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發現:探訪藍田上陳遺址|尋找遠古藍田猿人足跡

2020-12-24 有色攝影

記錄發現|Record discovery

探訪藍田上陳遺址

尋找遠古藍田猿人足跡

有色攝影師:董忠級 昝海洋 李行

有色攝影出品

2018年7月12日

中國陝西省藍田縣玉山鎮上陳村

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來自中國科學院等機構的研究團隊宣布:

在藍田上陳村發現了

迄今為止中國最早的人類活動痕跡

也就是說

早在210萬年前

藍田就已經有人類居住了

在一個盛夏的周末

冒著西安酷暑的炙熱

我們攝影小分隊一行人來到了這裡

探訪上陳遺址

從上陳村塬上遠眺藍田玉山鎮

走在一人多高的荒草內

向著上陳遺址進發

上陳遺址位於一處

非常典型的黃土地層剖面

聽說

考古隊從2004年開始

在這裡挖掘了13年

深紅色是古土壤層

淺黃色是黃土層

交替排列下老上新

地質學者

按照上下位置將黃土層從0到33依次編號

最上面一層古土壤叫S0時間最晚

最下面一層古土壤叫L33時間最老

上陳遺址散布這大量的考古挖掘現場

考古學者在上陳進行了大量考古發掘

(上圖源自網絡)

在L28發現了古人類活動遺蹟

而最深的L33還沒有挖掘

上陳古人類活動遺址的發現

顛覆了過去對古人類遷移史的認知

在廣袤的藍田黃土塬下

還隱藏著更多不為人知的密碼

期待著有緣人的發現

從上陳遺址遠眺

可以看見四五公裡外的藍田猿人遺址

遠處秦嶺上升起一朵巨型白雲

藍天白雲下

又見炊煙升起

黃昏漸漸來臨

藍田上陳遺址上空

出現了好看的霞

白雲蒼狗,變化不停

此時此刻

月亮和太陽同時掛在天上

交相輝映

天空的顏色變幻不停

令人目不暇接

一位上陳村的村民

挖了一袋土豆從溝裡走了上來

老人說:政府給他蓋了新房

一座好看的紅色房子

並邀請我們去他家坐坐、喝杯水

上陳村的村民

從溝裡的危房統一搬到了塬上居住

正在修建新房

上陳村的馬師傅正在蓋新房

將作為農家樂來經營

邀請我們給他的農家樂取名

我們給馬師傅的農家樂取名叫:

盤古農家小院

希望以後會生意興隆

他熱情地邀請我們今後去他家做客

上陳村將來計劃建一座觀景臺

就在馬師傅盤古農家小院的旁邊

可以欣賞玉山鎮和藍田景色

政府在上陳村修建了一處光伏發電場

為塬上居民供電

上陳村的路燈

也用上了光伏發電路燈

晚上

一行人來到玉山鎮吃晚飯

一人一個藍田肉夾饃

再來一碗藍田餄餎and一瓶礦泉水

藍田料理三件套

一切仿佛剛剛好

有色攝影師:

董忠級 昝海洋 李行

攝影作品

圖文編輯:LX

Glory to God in the highest,

and on earth peace,good will toward men.

相關焦點

  • 【這裡是陝西】西安市:藍田猿人遺址博物館
    藍田猿人遺址,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位於西安市藍田縣九間房鎮公王嶺,依託藍田猿人遺址發掘現場而建,總面積約13000多平方米,由遺址保護區、文物展示區、綜合服務區三部分組成。
  • 上古文明,陝西藍田猿人遺址——人類發源地
    陝西位於黃河中遊,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早在遠古時代,原始人類就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並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史前文明,為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追溯這片土地上遠古人類的足跡,就要從陝西藍田人遺址和半坡文化開始說起。
  • 藍田猿人遺址攻略
    藍田猿人遺址位於陝西省藍田縣東10公裡處的公王嶺。是中國直立人化石及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物出土地點。1963年,在陳家窩村厚30米左右的紅色土層底部,發現了一個老年女性下頜骨化石。1982年,國務院公布藍田猿人遺址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5年,在大規模發掘中,又發現石製品及動物化石,主要以打制石器為主、1966年,北京召開的全國地層委員會擴大會議上,決定全國十二個科研、生產單位和高等院校的幾十名科學工作者組成一支考察隊,再次對藍田地區開展多學科的新生代地質考察。1979年,在公王嶺建立了藍田猿人遺址保管所,陳列所。
  • 陝西名勝:「藍田猿人」遺址——公王嶺
    藍田猿人遺址位於陝西省藍田縣東15公裡處的公王嶺,是中國直立人化石及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物出土地點。轟動世界的「藍田猿人」(簡稱「藍田人」),就是在這裡的公王嶺發掘的。 公王嶺是個東西走向的黃土梁,海拔855米。
  • 藍田猿人遺址
    「藍田猿人遺址」位於陝西省藍田縣東15公裡處的公王嶺和縣西北10公裡處的陳家窩村兩地。是中國直立人化石及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物出土地點。中國人類的發源地之一,屬古遺址類。 1963年9月,在陳家窩村厚30米左右的紅色土層底部,發現了一個老年女性下頜骨化石。
  • 藍田猿人遺址曾轟動全國 現免票也無人參觀
    1964年11月3日,中國科學院宣布,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科技人員在陝西藍田縣發現一個猿人頭蓋骨化石。這是中國發現的第二個猿人頭蓋骨,也是世界上僅有的三個之一。1979年,在藍田縣公王嶺建立了藍田猿人遺址保管所,並在1982年被公布為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拜訪「 藍田人」
    拜訪「藍田人」「藍田人」,即「藍田猿人」,學名「直立人藍田亞種",是生活在距今約110萬年前至115萬年前的直立人種。1964年發現於陝西藍田的公王嶺,是目前亞洲北部發現的最古老的直立人。雖然他們不是我們直接的祖先,但確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重要階段,從這個意義上說 「藍田人」是我們的先祖,也沒有太大的錯誤。我從孩提時代便知曉了「藍田人"的故事,但那時相距千餘公裡之外,很難萌生觀覽遺址的念想。大學畢業後,分配至三秦大地工作,自然而然產生了一種現場看一看的想法,但往往是越近的地方越不容易去,因此一直拖到天命之年,才邁進了「藍田人」的故土。
  • 陝西藍田人,你沒雲南元謀人早
    不管是藍田人,還是元謀人,都是後人起的名字。把發現他們的地方作為名字,方便分類與分析,並沒有什麼詩意。想來考古溯源本就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只是一些人熱愛,才有了溫度,也就不再深究。這一趟我主要去看猿人故居,也就跳過西安,直奔藍田去了。藍田縣和想像中差不多,小店琳琅滿目,隨處可見的折扣店,環繞城區展開的遞減經濟帶,一曲曲流行歌在大街小巷迴蕩,「西安人的城牆下是西安人的火車,西安人不管到哪都不能不吃泡饃」。不過,這裡有一股古味,是別的縣城不具備的,大概是長安城的輻射,古裡古氣的。
  • 為什麼說藍田要比西安的歷史還要濃厚一分?
    西安是歷史古城,相距30公裡的藍田,其實歷史比西安還要悠久。最近熱播的電視劇《白鹿原》,就是發生在藍田塬上的歷史。約115萬年前, 我國境內的遠古人類之一——藍田猿人,就在縣境內公王嶺一帶繁衍生息,逐漸散居於灞河中下遊。
  • 唐山博物館新展《「我」從遠古走來——周口店遺址文物展...
    12月19日《」我」從遠古走來--周口店遺址文物》在唐山博物館開展唐山博物館策劃了精彩的社教活動,為展覽拉開了序幕活動一 「遠古時裝秀」身著遠古時代服裝,體驗史前文明的獨特魅力,變身原始人!唐山電視臺進行現場採訪提到人類起源,每一個學過歷史的中國人便會想到雲南的元謀人、陝西的藍田人,周口店的「北京人」......這是銘刻在中國人記憶裡的遠古文明的典型代表。今天讓原來寫在書本上的文字,以展覽的形式呈現在觀眾眼前,你想了解人類從哪裡來嗎?請關注「我」從遠古走來--周口店遺址文物展。展覽從2020年12月19日至2021年3月1日。
  • 宜春發現一舊石器時代曠野遺址!
    前不久高安市在舊石器時代考古調查中發現一處曠野遺址這也是江西首個 經正式考古發掘的舊石器時代曠野遺址戳視頻揭開歷史面紗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歷時一個多月的考古發掘發現了大量的小石頭雖然這些小石子在高安市上湖鄉大盧村的考古發掘現場工作人員每天頂著寒風小心翼翼清理土層開展舊石器時代考古發掘尋找遠古人類生活痕跡據上湖遺址考古發掘領隊李浩介紹
  • 西安周邊避暑純美之地——藍田流峪飛峽,瞬間治癒所有的炎熱!
    藍田流峪飛峽就是這樣一處景點,本質上就是一掛瀑布,但分為三截,小而精緻,別具一格。流峪飛峽景區位於秦嶺古道自然風景奇特秀麗的桐家山、秦家山之巔,在西安東繞城高速公路西藍高速立交到312國道59公裡處,佔地1300畝,背靠王順山,面對流峪寺山,南接張家坪,從公王嶺藍田猿人遺址入山,經秦嶺古塹道遺址,沿途千年水道流峪河向南。
  • 陝西考古遺址新發現:西安遠古時期或有野生鱷魚出沒
    2017年1月11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發布2016年鎬京遺址考古發掘收穫,遺址中間一灰坑裡發現的12塊鱷魚骨板,為這樣一幅水澤汪國景象提供了佐證。灰坑裡首次發現鱷魚骨板鎬京遺址是西周王朝的都城所在地,位於現在的西安市長安區西北。鎬京遺址發掘從上世紀三十年代就已開始,2012年至今,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其連續進行考古發掘。
  • 藍田,一個極具煙火氣的地方
    說起藍田,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藍田玉」「藍田人」其實,藍田還被稱為「中國廚師之鄉」。 「要找藍田鄉黨,大小衙門廚房」,「凡是冒煙的地方,都有藍田鄉黨」 從這些流傳甚廣諺語中,我們仿佛看見了藍田極具煙火氣息的一面。
  • 高安發現一舊石器時代曠野遺址
    12月16日,記者從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高安市發現一舊石器時代曠野遺址。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歷時一個多月的考古發掘,考古人員發現了大量舊石器時代的石製品,為我們認識贛鄱大地遠古先民的繁衍生息歷史提供了寶貴材料。據悉,這也是江西首個經正式考古發掘的舊石器時代曠野遺址。
  • 亞洲最早古人類遺址要更新了!
    為探究這一問題,許多古人類學和地質學專家開始關注東亞最早期人類活動歷史,希望能有更多的發現。而本次研究的主持者——中科院廣州地化所研究員朱照宇正是其中一員。 在2014年,他就與中科院古脊椎動物所、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團隊合作,將藍田直立人化石年代向前推到距今160萬年[3]。
  • 民宿裡的藍田,韻味十足!
    一間好的民宿能為你的旅途增添許多愜意也能讓你更好地融入城市感受一方水土裡的地域文化今天讓我們一起「雲」住民宿尋找藏在民宿裡的藍田元素關鍵設計元素:關中特色的建築、老陝風格裝飾材料白鹿原王府關鍵設計元素:關中民居、木門掛鎖舊式門窗玉川酒莊院位於藍田縣玉山鎮,這裡不僅是「藍田猿人」的故鄉,也是藍田玉的產地,民宿從內到外用細節裝飾體現著當地歷史和藍田玉的文化內涵。其設計打破了關中民居「房屋半邊蓋」的定式,設有關中民居式建築風格的住宿環境,並保留了具有年代感的木門掛鎖舊式門窗設計,能讓你輕鬆置身古關中的生活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