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名勝:「藍田猿人」遺址——公王嶺

2020-12-23 樂遊開眼界伴你天下行

藍田猿人遺址位於陝西省藍田縣東15公裡處的公王嶺,是中國直立人化石及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物出土地點。轟動世界的「藍田猿人」(簡稱「藍田人」),就是在這裡的公王嶺發掘的。

公王嶺是個東西走向的黃土梁,海拔855米。1964年5月,由著名學者賈蘭坡率領靜考察隊在公王嶺紅土底部的鈣質結核土壤中,發現一個不完整的中年女性頭骨化石。頭骨寬闊而圓純,輪廓呈楔形,高度很小,頭骨壁板厚,前額低而寬平,眉脊粗壯,眼眶略呈方形,鼻子短而扁,頜部前伸,牙齒粗大,齒冠粗短。頭顱耳高7 1毫米,腦量778. 4毫升,低於北京猿人的850~1300毫升,更低於現代人的1400毫升,而與印尼爪哇人腦量775~900毫升大體相同。表明它是一種剛剛脫離古猿類不久的人類,顯示了藍田猿人有明顯的原始性。

藍田猿人遺址大門。

藍田猿人經測定距今約110萬年至115萬年,屬第四紀更新世早期。因發現在藍田,屬於亞洲人種,按照國際科學記名慣例,定為直立人藍田亞種,我們通常把它叫做「藍田猿人」或「藍田人。

據介紹,遠在第四紀中更新代早期的第一個間冰期裡,這裡氣候溫暖溼潤,自然條件宜人。在茂密的森林和廣闊的草原上活動著的動物可供猿人獵取,植物可供猿人採集,河水可供猿人飲用。

當時藍田人就勞動、生息在這一帶,過著極其艱苦的群居生活。藍田猿人的文化遺存,主要是打制的粗石器。這些石器多發現在與猿人遺骸出土地相近的紅土層中,共5 0餘件,若加上周邊地區中出土和採集的共有200餘件。這些石製品由於地層相當,製作技術差別不大,主要有砍砸器、刮削器、石片、大尖狀器及石球。

藍田猿人遺址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器製作粗糙原始,其中「三稜大尖狀器」與華北地區的西侯度、河、丁村等遺址出土的相似。另外,在公王嶺化石層裡還發現幾處灰燼和炭屑。砍砸器是砍砸東西的用具。刮削器多用石片或碎石塊加工而成,是用來剝取獸皮和刮削木棍的用具。

藍田猿人製造石器採用的原料,多為石英石和礫石。他們對體形較大的石塊,先用撞擊法進行第一步加工,然後慢慢敲打整修。由於生產技術水平低下,石片多不規則,有的未經第二步加工就使用了。器物以單面加工為主,手法極為粗糙。

藍田人遺址景區解說牌。

藍田猿人用這些簡單的工具與自然界進行鬥爭是十分艱苦的。現在已知與他們同時存在的動物有3 0多種,既有大角鹿、水鹿、斑鹿、大貓熊、獼猴和鼠類等可供獵食的森林草原動物,也有豺、虎、獵豹、野豬、劍齒虎等猛獸。其中很多都是屬於熱帶地區的動物。

藍田人遺址因其年代古老和特殊的考古研究價值。1982年,國務院將藍田猿人遺址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被評為20世紀中國百項重大發現之一,陝西省20世紀十項重大事件之一。藍田猿人又是亞洲北部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直立人類,被國際考古界譽為20世紀60年代考古重大發現。最近國家文物局準備將藍田猿人遺址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

藍田人遺址博物館的藍田人銅雕像。

相關焦點

  • 【這裡是陝西】西安市:藍田猿人遺址博物館
    藍田猿人遺址,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位於西安市藍田縣九間房鎮公王嶺,依託藍田猿人遺址發掘現場而建,總面積約13000多平方米,由遺址保護區、文物展示區、綜合服務區三部分組成。
  • 上古文明,陝西藍田猿人遺址——人類發源地
    陝西位於黃河中遊,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早在遠古時代,原始人類就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並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史前文明,為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追溯這片土地上遠古人類的足跡,就要從陝西藍田人遺址和半坡文化開始說起。
  • 藍田猿人遺址攻略
    藍田猿人遺址位於陝西省藍田縣東10公裡處的公王嶺。是中國直立人化石及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物出土地點。1963年,在陳家窩村厚30米左右的紅色土層底部,發現了一個老年女性下頜骨化石。1982年,國務院公布藍田猿人遺址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5年,在大規模發掘中,又發現石製品及動物化石,主要以打制石器為主、1966年,北京召開的全國地層委員會擴大會議上,決定全國十二個科研、生產單位和高等院校的幾十名科學工作者組成一支考察隊,再次對藍田地區開展多學科的新生代地質考察。1979年,在公王嶺建立了藍田猿人遺址保管所,陳列所。
  • 藍田猿人遺址
    「藍田猿人遺址」位於陝西省藍田縣東15公裡處的公王嶺和縣西北10公裡處的陳家窩村兩地。是中國直立人化石及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物出土地點。中國人類的發源地之一,屬古遺址類。 1963年9月,在陳家窩村厚30米左右的紅色土層底部,發現了一個老年女性下頜骨化石。
  • 藍田猿人遺址曾轟動全國 現免票也無人參觀
    1964年11月3日,中國科學院宣布,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科技人員在陝西藍田縣發現一個猿人頭蓋骨化石。這是中國發現的第二個猿人頭蓋骨,也是世界上僅有的三個之一。1979年,在藍田縣公王嶺建立了藍田猿人遺址保管所,並在1982年被公布為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大雪節氣,千裡冰封,萬裡雪飄,陝西藍田王順山太美了,猶如仙境
    這裡有著名的流域飛俠,面對流域寺山,從公王嶺藍田猿人遺址入山,經過秦嶺古棧道遺址,沿千年水道流峪河向南,這裡山巒疊嶂,溝河錯落山崖險峻。一路走來四級冰瀑,留玉潭,玉仙池,象池,搖池,天池一潭四池錯落有致,通天瀑布,龍宮瀑布,仙遊瀑布,飛翔瀑布向大自然的玉雕掛飾,帶著飛流直下三千尺之後的痕跡,晶瑩剔透的凝固佇立在懸崖峭壁。
  • 記錄發現:探訪藍田上陳遺址|尋找遠古藍田猿人足跡
    記錄發現|Record discovery探訪藍田上陳遺址尋找遠古藍田猿人足跡藍田就已經有人類居住了在一個盛夏的周末冒著西安酷暑的炙熱我們攝影小分隊一行人來到了這裡探訪上陳遺址從上陳村塬上遠眺藍田玉山鎮走在一人多高的荒草內向著上陳遺址進發上陳遺址位於一處
  • 陝西藍田人,你沒雲南元謀人早
    我大口呼吸著大唐帝國的周邊氣息,填充自己空拉拉的皮囊,充好吃好之後,便直行前往藍田猿人遺址,這裡相比周口店、元謀,名氣要弱一些,我也就少了很多期待,路途中一直在想下一站的內容。我先去的是東15公裡處的公王嶺,三四十分鐘就到了,映入眼帘的卻是一派不合時宜的交融,這裡儼然成了一塊新的聖地,精緻的大門和建築,有亭子、有石階,拾階而上,到處都是現代文明對遠古文明的保護,我幾乎看不到那一種蒼涼和大氣,這讓我倒抽了口涼氣,文化自信原本不需絢爛的外表包裝。
  • 探索中華文明的起源——從藍田猿人到神農氏
    如雲南發現的元謀人,大約有一百七十萬年歷史;陝西出土的藍田猿人,大約有八十萬年的歷史;北京猿人,大約有四五十萬年的歷史。猿人已經能夠製造和使用工具,他們在艱苦的生存鬥爭中不斷進化。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的山頂洞穴裡,發現了一種原始人,這種原始人的大體模樣和現代人已經很像了。我們把他們叫做"山頂洞人"。
  • 西安:推進漢長安城大遺址保護項目納入國家「十四五」規
    | 秦兵馬俑一號坑 |在陝西不可移動文物中,世界文化遺產有3處共9個點(含長城),包括長城(銅川、渭南、延安、榆林、韓城市)、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7個點(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彬縣大佛寺石窟
  • 陝西發現周代諸侯國都城遺址
    陝西發現周代諸侯國都城遺址 2019年01月07日 09:5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陸航 字號 內容摘要:日前,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發布消息稱,經過兩年的考古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