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十二世連續不斷地進行徵伐,作出適應於他自己目的的政治決定

2020-12-14 說說歷史的事

當克裡斯田五世的兒子繼承王位時,丹麥又有了一位年輕的國王一併開始了一個新的時代。但當英國、法國、西班牙和德國正經歷著戲劇性的時代時,斯堪地那維亞諸王國還在繼續發展各自的歷史。腓特烈四世於1699年登基時,年紀二十八歲。

當時俄國的彼得大帝二十七歲,波蘭的鐵腕奧古斯都二十九歲。這三個年輕的國王結成了同盟,因為在瑞典的王位上坐著一個不過十七歲的少年,俄國、波蘭和丹麥一挪威聯合王國似乎終於就要找到它們向瑞典進行報復的機會了,瑞典在其「光榮時代」曾使所有鄰邦的命運都受到非常嚴重的創傷。

有一天,當這位年輕的瑞典少年國王在外面獵熊的時候,接到了它們的宣戰照會。他馬上下了決心。這三個同盟者中沒有哪個會知道,瑞典就要再一次把少年國王查理十二世這樣一個具有非凡オ幹的軍事天才,送到歐洲的經過激烈考驗的戰場上去。查理馬上進攻丹麥一一這使腓特烈四世感到震驚。

腓特烈四世己使大部分丹麥軍隊防守在南方霍爾斯坦的邊境上,首先,因為他預計從這個地區會受到攻擊,其次,他正準備進攻德國北部的瑞典各省,在西蘭島正如1658年一樣沒有值得一提的部隊。査理十二世在洪利貝克登陸,腓特烈被迫媾和。但條件並不苛刻。他僅僅答應不再參加戰爭。

查理然後把注意力轉向東方,在納爾瓦,這位十八歲的國王一將軍使彼得大帝遭到慘敗。就在那時,查理十二世的非凡的一生確實是真正地開始了。他向波蘭的奧古斯都進軍,而且又打敗了他。因此,實際上查理已經打敗了所有三個對手,但他並不罷休。他是軍人又是軍事浪漫主義者。

戰爭是他的生命又是他的愛好。他的軍官和士兵都把他作為偶像崇拜。他象玩魔術那樣召喚出一隊又ー隊的瑞典農民少年軍,並帶領他們圍繞著整個東歐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在大約十年的時期中,查理十二世幾乎連續不斷地進行徵伐,作出適應於他自己目的的政治決定。

相關焦點

  • 西方史:淺析查理五世與神聖羅馬帝國之間的會議
    不久,查理五世更是 親自巡視了十七聯省,以表示自己為該地區的神聖的合法君主。1548年的《國事詔書》對 尼德蘭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它在一段時間裡結束了當時政治 上的不穩定、地方上的無秩序和不受法律約束的現象特別是東北諸省份幾個世紀以來 一直有這樣的亂象。
  • 「在朕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查理五世與他的「理想」王國
    ,但他們之間的婚姻其實是政治下的失敗產物。,因此雖然他後來是西班牙國王,但卻常年居住在自己的領地,查理五世也自幼生活在那個地方,父親去世以後,查理五世也接過了這一筆遺產。西班牙與法國的對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崛起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是法國歷史上很有作為的君主,同時也是深受愛戴的君主,然而同查理五世生活在同一時代,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悲哀,在馬克西米連一世去世以後,他和查理五世共同爭奪皇帝寶座,然而查理五世背後有財團的支持,通過賄賂選帝侯後,查理五世順利的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寶座
  • 查理八世等國王企圖徵服那不勒斯王國和米蘭公國,史稱義大利戰爭
    查理八世等國王企圖徵服那不勒斯王國和米蘭公國,史稱義大利戰爭義大利的經濟富庶和文藝發展不可避免地引來別國的垂涎,在1494年到1516年間,法國國王查理八世、路易十二和弗蘭西斯一世相繼出兵義大利,企圖徵服那不勒斯王國與米蘭公國
  • 法式王權:讀《從查理五世到查理十世的法國加冕史》有感
    查理五世加冕圖在本書的第一部分,傑克遜以路易十三的加冕儀式開篇,然後轉向介紹法國加冕禮儀書撰寫的轉變。他指出"一些加冕儀式是對此前加冕禮的單純的模仿,但是也有一些會根據現實需要做出較大的改變"。這些改變同樣也會凸顯在加冕禮儀書的描繪及插畫之中,如查理五世的加冕禮儀書。
  • 頭腦「發黴」的國王——查理十世
    頭腦「發黴」的國王——查理十世作者:轅固小生查理十世,名查理•菲利普,法蘭西波旁王朝實際上的末代國王和倒數第二位國王,波旁王朝復闢後的第二位國王。而作為皇親國戚,他一生的大多數時間內都被稱為阿圖瓦伯爵(法語:comte d'Artois)。
  • 查理五世屢敗大海盜海雷丁,卻因為沒錢而功敗垂成
    查理缺乏足夠的財力拿下阿爾及利亞。正如當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二在向義大利傭兵隊長賈科默·特裡弗爾基奧諮詢「如何徵服義大利」時得到的回答——「國王發動戰爭需要三件東西,第一:金錢,第二:金錢,第三,還是金錢」。如果離開金錢,再天才的謀略也無法實現。戰爭不僅僅是軍事能力的較量,更是財政能力的較量。一個5000人的西班牙步兵軍團進行一次戰役的費用至少是40萬杜卡特。
  • 人體藝術:著名油畫—查理五世的騎馬像
    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提香所畫的肖像油畫《查理五世騎馬像在提香接受了肖像畫《查理五世騎馬像》的委託之後,他的朋友皮耶羅·阿雷蒂諾( Pietro Aretino)對如何處理這幅畫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他能畫上一些標誌宗教信仰及榮譽感的事物,如十字架、聖餐杯、徽章或軍號,這些都是當時政治題材繪畫中常出現的事物。但提香並未採納這一建議,而是以一種記實的態度處理了畫面。查理五世的全套鎧甲、披掛,那匹雄俊的戰馬及華麗自鈉雖轡都是如實描繪的。
  • 歐洲的守護者——手握半個歐洲的查理五世
    2、公爵統領1506年查理五世的父親神聖羅馬帝國皇儲腓力一世去世,他繼承了「低地國家」和弗朗什孔泰。弗朗什-孔泰大區位於法國東部,與瑞士接壤。下圖是16世紀的「佛蘭德」低地國家地圖之一。費爾南多二世查理五世一開始並沒有滿足自己只作為攝政王,他決定採取行動來掌握全部權力,他這一奪取絕對權力的企圖引發了一場叛亂。在1520年開始在卡斯蒂利亞爆發了託萊多領導的起義。
  • 瘋王查理與英法和戰:法蘭西瘋王的辛酸人生
    海峽對岸的法國在查理五世的治理之下逐漸恢復元氣,使法國在實力對比上佔優,英國人在大陸上的佔領區縮減為一條狹窄的沿海地帶。從1375年開始的談判企圖用外交方式最終解決英法兩國的矛盾,可是失敗了。兩國間的敵視行為不斷,英國人利用佔領的港口為據點,加上位於奧弗涅的幾處堡壘不時對法國內地發動進攻。法國也不示弱,對英格蘭海岸進行襲擊,造成了英國人對法軍入侵的恐慌情緒。
  • 在中央集權時代潮流下,查理四世為何要走上「逆流」分權之路?
    但是查理四世作為一個強盛帝國的皇帝,無論黃金詔書多麼好多麼厲害,他可是將查理四世的皇權實打實地分了出去,究竟查理四世為何走上一條和中央集權相反的道路呢?這時年輕的查裡四世已經預見到未來皇權鬥爭的結果,這位年輕的政治家開始為自己和整個帝國的未來做起了打算。查裡四世意識到:要是硬和其他實力強大的諸侯爭個高低,自己是討不到好處的。二、 查裡四世天生就是做統治者的料子,謹小慎微,善於權衡利弊,這正是他選擇分散統治的原因。
  • 1642年,國王查理決定不再向議會妥協,英國內戰爆發
    對於國王與議會之爭,歷史學家至今仍弄不清楚他們爭論的中心在哪,或者說究竟是什麼問題,將他們最終引向了戰爭之路;另外,既有人認為這是帝制統治面臨危機的表現,也有人說這只是英國特殊的環境與查理國王怪異的脾氣秉性造成的個別案例。事件的拐點出現在1640年。是時,查理一世正在調集軍隊鎮壓蘇格蘭人民起義,他希望馬上能夠向英格蘭人徵稅,否則英格蘭也將不保。
  • 查理六世最初選中葡萄牙王室聯姻,最終無奈放棄另選西班牙王室
    上次葡萄牙大使來為提親探路,就帶來了奎寧、象牙、香料和中國瓷器等一大批珍貴禮品,令查理六世眼花繚亂,滿心歡喜。但當他去徵求樞密院主席歐根親王的意見時,後者給他潑了瓢冷水。親王認為,葡萄牙是強弩之末,不可依憑。別看它現在佔地不少,但它的東方商業帝國是由分散於許多地方的要塞、據點及港口組成的,它的崛起靠的是「炮艦政策」——全憑嚇唬,這在實力強大時奏效。
  • 查理六世貿然對土耳其發動戰爭,最終戰爭大敗一病不起
    查理六世貿然對土耳其發動戰爭,最終戰爭大敗一病不起査理六世在軍事和外交上的各種努力,除了獲得歐洲各國的空頭承諾外,其他什麼也沒有得到,而且把他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和後來擴張的領土喪失了許多。三個月之後,這對年輕夫婦途經米蘭返回維也納,他們是應查理六世的召喚而回來的。皇帝的軍隊又遭到30許多失敗,許多將軍因戰敗責任而被監禁或罷黜。土耳的貴族子弟建立了一所學院,旋即受到擁戴。瑪麗亞特麗莎則以她的美貌、待人和善以及她在音樂上的天才而博得公眾的好感。在佛羅倫斯逗留期間,各方面都進行得圓滿順利,攻下了貝爾格勒。
  • "聖女貞德"其實是法國王查理六世的的私生女
    新聞晨報12月24日報導:法國政府本想借謝爾蓋·霍爾本科的妙手重現中世紀法國國王路易六世及其妻子的容貌,誰知這位著名的烏克蘭整形外科醫生卻冒法國人之大不韙,聲稱「聖女貞德」另有其人。霍爾本科在利用古人遺骸重現其容貌方面頗有建樹。他曾經成功地為一位中世紀烏克蘭國王和一位「5000歲高齡」的塞西亞部落首領實施面部「還原手術」。
  • 查理六世的皇后生下公主,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室的繼承人誕生了
    查理六世的皇后生下公主,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室的繼承人誕生了1717年時的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成長已如晨曦撕破了封建制度的黑暗,發現新航路的航海活動和血腥的殖民掠奪已進行了兩個多世紀,人類的視野已越來越開闊,地球的輪廓在人們的頭腦中正浙漸清晰起來
  • 他身穿黑衣,手裡拿著蠟燭混在眾人之間,作為自己的喪禮的觀眾
    這種討論幾乎成了政務院工作的一部分,這真是世所罕見的事情——大臣們能莊嚴地同時討論國家政事和查理五世的食譜,這真不容易。「從瓦利阿多裡德到裡斯本的信使受命繞道哈蘭迪利亞以便為查理五世採購食品。每周四他都要訂購魚類以供查理五世第二天齋戒之用——查理五世嫌居住地附近的鱒魚太小,所以需要從瓦利阿多裡德運送大魚給他。他非常喜歡吃魚,對其他與魚類似的水產品也同樣喜歡。
  • 大軍壓境,查理五世取出一件中國武器,殲敵8000人並俘虜其國王
    公元1525年4月26日,法國國王弗朗西斯一世親率大軍圍攻義大利帕維亞城,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率領軍隊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打了一場以少勝多的漂亮仗。不僅殲滅法軍8000餘人,還擊潰了大舉來犯的敵人,重要的是他還俘虜了法國國王。這就是被銘記於歐洲戰爭史中的帕維亞戰役。
  • 我從《窮查理寶典》摘錄的那些語錄,收藏它,來鞭策自己終身學習
    正是這樣的「理性」,讓查理具有敏銳獨到的眼光和洞察力,即使對於完全陌生的領域,他也能一眼看到事物的本質。巴菲特就把查理的這個特點稱作「兩分鐘效應」——他說查理比世界上任何人更能在最短時間之內把一個複雜商業的本質說清楚。查理認為生活的決定比投資的決定重要。
  • 窮查理寶典:查理引領你作出更好的投資和決策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本書《窮查理寶典》,全書的是查理·芒格展示出來的聰慧、機智,其令人敬服的價值觀和深不可測的修辭天賦。他擁有百科全書式的知識,所以從古代的雄辯家,到18、19世紀的歐洲文豪,再到當代的流行文化偶像,這些人的名言他都能信手拈來,並用這些來強調終身學習和保持求知慾望的好處。
  • 奧地利女王瑪麗亞特利莎的童年教育,備受查理六世的呵護
    奧地利女王瑪麗亞特利莎的童年教育,備受查理六世的呵護一個偉大政治家的才能。在政治上的平庸並不妨礙他做一位稱心如意的情人和慈愛可親的父親,他深愛妻子,喜歡自己的孩子,繁重的政務之餘,他都與妻女歡聚,使她們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