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打假人看走眼 千元買24包牛排結果沒過期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陳先生購買的24包牛排

  「職業打假人」陳先生在貴陽文昌路一超市購買了牛排和羊腿,懷疑是過期產品,便將廠家和賣家投訴到工商部門。南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西湖路分局調查後,排除了該商品的過期嫌疑。

  據陳先生介紹,他是一位「職業打假人」,專門以打擊假冒偽劣為職業,以提高大家的維權意識。11月26日,他在超市發現這批牛排有「貓膩」後,買下24包,花了一千多元,隨後將情況反映到南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西湖路分局。

  陳先生說,在這批牛排的外包裝袋上印有「2014/12/24」的字樣,而在包裝袋內的一個料包上則有打碼的「140818 25g」字樣,陳先生認為內包裝上的字樣才是該食品的生產日期,而該食品保質期只有12個月,因此超市售賣的牛排為過期食品。

  而廠家代表王先生稱,包裝內料包上的字碼是該產品的一個追溯碼,是廠方在生產時使用的一個內部號碼,並不代表該產品的生產日期。隨後,王先生向西湖路分局提交了相關的說明材料,材料顯示,「140818」這組字碼分別代表了該包牛排生產加工時的接收編組、領料工序、包裝工序等工藝流程。此外,廠家也出示了陳先生所購買的2個批次牛排的追溯單據進行相互印證。

  對於廠家提供的相關材料,陳先生並不認可。對此,西湖路分局一位相關負責人稱,經過初步調查,廠家提供的材料能證明「140818」的字碼屬於產品追溯碼。此外,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方便麵等預包裝食品內調料包是食品的組成部分,不單獨作為預包裝食品銷售,無需標識生產日期,商品的生產日期以外包裝所標為準。據此他們認定,該商品不存在過期嫌疑。

  目前,西湖路分局正在進一步調查此事。 (記者 邱宏衛)

  職業打假人 身份難被認同

  西湖路分局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有一些「職業打假人」利用索賠法規漏洞,「知假買假」,以此來索賠。

  對於該工作人員的說法,陳先生否認道,根據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藥品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知假買假」行為將不影響消費者維護自身權益。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改變打假對「職業打假人」的認知。

  「所謂職業打假人,甚至形成的一些公司『知假買假』,在司法解釋沒有明確規定,仍然還是一種探索的過程中。」貴州大學一位法學教授稱,「職業打假本身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能夠對假冒偽劣行為起到制約、遏制作用,但也可能產生一些道德風險或者市場秩序上的問題。」 (邱宏衛)

相關焦點

  • 超市買到過期大米 被質疑「職業打假」
    原標題:超市買到過期大米 被質疑「職業打假」   中年浙江網7月2日電(記者 謝盼盼 通訊員 葉菲 方剛)今年3月份,家住武漢武昌的杜先生在浙江台州三門一家好又多超市購買了大米及醬鴨腿等商品後,發現兩種商品均已過保質期。
  • 在大超市買到過期餅乾?女子怒曝光:才17塊錢!說我是職業打假的
    他們當場就返回超市想討要一個合理的說法,但接下來餘女士一行人卻遭到了對方的嘲諷和擠兌,這就讓餘女士覺得很是委屈,那麼超市方面最終對於這袋過期餅乾到底會給出一個怎樣的答覆呢?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此類情況又該如何處理呢?剛買的餅乾已經過期了?
  • 買到過期保健品 職業打假人 索10倍賠償
    職業打假人陳先生。
  • 直通12345丨超市買來過期燕麥片 結果居然「查無此貨」?
    上個月,市民張先生在市區文峰城市廣場負一樓的文峰千家惠超市買了一袋阿華田牌燕麥片,買回家兩天後,張先生突然發現,這燕麥片居然是過期的。在位於學田千禧園的張先生家,我們看到了已經拆包的燕麥片。上面標註的生產日期是18年1月24日,保質期12個月,等於說,到19年1月份,這包燕麥片就已經過期了。而張先生的購買日期是19年的3月9號。發現問題之後,張先生也去找過文峰千家惠超市,但是超市方卻不承認這過期麥片是他們店售出的。超市買的東西不是超市產品?這讓記者有點聽不懂了。
  • 南寧一男子買到過期啤酒,索要10倍被拒絕,超市:他是職業打假人
    現實生活中,很多消費者在去超市購物的時候,通常都會比較關注食品的保質期,一般情況下,如果食品過了保質期,消費者通常都會放棄購買,不過近日在廣西南寧,有一名男子在超市買到過期的啤酒以後,竟然向商家索賠10倍的賠償,遭到超市拒絕後男子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投訴。
  • 新消法提高欺詐賠償 職業打假人獲利空間有望倍增
    原標題:新消法提高欺詐賠償 職業打假人獲利空間有望倍增  距離1994年首部《消法》頒布實施,已經過去了整整20年。今年3月15日,修訂後的《消法》將正式實施。當年,以王海為代表的國內第一代職業打假人讓普通市民懂得了什麼是「消費維權」。
  • 本報記者專訪職業打假人 經驗:購物留心買假索賠500元是起步價
    在這些問題上我們不能沒文化,因為花的是自己兜裡的錢!為此,本報記者特別採訪到了職業打假人劉豔清,他用十餘年的打假經驗告訴消費者--購物要留心,不能太任性!打假人普法:賠償標準都是怎麼規定的?1,賠償500元是「起步價」去年3月15日正式實施的新消法規定了500元的最低賠償標準。
  • 消費者連續十天買2元過期麵粉後起訴 超市被判賠萬元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消費者連續十天買2元過期麵粉分十案起訴,超市共被判賠萬元孫女士連續10天在重慶一家超市購買散稱蕎麥麵粉,每日消費2元多,並拍攝購買視頻。在第11天時,孫女士分十案起訴該超市,稱蕎麥麵粉過期,要求索賠。
  • 起底網店「職業吃貨」退賠團:打碼機造「過期」食品,以「打假」之...
    「26元買4500斤水果」買垮水果網店事件,讓「羊毛黨」這一網絡黑灰產鏈浮上水面,更有甚者,抓住規則漏洞或者違法行為,以「打假」之名對商家進行敲詐勒索。「以前打假是一門技術活,但現在人人都可以操作。」陳京在自己的「吃貨」群裡敲出這句話後,直接甩出了一條網店連結,催促徒弟們快點「上車」。
  • 顧客連續十天買2元過期麵粉分十案起訴 超市被判賠萬元
    孫女士連續10天在重慶一家超市購買散稱蕎麥麵粉,每日消費2元多,並拍攝購買視頻。在第11天時,孫女士分十案起訴該超市,稱蕎麥麵粉過期,要求索賠。最終,法院在今年8-9月分別判決該超市懲罰性賠償孫女士每案一千元,孫女士因此獲賠共計一萬元。
  • 買到過期牛排、質量與價格不符的口罩,遇到這些消費陷阱該怎麼辦
    胡某的「新一代紅牛」近年來,我們在小超市裡購買東西時,總會覺得包裝紙上的產品名稱、圖案有點不對勁,仔細看才能發現玄機。不少山寨商家打著擦邊球,將著名的品牌牌子或多一筆或少一划,將著名品牌的圖案進行模仿改造,打著法律的擦邊球,欺騙消費者。
  • 職業打假人獲利空間有望倍增 新《消法》將消費欺詐的賠償額度提高...
    過期食品、標籤是否規範、添加劑含量等食品安全問題都是他和團隊成員關注的重點。「賠償比例高了,此前被行業淘汰的一批『低端打假人』可能會回歸。」據趙建磊說,北京地區的職業打假人目前不少於三四百人,其中外地人佔三分之二。
  • 職業打假人的春天來了?
    輿論認為,「職業打假人的春天悄然來臨」。消法頒布,知假打假「英雄」輩出1995年3月,王海在北京市東城區的一家商場花85元購買了兩副索尼耳機。當他發現耳機的合模處有毛刺時,懷疑自己買的不是正品。當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不久,王海想「以身試法」,看看如果買到假貨,是不是真能按消法「退一賠一」的規定獲賠。他先去消協投訴,消協說他要先去質監局做商品鑑定。
  • 職業打假人盯上「海外代購」
    一些職業打假人也將「打假」的矛頭對準了這些網店。記者通過查閱公開判決發現,他們抓住網店在國內出售洋食品沒有中文標籤、缺乏檢疫證明、添加成分不符中國食品標準等問題提起訴訟,索要十倍賠償,屢試不爽。洋食品無中文標籤 網店遭十倍索賠居女士在淘寶網上開了一家名叫「英國食品超市」的網店。
  • 北京一職業打假人買海參索賠百萬 再審反轉不支持十倍索賠
    央廣網北京10月9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近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對職業打假人劉某買「問題」海參索賠「退一賠十」案作出再審判決,判令被告方向劉某退還貨款,不支持十倍賠償。
  • 出售過期食品的商家,「羊毛」可以「薅」嗎?
    網絡圖片孫女士連續10天在重慶一家超市購買散稱蕎麥麵粉,每日消費2元多,並拍攝購買視頻。在第11天時,孫女士分十案起訴該超市,稱蕎麥麵粉過期,要求索賠。最終,法院在今年8—9月分別判決該超市懲罰性賠償孫女士每案一千元,孫女士因此獲賠共計一萬元。作為消費者的孫女士,顯然是有備而來,她不但連續十天購買同一款過期麵粉,而且還把購買的過程用手機進行錄像,同時還保留好購物小票等各種證據,最終的目的就是向商家索賠。結果,分十個案件把商家告上法庭的孫女士,最終贏得了官司。
  • 職業打假人王海的奇幻時代
    1最近因為辛巴和羅永浩,職業打假人王海又火了一把。剛開始打假辛巴的時候,有人猜測這是抖音要幹快手,王海只是資本手裡的一桿槍,沒想到王海反手就給羅永浩來了一槍。快手不喜歡他,抖音也不喜歡他。所有資本都不喜歡王海。
  • 男子在家樂福買過期酸奶,媒體曝光獲千元賠償,最後舉動讓人敬佩
    男子在家樂福買過期酸奶,媒體曝光獲千元賠償,最後舉動讓人敬佩相信大家都有買過過期食品的經歷,確實買到過期食品讓我們非常的痛恨這些無良商家,不過隨著食品安全法越來越健全,大家維權意識的增強,很多商家對於過期產品的售賣也有所收斂
  • 帶貨直播被職業打假人盯上,「知假買假」有錯嗎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最關鍵的原因就在於:不論是在「辛巴燕窩事件」中,還是「羅永浩漱口水事件」中,提出指控的都不是一般的消費者,而是經常在類似事件中拋頭露面的「職業打假人」王海。所謂「職業打假人」,指的是那些以打假為工作、靠打假賺錢的人。
  • 職業打假人王海:打假是門好生意,又賺錢又賺名
    點燃這場大火的,不是別人,正是此後在打假領域叱吒風雲的傳奇人物——王海。那個時候,打假是一個全新的名詞,人們買到了假貨最多找回去退了貨就算完了,從來沒有人過多較真,而王海是個例外。他最初的目的,就是為了買假而打假,因為那個時候,假貨橫行,遍布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