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t la rentrée ! 又到了開學季,一批萌新也走進了大學校園,今天咱們來談談校名的法語翻譯當中的一個簡單的小問題:什麼時候是Univesité de XXX,什麼時候用Université XXX,就是這個de要不要的問題。其實很簡單,先請你來觀察兩組法語校名:
Université Fudan 復旦大學Université Tongji 同濟大學Université Tsinghua 清華大學Université Sun-Yat-sen 中山大學
Université Jiao-tong de Shanghai 上海交通大學
Université de Shanghai 上海大學Université de Shenzhen 深圳大學Université de Pékin 北京大學Université de Nankin 南京大學Université de Chongqing 重慶大學
通過對比以上兩組校名,很容易得出一個小結論:université後面如果是地名,則加介詞de,如果僅是作為名字的名詞,則不需要加de。現在我們再找一些實例,驗證一下前面的規律吧:
1
「南開大學」要不要加de呢?
要,Université de Nankai,因為天津市南開區,這是一個地名。這裡多說幾句,其實,南開大學1919年成立,1956年它所在的區才因此命名南開區。但這不重要,反正這個翻譯就是這麼用啦。
2
Université Jinan,應該是「暨南大學」還是「濟南大學」?
暨南大學,因為「暨南」是名字,而「濟南」是城市名字,濟南大學應該翻譯成Université de Jinan.
3
「東華大學」,法語是Université Donghua嗎?
老實講,一開始我覺得是,因為「東華」像是個名字嘛,雖然肯定跟「東華帝君」無關,但沒聽說過上海有「東華」這個地名。不過維基百科微微打了一下我的臉:
維基百科上的詞條是Université de Donghua,說明把「東華」看作是地名,然後還解釋:Donghua signifie: la région Est de la Chine(「東華」意思是中國東部。)哪泥?這我們不是一般都說「華東」嗎?繼續查了下資料,有了一個比較說得通的解釋:東華大學前身是中國編織大學,上世紀末因為紡織行業顯得不夠技術含量,不被看好,為了學校進一步發展,於是有了改名計劃。方案裡面是有「華東大學」的,但是上海已經有了華東理工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東交通大學,這時候給自己起名「華東大學「,難免有阻力,於是折中方案」東華大學「。前述非權威信息,當故事聽聽就好,不過還是可以得出結論,」東華「還確實是當地名在用的。同理的還有西華大學、南華大學、北華大學。不過也在上海市政府某個相關網站上看到Université Donghua,那譯者的出發點應該跟我最開始一樣,以為「東華」和「同濟」一樣,是名字而非地方。
大學校名的翻譯其實有很多挺複雜的小問題的,不過最核心、覆蓋最廣的,就是我們前面講的這條啦。實踐中不用想太多,藉助好網絡搜索工具,多查詢和驗證就好。
關聯拓展一下,法國高校的校名,有很多是以人名命名的,你覺得這些學校的名稱應該是Université de XXX,還是Université XXX呢?驗證一下吧:
法國大學:請以他的名字喚我
互動話題:
你的學校法語校名是什麼呢?在留言區告訴釉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