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午,在葉邑鎮葉公中學9年級2班的課堂上,黑板上寫著「範進中舉」四個大字,該班語文老師段紅苛靜靜地站在講臺旁,和臺下同學們一起觀看幾位同學的表演。
「我中了,我中舉啦!」一名扮演範進的同學說完這句就趴在講桌上,暈倒了。一名扮演母親的女同學拿著水走過來往「範進」嘴裡灌,「範進」爬起來,拍著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說著就往門外跑。女同學一跺腳,說道:「怎生這樣苦命的事,中了一個甚麼舉人,就得了這種病!」
臺上的同學演的投入,臺下的同學們紛紛拍手叫好。這是段紅苛組織學生們上的一堂故事課本劇表演,除了這種上課形式外,她還經常使用記敘文分角色朗讀、散文配樂朗誦、詞語大賽等教學形式,把沉悶枯燥的課堂變得趣味十足,讓學生從「苦學」到「樂學」,受到了學生、家長、同事、領導的一致好評。
段紅苛今年39歲,已在該校從教20年,一直擔任九年級語文老師,並多年擔任班主任。
多年來,段紅苛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運用先進的教學理念指導學生。她自創了「日清」教學模式:把班裡學生分成三五人一組,小組之內,把每天課堂上的難題提出來,同學們互相探討;遇到解決不了的,段紅苛再單獨為他們講解,做到問題不過夜。
作為班主任,段紅苛總是每天早晨5點多第一個到教室,晚上11點多把學生安頓好再回家。遇到天冷或天熱時,觀察同學們衣服穿得是否合適,學生生病時,陪他們去醫務室看病,像家長一樣對待孩子。她還在每年開學初引導學生寫一份「入班告白書」,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成長情況。遇到家庭有特殊情況的,通過談心、家訪等方式,儘可能幫助孩子們解決各種煩惱,逐步打開他們的心扉,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
忙於心愛的事業,難免分散了段紅苛照顧家庭的時間和精力。丈夫童冠鈴和她是同事,同樣在教育戰線上奔波。就這樣,一雙兒女都留給了她的公公婆婆。
「紅苛和冠鈴都是教師,工作很忙,我作為退休教師非常理解他們,我們老兩口堅決支持他們,為他們管好家,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今年66歲的公公童玉林教書育人41年,非常理解教師的工作性質,兩位老人把孩子看好,把家打理好,讓段紅苛夫妻倆安心工作。
在段紅苛家,不大的書房裡筆墨紙硯樣樣齊全,書櫃裡放滿了各種中外名著和教學讀本,充滿了書香世家的氣息。對家裡的「愧疚感」讓段紅苛每天回到家裡,總會儘量多做些家務,陪兒子練練鋼琴,然後再坐在電腦前備課。
「段紅苛老師是市級優質課教師、市級骨幹教師,她對待工作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做班主任嚴而有愛、剛柔並濟,她的課教法靈活,深受學生喜愛,她是葉公中學教師的楷模,是同志們學習的榜樣。」該校校長劉漢臣說。
收穫來自耕耘,勤奮換得碩果。段紅苛始終用細心、愛心、耐心、寬容心對待每一位學生,守護學生健康成長,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畢業生。她憑著執著與堅毅,認真踐行一名教師的職責,為自己、為學校、為她熱愛的教育事業留下一串串無悔的印記。
(吳丁玲 常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