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騎行道遭擠佔 想「慢行」不容易
地鐵車道溝站南側,共享單車佔停自行車道。
為在全市範圍內倡導綠色出行,9月8日,北京交通推出新舉措——市民騎行、步行或是乘公交、地鐵,將可積攢碳能量,用以兌換代金券等小禮品。據了解,今年底五環內將建成3200公裡自行車道路網,3公裡範圍內將有效降低機動車出行比例。不過,也有不少市民反映,目前的騎行環境還有待改善,存在自行車道上原來施劃的標識模糊、騎行缺乏路標路牌、自行車道被機動車停佔等問題。記者就這些問題進行了實地探訪,發現在地鐵站、居住小區及商圈周邊等處,自行車道遭擠佔問題尤其突出。
地鐵車道溝站南側
共享單車「橫停」
擠佔自行車道
「地鐵車道溝站南側共享單車『成災』,自行車道被佔得嚴嚴實實,行人進出地鐵不方便,進出站得鑽空兒繞著走。」最近,家住海澱區曙光花園小區的盧先生反映,該地鐵站南側自行車道被共享單車侵佔,他多次向相關部門呼籲,但每次整治後不久,共享單車又擺滿自行車道,「地鐵站左側就是嘉友國際大廈,大廈前建有一個自行車立體停車場,停車場是空的,能不能將共享單車停進去,把自行車道讓出來?」
9月6日16時許,記者出地鐵10號線車道溝站C口,左轉便發現自行車道上密密匝匝停滿了共享單車。站在路邊觀察,記者發現有不少市民遠遠騎行而來,待騎到該路段時不得不拐進機動車道,但在機動車道內,一輛輛車呼嘯而過,看著都讓人膽戰心驚。「太危險了!」騎行者吳女士頗為無奈,「你看這些共享單車,還橫著放,整條自行車道都被佔滿了。」
轉至嘉友國際大廈,記者發現門前廣場左側設有一座自行車立體停車場。停車場共兩層,地面層上稀疏停著數十輛自行車,地上一層車架上,僅停放著幾輛自行車。
沿藍靛廠南路向南騎行,自地鐵車道溝站至地鐵慈壽寺站,記者發現每行一段路便有數十輛機動車停在自行車道上,有時一處「自行車」標識,一前一後停著兩輛機動車。
騎行中,記者不時遇到有自行車、電動車或是老年代步車逆向駛來,記者和其他正向騎行者不得不進入機動車道。「一到早晚高峰,前後左右都是車,人騎在自行車上被裹挾前行,更危險。」吳女士稱。
煤炭科技苑門前
汽車及石墩「霸道」
自行車道時斷時續
家住朝陽區煤炭科技苑小區的呂先生反映,其小區門前青年溝路兩側的自行車道已被石墩、錐桶等及機動車侵佔,上下兩條自行車道成了擺設。
9月6日19時許,記者來到青年溝路西口紅綠燈下,看到紅色的自行車道上劃著白色的「自行車」圖案。根據相關規定,自行車道嚴禁機動車輛等駛入或停放,但一輛機動車直接停在「自行車」標識上。
沿青年溝路東行300餘米,目光所及之處,自行車道上停放的全是機動車。煤炭科技苑小區大門兩側,紅色的自行車道上也施劃有白色的「自行車」標識,但標識旁邊擺放著石墩、錐桶等隔離設施。繼續前行,在青年溝路與其他道路交叉口,記者看到不少石墩、隔離錐桶。一居民說,這些石墩擺在自行車道上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不知道誰擺的,也不知道為什麼擺。」
青年溝路南側,在機動車道與自行車道之間裝有一列隔離護欄,令本來就窄的自行車道完全被擠佔,自西向東騎行的市民只能在機動車道內見縫插針,「危險不說,車一多,整條道路就變成腸梗阻。」呂先生希望相關部門能及時介入,「徹底清走自行車道上的障礙。」
在和平裡東街採訪,多名居民還反映自行車道上此前施劃的白色「自行車」標識已模糊不清難辨認,而鋪設成紅色的自行車道也時斷時續,「有時騎著騎著,自行車道就沒了,不知道該往哪兒騎,心裡沒譜,不踏實。」
西單商圈
自行車道「縮水」
10釐米寬單車難行
9月4日7時許,記者來到西單商圈探訪自行車道通行情況。
在地鐵靈境胡同站附近,記者發現闢才胡同人行道上雜亂停放著共享單車,原本不寬敞的人行道只容一人側身通行,還有不少共享單車堆在自行車道上。
記者觀察發現,堆放在闢才胡同口的共享單車被陸續騎走。當日10時早高峰結束,共享單車幾乎全被騎走。「我公司就在金融街,出地鐵站騎車一公裡,下班時再騎車來乘地鐵,省時間,也能鍛鍊身體。」一位前來騎車的市民說。
當日16時許,在西單北大街上,記者發現相對寬敞的自行車道上行駛有不少私家車及老年代步車,還有不少家長帶孩子穿梭其間。「自行車道被汽車、電動車佔了,自行車就只能佔人行道了。」居住在附近的張先生反映,人行道上還有不少搶單的外賣小哥,在西單北大街人行道搶路騎行,「特別是在早晚尖峰時段,自行車道被機動車搶佔,自行車就直接搶佔人行道行駛。」
當日19時許,西絨線胡同兩旁已停滿機動車。記者發現有不少自行車道被劃入路邊車位,自行車道剩餘寬度不足10釐米,僅容一輛自行車通過。
市交通委回應
完善慢行體系
倡導綠色出行
針對居民在騎行中遇到的各種難題,9月7日,北京市交通委員會一負責人回應,北京一直倡導市民綠色出行,「在3公裡範圍,騎車遠比開車健康、暢通、綠色、快捷。目前,交通部門已和高德、百度等企業一起,聯合推出綠色出行獎勵措施,只要市民能綠色出行,不論是乘公交、地鐵,還是步行、騎行,都能以累積碳能量方式,兌換小禮品。」
該負責人介紹,相關部門正不斷完善自行車道硬體系統。有關停車佔用自行車道、逆行等交通秩序問題,市民可通過「隨手拍」方式,及時上傳相關證據,「一經交管部門核實,就會對違法停佔車輛進行罰款、扣分。現在已有不少市民通過『隨手拍』舉報,且取得明顯成效。」
該負責人還表示,北京已成立交通綜合整治領導小組,「針對市民在騎行中遇到的各類問題,綜合整治領導小組將督促相關部門及時整治,為市民構建連續、安全的慢行體系,不斷完善提升慢行系統品質,保障自行車道暢通,改變市民短距離出行依賴機動車的現狀。」
本報記者 張淑玲
實習生 耿瑞琨 文並攝
(責編:董兆瑞、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