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發展,心理學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也開始有眾多的心理學家被大家所熟知,皮亞傑就是其中一個。有人說他是一個帥哥,事實上他也是我們考試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人,其思想也是我們考試時的一個重點內容。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皮亞傑的一系列思想。針對皮亞傑的相關知識,在考試過程中我們可以以全題型的形式備考,重點識記其思想理論。
一、皮亞傑的第一次相見
皮亞傑的相關知識最早出現在身心發展動因的知識點,皮亞傑是身心發展動因多因素相互作用論的代表人,認為人的發展是個體內在因素(如先天遺傳的素質、機體成熟的機制)與外部環境(外在刺激的強度、社會發展的水平、個體的文化背景等)相互作用的結果。這是一種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二、皮亞傑的第二次會面
在德育模式中,皮亞傑是認知模式的代表人。認知模式是當代教育理論中流行最為廣泛,佔據主導地位的德育學說。它假定人的道德判斷力按照一定的階段和順序從低到高不斷發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於促進兒童道德判斷力的發展及其與行為的發生。
三、皮亞傑的第三次碰面
皮亞傑是建構主義的代表人,提出建構主義的眾多觀點。皮亞傑認為,人的知識來源於動作,動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維的基礎。人在認識周圍世界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特的認知結構,叫做圖式。而人類所有的心理反應歸根到底都是適應,適應的本質在於取得機體與環境的平衡。適應分為同化和順應。個體通過同化和順應達到機體與環境的平衡,如果失去了平衡,需要改變行為以重建平衡。個體在平衡與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斷建構和完善認知結構,實現認知發展。
四、皮亞傑的第四次出現
皮亞傑提出認知發展理論,認為認知發展是一種建構的過程,是在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從而表現出按不變順序相繼出現的四個階段,即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而每一階段的特點都是我們需要注意的考試重點內容。
五、皮亞傑的第五次再碰面
皮亞傑提出道德發展階段論,採用對偶故事法研究兒童道德判斷發展的水平。提出四個道德發展階段論。第一階段為前道德階段(1~2歲),又稱自我中心階段,兒童處於感覺運動時期,行為多與生理本能的滿足有關。第二階段他律道德階段(2~8歲),兒童思維正在由前運算思維向具體運算思維過渡,以表象思維為主,但仍不具備可逆性和守恆性。因此,這一時期兒童的道德判斷是以他律的、絕對的規則及對權威的絕對服從和崇拜為特徵。第三階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階段(8~11、12歲),這一時期兒童的思維已達到具有可逆性的具體運算,其道德判斷有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不再是以「服從」為特徵,而是以「平等的觀念」為主要特徵。第四階段,公正道德階段(11、12歲以後),這一階段兒童開始出現利他主義。傾向於主持公道、平等,體驗到公正、平等應該符合每個人的特殊情況。
結合常見的考題,我們將這部分內容進行相應的鞏固。例如:
1.小劉認為又高又細的杯子比又矮又粗的杯子能盛更多的水,儘管在這兩個杯子中倒入了同樣多的水,他卻只注意杯中水的高度,而不會同時考慮到杯子的形狀。他的認知處於( )。
A.感知運算階段 B.具體運算階段 C.前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1.【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前運算階段。皮亞傑提出了認知發展理論,並將個體的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包括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和形式運算階段。其中前運算階段兒童的思維尚未獲得物體守恆的概念、集中化。題幹中兩個杯子倒入同樣多的水,小劉只關注水的高度,說明小明還沒有守恆的概念,思維集中化。
【難度係數】★
【知識點】教育心理學—學生的心理發展與教育—學生的認知發展與教育—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與教育
2.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人從出生到成人伴隨認知結構的不斷重構,形成幾個按不變順序相繼出現的時期或階段。當兒童憑藉形象在頭腦中進行「表象性思維」時,其認知發展到了( )。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2.【答案】C。解析:建構主義代表人物皮亞傑,將兒童認知發展分為四個不變順序相繼出現的階段。其中具體運算階段(7-11歲),有一個重要特點,即需要具體事物的支持,需要憑藉具體形象在頭腦中進行「表象性思維」。小學低年級階段數學應用題常用圖畫形式表現就是很好的證明。故此題選C。
【難度係數】★★
【知識點】教育心理學-學生的心理發展與教育-學生的認知發展與教育-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與教育-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的基本內容-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具體運算階段(7-11歲)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