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道遭擠佔 想「慢行」不容易

2020-12-25 人民網北京頻道

原標題:騎行道遭擠佔 想「慢行」不容易

地鐵車道溝站南側,共享單車佔停自行車道。

為在全市範圍內倡導綠色出行,9月8日,北京交通推出新舉措——市民騎行、步行或是乘公交、地鐵,將可積攢碳能量,用以兌換代金券等小禮品。據了解,今年底五環內將建成3200公裡自行車道路網,3公裡範圍內將有效降低機動車出行比例。不過,也有不少市民反映,目前的騎行環境還有待改善,存在自行車道上原來施劃的標識模糊、騎行缺乏路標路牌、自行車道被機動車停佔等問題。記者就這些問題進行了實地探訪,發現在地鐵站、居住小區及商圈周邊等處,自行車道遭擠佔問題尤其突出。

地鐵車道溝站南側

共享單車「橫停」

擠佔自行車道

「地鐵車道溝站南側共享單車『成災』,自行車道被佔得嚴嚴實實,行人進出地鐵不方便,進出站得鑽空兒繞著走。」最近,家住海澱區曙光花園小區的盧先生反映,該地鐵站南側自行車道被共享單車侵佔,他多次向相關部門呼籲,但每次整治後不久,共享單車又擺滿自行車道,「地鐵站左側就是嘉友國際大廈,大廈前建有一個自行車立體停車場,停車場是空的,能不能將共享單車停進去,把自行車道讓出來?」

9月6日16時許,記者出地鐵10號線車道溝站C口,左轉便發現自行車道上密密匝匝停滿了共享單車。站在路邊觀察,記者發現有不少市民遠遠騎行而來,待騎到該路段時不得不拐進機動車道,但在機動車道內,一輛輛車呼嘯而過,看著都讓人膽戰心驚。「太危險了!」騎行者吳女士頗為無奈,「你看這些共享單車,還橫著放,整條自行車道都被佔滿了。」

轉至嘉友國際大廈,記者發現門前廣場左側設有一座自行車立體停車場。停車場共兩層,地面層上稀疏停著數十輛自行車,地上一層車架上,僅停放著幾輛自行車。

沿藍靛廠南路向南騎行,自地鐵車道溝站至地鐵慈壽寺站,記者發現每行一段路便有數十輛機動車停在自行車道上,有時一處「自行車」標識,一前一後停著兩輛機動車。

騎行中,記者不時遇到有自行車、電動車或是老年代步車逆向駛來,記者和其他正向騎行者不得不進入機動車道。「一到早晚高峰,前後左右都是車,人騎在自行車上被裹挾前行,更危險。」吳女士稱。

煤炭科技苑門前

汽車及石墩「霸道」

自行車道時斷時續

家住朝陽區煤炭科技苑小區的呂先生反映,其小區門前青年溝路兩側的自行車道已被石墩、錐桶等及機動車侵佔,上下兩條自行車道成了擺設。

9月6日19時許,記者來到青年溝路西口紅綠燈下,看到紅色的自行車道上劃著白色的「自行車」圖案。根據相關規定,自行車道嚴禁機動車輛等駛入或停放,但一輛機動車直接停在「自行車」標識上。

沿青年溝路東行300餘米,目光所及之處,自行車道上停放的全是機動車。煤炭科技苑小區大門兩側,紅色的自行車道上也施劃有白色的「自行車」標識,但標識旁邊擺放著石墩、錐桶等隔離設施。繼續前行,在青年溝路與其他道路交叉口,記者看到不少石墩、隔離錐桶。一居民說,這些石墩擺在自行車道上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不知道誰擺的,也不知道為什麼擺。」

青年溝路南側,在機動車道與自行車道之間裝有一列隔離護欄,令本來就窄的自行車道完全被擠佔,自西向東騎行的市民只能在機動車道內見縫插針,「危險不說,車一多,整條道路就變成腸梗阻。」呂先生希望相關部門能及時介入,「徹底清走自行車道上的障礙。」

在和平裡東街採訪,多名居民還反映自行車道上此前施劃的白色「自行車」標識已模糊不清難辨認,而鋪設成紅色的自行車道也時斷時續,「有時騎著騎著,自行車道就沒了,不知道該往哪兒騎,心裡沒譜,不踏實。」

西單商圈

自行車道「縮水」

10釐米寬單車難行

9月4日7時許,記者來到西單商圈探訪自行車道通行情況。

在地鐵靈境胡同站附近,記者發現闢才胡同人行道上雜亂停放著共享單車,原本不寬敞的人行道只容一人側身通行,還有不少共享單車堆在自行車道上。

記者觀察發現,堆放在闢才胡同口的共享單車被陸續騎走。當日10時早高峰結束,共享單車幾乎全被騎走。「我公司就在金融街,出地鐵站騎車一公裡,下班時再騎車來乘地鐵,省時間,也能鍛鍊身體。」一位前來騎車的市民說。

當日16時許,在西單北大街上,記者發現相對寬敞的自行車道上行駛有不少私家車及老年代步車,還有不少家長帶孩子穿梭其間。「自行車道被汽車、電動車佔了,自行車就只能佔人行道了。」居住在附近的張先生反映,人行道上還有不少搶單的外賣小哥,在西單北大街人行道搶路騎行,「特別是在早晚尖峰時段,自行車道被機動車搶佔,自行車就直接搶佔人行道行駛。」

當日19時許,西絨線胡同兩旁已停滿機動車。記者發現有不少自行車道被劃入路邊車位,自行車道剩餘寬度不足10釐米,僅容一輛自行車通過。

市交通委回應

完善慢行體系

倡導綠色出行

針對居民在騎行中遇到的各種難題,9月7日,北京市交通委員會一負責人回應,北京一直倡導市民綠色出行,「在3公裡範圍,騎車遠比開車健康、暢通、綠色、快捷。目前,交通部門已和高德、百度等企業一起,聯合推出綠色出行獎勵措施,只要市民能綠色出行,不論是乘公交、地鐵,還是步行、騎行,都能以累積碳能量方式,兌換小禮品。」

該負責人介紹,相關部門正不斷完善自行車道硬體系統。有關停車佔用自行車道、逆行等交通秩序問題,市民可通過「隨手拍」方式,及時上傳相關證據,「一經交管部門核實,就會對違法停佔車輛進行罰款、扣分。現在已有不少市民通過『隨手拍』舉報,且取得明顯成效。」

該負責人還表示,北京已成立交通綜合整治領導小組,「針對市民在騎行中遇到的各類問題,綜合整治領導小組將督促相關部門及時整治,為市民構建連續、安全的慢行體系,不斷完善提升慢行系統品質,保障自行車道暢通,改變市民短距離出行依賴機動車的現狀。」

本報記者 張淑玲

實習生 耿瑞琨 文並攝

(責編:董兆瑞、高星)

相關焦點

  • 為慢行優先創造條件2094個停車位整改 自行車道悄悄「長胖變寬」了
    原標題:為慢行優先創造條件2094個停車位整改 自行車道悄悄「長胖變寬」了路上騎行最反感的就是自行車道被停車位侵佔,騎著騎著路就變窄了,甚至要借道機動車道。這樣的情況將隨著道路停車改革的推進,逐漸成為歷史。為充分保障自行車路權,全市2094個侵佔慢行系統的道路停車位近日全部完成整改。
  • 吉林省體育局領導班子騎行體驗池北區慢行慢生活運動休閒文化
    當晚7點,張瑞林一行人在長白山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庫、 長白山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陳鴻罡、長白山管委會旅遊文體局局長耿德勇、池北區區長王強、池北區副區長、調研員陳祥友、池北區旅遊和文化體育局、自行車協會等相關領導、工作人員及騎行愛好者的陪同下到溼地花海考察慢行步道系統並開展「百人夜騎」活動體驗並考察池北區慢行系統。
  • 秀湖生態公園規劃三大慢行系統 跑步騎行有了好去處
    無論快走慢跑還是騎行遊泳,時下越來越多的人將健身作為主要的休閒項目。記者昨天從秀湖工程開發建設指揮部獲悉,在目前進行的秀湖景觀二期提升工程的道路交通規劃設計中,秀湖畔將形成包括環湖慢行道、自行車綠道和獨立健身跑道等慢行系統,建成之後將成為禾城市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
  • 深圳全力打造慢行交通友好城市 1公裡便捷步行,3公裡舒適騎行
    &nbsp&nbsp&nbsp&nbsp見圳客戶端 深圳新聞網2020年6月10日訊(讀特記者 徐興東 通訊員 梁晶輝)過去3年深圳已建成自行車道約808公裡,今後每年還將新改建自行車道300公裡以上。
  • 蒙自112.46公裡彩色慢行道~
    蒙自112.46公裡彩色慢行道~ 2020-09-03 19: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北京西外大街有專門的自行車道了!動物園門前有了騎行「紅毯」
    動物園門前有了騎行「紅毯」今日記者來到北京動物園門前輔路時,這條鋪了「紅毯」的自行車道上,零星點綴著黃色落葉,十分漂亮。這條自行車道與機動車道之間,通過人行步道隔離開,騎行不再受幹擾。過去,市民在西外大街騎行可沒這麼痛快。
  • 騎著騎著自行車道去哪兒了?路被佔,濟南單車咋走?
    摩拜單車遇到的最大不文明問題是亂停亂放,也有網友反映私自上鎖、用車筐載兒童等行為。濟南交警也向停車辦反映了一個問題:個別市民騎摩拜單車闖紅燈,被交警攔下後,立即下車鎖了單車就跑。「之前在上海等城市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個別用戶覺得反正車不是我的,交警扣車對他也造不成損失,實際不是這麼回事。」邢林說,每個用戶都是實名登記的,很容易追查到使用人。
  • 紅荔路慢行改造完畢,有望成深圳首條慢行示範道路
    人行道變得更加寬敞,綠道連接更加順暢,更明顯的是,非機動車道似乎與大馬路處於同一水平線,騎行單車等可無縫接駁。不少市民認為改造後的紅荔路更利於市民騎行,但也有市民質疑這樣的設置是否足夠安全?記者就此採訪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福田管理局,經過改造後的紅荔路蓮花山公園段慢行系統 2.0 已於近日施工完畢上線,包括重新鋪設人行道、全線增設連續且獨立的自行車道、提升渠化島島頭高度等。雖然紅荔路改造仍處於深圳慢行系統交通的試點探索階段,但有望成為全市首條慢行示範道路。
  • 伊旗水岸新城計劃在18個小區周邊進行慢行系統改造工程!
    @鄂爾多斯新聞網2020年,伊金霍洛旗計劃實施步行道34公裡,慢行騎行道24.6公裡,將在文明街、母親公園外環線、掌崗圖公園沿線等聯通串聯各條慢行步道,使現有各步道成環城網絡。同時,水岸新城推進辦計劃在水岸新城18個小區周邊積極推進慢行系統改造工程。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伊金霍洛旗阿吉奈公園的慢行步道上時,不少市民已經在慢跑健身。伊金霍洛旗阿鎮居民高建剛也是其中一員,談到步行道的好處,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高建剛說:「我喜歡跑步,之前一直在馬路上和健身房跑,自從阿吉奈公園建起這個跑道以後,我喜歡在跑道上跑。
  • 甘肅景泰彩色騎行道 緩解疲勞充滿動感 - 國家體育總局
    甘肅景泰彩色騎行道 緩解疲勞充滿動感 發布時間:2020-09-09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李金霞 字體:
  • 廣州將開展舊城區慢行系統調查,發現問題進行優化提升
    但自行車道不連續、車道太窄等問題一直困擾著都市騎行者。近日,廣州市舊城區主次幹路慢行系統現狀梳理及優化建議項目開始招標,廣州將全面開展舊城區主次幹路慢行系統調查,發現自行車道、人行道設置存在的問題,進而優化提升慢行系統。
  • 廈門園博苑觀光自行車慢行系統上線
    臺海網12月17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導 本月起,園博苑正式上線觀光自行車智慧慢行系統(簡稱「慢行系統」)。騎行者可以在7個點位自行借車及還車,更好地飽覽園博苑內更多風光。此前,園博苑內僅有一個租車點位,市民及遊客只能在這個點位人工辦手續借車、取車,還車時往往較為不便,也帶來了騎行線路的重複,體驗感不佳。
  • 構建城市水生態文明觀景長廊 如東打造「三河六岸」慢行交通網
    以「三河六岸」水域文化為載體,沿河配套建設的馬拉松跑步道、自行車騎行綠道等,與交通城市系統接駁,形成網狀慢行交通通道,逐步構建出一條城市水生態文明觀景長廊。「三河六岸」河道整治及景觀綠化工程包含如泰運河、掘苴河、掘坎河城區段沿河兩側10至200米範圍,共分為13個區段,河道總長約15公裡。
  • 海峽城市建設論壇昨開幕 專家聚廈分享城市慢行經驗
    慢行空間大多不是孤立存在的,功能也不是單一的,這就對慢行空間的規劃設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需要業界人士共同努力,通過理念的交匯、思維的碰撞,推動慢行交通技術的升級,共創綠色環保的慢行生活。  在會上,來自海峽兩岸多個城市,以及丹麥、義大利、新加坡等國家、地區的知名專家學者作了精彩報告。今日,與會嘉賓將實地參觀廈門雲頂路自行車快速道示範段和廈門濱海旅遊浪漫線馬拉松賽道。
  • 板樟山慢行隧道,大變樣!
    板樟山慢行隧道,大變樣!不過,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如隧道內媒體品質不高、有安全隱患、視覺效果欠佳、出入口沒標識不清晰等現在,「升級版」慢行隧道來了!快戳視頻感受↓大氣疏朗,律動有致!珠海板樟山慢行隧道第一階段的精細化改造提升,新顏初露!
  • 廈門園博苑觀光自行車慢行系統本月上線
    東南網12月20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曾宇姍 通訊員 張婉妍)本月起,園博苑正式上線觀光自行車智慧慢行系統(以下簡稱「慢行系統」)。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運行後,共計72輛觀光自行車(包括33輛單排觀光自行車和39輛雙排自行車)正式與廈門市民遊客見面了。
  • 園博苑正式上線「慢行系統」 7個點位自行借車及還車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 文/記者 沈淑婷 圖/受訪者提供)本月起,園博苑正式上線觀光自行車智慧慢行系統(簡稱「慢行系統」)。騎行者可以在7個點位自行借車及還車,更好地飽覽園博苑內更多風光。  此前,園博苑內僅有一個租車點位,市民及遊客只能在這個點位人工辦手續借車、取車,還車時往往較為不便,也帶來了騎行線路的重複,體驗感不佳。
  • 北京兩千多車位給自行車道騰地兒,今後路不夠寬不設路側車位
    路上騎行時,最反感的就是自行車道被停車位侵佔,騎著騎著路就變窄了,甚至要借道機動車道。這樣的窘境,將隨著北京市道路停車改革的推進,逐漸成為歷史。 為充分保障自行車路權,北京市2094個侵佔慢行系統的道路停車位近日全部完成整改。
  • 榕不大不小宜「慢行」 代表建議構築慢行系統
    本次市人代會上,鼓樓團趙容等5名代表聯名提交了《關於推進構築福州市慢行系統的建議》,期待我市加快慢行系統建設步伐,讓百姓的出行更便捷、生活更休閒。可行性:福州城不大不小宜「慢行」代表們經過調研發現,百姓行路難狀況日趨嚴重,福州急需建設慢行系統,營造一個安全、舒適、寬敞、優美的慢行環境。而福州城不大不小,正好具備發展慢行系統的天然條件。
  • 北京推出共享單車免費騎行激勵措施
    央廣網北京5月20日消息(記者劉一荻 張佳琪)記者5月20日從北京市交通委獲悉,從5月20日至31日的早晚尖峰時段,美團、青桔、哈囉三家共享單車企業將推出免費騎行激勵措施,市民騎行上述任意品牌單車均可享受每單半小時內免費的優惠。