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傳媒學院數據新聞工作坊:六天數據學習 一生難忘經歷

2021-01-11 人民網

原標題:浙江傳媒學院數據新聞工作坊:六天數據學習 一生難忘經歷

  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學生在香港浸會大學交流期間了解並學習數據新聞。浙江傳媒學院2017級飄萍班 供圖

  「雖然沒有看過香港的夜景,但我們學會了通過數據用一個客觀、獨特、新奇的視角去看待問題;見識到了組合、團隊的魅力;體會到了沉浸於繁忙課業中的另一種生活,這是我們香港之行最大的收穫,終生難忘。」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學生胡欣雨發出如此感慨。

  7月1日,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26名學生在學院老師的帶隊下奔赴香港浸會大學,開始為期一周的數據新聞工作坊學習項目。6天時間裡,學生通過數據新聞講座、數據挖掘和可視化實訓、作品交流與展示等課程,對數據新聞進行了深入了解和學習,不僅增長了知識和見聞,更學會了付出與合作。

  項目工作坊定製特色教學

  與香港浸會大學聯合舉辦的數據新聞工作坊是2017級飄萍班成立一學年後的第一個聯合工作坊項目。「工作坊在學院固定的人才培養模式之外,提供了一種更為靈活的人才培養方式。我們第一個項目選擇數據新聞是因為業界趨勢使然,新聞人才的培養要時刻關注業界變化。」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崔波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時表示,選擇香港浸會大學是因為這所大學在數據新聞製作和研究方面有諸多一流的專家和學者。

  本次數據新聞工作坊的課程安排緊湊、內容豐富,每天都會有一位香港浸會大學的老師講解一個專題,如開班首日課程便包含數據新聞的導論內容、前沿案例以及數據新聞概覽等相關知識,為學生尋找選題提供幫助和啟發。第二日課程講解了社會網絡分析、文本可視化、數據分析方法等內容,授課老師還針對學生的選題給出了相應的建議。2017級飄萍班班主任焦俊波對記者表示:「從選題尋找、數據核查、統計分析到可視化呈現,同學們一課一練,學習時間雖短,但課程結束後已經基本能交出一個較為完善的數據新聞作品。」

  據悉,為實現卓越新聞人才的培養,浙江傳媒學院成立了飄萍班,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導師群制、項目工作坊制、小組教學模式制是特色亮點。其中,項目工作坊制不僅包括日常教學中的讀書會、飄萍大講堂等,還會帶領學生與境外知名大學聯合進行項目制培養。焦俊波介紹:「我們會在假期安排一個特色的小型學期,對班級人才培養的方案和計劃進行協調補充,一次一個主題,選一所具有相關優勢的學校,全班集體學習,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邊教邊學開展課程實戰演練

  6天5夜,要完成一個完整的數據新聞作品,對於還是大二的學生而言是一次挑戰。從確定選題,到數據獲取,再到數據分析以及可視化呈現,每一項任務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為了完成任務,學生們每天聽完課回到賓館就開始討論,書寫任務書直到凌晨兩三點,4位帶隊老師也一直陪在學生身邊,及時給出幫助和建議。

  選題是學生們要跨越的第一道障礙。一個數據新聞選題「有意義」或者「有意思」還不夠,還需要有充實可靠的數據作為支撐,為了確保選題能順利進行下去,在確定選題階段就要把後續的數據收集及展現方式大致規劃好。

  「我們的第一天尤為艱難,從垃圾分類到無罪釋放案例、雅思考試、高考移民……總共提出了不下10個選題。」學生柳彥回憶起小組找選題的過程一下打開了話匣子,考慮到這些選題一部分無法獲取可靠數據,一部分缺乏新穎度,可能會影響後續工作的進行,直到凌晨0點多,小組才敲定了一個目前備受爭議的話題——誰是世界女排最強邊攻手?以世界排聯官網作為數據來源,數據可靠,也較為全面。

  確定了選題,如何找到可靠數據並進行合理有效分析也至關重要。即使有官方數據作為支持後盾,處理繁複龐雜的數據量仍是一項重任。學生孫研小組做的是「有關女性服裝暴露程度與其被猥褻的相關性分析」,一方面是因為目前社會上此類事件頻發;另一方面網絡上有很多人會將事情焦點放在被害者身上,如衣著暴露、行為不檢點等。為了獲得有關性侵或是猥褻的案件數據,她們甚至還撥通了香港西九龍警署的電話。孫研說:「發生了那麼多起案件,從來沒有人會問起施暴者穿的是什麼,這是社會中的反面現象,所以我們更想通過這次數據新聞打破人們的刻板印象,撕掉這個標籤。」

  可視化呈現講好數據背後故事

  「我們給學生的建議是,選題首先要有問題意識,能折射一定問題或現象,或者選題本身具有爭論性,通過數據分析能得到一定結論。」焦俊波表示,在這樣的思路下,學生的作品現實感、話題性兼備,如《空難,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探討了航空公司的定位與發生空難事故是否有關、事故階段與原因之間是否存在關係等問題,引發了大家的思考。

  「一個好的新聞作品,除了數據的收集處理,可視化的呈現方式也十分重要,因此,我們會根據不同選題內容向學生提供一些建議。」焦俊波介紹,如《以最合理的算法告訴你:誰是世界女排「最強王者」》內容的互動性強,他就建議學生採取H5的作品呈現方式,增加趣味性和參與性。

  再如,《用數據告訴你,〈明星大偵探〉到底優秀在哪裡》採用設計製作網頁的方式展示小組劇情探秘成果;《流浪中國——省部級幹部的跨省遷移》以人民日報社的官員資料庫作為數據源,還刻畫了省部級官員的群體畫像……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相關焦點

  • 日新月著 博聞多識 | 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歡迎你!
    2012年開始招收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研究生,是學校「服務國家特殊需求項目」新聞與傳播碩士研究生培養的主陣地。此外還設有浙江省傳播與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浙江傳媒學院長三角智能傳播研究院等研究機構。
  • 數據新聞教學工作坊招生啟事 坐標:深圳
    為此,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中美教育基金會和數據工場將聯合面向高校教師推出數據新聞教學工作坊及分享會。工作坊將於2017年2月15日到2月19日上午在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深圳)舉辦,2月19日下午舉辦面向全體愛好者的分享會。
  • 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李文冰致2015級新生
    在這美好的日子裡,你們帶著成功的喜悅,背著豐收的行囊,從祖國各地來到校園,首先,我代表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熱烈地祝賀你們!歡迎你們! 此時此刻,我相信同學們心情都有些激動,有些新奇,也有很多期待。是的,面壁寒窗十餘年,今天我們相聚傳媒,相聚新聞與傳播學院,正所謂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從今天起,各位同學將正式開始自己的大學生活。
  • 傳媒大學設數據新聞方向,4年學什麼?
    強調新聞可視化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沈浩教授向全媒派透露,新增的新聞學專業(數據新聞方向)四年學習將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新聞傳播學基礎知識,包括新聞史、新聞理論、新聞寫作以及採編播評報的相關內容;新聞學入門之後,專業教育將會聚焦於提高學生數據分析
  • 西安歐亞學院文化傳媒學院將舉辦西安教學周暨「媒體融合新聞報導...
    為了幫助傳媒業界、高校教師、相關行業和專業學生更加深入了解媒體融合新聞報導,西安歐亞學院文化傳媒學院與美國密蘇裡新聞學院再次攜手舉辦西安教學周暨「媒體融合新聞報導」高級研討班。  本次教學周暨研討班將重點講授和研討媒體融合新聞的定義、概念、實戰運用的案例分析和媒體融合新聞報導的採訪、拍攝、剪輯、製作的技巧和藝術;行動裝置的應用和全媒體平臺新聞報導的技巧。
  • 李良榮教授出任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浙江傳媒學院新聞世紀網 微博截圖3月19日,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官方微博@浙江傳媒學院新聞世紀網 發文稱
  • 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專業介紹
    3 新聞與媒體管理 管理學院 新聞與媒體管理方向依託省級重點學科平臺,主要研究大眾傳媒經營管理活動及其規律,重點包括媒介發展戰略、媒介產業政策與產業規劃、媒介策劃、媒介品牌、媒介營銷等多個方面。依託長期形成的與各類品牌的有效合作,研究具有學科前沿性、專業貼近性和內容實用性的特點。作為新興交叉型學科,研究體現新聞傳播學與管理學、經濟學的交叉融合。
  • 數據新聞不是文字報導的「翻版」應統一內容與形式
    封面新聞12月8日電 數據日益成為新的生產要素,如何科學、合理利用數據,讓數據賦能內容,更準確高效地傳遞信息、發現趨勢,愈發成為各行業人才的必備技能。優質數據內容應具備哪些要素?人工智慧技術將如何影響數據內容生產?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有哪些數據人才培養秘籍?
  • 數據新聞不是文字報導的「翻版」 應統一內容與形式
    數據日益成為新的生產要素,如何科學、合理利用數據,讓數據賦能內容,更準確高效地傳遞信息、發現趨勢,愈發成為各行業人才的必備技能。優質數據內容應具備哪些要素?人工智慧技術將如何影響數據內容生產?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有哪些數據人才培養秘籍?新浪新聞、封面新聞聯合推出「未來媒體訪談」問道中外新聞學院院長系列節目。
  • 基於工作坊的數字媒體人才培養模式——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為例
    工作坊作為一種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注重以實踐項目為主題單元的跨學科學習和訓練,強調以問題解決方法和思維為目標的團隊合作與創新,弘揚以德性智慧與共情能力為紐帶的互相理解和尊重,能夠完美契合技術應用型人才的素質結構,具有獨特性和優越性。」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傳媒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紛紛開展數字媒體工作坊實踐教學。
  • 李良榮出任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2019年3月19日下午2點,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舉行院長聘任儀式。
  • 第五屆中國數據新聞大賽複賽投票通道正式開啟
    (第五屆中國數據新聞大賽參賽成員地域分布圖)第五屆中國數據新聞大賽學界的參賽隊伍主要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英國倫敦國王學院
  • 浙江傳媒學院
    浙江傳媒學院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一、學校簡介浙江傳媒學院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共建高校,是一所行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傳媒院校。
  • 聽說你想上浙江傳媒學院,快來看看河南悅紅英學姐怎麼說
    北有中傳、南有浙傳,浙江傳媒學院是中國第二大傳媒院校,也是中國培養廣播影視及其他傳媒專門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多年來浙江傳媒學院為中央和各級各類傳媒領域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成為眾多藝考生夢想中的大學。今天就讓我們來聽聽2020屆來自悅紅英舞蹈藝考學校,作為河南唯一一位順利考入浙江傳媒學院的舞蹈藝考生闕凝澤學姐怎麼說,如何科學有效的學習才能圓夢名校。
  • 山東政法學院傳媒學院探索工作坊式微專業建設
    山東政法學院傳媒學院積極推動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依託工作室教學模式改革探索進行工作坊式微專業建設。培養目標明確。為了更好地對接社會需求,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需要,解決高校人才培養重理論輕實踐以及高校專業設置與企業用人單位需求之間不匹配的問題,傳媒學院改革傳統的課程教育模式,從市場需求和就業崗位的角度出發,以學生就業為導向,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為目標,通過微專業建設改革培養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應用型專門人才。直接對接生產實踐一線。
  • 2020浙江傳媒學院播音主持校考通過率是多少?
    浙江傳媒學院的人氣越來越高,被社會各界廣泛讚譽的「北有中傳,南有浙傳」,播音主持藝術首列其中。每年有接近十萬人都選擇報考浙江傳媒學院,可想而知,播音主持校考的競爭壓力有多大!那麼,2020浙傳播音校考通過率有多少呢?
  • 2020中國數據內容大賽,用事實與數據講述故事
    「如何看待數據可視化與內容之間的關係?」「2020中國數據內容大賽」已經開啟作品徵集。由中國新聞史學會網絡傳播史研究委員會提供學術指導,由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數可視教育公益基金聯合主辦。「2020中國數據內容大賽·大會」邀請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前常務副院長徐泓老師出任大賽評委會主席,並由國內外16位在數據內容製作領域的知名學者和資深從業者擔任評審。
  • 擇校10/浙江傳媒學院新傳考研考情分析
    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又有「北有北廣,南有浙廣」之稱的專業優勢,2012年開始招收第一批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現已連續招收9年,在近年的新傳考研中都是比較熱門的存在,國內新聞學泰鬥著名學者李良榮教授就任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學校的知名校友有戚薇、朱丹、李維嘉等人。
  • 中國傳媒大學2018年自主招生專業介紹
    該班精心設置了後續課程,強化現場報導實訓,聘請業界知名記者、主持人和專家學者指導學生,目標是為新聞傳媒機構和節目製作單位培養能夠勝任出鏡報導工作的專業記者和主持人。3.國際教授工作室:學生通過選拔可進入電視學院「國際教授工作室」學習。
  • 「南浙北遼」,遼寧傳媒學院和浙江傳媒學院!
    在這個新媒體時代,傳媒高校成為近年來行業關注的熱點。浙江傳媒學院和遼寧傳媒學院作為兩所國內赫赫有名的傳媒類院校,一直備受考生和家長的關注,素有「南浙北遼」的美譽。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覽這兩所優質傳媒高校,深入了解「南浙北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