這項惠及全藏幼兒教師的培訓工程承載著廣東援藏幹部的熱心、西藏同胞的期盼以及兩省區的深情。
  • 廣西百色市西林縣教育局召開深圳支教老師交流座談會
    2020年7月15日,廣西百色市西林縣教育局在西林中學召開深圳支教老師交流座談會,西林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韋榮黎,縣教育局局長黃有志,廣東省深圳市相關部門派來的劉文陽、陳冬平、陸保元等14位支教老師,以及西林縣羅湖實驗小學、西林中學、西林民中等3所學校的校長參加座談會。
  • 月滿寄相思:支教老師對大涼山孩子的思念
    這個中秋節,曾赴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支教的郝小雨,用一 封書信,寄託自己對那裡孩子的思念。在東勝區第一小學分校萬利小學,今年五月赴大涼山支教的教師郝小雨正在給孩子們上課。雖然回到崗位工作已經兩個月了,但她回憶起剛到大涼山的情形還是歷歷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