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的孩子大便乾結很痛苦,專家:做到這4條遠離便秘

2020-12-20 媽媽要成長

便秘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尤其是孩子。我家小兒子小時候經常便秘,每次拉不下來便便就難受得直哭,用盡全身的力氣,渾身全都是汗。每次這個時候就感覺特別無助,後悔沒讓他多蔬菜水果,後悔沒讓他養成排便習慣。

孩子便秘除去疾病的原因,完全是沒有養成排便習慣,食用蔬菜水果較少,及食物太過精細而引起。腸道的水分被身體吸收一部分,加上飲水量少,進食食物比較精細,體內缺乏粗纖維素就容易排便困難。

益生菌腸道的健康菌,它不但能治療調節腸道菌群失調,還可以治療腹瀉和便秘,但並不是所有的便秘都能用它解決。乳果糖治療便秘效果也不錯,但潤滑劑也不是每次都能起作用。

想要解決根本的原因就要在這三點上下功夫:

01.養成排便習慣

好的生活習慣是健康的保證,更何況是孩子呢。作為父母要讓孩子養成固定的排便時間,而不是聽之任之。小寶寶在玩的時候一般是不主動排便,除非真的便便已經憋得受不了。

定期排便 並不是說孩子沒有也一定讓他去排,而是家長根據孩子排便的規律,有的孩子一天排一次,有的兩天排一次,但不能超過三天,太長時間不排便加重了便秘的風險。掌握這個規律讓孩子在固定的時間排便,一旦這個習慣養成,就減輕了寶寶患便秘的風險。

02.飲食習慣

便秘的基本原因還是腸道的水分及粗纖維較少,飲食習慣也是預防便秘的基礎。孩子兩歲多已經可以以食物為主,像牛奶母乳都可以為列輔食。在飲食上父母要讓孩子多吃粗糧,像牛奶,以及研磨得較碎的食物都屬於太精細的食品。在粥與豆漿之間,我建議孩子喝粥,豆漿通過機器的反覆攪打,已經將穀物中的粗纖維打的比較精細,而粥保留著食物原有的形態和原始營養。

03.水果蔬菜

家長發現,很多孩子不愛吃蔬菜,對水果倒是很中意,那是因為水果有甜甜的味道適合孩子的口味,而蔬菜的味道往往比較淡,孩子進食蔬菜比較排斥。這就需要家長幫忙,讓寶寶在能吃普通食物開始就要適當地添加蔬菜,讓孩子養成進食蔬菜的習慣。水果可以打成果汁來喝,蔬菜可以打成蔬菜汁做麵食。但隨著寶寶的成長,體內的消化器官也在不斷的完善。保留食物的原始食入方法,鍛鍊孩子的消化系統,對身體健康也很有益處。

就像我姐家的寶寶,本身是早產兒,身體比較弱,全程都是爸爸照顧。從他的飲食到日產的生活起居,每一步都特別的有序,即使是媽媽也帶不那麼好。小傢伙現在5歲多,身高已經遠遠高出同齡人。關鍵是生活習慣養成的特別好,什麼都吃,尤其是芹菜,涼調之後就是他的最愛,所以從來沒有便秘過,也沒有因為營養不良而苦惱。

04.多喝水

水是生命之源,對孩子來說也是。多次少量地給孩子喝水也是預防便秘的有利措施,媽媽們要準備寶寶的專有水壺,讓孩子主動喝水。

孩子健健康康家人少遭罪,但媽媽們要有正確的認識,帶娃不是媽媽的專屬,有些爸爸帶孩子比媽媽還要細心。給他們機會,讓他們展示屬於爸爸的帶娃優勢,讓孩子擁有媽媽的細心和爸爸的果敢。

相關焦點

  • 寶寶2、3天大便一次,是便秘嗎?幾次算正常?
    可是樂媽想說,嬰兒時期的餵養和照料,爸媽們能做到事無巨細自然是有必要且非常好的,只是若草木皆兵,不僅人累,心更累!就拿這個事兒來說,1、寶寶2、3天大便一次,是便秘嗎?其實,這得分情況來看!這裡,再次科普下什麼是便秘:便秘是指排便頻率減少,一周內大便次數少於2~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次,且大便乾結,排便困難時稱為便秘。注意這裡兩個關鍵詞,大便乾結+排便困難。
  • 孩子大便乾結、排便困難怎麼辦?
    小孩便秘是一種常見症狀,表現為排便次數減少,大便幹硬,秘結不通,或排便時間間隔長且無規律,或有便意但排不出大便。2升水,明天喝4升水,結果會是,我們只會增加上廁所的頻率,但卻不會出現拉肚子的情況。
  • 經常便秘怎麼辦?巧用雪蓮果的4種食療法,「大便乾結」不再來!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便秘首先,在了解這些食療方法之前,我們需要自己來判斷究竟是否已經患上了便秘症狀,因為大部分便秘現象比較容易判斷出來。如果你經常出現大便乾結、排便不暢、顏色異常,那麼這種情況下,通常首先考慮患上了便秘。
  • 大便乾結、出血,老便秘總反反覆覆?每天用1物泡水喝,排出宿便
    這幾點逼瘋了很多人表現1:排便總是排不淨,總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表現2:大便堅硬、乾結,好像自己吃了石頭;表現3:大便的時候,有種壓迫感,甚至還會出血;表現4:排便時,肛門仿佛有異物堵在口上這6種表現,都是老便秘患者每天都在經歷的事情,原本只是上個廁所,卻堪比上刀山下火海。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便秘,可以參考一下,當你佔了3條以上時,那麼便秘是穩穩的了。為什麼會便秘?都是因為你自己!
  • 孩子便秘了怎麼辦?醫生推薦的這2招爸媽要記好了
    排便次數減少、糞便量減少、糞便乾結、排便費力,以上四種情況同時存在兩種,即可診斷為症狀性便秘。如果孩子三四天才拉一次,但糞便軟硬適中,而且排便不困難,那就不能叫便秘,很可能只是攢肚兒;而如果孩子每天都照常排便,但排便量很少,而且糞便乾結,那就是便秘。
  • 三歲小兒吃鮑魚吃出便秘 疼孩子要有分寸
    清燉雪梨、淮山煲鯽魚湯等「廉價」食材其實對孩子的脾胃更有好處  今年2歲半的牛牛是個活潑壯實的小男孩,但讓全家苦惱的是,牛牛從小到大排便都很困難:大便沒有規律,有時兩天一次,有時三四天才一次,每次「拉臭臭」都哭得呼天戧地,把全家人都折騰得夠嗆。
  • 寶寶幾天不大便,該怎麼辦?是攢肚還是便秘?
    如果排便間隔長於一天,懷疑便秘;如果一天排便超過三次,認為腹瀉。每個孩子有著自己的胃腸狀況和排便規律。只要進食正常;生長正常;生活規律能輕易保證;排便過程不費勁,就不要過於關注排便的間隔時間。應關注結果,不要過於強調過程。由於便秘,乾結的大便會導致肛門損傷,引起排便時帶血。其血液附著於大便外,不與大便混合。解決便秘是關鍵。服用纖維素,比如乳果糖等。如果同時服用益生菌,效果會更明顯。
  • 兒科專家談寶寶便秘問題
    那究竟如何判斷便秘呢?  通常認為孩子幾天才拉大便,拉出的大便很硬才算便秘,其實更重要的是觀察大便的性狀和孩子排便行為,即使每天排便,但大便開始部分乾結和硬,後半段是軟的,或者大便非常粗大,孩子排便痛苦,或者有排出一部分,就忍住不排的現象,這些也算寶寶出現便秘了,這有賴於父母的細心觀察。
  • 大便乾結總是拉不出?中醫教你調理方法,改善便秘,排洩變順暢
    想要順暢排出大便,改善便秘問題很重要,也要找到背後原因,就能減少發生便秘,對健康有好處,身體也能輕鬆許多。便秘到底是怎麼產生的?應該多補充粗糧、蔬菜、豆類,膳食纖維就能補充到位,對改善腸胃蠕動有幫助,也就不易發生便秘,大便能順暢排出。還有就是水分,它在人體中的佔比,要達到七成,沒有足夠的水分支持,大便就會變得又幹又硬,想要排出就會變得困難。大便反覆排不出,水分蒸發也會變多,就會更硬,也就會難以排出,引發便秘。
  • 管好孩子的嘴,讓孩子遠離便秘
    這是我行醫史上最奇葩也是最典型極端的急性便秘,是人為因素導致,最後還得人工治療。蕾蕾的便秘就不同,將近四個月來,基本上三天以上才排便一次,每次均憋的面紅耳赤。奶奶說,孩子吃的還可以,胃口還可以,像肯德基之類的,一個全家桶也沒問題,羊肉能吃半斤,旺仔牛奶能一口氣喝兩罐……奶奶說的當兒,我仔細觀察了孩子,我問,孩子有時肚子疼是嗎?有點好動對嗎?啃手指頭有嗎?
  • 寶寶幾天才大便一次,是攢肚還是便秘?
    有的母乳寶寶在滿月前後,大便次數會突然減少,之前一天好幾次,突然一下幾天都不拉。爸爸媽媽可能感到疑惑:這就是大家所說的「攢肚」嗎?1-2天不拉還好,3-5天也不拉要不要處理呢?能不能用開塞露,或者用肥皂刺激一下肛門?這篇文章,我就來詳細講一講攢肚。
  • 如何應對寶寶便秘
    便秘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問題,它隨時困擾著我們,稍不注意,就便秘了。孕晚期的我,就經歷了便秘帶來的痛苦,有時候甚至三四天不大便。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容易發生便秘,藉此機會,學習一下寶寶便秘了,我們該怎麼應對。
  • 寶寶排便不規律,是便秘嗎?
    「我家寶寶是純母乳餵養的,這段時間總是排便不規律,有時候2、3天才大便一次,是便秘嗎?」 關於寶寶排便這個問題,不少的新手爸媽都非常的在意。無論是形狀、次數、顏色的稍加變化都能牽動他們的心。
  • 大便幹一定是便秘 大便次數少未必是便秘
    閆永彬說,其實小兒便秘主要不是以天數論的,孩子雖然兩三天沒拉臭臭,但是拉出來的臭臭不幹不溼、顏色正常,也不費勁,這也是正常的。而判斷是不是便秘,主要看大便幹不幹,是不是非常堅硬,孩子是不是有便意卻排不出來,其次才考慮排便的時間和頻率。  然而,實際上,家長們最重視的往往是排便的時間和次數這兩個信號,因為它們最直觀,最容易被發現。不少家長認為便秘就是排便次數減少,或者排便時間延長。
  • 避開這5點,讓寶寶遠離「便秘」的誤區
    1、「好幾天」才排一次大便是否正常呢?如果寶寶好幾天才排一次大便,不乾結,大便的量合適,條狀或糊狀都算正常。這是寶寶的腸道發育還不完善造成,在寶寶6個月前易出現這種情況。我見過最長排便間隔10天一次的,要是你的寶寶只是3、4天排一次就更不用擔心了。
  • 寶寶便秘很難受?家長不要干著急,4個方法可幫寶寶解決便秘
    因為吃的多所以排便次數也很多,當家長們已經習慣了這種一天無數次大便的時候,卻會突然發現寶寶有時候兩到三天才大便一次,甚至有時候五六天一次。出現這種情況難免會讓家長們很擔心,疑惑寶寶是不是便秘了,是不是腸胃不舒服,稍微有經驗的家長會懷疑是不是孩子攢肚了。攢肚和便秘有相同也有不同,家長們可以先了解然後再對比自家孩子的情況屬於哪種。
  • 排便不通順,經常便秘?這幾點你一定沒有做到
    導語:很多人可能都遇到過排便困難的問題,並且飽受其苦,排便困難說起來可大可小,可是對於有這種煩惱的人,便秘卻非常的痛苦,對他們的日常生活都造成了很大的不便。排便不通順的人上一次廁所能達到一個多小時,並且上完廁所之後會感覺非常的累。
  •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便秘?什麼樣便秘要及時改善?
    從生理上說,到寶寶2歲左右才形成規律性自主大小便,當然通過訓練可以提前完成,因此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排便習慣,寶寶是否便秘更多看排便時候是否表情痛苦,排便困難,大便是否乾結難排。2、寶寶幾天不排便,是否突然發生還是一直都是這樣的周期?是否伴有肚子脹氣或者食慾下降?如果寶寶無肚子脹氣,無奶量下降,睡眠和情緒都正常,為什麼不多給一些寶寶時間呢?
  • 一歲的寶寶便秘怎麼辦?能不能用開塞露?
    一歲多的寶寶很容易就會便秘。很多家長對寶寶便秘的問題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往往在寶寶一連4-5天不排便的時候,就慌了神。通過查一些偏方來給寶寶試,發現效果有限,最後熬不住寶寶痛苦的樣子,一劑開塞露讓孩子排了。但是,發現寶寶便秘的情況越來越頻繁,也越來越嚴重。首先,我們必須弄清楚,開塞露究竟能不能給寶寶用?
  • 寶寶便秘,香油、開塞露、益生菌……到底哪個好用?
    這是因為:無論以上哪種原因,孩子排出的糞便不幹,同時孩子日常吃奶、睡覺、玩耍都正常,精神狀態也很好,排便時也沒有非常不適或痛苦的表現,我們就可以認為這是「攢肚」,而不是便秘。小編提醒家長如果還是不能理解上述內容,不妨對照下列症狀來輔助判斷:1 持續多日排便不正常;2 大便堅硬、幹、不易排出;3 孩子有疼痛感,包括:排便痛、腹痛、噁心;4 食欲不振;5 行為古怪,如雙腿交叉、夾緊臀部、扭曲身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