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紅苛:潛心教書 靜心育人

2020-09-10 葉縣今朝

9月9日上午,在葉邑鎮葉公中學9年級2班的課堂上,黑板上寫著「範進中舉」四個大字,該班語文老師段紅苛靜靜地站在講臺旁,和臺下同學們一起觀看幾位同學的表演。

「我中了,我中舉啦!」一名扮演範進的同學說完這句就趴在講桌上,暈倒了。一名扮演母親的女同學拿著水走過來往「範進」嘴裡灌,「範進」爬起來,拍著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說著就往門外跑。女同學一跺腳,說道:「怎生這樣苦命的事,中了一個甚麼舉人,就得了這種病!」

臺上的同學演的投入,臺下的同學們紛紛拍手叫好。這是段紅苛組織學生們上的一堂故事課本劇表演,除了這種上課形式外,她還經常使用記敘文分角色朗讀、散文配樂朗誦、詞語大賽等教學形式,把沉悶枯燥的課堂變得趣味十足,讓學生從「苦學」到「樂學」,受到了學生、家長、同事、領導的一致好評。

段紅苛今年39歲,已在該校從教20年,一直擔任九年級語文老師,並多年擔任班主任。

多年來,段紅苛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運用先進的教學理念指導學生。她自創了「日清」教學模式:把班裡學生分成三五人一組,小組之內,把每天課堂上的難題提出來,同學們互相探討;遇到解決不了的,段紅苛再單獨為他們講解,做到問題不過夜。

作為班主任,段紅苛總是每天早晨5點多第一個到教室,晚上11點多把學生安頓好再回家。遇到天冷或天熱時,觀察同學們衣服穿得是否合適,學生生病時,陪他們去醫務室看病,像家長一樣對待孩子。她還在每年開學初引導學生寫一份「入班告白書」,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成長情況。遇到家庭有特殊情況的,通過談心、家訪等方式,儘可能幫助孩子們解決各種煩惱,逐步打開他們的心扉,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

忙於心愛的事業,難免分散了段紅苛照顧家庭的時間和精力。丈夫童冠鈴和她是同事,同樣在教育戰線上奔波。就這樣,一雙兒女都留給了她的公公婆婆。

「紅苛和冠鈴都是教師,工作很忙,我作為退休教師非常理解他們,我們老兩口堅決支持他們,為他們管好家,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今年66歲的公公童玉林教書育人41年,非常理解教師的工作性質,兩位老人把孩子看好,把家打理好,讓段紅苛夫妻倆安心工作。

在段紅苛家,不大的書房裡筆墨紙硯樣樣齊全,書櫃裡放滿了各種中外名著和教學讀本,充滿了書香世家的氣息。對家裡的「愧疚感」讓段紅苛每天回到家裡,總會儘量多做些家務,陪兒子練練鋼琴,然後再坐在電腦前備課。

「段紅苛老師是市級優質課教師、市級骨幹教師,她對待工作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做班主任嚴而有愛、剛柔並濟,她的課教法靈活,深受學生喜愛,她是葉公中學教師的楷模,是同志們學習的榜樣。」該校校長劉漢臣說。

收穫來自耕耘,勤奮換得碩果。段紅苛始終用細心、愛心、耐心、寬容心對待每一位學生,守護學生健康成長,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畢業生。她憑著執著與堅毅,認真踐行一名教師的職責,為自己、為學校、為她熱愛的教育事業留下一串串無悔的印記。

(吳丁玲 常向兵)

相關焦點

  • 會澤縣東陸高級中學名師付連剛,靜心教書,潛心育人
    靜心教書 潛心育人「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靜心教書,潛心育人。此乃吾之嚮往,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這是付連剛老師備課本扉頁上寫著的一句話。從教13年,他始終堅守「靜心教書、潛心育人」的教育初心,在教育的道路上樂此不疲。2020高考在即,身為17級(2)班班主任、17級數學教研組長的付連剛正領著學生全力備考,帶著團隊奮力拼搏。
  • 王千惠:靜心教書,潛心育人
    ✿我的工作追求是「靜心教書,潛心育人」。用深厚的學養、堅守的姿態、幸福的方式靜心從教;用良好的修養、飽滿的愛心、無窮的智慧潛心育人。✿我定牢記教師身份,充當智慧和愛的使者。
  • 2020年菏澤市開發區兩人入選教書育人楷模!
    同時,希望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向最美教師和教書育人楷模學習,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立德樹人,靜心教書,潛心育人,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
  • 靜心教書 潛心育人 精進不休 超越自我——中旗一中開展了對全體班主任培訓工作
    「十年樹人,百年樹木」,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們要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不抱怨,不埋怨,備好每一堂課,批改好每一本作業,教育好每一個孩子。以平常的教育養成學生良好的習慣,引導學生向健康的方向發展。潛心讀書,加強學習,總結規律,認真反思,細細品味,用平常心做平常事,用平常心做好班主任工作。
  • 教育部長:請把時間還給老師,讓老師靜心教書、潛心...
    寫在最後: 教育工作者最需要的是寧靜、守恆,如果天天心浮氣躁,天天被與教育無關的雜事、煩事纏身,很難做到靜心教書、潛心育人。但願給教師「減負」的呼籲能切實得到有效解決,開啟新時代教師靜心教書、潛心育人的新風貌。
  • 張素玲:精心教書 潛心育人
    她潛心研究課改理念,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學好教材。「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吹綠草遍地花,彩蝶紛飛百鳥兒唱,一彎碧水映晚霞。」——張素玲在上《草原》這堂主題課堂上,張素玲把課堂與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結合起來,讓歌聲傳遞知識,讓孩子用心去感受、去學習。
  • ...讓教師潛心教書;人社部擬規定:民企評職稱不要求論文和外語
    2丨教育部:出臺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的意見,讓教師潛心教書  日前,教育部網站發布了《中共教育部黨組關於教育系統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通知》。《通知》指出,「提升教育管理效能。深化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優化管理方式,綜合運用法律、標準、信息服務等現代治理手段。
  • 一場換班主任風波,讓教師顏面盡失,現在教師還能靜心做教育嗎?
    不能靜心學習,學生又如何出成績呢?我認為教育要有穩定性,不能瞎折騰。也許一所學校所承載的辦學任務艱巨且複雜,需要承受社會各界的壓力,比如學生家長、上級領導部門等。但其主要任務就是育人,為學生的未來打造基礎。然而現實中的學校領導辦學,往往喜歡「折騰」教師。有家長舉報,往教師身上推;有重大事故,往教師身上推;實行教育改革,也往教師身上推。
  • 【富陽教育新女性】潛心化春泥 靜心等花開——實驗小學品德教研組風採展播
    平日她潛心研究課程,在富陽區品德優質課、說課、評課比賽中均獲一等獎,所帶班級獲富陽區先進班集體,所撰寫的論文案例近30篇在全國及省市地區獲獎。她沒有華美的言辭,卻有著真誠、善良的秉性。她追求一份平淡與實在,因為她堅信上善若水,靜待――花自然會開。丁柬英老師從教以來一直擔任語文品德教學及班主任工作,她撰寫的德育論文多次在市、區獲獎。
  • 教書是我的使命,育人是我的天職
    來源:廊坊雲報廊坊日報訊在從教的33年中,劉鳳君始終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不倦的育人心堅守在三尺講臺上,「道德高尚,師生表率;愛崗敬業,潛心教研;嚴師慈母,無私奉獻」就是她最真實的寫照。「教書是我的使命,育人是我的天職」。她用自身的行為感染著每一位學生,每一位身邊的人,默默奉獻踐行人生價值,兢兢業業遵循為人為師。(記者 劉豔 編輯 李雨穎)
  • 「263」·一線黨旗紅⑧|潛心育人 靜心科研——福州格致中學行政支部青年委員、福州市骨幹教師徐敏先進事跡
    愛崗敬業,潛心教書育人不忘初心,靜心教育科研徐敏老師說,她內心深處有一個夢想,就是「做一個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學生愛戴、家長尊重、領導認可的好老師。」教與學的方式轉變讓學生更愛她的課堂,學生積極性更高了、課堂有效性更高了、教學滿意度更高了,靜心教育科研讓她越來越接近自己的夢想。
  • 崔德麗:潛心教書、真心育人
    黃堡鎮中心學校英語教師 崔德麗:「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一如既往地關心愛護學生,潛心鑽研教學,我將利用名師工作室平臺,發揮名師的示範、引領、輻射作用,帶動身邊的青年教師,促進他們的專業成長和教育教學技能的提升,從而使他們教好每一位學生。」全媒體記者:王曉丹通訊員:汪月明編輯:相琴
  • 對於教師來說,教書和育人哪個重要
    我就是一位教師,我認為教書和育人同樣重要。教書和育人對於老師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兩個組成部分。教書和育人是有機結合的,是相輔相成的,是不可能完全分割而獨立進行的。教師教書,不僅僅教的是知識,而且在講授知識的同時會滲透或加入思想道德教育、習慣養成教育等,尤其是小學時的道德法制課和中學及以後的政治課,更是思想教育大於知識的傳授。教師要教書,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只管教書,不顧育人,其結果是書也教不好,人也育不了。
  • 作為一名老師,是「教書」重要,還是「育人」更重要?
    說到老師的職責,大家都可以想到四個字「教書育人」,很多人就在想,教書和育人哪個更為重要呢?一、缺一不可既然教書育人連著說,這兩個都非常重要,二者相輔相成,老師都要各位注意,如果缺失了其中一個方面,都是危害無窮的。
  • 改變的是「教書」,而對「育人」問題無能為力
    但需要提醒的是,現代科技對教學的改變僅僅是從「教學工作」、從「教書」層面、從「知識技能傳授」方面而言,而幾乎不涉及「育人」問題――教育的另一個核心問題。 看一看我們現在的網絡直播課堂,如果不是懷著一顆實實在在的「功利主義」之心,有幾個人能夠從頭到尾老老實實真真正正地聽下去、記下來?
  • 點讚市南區「最美教師」|用心教書 用愛育人——顏欣
    全區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先進典型為榜樣,淡泊名利,志存高遠,堅持教書與育人相統一,言傳與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與關注社會相統一,爭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教師,成為學生錘鍊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務實的作風,投身市南區教育改革實踐,展示新時代教師的良好精神風貌,為市南教育發展譜寫更為絢麗的新篇章
  • 最美教師 | 石念峰 : 潛心破解育人「代碼」的教育「程式設計師」
    潛心破解育人「代碼」的教育「程式設計師」——首屆最美教師石念峰 個人簡介:石念峰,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畢業於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2008年7月,博士畢業後的石念峰受聘來到洛陽理工學院,開啟了他的教師生涯……🎓教育教學方法多十年講堂磨礪育人「算法」
  • 管道局中學一附小語文教師劉鳳君:「教書是我的使命,育人是我的天職」
    在從教的33年中,劉鳳君始終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不倦的育人心堅守在三尺講臺上,「道德高尚,師生表率;愛崗敬業,潛心教研「教書是我的使命,育人是我的天職」。她用自身的行為感染著每一位學生,每一位身邊的人,默默奉獻踐行人生價值,兢兢業業遵循為人為師。
  • 教師如何將教書和育人有機結合起來
    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作為教師,不管你是否意識到,實際上時時都在以自己的各種活動影響著學生,只不過影響的性質不同罷了。一個不重視育人的教師,不會是一個優秀的教師,不重視育人的教學活動,不會是最優化的教學活動,因為,教與學、教師與學生,既是一種知識的輸出和輸入的關係,又是人與人之間交流思想觀念、學術理論和思維方法的過程。所以,教書與育人是密不可分的。然而,教師應該如何將教書與育人有機結合起來了?
  • 「教書」與「育人」如何才能兼得
    然而,現實是多數老師迫於升學壓力疲於「教書」,而根本無暇顧及「育人」,因此才會出現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柯楊所指出的「小學生做中學習題,中學生研究大學課題,大學生反過來學習怎樣做人」的教育悖論。在教育投入明顯不足的現實背景中,分數不僅是評判學生成績的依據,同樣也是考評老師的標準,在壓力層層傳遞的過程中,老師其實和學生一樣都是「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